透明细胞肾癌与细胞肾癌有何区别?

手机用户6369956633


实际上没有细胞肾癌这一说法,但是有肾细胞癌这种说法。长在肾上的恶性肿瘤有很多种类型,其中肾细胞癌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类型,而肾细胞癌又有很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透明细胞癌。

肾恶性肿瘤分类

肾恶性肿瘤中肾细胞癌,也简称称为肾癌,占到了85%左右,肾盂癌占到了8%左右,肾母细胞瘤占到了6%左右,肾肉瘤占到了3%左右。其中肾母细胞瘤为小儿肿瘤,绝大多数肾母细胞瘤患者都是儿童,因此成年人肾肿瘤中,肾细胞癌,也就是肾癌的比例可高达90%左右。

肾细胞癌的分类

由于肾细胞癌占到肾恶性肿瘤的绝大部分,因此临床上也将肾细胞癌简称为肾癌。目前认为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主要是近曲小管,也就是说是肾小管这个地方的正常的细胞发生了癌变,从而长出了肾细胞癌。

  1.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当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到了约70%~80%。所以很多患者在肾癌术后的病理结果都是肾透明细胞癌。
  2. 嗜色细胞癌,占到肾癌的10%~15%。
  3. 嫌色细胞癌,占到肾癌的4%左右。
  4. 肾集合管癌,这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肾髓质集合何管,占到的比例较小,约1-2%。
  5. 肾未分化癌,占到比例约为1%。

总结

肾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对于肾癌的愈后是有影响的,但是肾癌愈后的好坏,不仅仅决定于肾癌的病理类型,它和肾癌的病理分期关系更大,也就是说和肿瘤的大小、侵犯的范围以及有没有转移等这些因素更加相关。


Dr岳


1)最常见的肾癌种类是传统型肾癌或称为透明细胞癌,占总肾癌的75%~80%。这些肿瘤有更丰富的血供(拥有更多流入和流出的血液),总体上它们比其他类型的肾癌(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或者嫌色肾细胞癌)的预后差。超过80%的透明细胞癌具有第3号染色体上VHL基因的突变。大部分对免疫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得的都是透明细胞癌,因此曾经我们常使用免疫治疗来处理透明细胞癌。近些年由于靶向治疗的出现,肾细胞癌的控制率得到显著提高,大部分靶向治疗的临床数据亦来自透明细胞癌。因此,针对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更为成熟,预后数据更为完善,治疗方案多得到国际认可。

2)第二常见的肾癌是乳头状癌或称为嗜色细胞癌,约占肾癌的10%~15%。绝大多数是由第7和第17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这些肿瘤通常不是高血流供应的,并且常常是多病灶,或主要的大肿瘤周围存在多个小肿瘤,也就是俗称的“卫星灶”。依据显微镜下的表现,乳头状癌又分为1型和2型,1型乳头状癌侵袭性低,预后较好;而2型乳头状癌表现不典型,会出现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打个更形象的比方,1型乳头状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相比预后更好,2型和肾透明细胞癌相比预后更差。好消息是,目前主流的靶向治疗对乳头状肾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可惜肿瘤缓解率并不尽如人意。

3)第三种肾癌类型是嫌色肾细胞癌,占肾癌的3%~5%。其基因突变包括多条染色体,但确切的基因定位还在研究之中。这类肿瘤比透明细胞癌侵袭性低,发生肾脏外侵犯或远处转移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因此总体预后不错。当然,若病理报告上提及高级别或合并肉瘤成分,那么预后和治疗情况都需要180度大转弯。目前临床结果显示一些特定类型的靶向药物如mTOR抑制剂替西罗莫司可用于晚期嫌色细胞癌的治疗。

4)集合管癌,这种类型的肾细胞癌只占肾癌的1%,但是治疗起来却相对棘手。大部分集合管癌发病时便是高级别、晚期并且天生耐受常规的肾癌治疗手段。如果是这种病理类型的肾癌,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基于顺铂或吉西他滨的化疗。

5)约1%-5%的肾癌中可以发现肾癌肉瘤样分化,常见于透明细胞癌或嫌色细胞癌,这种分化情况是我们等待病理报告时重点要关注的信息。伴有这种情况的肾癌,不论病理类型,均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生长迅速、容易发生转移,预后很差。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肾细胞癌,包括肾髓样癌、MiT家族异位相关性肾癌、粘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管状囊性肾细胞癌、获得性囊性疾病相关性肾癌、透明乳头状肾细胞癌、HLRCC综合征相关肾癌以及不能分类的肾细胞癌。


海上名医


泻药。

透明细胞癌是肾癌(即肾细胞癌)里最常见的一种。

没有细胞肾癌的说法。


每天几分钟了解一点医学科普保健知识,欢迎关注#柒大夫的科普杂谈#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