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历史上有个小兵得到项羽一条大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其后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是真的吗,当时是怎样的情况?

来自王者峡谷的射手


此人便是当年跟随汉高祖刘邦的郎中骑都尉杨喜,所以历史上曾经依靠项羽的一个大腿而获得候位,后代出了一个皇帝,十几位宰相的事情并非是谣言,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事情。

杨喜的生平

杨喜早年也是因为在一系列的情况下在杜县投奔了当时的刘邦,在后来一直更随刘邦征战,据说杨喜作战尤为勇猛,常常能够以一抵挡十个人。在后来楚汉相争的时候,杨喜被划入到了韩信的部下中,在和项羽部队作战时也是相当积极,没有临阵逃脱过;随着兵力的不断调整,杨喜在和西楚决战的时候又被划到了灌婴的部队中。公元202年的时候,项羽被韩信打的走投无路,率领了最后的几十骑逃到了乌江,可最终寡不敌众被汉军围住,杨喜在这场战斗中抢得了霸王的一条大腿,因为除项羽有功,杨喜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赤泉侯。

据说在当时,和杨喜一起的还有很多人,他们在围住了项羽后,项羽扬天大笑说要送他们一个人情,于是便自刎,汉将在看到项羽自刎后,便一拥而上,其中汉将王翳取得了项羽的头颅,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分得了项羽的四肢,一时间使得曾经霸道无比的霸王成为了身首异处的肉泥。

杨喜的皇帝后人

杨喜虽然是从一介兵甲伸到了侯爷的位置,但他的后代却拥有着极高的地位,甚至有两个人做到了皇帝的位置。这两个杨家的后代便是隋朝的两位杨姓皇帝,杨坚和杨广,因为杨喜便是著名弘农杨氏的后人,而这两位隋朝的皇帝自然也就是他的子孙,所以说杨喜的后人里出了两个皇帝其实并不过分,也并不冲突。

杨喜的宰相后人

杨敞

杨喜的宰相后人便是汉昭帝时期著名的宰相杨敞。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汉朝很多重要的官职,例如大司马、宰相等。他是杨喜的曾孙,是弘农杨氏家族中官位较高的一位人员之一。杨敞担任汉朝宰相的时候,尽心尽职,俨然一副老臣谋国的态势,他早年因为得到霍光的青睐,随后便青云直上,最后在他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坐上了汉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的位置。

杨震

杨震是杨喜的又一位宰相后代,不过他担任的却是东汉时期的宰相,正是因为其的崛起,又一次为家族争得了荣誉,为家族赢得了面子。据说,在杨震早期博览群书籍,智慧过人,是东汉著名的学者,可能是历史需要其再沉淀沉淀,他在达到五十岁高龄的时候才踏入仕途,成为了朝廷的命官,在进入了官场后,杨震的仕途可以说是一路扶摇直上,先后担任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太仆、司徒、太尉、最后升为了东汉的宰相。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并为家族获得了“四世三公”的头衔。

杨喜的家族被称为“弘农杨氏”,之所以被人称为是一个传奇的家族,那是因为这个家族中的能人辈出,在一些时候都出现了对于那个时代有用的人才,所以才被人所尊敬,所敬佩。

自杨喜以后,其族人多有发迹,现有西汉宰相,后有东汉宰相,隋朝的两位杨姓皇帝、唐朝武则天的生母,宋朝时期抗击金人的杨家将,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杨家更是有着“十一宰相”世家的美称,这一系列的人物,这每个历史时期的杨姓人物无不彰显了这个弘农杨氏、关西第一望族的荣耀。


木剑温不胜




(项羽)

一条大腿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只因为这条大腿是项羽的。

拿到大腿的人,姓杨,叫杨喜。不是一个小兵,是个郎中骑,这是个什么官呢?其实,就是一个管理宫廷车马门户的武官,同时,经常晚上值班,负责夜间安全。

因为拿着项羽的大腿,所以杨喜被刘邦封了个赤泉侯,从此枝繁叶茂,家族得到了大的发展,后人中出了二个有实权的皇帝,12个宰相。

接下来,我们聊聊这个杨喜,聊聊他的后代。

杨喜是如何得到项羽大腿的?



杨喜人生的崛起,是在乌江边上,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

当时,刘邦下令:凡是,能取得项羽首级者,封万户侯。能取得身体的一部分,也能封官加爵。

项羽那么勇猛,还是有些不怕死的,一直紧紧追击项羽。在乌江边上,项羽看大势已去,遂有了自杀的念头。于是对追击的几个人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说完,一阵大笑,举起宝剑,就地自尽。接下来,汉军众人一哄而上,王翳取了项羽的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分别取得项羽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郎中骑的杨喜取得了一条大腿。

就是这条大腿,让杨喜发了家,封了赤泉侯,家族实力开始逐渐增大,成为大的世家。

杨喜的后代,英雄辈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



(杨敞)

杨喜到了第四代,出了个叫杨敞的,此人后来做了西汉宰相,比杨喜的官还大。虽然,杨敞官大,但名气一般。不过,他岳父名气很大,就是写《史记》的司马迁。

东汉晚期,杨家又出了四个牛人,分别是:杨震、杨秉、杨赐、杨彪,被世人称为“四世三公”,此时的杨家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杨家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杨彪生一子,就是那个著名的天才人物杨修,只是因为过于聪明,被曹操所杀。杨修是杨喜的十二世孙。



魏晋时期,杨家实力非常庞大,在晋武帝时,杨家又出了两任皇后,杨家多人在朝为官,杨家就此成为晋朝第一大族。

虽然,五胡乱华后,全国大乱,但杨家并没有“家道中落”。弘农杨氏杨牧一系后来出了个杨忠,先后做了西魏和北周的高级官员,而且是北周八柱国之一。



杨忠有个儿子,叫杨坚,这就是隋文帝,老杨家此时达到了权力的顶峰。杨坚去世后,儿子杨广继位,这是杨家的第二个皇帝。但,可惜,杨家的江山仅仅坐了两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之后虽然有杨家子孙被人控制,立为了傀儡皇帝,但无权无势,算不得数。

进入唐朝,李世民的杨妃也是杨广之后,而杨家人继续活跃在政坛。整个唐朝,杨家出现了十一个宰相,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之家”。

唐朝之后,杨家开始衰败。但是,一条大腿,换得杨家千年的繁荣,也算是厉害了。


蓝风破晓


楚汉相争时,刘邦重金赏,谁能拿下项羽首级,就能赏万户侯,另外赐千金。

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他的身体被分成五个人,被五个人获得,分别叫杨喜,王翳,吕马童,杨武,吕胜。

也就是说,杀项羽的功劳被五个人瓜分了,当然谁也没能获得万户侯,而是分给了这五个人,不过,也没有人均分到两千户,而是根据功劳的大小,得到了不同的赏赐,比如最高的就是杨喜,获得了1900户,封为赤泉侯。

五个人也成为汉初封的两百多个后列侯之一。

那这个杨喜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呢?他的后代又怎么样呢?出的皇帝,又指的是谁呢?

杨喜,是华阴人,也就是今天陕西潼关人,在杜县投奔了刘邦,被封为郎中骑都尉,公元前202年与其他四人斩杀项羽,公元前200年,被封为赤泉侯,死于公元前168年。

他的曾孙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

他的五世孙杨恽将外公司马迁的《史记》献给汉宣帝。

他的八世孙杨震,号称关西孔子,杨震的儿子杨秉,杨秉的儿子杨赐,杨赐的儿子杨彪,从杨赐到杨彪,从杨震到杨彪,都做到三公之首太尉,四世太尉,这个比汝南袁绍家的袁家四世三公还要厉害。

杨彪的儿子正是大名鼎鼎的杨修。

杨喜的二十一世孙正是隋文帝杨坚,二十二世孙是隋炀帝杨广。


历史简单说


刘邦曾下令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项羽的人头,项羽自刎后,王翳得头,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一部分,刘邦赏五人,将项羽遗体拼合,正好都对,以鲁公礼仪葬之,并为之发丧。

中间还穿插一个故事,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不降服。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当初,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等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谷城。汉王给他发丧,哭了一通后才离去。

其中分尸项羽里边的

这个杨喜不是一般人,因乌江分尸了项羽左腿而富贵升腾;开创了汉朝弘农杨氏一脉。后来做了丞相的司马迁女婿杨敞,以及太尉杨彪、主薄杨修都是他的后人。甚至《隋书》上说隋文帝杨坚也是他的十五世孙。唐朝有“李武韦杨”四大家族,武则天母亲就出自这一支。即便是千年之后的宋朝,名震天下的杨家将都是他的后代。。当年项羽的一条腿,成就了这么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家族传奇。霸王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蔺MG


这个的确是真的!而且其后人的影响远不止这些。这一个姓氏就是著名的弘农杨氏。

小兵变候爷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领60万汉军,分五路兵马围攻项羽,当时只有10万大军的项羽被围困垓下。最终项羽在乌江自刎,楚汉争霸由此结束,大汉帝国由此开始。

这场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同时也改变了一个小人物乃至整个杨氏家族的命运。

这个小兵叫做杨喜,也就是西汉开国赤泉侯。垓下之战爆发前,杨喜只是刘邦军中的一个保安,当时担任着骑兵小队的小队长,充其量就是现在军中的班长一职了。

为了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刘邦下令:能得到项羽首级者,赏金千两,封万户侯。

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后,汉军一涌而上,争相争夺项羽的尸体,然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居然在这场争斗当中幸运地抢夺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从此人生走上巅峰,被封赤泉侯,户1900,从一个班长一跃成为是开国上将。

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中的弘农是一个郡名,西汉元鼎年间,弘农所指的是,如今的黄河以南,宜阳以西,以及陕西渭河下游,丹江流域等大片土地。晋朝以后,弘农郡的面积不断减小。



但在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一直以来都是弘农郡中最繁华的地方,这里就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天下第一名门望族--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的第一世祖是杨敞,杨敞则是题目中那个小兵杨喜的曾孙。话说杨家自从杨喜死后,便逐渐变得默默无闻起来。在杨喜的孙子这一代,连爵位都丢了。


然而杨氏的复兴开始就在杨敞,杨敞才华横溢,娶了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为妻。还在当时摄政大臣,霍光的手下当差。由于杨敞才华出众,能力非凡,深受霍光的赏识,升迁非常快,最后位及丞相。

关西孔子

弘农杨氏自杨敞之后,又慢慢的陷入了沉寂,直到了杨敞的玄孙杨震的出现,杨氏又重新走上了历史舞台。

杨震是位老年得志的才子。自幼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人称“关西孔子”。留下了著名的杨震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名言。杨震一生为官清廉,公正,深受百姓之爱戴。


正是因为有了“关西孔子”杨震的品行与精神,才有了在杨震之后,杨家出现杨秉、杨赐、杨彪先后官至太尉,出现了“四世三公”的盛况,杨氏家族出现历史上的小高潮,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

问鼎天下

弘农杨氏子孙杨忠,为北周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北周统治集团核心成员,官至柱国大将军,杨忠死后,其子杨坚继承爵位。公元573年,宇文赟取杨坚之女为太子妃。宇文赟死后,杨坚独揽大权。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禅让,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经过十四代的艰辛,弘农杨氏终于问鼎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王朝隋朝。

题中所指的两位皇帝就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一直活跃的杨氏

隋朝覆灭之后,弘农杨氏并没有因此而被历史所忘记,唐朝之时有四大豪门分别是“李武韦杨”,杨氏在唐朝仍然是名门望族,先后有杨恭仁、杨师道、杨再思、杨弘礼等11人,官至宰相。


唐朝还有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四大美人杨贵妃,作为杨氏优秀的女性后代。在文化方面有杨炯,杨凝式等文人墨客。

到了北宋朝时期最为著名的就是忠烈杨家将,保家卫国,满门忠烈!而南宋时期则武有杨三思,文有杨万里,杨氏仍然是天下之名门,明代还有位于三才子之首的杨慎。


策神历史


杨喜,本来名不见经传,但由于项羽乌江自刎时,他在现场,并争得项羽部分遗体,因此被写在了《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就凭此,加官进爵,荫蔽子孙,不光为杨氏昌盛奠定了基础,后人有非常多的人出将入相,可以说是光耀千秋。

(杨喜剧照)

杨喜之前是干什么的,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杨喜在《史记》中第一次出场,也就是“郎中骑”。“郎中骑”就是郎中骑都尉,是一个中级军官。

当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杨喜肯定也参与了其中。不过,之所以没有他的记录。一方面是他职位不高,另一方面也是他确实没有什么功绩。当然了,也许还有因为篇幅有限,文章裁剪需要,《史记》没办法记他。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话说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到公元前203年终于接近尾声。

垓下之战,项羽死伤惨重。眼看兵少粮尽,已入绝境,项羽率精兵8百余人连夜突围,向南疾驰而去。

待刘邦发现时,已是天色大亮,于是让灌婴率骑兵追杀。

由于项羽走错了路,导致耽搁了时间,结果被灌婴等人追上。

此时项羽身边仅剩28人还追随左右,而灌婴所带人马有五千人之多。

项羽在乌江边被包围后,毫无畏惧,反而挺刀直接向汉军冲去,眨眼间便杀死一名汉将。

(项羽剧照)

项羽转身骑马疾走,杨喜亦驾马追赶。

突然项羽回身瞪眼大喝,杨喜连人带马吓得转身就逃,一连跑了好几里才停下来。

当时乌江的亭长敬佩项羽,便停船等在江边,并劝说他渡江,再寻机会东山再起。

但项羽一向为人骄傲,想到追随自己的子弟兵均战死在外,不免长叹一声,拒绝了亭长的好意,并将胯下良马赠给了亭长。

就在此时,汉军再次追了过来。

项羽于是冲入汉军一番厮杀。突然他看到骑司马吕马童,想到吕马童曾在他手下当兵,追随过自己,于是对他说:“听说刘邦为了杀我,曾向你们许诺,谁若杀了我不仅赏千金,还会封万户侯,我便送个人情给你,你拿着我的头颅去领赏好了。”说完,便在乌江自刎而死。

当时杨喜等人皆在近前,大家见项羽自刎,为了能得到封赏,于是互相争夺,自相残杀。

(刘邦剧照)

最后吕马童果然得到了头颅,而杨喜也抢得其遗体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三人也分别抢得项羽遗体。于是刘邦兑现诺言,给他们封官进爵。

杨喜被封为赤泉侯,享受1900户的封邑。

建立汉朝后,杨喜的事情少有史书记载,不过杨喜却过得相当太平。

杨喜死后,他的儿子杨敷继承了爵位,后来又传给孙子杨殷。

此后杨家后代出来不少名人,比如,曾当司徒,被誉为“关西孔子”的杨震,曾当太尉的杨赐,在曹魏时曾当太尉的杨彪,被曹操杀掉的“聪明人”杨修等等。

历史记载,杨喜的十六世孙杨元寿曾是杨坚的五世祖。那么,也就是说,隋朝就是杨喜的后人建立的了。

(参考史料:《史记·项羽本纪》)


张生全精彩历史


当然是真的,而且比你说的还要辉煌。

杨喜这人只能说是“天选之子”,他自秦末诸侯争霸,到楚汉争霸的末期,几乎无任何的建树,按理说就这样的“无名小辈”,他注定是封不了侯的。可是,老天似乎是故意要眷顾他,楚汉争霸末期,项羽遭遇垓下之败,最终败退于乌江。



败退乌江后,他本可乘船逃回江东,可是他自觉跟随自己的八千江东子弟皆无一人而换,所以深感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他拒绝耻辱的活着,随后他一人持剑在江边独自面对着汹涌而来的汉军,他在连续斩杀数百名汉军后,终因体力不支败了下来。

而后他深知自己今天必死无疑,遂向对面的汉军的首领王翳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就是我听说汉王用千金,万户侯来买我的头,我现在做件好事让你得了这天大的奖赏。说完后,项羽就自刎而死。



死后,项羽的头就被王翳所得,而剩下的四肢也被众将争抢,之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最后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等四人幸运的抢到了项羽的四肢。

就这样“天选之子”的杨喜幸运的被封了“赤泉侯”,得“赤泉侯国”,食邑一千九百户,成为了与张良、萧何、夏侯婴、曹参、周勃等开国功臣并列的列侯。



自此杨喜一脉开始发迹,虽然“赤泉侯”爵只传了三代,到他曾孙杨无害因犯事被剥夺列侯爵。但是因杨秀在开国后成为西汉的功勋集团,杨家也就自此发迹,杨喜的子嗣借着杨秀打下的基业开始发达。

先是杨喜的曾孙杨敞做到了西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并功封“安平侯”,食邑五千五百四十七户。后是杨喜的玄孙杨恽(杨敞次子)因告发霍光之子谋反有功,功封平通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之后杨喜的来孙又功封汝南侯。



可以说在西汉,杨家就已然是名门望族了,借着杨喜打下的基业,杨家终西汉一朝,为位列三公九卿的不下数十位,封列侯的也有多达四位,这等实力已足够让杨家有了成为“世家”的底蕴。

而后到了东汉,杨家势力更是变得越发的庞大。先是杨喜八世孙杨震做到了汉安帝朝太尉,位列三公。再是杨喜九世孙杨牧(杨震长子)官至荆州刺史,功封富波侯;杨秉(杨震次子)官至汉桓帝朝太尉,位列三公。



再是杨喜十世孙杨赐(杨震孙)官至汉灵帝朝太尉,位列三公。再是杨喜十一世孙杨彪(杨赐子)在汉献帝朝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职。再是杨喜十二世孙杨亮,因其父杨琦功绩功封阳成亭侯。

以上就是杨家在东汉一朝的实力,“四世三公”从杨震起至杨秉后裔杨彪这8世全为太尉,位列三公,这就是杨家在东汉铸就的底蕴。



而后到了晋朝,杨家的势力依然不减。杨家中出了两位皇后,一位是武元皇后,另一位是武悼皇后,她们都是晋武帝的皇后,其中武元皇后生下了晋惠帝司马哀。

杨家在晋朝凭借着这个关系,成为了晋朝第一外戚,权倾朝野。杨骏、杨珧、杨济这三人独掌晋初朝政大大权,武帝弥留之际,杨骏与武悼皇后篡改武帝遗诏,杨骏自封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全权掌控晋朝军政大权,杨珧官至尚书令,杨济官至太子太傅。



当然杨家虽然在晋初成为天下第一家,但贾后乱政后,因杨骏的犹豫不决,最终杨家被三族被灭,自此中落,不过到了南北朝时,杨家再次崛起。

到了隋朝,先是十七世孙杨忠历经北魏、西魏、北周三朝,西魏时成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功封陈留郡公 ,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功封随国公。再是第十八世孙杨坚成为隋朝开国皇帝,是为隋文帝。



再是第十九世孙杨广成为隋朝第二任皇帝,是为隋炀帝。再是第二十世孙杨侑成为隋朝第三任皇帝,是为隋恭帝;杨浩成为隋朝皇帝,是为废帝;杨侗成为隋朝皇帝,是为恭帝。

杨家在隋时走向了彻底的巅峰,此时杨家出了五位皇帝,杨家成为真正的皇族。

当然正所谓“盛极而衰”,杨家自隋成为皇族后,就与隋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后隋朝被灭,杨家也随之被灭,自此衰落,之后再无显赫之人出现。



而据传杨家将杨业、杨延昭也为杨喜后裔,但目前并未史料可考证,所以不可尽信,只能当做传说。


澳古说历史


历史上有个小兵得到项羽的一条大腿被封侯却有其事。事情发生在项羽被困“垓下之战”时。当时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身陷“四面楚歌”之绝境。刘邦为了尽快消灭项羽,传令“杀死项羽者封万户侯,赏万金”。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项羽虽勇可架不住汉兵如潮水般的攻击,这好比动物世界中群狗撕咬雄狮一样。项羽最后力竭自刎。

项羽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在自杀前看到汉兵中有个熟悉的面孔,认出是曾为自己养过马的吕马童。

项羽说“一会你提着我的头颅去刘邦那里领赏去吧!”随后自刎而死。不得不说项羽够义气,死前还惦记着友人。



汉兵一涌而上乱刀疯抢项羽的尸体,最后有五个小兵抢得了项羽的部分尸首。他们分别是吕马童、王翳、杨喜、吕胜和杨武。

五个人兴高采烈去刘邦那里请功领赏,王翳因砍下项羽的人头被封为杜衍侯;吕胜砍下了项羽的左臂被封为涅阳侯;杨武砍下了项羽的右脚被封为吴防侯;吕马童只抢得项羽的零碎骨肉,被刘邦封为中水侯。

最后抢得项羽一条大腿的小兵就是杨喜,被刘邦封为赤泉侯。

从历史资料来看,这五个人除了杨喜外,其他四人后代子孙结局都不咋地,不是被废黜爵位就是被杀。有人说这是报应,是项羽在天之灵对他们进行报复。然而杨喜却是个例外,其后代出了2个皇帝和12个宰相。

杨喜是华阴人(今陕西潼关),封侯后成为了汉初开国大将,位居将相之上。到后来成为了“弘农杨氏”世家大族,名副其实的杨家将。



杨喜后人代表人物有12位,分别是:

1.杨喜的长子杨敷(赤泉侯)、2.长孙杨殷(赤泉侯)、3.次孙杨无害(赤泉侯)、4.曾孙杨敞(安平侯,司马迁的女婿)、5.玄孙杨忠和杨恽(安平侯,杨恽献出了外公司马迁的史记)、6.八世孙东汉太尉杨震。

7.十一世孙杨彪,曹魏太尉、8.十二世孙杨亮(阳成亭侯)、9.杨修(丞相主薄)曹操的谋士、10.十三世孙杨孕(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先祖)、11.十六世孙杨元寿、12.二十世孙杨忠(北周随国公,隋文帝杨坚之父)。




杨喜的二十一世孙就是隋文帝杨坚,二十二世孙是隋炀帝杨广。杨坚和杨广父子是隋朝的两位皇帝。弘农杨氏开枝散叶,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不过到杨广这就戛然而止了,杨广被李家夺了天下,弘农杨氏繁华落尽,最后黯然收场,不知是不是项羽在天之灵报复的结果?

弘农杨氏之所以成为华夏第一世家,这都拜项羽的一条大腿所赐,因此也就有了俗语“抱大腿”这一说,看来项羽的大腿的威力还真不小呢!(哈哈……)


秉烛读春秋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以上就是《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项羽人生中最后一战的一段描述,其中提到了一位汉军将领——赤泉侯杨喜。杨喜在刘邦麾下并不是一个特别起眼的人物,他被汉高祖封侯之后也曾经在汉惠帝废黜为平民,而他的受封原因更是给我们证明了“抱大腿”的重要性——项羽自刎而死后,汉军因抢夺项羽的尸首而开始自相残杀(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终“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杨喜受封一千九百户,与其他诸侯王、万户侯相比这实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杨家从此跻身于上层社会,其子孙也在这种优势条件下一个个闪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隋朝之前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历史人物都是杨喜的后代:

在西汉来说,杨喜的曾孙杨敞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玄孙杨恽在保存《史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杨家真正开始发达则是从杨喜八世孙杨震开始,杨震博览群书,在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永宁元年(公元120年),任司徒,随后又任太尉,最终因为中常侍樊丰的忌恨而饮鸩自杀。

杨震及其子孙在汉朝至曹魏一段时间内“四世三公”,其中杨秉官至丞相,杨赐、杨众封侯。杨喜的十二世孙杨修便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杨修了,他最终被曹操所杀。

杨喜后人的第二次崛起便是在南北朝时期,杨氏嫡系长期仕于北魏政权,后来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便是杨喜的二十一世孙。

即便是到了唐朝,弘农杨氏依然是最重要的世家大族,李渊、李元吉、李世民等人都与弘农杨氏有政治联姻的关系。


国史通论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首先说明这个事情是真的,而且其后人不仅仅出了2位皇帝、12位宰相。还出了中国历史上极为出名的许多文人墨客,甚至许多历史大事件后面都有他们的背影。这个家族就是著名的弘农杨氏!


以史为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弘农杨氏的历史大家就知道此言不虚。

一、礼乐崩坏,小兵翻身

弘农杨氏的祖上可以考到刘邦麾下将领杨喜。在楚汉相争到了最后阶段,项羽被围垓下。刘邦下令杀了项羽者可封万户侯。

项羽眼看失败在即,也不肯过江再战,于是挥剑自刎。刘邦士兵看到霸王自刎于是纷纷争抢尸首,最后项羽尸体被五人抢走。王翳取其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各得一块。

回到汉营,刘邦因其五人追杀项羽有功,干脆把奖金和侯爵平分给5人,于是杨喜被封为赤泉侯。

楚汉相争之时,六国的旧贵族已经被淘汰殆尽,而像刘邦、杨喜这样的新贵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只不过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的时间,杨喜虽然被封为赤泉侯,但是在他之后,杨家并没有出色的人才诞生。直到汉昭帝时期。


二、弘农杨氏之祖,丞相杨敞

汉昭帝时期,杨家出了一个人才名叫杨敞。杨敞运气极好,跟了一个特别牛的人:霍光。

昭帝初,霍光当大将军的时候,杨敞就是霍光的军司马。等到霍光专权的时候,杨敞也跟着当了丞相。等到昌邑王刘贺继位27天,霍光就准备把刘贺给废了,找了个人去通知杨敞。杨敞刚开始还支支吾吾不同意,但是杨敞娶了个好媳妇-司马迁的闺女-劝到:霍光是来通知你的,不是征求你意见的!你要是不表态,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杨敞一拍大腿,恍然大悟。于是赶紧表示同意。于是也就坐稳了丞相的位置。从此之后杨家就开始崛起,成为豪门。杨敞也被尊为弘农杨氏之祖。


三、四世三公,诞生杨修

到了东汉,杨敞玄孙中又出了一个大人物,这就是当时的大儒杨震。因为其学问、品德、弟子都很多,人送称号“关西孔子”。

杨震官至太尉,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半夜向他行贿,杨震不收。这位朋友说:现在夜半时分,根本没有人知道,你就收了吧。

结果杨正义正言辞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来没人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四知”典故。弘农杨氏还建立了四知堂作为传家座右铭。

而杨震的儿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子杨彪,竟然都继承了杨震的遗风,且均官至太尉,于是成为了东汉时期著名的“四世三公”之家,和汝南袁氏相当。

杨彪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杨修,杨彪还娶了袁术的姐妹当媳妇,后来杨修被曹操所杀,理由除了杨修站队曹植外,还有一条就是杨修是袁术的外甥。

但是虽然杨修死了,弘农杨氏却依然是豪族,果然没多久杨氏重新崛起了。


四、外戚专权,导致灭族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后,皇后杨艳就是弘农杨氏的人,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就是在杨艳和自家妹妹杨芷的保护下,以及杨氏外戚的支持下才得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弘农杨氏的杨骏与弟杨珧、杨济三人因为辅佐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有"西晋三杨"之称。后来因为司马衷的白痴,导致天下大乱,西晋杨骏被灭三族。这也是弘农杨氏的第一次灭族之祸。



五、乱世纷纭,诞生皇帝

弘农杨氏虽然经历了灭族惨剧,但在后续历史上在北方慕容氏、拓跋氏当权时期都出了许多弘农杨氏人才,成为当时的高官。

据陶新华教授的统计,弘农杨出仕北魏的就凡三十人,位至三公的三个,光禄大夫者八个,曾任九卿者七人。

更不用说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以及在野史中更著名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了。隋朝的著名宰相,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也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



六、弘农杨氏,人才辈出

隋代以后,弘农杨氏依然有极为出名的人物诞生,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武则天之母杨氏都是出自弘农杨氏。

隋代弘农杨氏到了唐代有了新的发展,据统计家族成员拜相十一人,登科近九十人。可见其影响力。

对了,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是出自弘农杨氏。

写的很长了,大家看看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对中国历史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实最早就来源于一个战士抢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可以说极为传奇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