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

春春的天天


此句出自論語的里仁篇,常說成朝聞夕死。對於現世仍具有警示和教導意義。朝為晨為早上,夕為斜月為晚為落陽,朝夕即為早晚。朝聞夕死,如果我明早上見道,那麼明天晚上死了都行!是對真理追求明瞭的決心,也是對他人追求真理意義重大的告知。見道即是已覺悟,對宇宙人生真相的明瞭、覺察、了悟即為見道。是出世入世的萬向門。見道即是佛教常說的開悟。早上開悟了,晚上死了也幹、也值。論語裡是讓人一心一意學習,刻苦用功之意!





地水火風432


“朝聞道,夕死可矣”?\r\r這句話應該這樣標點:朝聞道?夕矣可矣!\r\r這句話的意思是聞道是非常非常難的,難到什麼程度呢,將一生比作一天,如果你早上要明白道,除非你晚上即將死亡,否則的話,你是很難明白道的。\r\r人們總以為死亡離自己很遙遠,事實上也的確挺遙遠,所以就會熱衷於世俗的名利爭鬥,利益算計。從政的一肚子如意算盤要升官,經商的一腦子生意經想發財,平頭的百姓無兒的想生個兒子,有兒的想兒子當大官,成年的姑娘希望嫁個高富帥,平凡的男人也不願打破自己的嬌妻夢,社會里的絕大部分人都憋著一股氣,一股或曰名利或曰前程的氣,這氣不漲溢出來,人是斷難醒悟的。既難醒悟,何以聞道?\r\r死亡是人最大的恐懼,如果需要一個參照,用來照亮人間事物的價值的話,世間再無比死亡更明亮的鏡子。有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站在“死亡”的背景牆下,人才能明白“生有”的意義,“生”本身就是意義,“有”不過成了附加物了,“有”些什麼,追求些什麼,都將得到一番徹底地反省。若因這一番反省,徹悟了,那就是聞道了。





斜眼觀世界


《論語》中的“朝聞道,夕死可矣”是說人和集體生死的根本原因

一一用絕密自由的交換、票決之“道夕”者生,“可”一用法紀規矩束縛它就死,要制約死權力方向啊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第四》篇,以往的錯誤解釋:"早晨得知真理法則,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是一句騙人的空話!真理法則是什麼?它能要人死嗎?知道它就是為了死!

“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操作意思:

人和集體的頭腦領導要“朝”氣蓬勃地生存,就要早聽“聞道”:用絕密自由的心臟交換血液、商品交換、票決人事,像七“夕”的黑夜一樣保護民主隱私權,“可”一用主觀意志及法紀規矩束縛、壓制這一“夕”絕密的民主隱私權,就“死(死字造字意:一夕匕)”了,所以要用民主隱私權(厶)制約主觀製造死亡的(矢)權力方向啊(矣字造字意:厶矢)!

中華文化造字原則詳見《破譯的龍學密碼》前面的“說明”。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這句孔子的名言大眾化的解釋是,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死去都可以,用來表示追求真理的精神。這解釋也勉強說得過去,但與孔子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望文生義、牽強附會。試問,什麼樣的真理能夠讓人如此激動得命都不要了?那本應該好好地活著去追求它,斷不至於去死吧!

這句話應該這樣解釋,“唉!要是我早上聽說哪個國家推行我所倡導的仁政,就是晚上接著死去,我也高興,沒有什麼遺憾了!”這裡的“道”指的是“仁政”,“聞”是“聽到了”,“聞道”是指“聽到了實行仁政這件事兒”,“朝、夕”表示時間間隔短”,以顯示心情之迫切。這句話實際上是孔子向他的學生們發出的一聲感慨,有些許失落,但更多是對自己理論的充分自信和孜孜以求的精神。

何以見得?

請問,什麼樣的“道”值得他只要聽到實行了,就是死了都高興呢?當然是他一生都在苦苦追求的“道”,比他生命都重要的“道”。

孔子理想的社會是周公時代,那個社會施行仁政,以德教化天下,沒有強權暴力,沒有欺詐矇騙,君臣有分,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社會的一切行為都有規範的“禮”來約束,就是一個大同世界、小康社會。他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一生追求的就是周朝的這種“理想社會”和“仁政治國之道”。

孔子年輕時曾得到過魯國國君的重用,推行這種治國理政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讓他堅定了信心;他在中都當縣長的時候,通過這種治理方式,做到了“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更說明他的政治主張是可行的。

但是,當時,諸侯列國都在為求生存、為吞併與反吞併,做著你死我活的激烈鬥爭,急功近利是必然的,這種以德化天下的理政方法見效太慢,所以他的理論無人問津,這一點孔子本人也清楚。但他絕不放棄,而是滿懷希望,奮力追求,他之所以不辭辛勞、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就是為了尋找一個能夠實行他政治主張的國家。他也曾經對一些國君自信地宣稱過,“只要用我的辦法,不出三年,一定能夠讓你強大起來,並且能夠實現統一大業,就像周的先祖、當年的古公亶父一樣,帶著幾十個人就可以統一天下”。

可惜,沒有人聽他的,態度好的不好意思明著拒絕,便陽奉陰違,如衛靈公,表面點頭稱是,背後與他的那個小美女情人南子嘻嘻哈哈,把孔子氣得差點吐血。其他國家乾脆一口回絕了。

所以,在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方面,孔子一直處在理論自信暴棚卻又一直得不到施展的狀態之中,壯志難酬的痛苦可想而知。如果真的有國家宣佈,要實行孔丘先生所說的“仁政”,他一直希望與追求的理想變成現實,肯定激動萬分。然而,他的一生,一次這樣的情況也沒有。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孔子才會對他的學生們發感慨說,“唉!要是我早上聽說哪個國家推行我所倡導的仁政,就是晚上接著死去,我也高興,沒有什麼遺憾了。”


文化點心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論語·里仁 》篇第八章載:“子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 。' ”此章並無罕見字詞 ,亦無重大異文, 理解好像並不困難。但其實解讀的問題很大, 下面試作考釋 。

一 、“知道 ”的矛盾

我們先來看看學界主流的意見 。朱熹 《論語 集註》:“道者 ,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 ,則生順 死安, 無復遺恨矣 。朝夕, 所以甚言其時之近。程 子曰 :`言人不可以不知道, 苟得聞道 , 雖死可 也 。'又曰:`皆實理也 ,人知而信者為難 。死生亦 大矣! 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 ?' ”劉寶楠 《論語正義》:“朝夕言時至近, 不逾一日也。 `聞 道 '者, 古先聖王君子之道 ,已得聞知之也。聞道 而不遽死,則循習諷誦 ,將為德性之助 。若不幸而 朝聞夕死 , 是雖中道而廢 ,其賢也於無聞也遠甚,故曰 `可也 ' 。”這些解釋 , 都是將 “聞 ”訓為 “知 ”, “聞道”就是“知道 ”、“悟道” 。古人大多如此理解。

如《慎子·君臣 》:“孔子曰 :`邱少而好學 ,晚 而聞道,以此博矣。' ”此與 《論語 》 “朝聞道 ”章可 對讀, 可相互發明, “聞道 ”則 “博 ”, 《慎子 》以 “聞 ”為“知 ”,明矣。上海博物館所藏戰國楚竹書 中, 屢有 《慎子 》佚文、 “慎子 ”之言出現 , 可知 《慎子》此語早到先秦,也是很有可能的 。

《新序 ·雜事 》:“孔子曰 :`朝聞道, 夕死可 矣。'於以開後嗣, 覺來世 , 猶愈沒世不寤者也。” “不寤者 ”即不 “聞道 ”者 。 “寤 ”可訓為 “悟 ” 、 “覺 ”, 知 《新序 》解 《論語 》此章是以 “聞 ”為 “悟 ”。

《漢書 ·夏侯勝傳 》:“勝 、霸既久系, 霸欲從 勝受經, 勝辭以罪死 。霸曰 :`朝聞道 , 夕死可 矣。'勝賢其言 , 遂授之。系再更冬, 講論不怠。”

黃霸獄中仍抓緊時間 “明經”, 根據就是 “朝聞道, 夕死可矣”, 是以 “聞道 ”為“知道 ”。

《晉書·皇甫謐傳 》:“耽翫典籍 ,忘寢與食, 時人謂之書滛 。或有箴其過篤, 將損耗精神。謐 曰 :`朝聞道, 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 分定懸天 乎 !' ”皇甫謐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為自己 “耽翫 典籍, 忘寢與食”辯護 ,也是視“聞 ”為 “知” 。

《魏書·劉昞傳》:“雖有政務 ,手不釋卷。暠 曰 :`卿註記篇籍 , 以燭繼晝, 白日且然, 夜可休 息 。'昞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 不知老之將至, 孔 聖稱焉。昞何人斯敢不如此?' ” 劉昞以 “朝聞 道 ,夕死可矣 ”解釋自己苦學的原因, 其解“聞道 ” 與黃霸 、皇甫謐同 。

上述五例都是以 《論語 》此章的“聞道 ”為“知 道 ”、明道,也即領會道 。先秦典籍不涉及《論語 》 此章者 ,如此解 “聞道 ”者也多有之。如 《孟子 · 滕文公上》:“陳相見孟子, 道許行之言曰:`滕君 則誠賢君也 ;雖然 ,未聞道也。' ” “未聞道 ”即 “未 明道”。 《莊子·天運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 聞道, 乃南之沛見老聃 。老聃曰 :`子來乎? 吾聞 子 ,北方之賢者也 , 子亦得道乎 ?' ” “聞道” 即明 道 ,故老聃稱 “得道”。又《大宗師 》:“南伯子葵問 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 ,而色若孺子, 何也 ?' 曰: `吾聞道矣 。'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 ?' ” “聞 道 ” 即悟道 、領會道 ,故下雲 “道可得學邪” 。 《呂 氏春秋 ·離俗覽 ·為欲》:“不聞道者 , 何以去非 性哉? 無以去非性,則欲未嘗正矣。欲不正,以治 身則夭 ,以治國則亡。”後來的 《淮南子 ·齊俗》說 近同:“夫縱慾而失性 , 動未嘗正也, 以治身則危, 以治國則亂 ,以入軍則破。是故不聞道者 ,無以反 性 。”“聞道” , 才能 “去非性 ”, 才能 “反性 ”, 顯然 是明道 、領會道之意。 《管子 ·形勢》:“道之所言 者一也 ,而用之者異。有聞道而好為家者 ,一家之 人也。有聞道而好為鄉者 ,一鄉之人也。有聞道 而好為國者 ,一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天下者, 天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定萬物者 , 天地之配 也 。”《形勢解 》:“聞道而以治一鄉 , 親其父子, 順 其兄弟 ,正其習俗 ,使民樂其上 ,安其土,為一鄉主幹者 ,鄉之人也。故曰 :`有聞道而好為鄉者, 一 鄉之人也 ' ……聞道而以治一鄉, 親其父子 , 順其 兄弟 ,正其習俗 ,使民樂其上 ,安其土,為一鄉主幹 者, 鄉之人也。故曰 :`有聞道而好為鄉者, 一鄉 之人也。' ”此 “聞道”與 “用 ”道相對 , “用 ”是行 , “聞 ”顯然就是知。

今天的《論語》註譯本 ,基本上也都是這樣解 釋的 。如楊伯峻 《論語譯註 》:“孔子說:`早晨得 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 , 都可以。' ” 孫欽善 《論 語註譯》:“聞 ,知 。孔子所說的道 , 或指治道, 或 指學說,這裡指後者 。” “孔子說 :`早晨悟到了真 理, 就是當晚死去也是可以的。' ” 潘重規 《論語 今注 》:“由早晨到晚上 ,時間極為短暫, 早晨得知 真理 ,當晚可以死去 。人若能悟得真理 ,就能在生 命中發出無限的光輝, 這樣才不枉生, 才不枉死 , 旦夕之暫 ,勝過萬年 ,所以說 ,早晨得知真理 ,就是 當晚死去 ,都可以了 。”

但這種通行的解釋是值得討論的。

首先 ,它與孔子的思想性格存在矛盾 。如果 孔子以求 “知 ”為人生的最高追求 , 他可以說 “早 晨得知真理,就是當晚死去都可以” 。這樣 , 孔子 和純粹的理論研究者就沒有區別了 。但是 , 孔子 的人生最高追求是 “德 ”而非 “智 ”, “尊德性 ”與 “道問學”比較 , “尊德性 ”是第一位的 , “道問學 ” 是第二位的。孔子雖然說:“不知禮, 無以立也。” (《論語 · 堯曰 》)但他更明白 “知禮 ”並不等於 “得仁”、“獲仁 ”。因此他強調 :“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 雍也 》)因為 “知之者, 在彼 ,而我知之也 。好之者 ,雖篤 , 而未 能有之。至於樂之 ,則為己之所有 ”。“知之 ”是 “在彼”, “好之 ”仍是 “未能有之 ”, 還是外在的 。 只有 “樂之 ”, 才是 “為己之所有 ”。在孔子看來 , 修己不能只停留在 “知”的階段,要想把“在彼 ”的 客觀真理 ,化為 “為己之所有 ”的主體之仁, 就必 須依賴於 “行 ”。因此, 相對於 “知 ”, 孔子更重視 “行 ”。他人生的目標不是“知道 ”、“知仁 ”, 而是 修己成仁 ,變天下“無道 ”為“有道” 。他說:“弟子 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 (《論語 · 學而 》)“學文 ”屬於 “知”一類,孔子將其歸之為 “行有餘力 ”後之事, 其態度非常明顯 。基於這種重德甚於求 “知 ”的 一貫性格,孔子是不可能“朝知道”而 “夕死 ”的 。

其次,孔子平常於 “道 ”並非不 “知 ”, 也不認 為 “道”是難 “知 ”的。古人感嘆 “非知之艱, 行之惟艱”, “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 (《左傳 ·昭公 十年》),孔子也是如此。孔子曾說 :“志於道 , 據 於德, 依於仁 ,遊於藝。”(《論語 ·述而》)“道”是 其所“志 ”, 平常焉能不 “知 ”? 他又說 :“齊一變, 至於魯 ;魯一變 ,至於道。” (《論語 ·雍也》)“道 ” 是什麼 ? 他顯然是很清楚的。孔子不但認為自己 平常是 “知道 ”的 , 而且認為其他人 “知道 ”也不 難 。子游曾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 :`君子學 道則愛人 ;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 ” (《論語 · 陽 貨 》)“學道 ”近於 “知道” 。孔子認為這並不難, 不但 “君子學道 ”, “小人 ”也能 “學道 ”。他說: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論語 ·衛靈公 》)人不 “知道” ,又怎能“弘道 ”? “士志於道, 而恥惡衣惡 食者, 未足與議也 ”。 (《論語 ·里仁 》)“志於道 ” 是對“士 ”的一般要求 , 是基本條件。可見 , 就是 對一般士人 , “知道”也並不難,只有“行”才難。

孔子不視“知道”為難事,不以“知道 ”為人生 的最高追求 ,他又怎麼能說“早晨得知真理, 就是 當晚死去都可以 ”呢 ? 可見這種通行的解釋是不 能成立的。

二 、“有道 ”的問題

可能是意識到了前人 “知道 ”說有難以消解 的矛盾 , 何晏和邢昺提出了 “有道 ”說的新解。 何晏《集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 。”邢昺疏 :“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世有道, 暮夕而 死 ,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 。”這裡的 “聞 ”即 “聽 ”, 用的是本義 。孔子 “聽說 ”了 道, 暮夕而死, 就可無恨, 未免太簡單了 。所以 何晏 、邢昺都將 “道 ”訓為 “有道 ”。這樣 ,孔子是 說早上“聽說”有道 ,暮夕就可死了 。雖然是說孔 子對現實政治悲觀到了極點, “至死不聞世之有 道” 。但實際是消解了“知道 ”說與孔子思想性格 的矛盾,將孔子的人生理想由 “知道 ”轉移到道的 實現上。

後來的學者有的也體會到了 《注 》、《疏》的這 一番苦心。如孫弈就說 :“孔子豈尚未聞道者 ? 苟聞天下之有道,則死亦無遺恨, 蓋憂天下如此其 急。” 毛子水也說 :“這個解釋最為合經意。 《雍 也》篇`魯一變 ,至於道' 的`道 ' ,亦是用於這個意 義的 。下章 `士志於道 ' 和 《雍也 》篇裡 `天下有 道' 的`道 ' ,亦以這個講法為合 。這些`道'字 ,與 `吾道一以貫之 ' 、`古之道也 ' 的 `道 ' , 意義完全 不同 ! 但自漢以來, 除二三學者外 , 註釋 《論語 》 的人 ,都把孔子 `朝聞道 ' 的話講錯了 ……這裡朝 夕二字,不是表示時間的距離 , 而是表示 `立刻 ' 或`馬上' 的意義。從這兩句話, 我們可以體會到 孔子一生憂世憂民的苦心!”因此, 他將此章譯為:“孔子說:`如果有一天能夠聽到天下已太平 , 馬上死去也願意。' ”

但將 “道”解為 “有道 ”,訓詁上有增字為訓之 嫌。而“聞道”上古文獻除作 “知道” 、“悟道 ”解 外, 一般都是聽見道 、聽到道的意思 ,並沒有聽見 有道 、聽到天下已太平的例子 。如 《老子》第四十 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莊子 ·秋 水》:“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 ' , 我之 謂也 。”《知北遊 》:“無始曰 :`道不可聞 , 聞而非 也;道不可見, 見而非也 ;道不可言 ,言而非也 。知 形形之不形乎! 道不當名 。' 無始曰:`有問道而 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 , 亦未聞道。' ” 《庚桑楚》:“趎勉聞道達耳矣!”《晏子春秋 ·內篇問 上 》:“臣聞問道者更正 ,聞道者更容 。”《管子·霸 形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 ,寡人之有耳 , 將安聞道 而得度哉?” 《韓非子·十過 》:“寡人嘗聞道 ,而未 得目見之也 。願聞古之明主得國失國何常以 ?” 《說疑》:“凡術也者,主之所以執也;法也者 ,官之 所以師也,然使郎中日聞道於郎門之外,以至於境 內日見法, 又非其難者也。” 《新書 ·修政語下 》: “凡人者 ,若賤若貴, 若幼若老, 聞道, 志而藏之; 知道, 善而行之, 上人矣。聞道 , 而弗取藏也 , 知 道 ,而弗取行也, 則謂之下人也。”《韓詩外傳 》卷 第九:“傳曰 :`君子之聞道, 入之於耳 ,藏之於心, 察之以仁,守之以信, 行之以義 ,出之以遜 ,故人無 不虛心而聽也 。小人之聞道 , 入之於耳, 出之於 口 ,苟言而已 ,譬如飽食而嘔之 ,其不惟肌膚無益, 而於志亦戾矣。' ”這些 “聞道 ”, 沒有一例可解為 “聽說天下有道” 、“聽到天下已太平”的。

所以,不論從語言習慣 ,還是從當時的歷史事 實而言 , “有道”說也是講不通的 。

三 、“達道 ”的新解

既然“知道”說和 “有道 ”說都非確詁 , 那麼, 《論語》此章究竟要如何解釋呢?

我們先來看看汪淳的新解:“餘以為此章之道字 ,應指孔子之道而言, 與 `吾道一以貫之 ' (《里仁》)、`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 ' (《公冶長 》)、 `非不說子之道, 力不足也 ' (《雍也 》)、`道之不 行, 已知之矣 ' (《微子 》)各章之道字同義 。全章 之旨 ,乃孔子嘆自己之道不得行於世,故極言若朝 聞吾道行於天下 , 則夕死亦無憾矣。聖人切盼己 道得行之心,於斯表露無疑。”

汪淳以 “此章之道字 , 應指孔子之道而言 ” , 以為 “全章之旨 ,乃孔子嘆自己之道不得行於世 , 故極言若朝聞吾道行於天下 , 則夕死亦無憾矣” , 其意思的理解可謂八九不離十, 但訓詁則頗成問 題。首先 ,他將 “道”解釋為 “吾道行於天下” ,犯 的錯誤與 “有道 ”說一樣, 都是增字為訓。其次 , 他還是視此處的 “聞 ”為聽聞 、聞知 , 可謂不得 要領 。

筆者認為 ,無論是“知道 ”說, 還是 “有道 ”說 、 “道行”說 , 錯就錯在對 “聞 ”的理解上 。這裡的 “聞 ”,既非聽聞 ,也非悟知,而當訓為 “達 ”,到達 , 引申之, 即實現 。所謂 “聞道 ”, 即到達道 , 實現 道。因此 , “子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 ' ”, 當譯為 : “孔子說:`早晨實現了我的理想, 就是當天晚上 死去也心甘。' ”這裡表現出來的 , 不是孔子對 “知 ”的追求,而是孔子對 “行” ,對修己成仁, 實現 王道政治理想的孜孜以求。

“聞 ”訓為 “達 ”, 《論語 》早有定說 。其 《顏 淵》篇第二十章記載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 達矣 ?'子曰:`何哉 ,爾所謂達者?' 子張對曰:`在 邦必聞, 在家必聞。' 子曰:`是聞也 , 非達也。夫 達也者,質直而好義 , 察言而觀色 ,慮以下人 。在 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 , 色取仁而行違 ,居 之不疑。在邦必聞 ,在家必聞 。' ”

此章從表面看 ,是孔子教子張如何分辨“聞 ” 與“達”,但實質告訴我們 “聞 ”與 “達 ”是一對同 義詞 ,子張言其同, 而孔子辨其異 。子張先問孔子 士人怎樣才可以叫 “達 ”。孔子卻反問子張你所 說的 “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邦必聞 ,在 家必聞。”子張先言的是 “達”, 後又用 “在邦必聞 , 在家必聞 ”回答孔子 “何哉, 爾所謂達者 ”之問 。 顯然 ,在子張的眼裡 , “聞 ”就是 “達” 。孔子雖然力辨“聞 ”不等於 “達 ”, 但正好說明一般人是視 “聞”如 “達” ,只見其同 ,不見其異 。

《論語 》中有諸多孔子辨別同義詞的記載。 如 “周”與 “比 ”本來是同義詞 , 《說文 · 比部 》: “比,密也。”又《口部 》:“周 ,密也。”故人們常“比 周 ”連言 。 而孔子卻力辨其同中有異, 認為有君 子 、小人之別, 說:“君子周而不比 , 小人比而不 周 。”(《論語 ·為政》)

“和 ”與 “同”也是同義詞 。 《左傳 ·昭公二十 年 》:“公曰:`唯據與我和夫 !'晏子對曰:`據亦同 也 ,焉得為和?' 公曰:`和與同異乎?' 對曰 :`異 … …' ”在齊侯看來, “和 ”與 “同 ”義同, 晏子說 “據亦同也, 焉得為和 ”,他感到奇怪, 故反問 :“和 與同異乎?”可見 “和與同異 ”, 只是晏子特別的創 意 。孔子說 :“君子和而不同 , 小人同而不和 。” (《論語 ·子路 》)與晏子一樣, 也是特別的創意, 而並非當時的通說。

《玉篇·水部 》:“泰 ,驕也。”可見 “泰” 、“驕 ” 是同義詞。故 《國語 ·晉語六 》、《晉語八 》 、《禮 記 ·大學》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等都 “驕泰 ” 連言。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 小人驕而不泰 。” (《論語 ·子路》)強調 “泰 ”、“驕”的不同 ,正是基 於一般人的同而言的 。

《顏淵》篇第二十章孔子力辨 “聞 ”不等於 “達”,與上述分辨 “周 ” “比 ”、 “和 ” “同 ”、“泰 ” “驕”同 , 正好說明一般人如子張正是視 “聞 ”如 “達”,以 “聞 ”為 “達 ”之同義詞的。因此, 後人遂 “聞達”連言 。

《詩 ·大雅·思齊 》:“不聞亦式 ,不諫亦入 。” 鄭玄箋 :“式, 用也 。文王之祀於宗廟, 有仁義之 行而不聞達者 ,亦用之助祭。有孝悌之行而不能 諫爭者 ,亦得入。言其使人器之不求備也 。”②鄭 玄將《詩 ·大雅·思齊 》之 “聞”釋為 “聞達 ”, “聞 達 ”連言 ,是其以 “聞” 、“達”同義之證 。

“聞達 ”連言, 並非鄭玄的獨創 , 文獻屢見。 如 《督郵保舉博士板狀 》:“隱居樂道,不求聞達 。” (《東漢文紀 》卷三 )江淹 :“臣本瑣姿, 不慕聞達。”(《江文通集》卷二)《神仙傳》:“故時人呼白 石先生為隱遁仙人 ,以其不汲汲於昇天為仙官,亦 猶不求聞逹者也 。” (《太平廣記 》卷七 )其中最出 名的當屬諸葛亮 《出師表 》的名言:“苟全性命於 亂世 ,不求聞達於諸侯。”(《三國志 ·蜀志》卷五 ) 這裡的“聞達” , “聞 ”就是 “達 ”, “達”就是 “聞” 。 所以 ,將 “朝聞道 , 夕死可矣 ”訓為 “朝達道 ,夕死 可矣 ”,是信而有徵的。

《淮南子·主術 》:“是故號令能下究, 而臣情 得上聞。”高誘注 :“聞, 猶達也。”也是以 “達 ”釋 “聞 ”。再如 , 《後漢書 》卷四三 《隗囂公孫述列 傳》:“述夢有人語之曰:`八厶子系, 十二為期。' 覺, 謂其妻曰 :`雖貴而祚短 , 若何?' 妻對曰 :`朝 聞道 ,夕死尚可 ,況十二乎!' ”所謂 “祚短 ”,由 “夕 死”而來 。 “貴 ”則由 “聞 ”出 。這裡就是以 《論 語》的“聞道”來證明其實現登祚顯貴的理想 。

《晉書 》卷一二一 《李壽傳 》:“壽命筮之 。佔 者曰 :`可數年天子 。'調喜曰 :`一日尚為足, 而況 數年乎!' 思明曰:`數年天子 ,孰與百世諸侯 ?'壽 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任侯之言, 策之上也。' 遂以鹹康四年僭即偽位 。”“夕死可矣 ”對應“一日 尚為足,而況數年乎 ”, “聞道 ”對應 “天子 ”。也是 以“聞道”為實現其當“天子”的理想 。

《南齊書》卷三一 《荀伯玉傳 》:“初善相墓者 見伯玉家墓,謂其父曰, 當出暴貴而不久也。伯玉 後聞之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 死時年五十。” “聞道”對 “暴貴 ”而言, “夕死”對“不久 ”而言 ,荀 伯玉為了 “暴貴”而不惜 “五十 ”而 “死 ”, 也是將 “聞道”視為“暴貴”理想的實現 。

由此可見 ,以《論語 》的 “聞道 ”為 “達道” ,訓 為達到道, 實現理想 ,不但有可靠的訓詁根據 ,也 有前人解讀的先例 ,更符合孔子重行甚於求“知 ” 的思想性格,是完全可信的。


杭州刺史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意思是早上明白了一個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

這裡的聞道絕對不是聽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而是明白了自己一生都在追尋的一個真理。

“為信仰而死”、 “為真理而死”這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在現代社會下的深刻內涵。

真理,是每個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領悟了生活的真諦、宇宙中的真理,縱然朝聞夕死,亦會覺得心滿意足,不虛此生,否則縱然高壽八百年,不得聞道,亦枉然為人。

希望以上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夕榮Siron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出自《論語》,兩千年來始終誤解,這句話應該這樣解讀。

朝聞,道夕死,可矣!

說來還有段故事一一

據說孔子年輕時傾心一個姑娘,姑娘名叫可,可姑娘長的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非常可人。

孔子與可姑娘,自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姑娘便暗許芳心。

稍長,孔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便邀人上可家提親,可父要重金聘禮,否則,堅決不嫁。

無奈,孔家敗落,拿不出重金,便錯過一段好姻緣。

有一貴族子弟,名叫道夕,道夕看見可姑娘,垂涎三尺,心花怒放。不惜重金把可姑娘娶了過去,道夕又老又醜,可姑娘終日以淚洗面,便也無可奈何。

可惜,道夕命運不濟,不久,因病一命嗚呼了。

一天早上,孔子在杏壇授課,孔子的學生便悄悄告訴他,道夕死了,孔子頓時淚流滿面。

孔子的學生問,夫子,您怎麼了?

孔子長嘆一聲,‘’朝聞,道夕死,可矣!‘’〈翻譯:‘’早上聽說道夕死了,(我的)可啊!‘’〉

兩千年來人們對《論語》裡這句話一直誤解,在此糾正。


泰山移秦


“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自《論語·里仁篇》。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很多人的解釋大概是這樣的,“早晨得知了真理,即使要我當晚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從字面意思來看,孔子為了闡述“道”的難得和可貴,用朝聞夕死來強調和突出,是完全說得通的。但是,只是這樣解釋,又難免會讓人感覺太簡單了,否則千百年來也不會有那麼多人爭論不休了。

但是,孔子的真實想法,隔了千百年後的今人誰又敢說自己的理解一定對呢?大家不妨就當做學習交流,互相探討了。

道究竟是什麼?

要想理解這句話,首先就離不開對“道”的理解。說起“道”,很多人的第一感覺一定是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老子的理念嗎?

中國傳統文化,從百家爭鳴開始,在漫長的文化長河中經歷了錯綜複雜的演變,但是,其中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儒道之間的碰撞融合。儒道共生,如陰陽交替,日月交輝,滋養並充實了一代又一代文化人,也鑄就了中華文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強大精神內核。

我們都說孔子講“仁”,老子言“道”,其實,孔子的仁和老子的道,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所謂言之於天,則謂道,言之於人,則謂仁。老子關注天地,孔子關注人間,老子向我們闡述無的境界,孔子教我們體悟有的深意。

正如魏晉玄學名宿王弼嘗言,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為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

所以,這裡的“道”,其實跟孔子一生追求的“仁”是一致的。

道,和生死有什麼關係?

把“道”理解成“仁”就曉暢多了。

但是,《論語》中,說“仁”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仁又怎麼理解?

“仁者,人也”、“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曰:‘恭,寬,信,敏,惠’”、“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孔子從各種角度,各個層面,變著法地向世人闡述仁的道理,但歸根到底,仁其實就是人,道就是人生大道,當然這是個非常宏大的哲學命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

人生在世,必有生死,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死不可預知,又不可捉摸。

正因如此,生死之間的人們,如何理解為人之道,如何明白為人處世,如何懂得修身養德......就是必不可少的人生課題。

換句話說,人一旦想明白了“道”的意義,一生就不算白活。

而且,在孔子看來,這個“道”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能被不同時代的人,不同境遇下的人所遵循的東西。

這樣一來,一日之道,即是一生之道,一人之道,即是千萬人之道。

一個人一生之中最根本最具意義的課題都想明白了,那生死自然也就看淡了。

這不正是孔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嗎?

生,容易,活,容易,但是,生活,不容易

有句話說的好,“我聽過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那麼,人世間有沒有一種“道”可以讓人過好一生呢?很多人覺得有,很多人覺得沒有,這個問題孔子一生都在追尋。

正是因為這個“道”如此重要,如此難得,才值得人付出一生的代價,才值得孔子拿一個人無比寶貴的生命用“朝聞夕死”去與之等價。

“朝聞道,夕死可矣。”可世上又有誰真的願意早上活著,晚上突然就不在了,又有誰能夠真正找到那個最高標準的“道”,從此一生順遂,沒有煩惱,沒有憂愁。

孔子如此說,更多的是對世人的一種勉勵,一種鞭策。

正如一句話,生,容易,活,容易,但是,生活,不容易。朝生有之,夕死有之,但是,朝夕之間,追逐人生那個“道”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孤讀記


“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指宇宙間的一切法則、道理。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陽組成了萬事萬物。我今天的重點是先分析朝夕,明白了朝夕才能明白為何朝達到聞道、知道後,夕死亦可矣的說法。我世祖袁客師在三問中對朝夕其實說得很深了,我淺釋幾句,朝夕之內大玄機,一物一換有分離。皆道天地一盈虛,吾道虛虛一朝夕。人需明得天地理,一目識得一朝夕。這一朝一夕之間是有大奧妙的,得與失,一物換一物有講究,有原因。都說天地日中則昃,月盈滿後即虧缺。盈虛之間有規律是宇宙的自然法則。我的道就是這個朝夕,宇宙的自然規律。人需要明白這天地宇宙自然界的法則,一眼就看的明白這宇宙的自然規律。雷火光中論長短,芥子之上競雌雄。 浮生一夢大計較,偶人卻贊機關妙。光陰究竟幾何?人生是雷火光般短暫。世界究有幾許大?對於宇宙就如石沉大海不起波瀾。在這種時間與空間中去爭長競短,較雌論雄。沒有意義。彷彿南柯一夢中去計較得失,木偶自羽自己的巧妙。其實英雄小子同一悲,榮辱興亡何作為。

智者只需明辯機,子時不問明朝疑。明智、開悟的人是需要具有懂得機遇、辨別機會的能力。子時,已經快天亮了,就沒有必要對天亮什麼時間來產生疑惑。痴人愚婦謀萬年,自誤今歲他年連。 真人方破大迷津,不爭朝夕只在今。痴人愚婦才去謀劃萬年那麼久的事情,自己耽誤了現在,今年,與明年。年復一年。得道的真人才能破這個天地佈下的迷津,不去爭這一朝一夕的時間迷津,只在乎來到這世界的目的,目的達成,死有何懼。好比,將軍知箭亦知弓,偏好箭來偏好弓。 弓隨將軍百戰走,箭鳴一聲不回頭。將軍可有棄箭囊,不攜箭來只背弓。

將軍懂箭也會用弓箭,你是偏好箭呢還是弓。弓隨將軍百戰一起不離手,而箭每次都是射出後不回來。那將軍從來沒有拋棄箭囊不帶箭只揹著弓。所以,即來之下已得情,何必滿得年年歲。年年歲歲無得其,回首便來爭朝夕。剛生的嬰兒,剛來此世間就已經得到了這情,何必必須要活得許多年。許多年的歲月還是沒有得到這情,下輩子還是要再回來爭這一朝一夕。這就是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五脈十三執元正運


其一.這個“死”即可理解為相對生而存在的“死”,如果這樣理解,也不是不可,這樣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或自然規律,就是晚上不幸死了,也是值得的,說明追求真理或信仰的決心之大堅定不移,死又何懼”。

其二:再從另一角度來理解這個“死”字,是否可理解成“至高”“無窮”“極大”的意思,也不是不可。人們有時表示歡樂時,常說“高興的要死”,也有用“高興的要命”,其實“要命”和“死”是一個意思,而這裡的“死”,可不是生死的死的意思,而是“極大”“無窮”的意思。這樣,這句話就可理解成“早晨明白了道理或自然規規,一至到晚上我都是高興的要死,表現的是追究真理或信仰,一旦明白其真諦,其歡樂的心情躍然紙上”也不是不可以。

個人之見,歡迎說理的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