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暗殺》劇照


“······彼日本有武器數百萬器,有新式之槍炮艦、數百萬噸之重大利器,可甲於東亞,又可列於西歐······一旅興夏,三戶亡秦,歷史俱在,彰彰可考,我大韓國民之所有生命、財產、智慧、忠誠,皆可有一戰之資格!”——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通告


這個特別的年,特別適合宅在家裡讀書和看電影。

最近把韓國電影《暗殺》刷了兩遍,這是一部常看常新的電影:除了又一次被全女神的氣質和顏值驚豔之外,另一大收穫是影片的幾個經典片段,激發了我對韓國獨立運動中刺殺風潮的思考。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暗殺》劇照


比如,當男主夏威夷手槍問女主安沃允:“你真的以為光殺駐朝司令和康寅國(韓奸),(韓國)就可以獨立了嗎?”

安沃允回答道:“我們在滿洲時,就算屋頂漏雨或者牆壁破裂了我們也不會修,如果國家獨立了我們就能回家了,幹嘛還修它?你問殺掉他們兩個就能獨立嗎,我不知道,但是必須告訴他們,我們還在繼續戰鬥。”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暗殺》劇照


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球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愈演愈烈,由此引發了一股世界性的暗殺潮流,許多國際政要被刺殺,例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法國總統卡諾、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塞爾維亞國王亞歷山大、日本伊藤博文、葡萄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等等,清末革命黨人刺殺滿清權貴,也是這一潮流的體現。

由於特殊的國情,韓國人在這一股暗殺潮流中表現的尤其激進和猛烈,由其策劃實施的震驚世界的刺殺大案層出不窮。

1906年,旅美韓國青年張仁煥、鄭在寬、田明雲等人,刺殺了韓國美籍外交顧問斯蒂芬斯(此人公開為日本吞併韓國辯護),這是韓國人為追求國家獨立而進行暗殺的濫觴,此後,韓國義士們在反日刺殺之路上前赴後繼,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壯義烈畫面。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劇照)


比如1909年安重根在哈爾濱車站刺殺伊藤博文,1919年姜玉奎、1926年宋學光在漢城刺殺朝鮮總督齋藤實,1922年金益湘、吳成倫在上海刺殺日本陸軍大臣田中義一,1924年金祉夔、1932年李奉昌刺殺日本天皇,1932年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刺殺日本陸軍大將白川義則,1932年柳相根等4人在大連刺殺關東軍司令宮本莊繁等等。

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畫面,可以引申出這樣幾個問題:韓國獨立運動中為什麼特別熱衷刺殺?刺殺一兩重要的人物,能否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目的?如何看待這種“猛烈地推行天下正義之事”的刺殺行為?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暗殺》劇照


一、韓國獨立運動中為什麼特別熱衷刺殺?

1、刺殺是無奈之舉

甲午戰爭之後,朝鮮擺脫了大清帝國藩屬的地位,獲得了名義上的獨立。為了洗刷數百年向滿清稱臣的恥辱,提升國際地位,同時滿足個人虛榮心,1897年朝鮮國王李熙稱帝,改“朝鮮”國號為“大韓”,自此,朝鮮王國升級為大韓帝國。

事實證明,改名並不能改變命運。

所謂的大韓帝國,事實上是俄國和日本的勢力範圍,兩國為了獨吞韓國,引起了日俄戰爭。戰爭爆發之後,日軍迅速開進漢城,控制了韓國政府,1905年日俄戰爭以日本的勝利告終,日本攜戰勝之威,逼迫韓國簽訂了《日韓保護協約》,韓國從此淪為日本的保護國,名存實亡。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日韓合併條約


1909年,安重根刺殺已經卸任的朝鮮統監伊藤博文,日本以此為藉口,煽動吞併韓國。1910年8月29日,大韓帝國總理大臣李完用與寺內正毅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韓國正式被日本吞併。

有壓迫自然有反抗,但韓國人的反抗總會遭來日本人更殘酷的鎮壓。相較於日本而言,韓國是弱國小國,且亡國前就已被日本滲透和控制,這使得韓國反日運動的生存空間非常逼仄,很難組織起大規模的武裝鬥爭。

1919年1月22日,韓國前國王李熙暴斃。韓國人認為李熙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壓抑已久的怒火噴湧而出。3月1日,趁日本人為李熙舉行國葬,成千上萬的韓國人齊聚漢城集會遊行,抗議日本殖民統治,高呼“大韓獨立萬歲”,其他城市紛紛響應,反日浪潮席捲整個半島。這便是韓國曆史上極其重要的三一運動(韓國現在還有三一節,法定節日)。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韓國街頭紀念三一運動


朝鮮總督長谷川好道動用駐韓日軍和全部軍警力量,加上從日本本土調來的軍隊,撲殺了這次運動。三一運動導致7509名韓國人被殺死,15961人受傷,46948人被逮捕,其中8511人被判刑。

在日本的恐怖鎮壓之下,韓國國內的獨立運動越來越難以為繼,紛紛轉移到海外。

中國的上海和東北,是韓國獨立運動的主要舞臺,前者是遠東第一大城市,韓國獨立運動人士在這裡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後者毗鄰韓國,活躍著大批流亡的韓國人。

韓國獨立運動沒有統一的堅強領導機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派系林立,內鬥不斷,資金缺乏,沒有外援,差點關門,而臨時政府之外,還獨立著很多其他的革命組織。整體而言,韓國獨立運動是一盤散沙,無力通過正常的渠道進行獨立活動,只能做一些成本小、見效快、影響力大的事——刺殺。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義烈團成員(韓國電影《密探》海報)


在此期間,韓國獨立運動人士建立了一批秘密團體,如義烈團、大同團、鐵血團、正救團、韓人愛國團等。聽名字就知道,這都是狠人組織,專門從事特殊任務。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朝鮮義烈團和韓人愛國團。

朝鮮義烈團是金元鳳於1919年11月創立的,宗旨是“猛烈地推行天下正義之事”,通過“五破壞”和“七可殺”,打擊日本殖民統治,實現韓國自由獨立。“五破壞”是指破壞日本在朝鮮的五大殖民機構,“七可殺”指刺殺朝鮮總督以下高官、日本軍部首腦、臺灣總督、賣國賊、親日派巨頭、敵探、背叛民族的土豪劣紳。

這種破壞日本殖民機構、刺殺其人員和支持者的鬥爭形式也被稱為“義烈鬥爭”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金元鳳(《暗殺》劇照)


韓人愛國團是1931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創立的秘密特務機關,在金九的領導下專門從事破壞、暗殺、襲擊日本機構和高級官員。當時韓國獨立運動處於低潮,長期打不開局面,“正是在這種情勢之下,我們臨時政府開會決定成立韓人愛國團,做些暗殺與破壞的工作,同時全權委託我(金九)處理經費與人選問題,待事後將全部經過和結果報告臨時政府。”

大家所熟知的刺殺天皇櫻田門事件、虹口公園爆炸案、暗殺滿鐵總裁本莊繁等,都是韓人愛國團策劃實施的。而在電影《暗殺》中,三名義士前往京城(漢城)刺殺駐朝司令和康寅國,是金元鳳和金九聯合策劃的。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其實是日本高壓之下,韓國仁人志士為爭取自由獨立的無奈之舉。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清末革命黨彭家珍烈士(因刺殺良弼而犧牲)


這一點與清末革命黨人的暗殺活動比較相似:革命黨實力弱小,武裝起義頻頻失敗,民眾麻木不仁,革命前景不明,一些激進的革命黨人只能鋌而走險,企圖通過刺殺清朝統治者和封疆大吏,推翻清朝統治。同盟會下面甚至還成立了“支那暗殺團”和“東方暗殺團”,專門從事暗殺活動。


2、獨特的國民心理

歷史上,朝鮮是個獨特的民族,在強鄰環伺的東亞,朝鮮一直沒有被外敵長期徹底征服,一直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徵和民族認同,並對本國文化有著強烈的自豪感。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源於韓國人特有的“恨”的哲學。

所謂“恨”的哲學,是指對於自己所受過的不公平待遇和不幸命運,只要一天不能得到真正的洗刷,便永遠地心懷怨恨、糾纏不解。這種恨,可以使怨氣像火一樣熊熊燃燒,可以使狠意像雪一樣容易堆積成山。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金大中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曾這樣分析“恨”的哲學:恨能夠讓人民在逆境中安慰和激勵自己,就像田間的野草一樣,被踐踏之後又恢復生機,受強風襲擊而不折不撓。

簡而言之,因為“恨”的哲學,韓國人形成了偏激、衝動、剛烈、堅韌的民族性格,這一點,從近些年來韓國民眾對日本的態度中也能窺見一二——在領土爭端和歷史問題上,韓國人遊行示威都是輕的,自焚、切腹、斷指、跳海等極端事件屢見不鮮。在所有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中,逼日本道歉的最堅決、最頑強的就是韓國,簡直不死不休。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韓國民眾抗議日本


雖然韓國當年無法抗拒被日本吞併的命運,但心懷家國之恨的志士不斷安慰激勵自己,不屈不撓,不甘毀滅,走上了捨身成仁之路。比如,尹奉吉在虹口爆炸案之後,曾公開聲明:“餘等無金錢或兵力,與上海日海軍司令白川相戰,但餘有一人,已籌備並訓練經過敵人難透之壁壘,用隻手殺之。”

並表示:“餘之武器為幾桿手槍餘幾枚炸彈,餘繼續奮鬥,並在餘國未恢復之前絕不終止!”

3、無政府主義運動的加持

19世紀40年,西歐產生了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鼓吹絕對自由,反對一切權威,主張通過暗殺、破壞和暴動等極端手段實現自己的目的。19世紀末,無政府主義思潮經俄國傳到了日本,又經中國留日學生傳到了中國,並將其發揚光大。

激進的學生們心懷救國之志,容易接受新思想,叛逆衝動,對無政府主義沒有什麼抵抗能力,特別欣賞“十步之內,劍花彈雨,浴血相望,入騶萬乘,殺之有如屠狗”的痛快淋漓,參加反清革命後,他們往往有慷慨赴死的決心和勇氣。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受中國革命黨人的影響,加上韓國臨時政府內部一盤散沙、烏煙瘴氣的局面,使得流亡中國的韓國知識分子和獨立運動人士中,有不少人信奉上了無政府主義,創建了在華無政府主義者聯盟、南華韓人青年聯盟、朝鮮革命者聯盟等無政府主義組織,投身到義烈鬥爭之中。

二、刺殺能否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目的?

當然不能。

1933年蔣介石接見金九時,雖然高度評價了尹奉吉的義舉,認為:“一個韓國青年做出了30萬中國軍隊沒有做出來的事情”,但是也對韓國臨時政府的刺殺行為不以為然,指出:“若以特務工作來殺死天皇的話,又有天皇出來,殺死大將的話,又有大將出任。”

個人對歷史的進程有很大影響,但起不了決定作用,荊軻刺殺了秦王,就能阻擋秦國滅燕國?汪精衛刺殺了載灃,就能顛覆清王朝?顯然不能。同樣,打擊元兇巨惡,並不能動搖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統治,加之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面對戒備森嚴的敵人,刺殺的成功率並不高,還會將有限的革命力量白白消耗掉。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暗殺》劇照


另一方面,刺殺終歸是一種恐怖活動,常常容易傷及無辜,引起普通民眾的反感,得不到國際認可和支持,使反日獨立運動的環境更加惡化,這又反過來阻礙了正常革命鬥爭。

虹口爆炸案之後,日本在上海大肆搜捕韓國反日獨立人士,這時候西方租界也無法再庇護他們,韓國臨時政府和大批反日獨立運動人士被迫逃離上海,開始了艱難的流亡生涯。刺殺運動越來越難以為繼,面臨轉型。

事實上,早在1922年義烈團刺殺田中義一事件之後,法租界嚴厲打擊韓國人的激進行為,義烈團不得不離開法租界,此後,其首領金元鳳投身黃埔軍校,著手建立革命政黨,轉型進行軍事鬥爭和政治革命。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中國幫助韓國臨時政府訓練軍官


虹口爆炸案之後,蔣介石也勸金九培訓武官,走正當的武裝鬥爭道路。畢竟暗殺只是革命的輔助時段,是權宜之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當然,蔣介石也並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承諾用實際行動支持金九等人進行反日獨立運動,包括提供庇護、支持經費、培訓人員等等。

此後,有組織有計劃的政策性援助韓國臨時政府,成了國民政府的既定政策,抗戰中,韓國政府和韓國光復軍,與中國並肩作戰,共同抗擊日本。日本戰敗後,韓國臨時政府回國時,還是蔣介石還從美國那裡借飛機將他們運回國的,同時還給提供了1.5億法幣、20萬美元的借款,作為韓國的建國經費。

三、如何看待這種刺殺行為?

刺殺行為雖然有較大的副作用,但並非沒有意義。

國內沒有根據地,國際上沒有強有力的援助,根本不具備與侵略者血拼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當亡國奴之外,還能幹什麼?只能刺殺。

通過刺殺,震懾敵膽,通過刺殺,振奮人心,通過刺殺,向世界證明韓國沒有歸化日本,韓國人還在繼續抗爭。這正如《暗殺》中女主所說的:“必須告訴他們,我們還在繼續戰鬥。

義烈鬥爭:從電影《暗殺》看韓國獨立運動中的刺殺風潮

《暗殺》劇照


金九後來在自傳《白凡逸志》中坦言:“這一事件(虹口爆炸案)以後,美國、夏威夷、墨西哥、古巴的韓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自此以後,對我的支援和對臨時政府的納稅急劇增加,我們的事業進入了發展的階段。”

由此可見,那些年輕的生命,面對不公與不幸,不畏劍花彈雨,不懼血肉橫飛,不悔生離死別,前赴後繼,這種悲壯的義舉雖然沒能扭轉乾坤,卻逐漸扭轉了人心。



石源華:《尹奉吉義舉的時代意義——義烈鬥爭時代的頂峰與培訓幹部時代的開端》

彭懷彬:《試析韓國反日獨立運動中的義烈鬥爭》

詹明靜:《韓國獨立運動中的暗殺活動探析》

吳潤凱:《復仇與革命——清末暗殺潮探析》

孫春日:《論東北朝鮮反日獨立運動的基地的創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