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企業在!希望就在

誰也沒能想到,這場從2019年末突發的疫情會這麼迅速的蔓延開來,每個城市在各級政府部門領導下,展開了“抗疫”之戰。

我們封城禁足在阻止疫情傳播的同時,經濟運轉受到嚴重的影響。很多人擔心,“本小利薄”的千萬中小企業將如何挺過這場寒冬?其實,拯救中小企業,也是拯救更多的家庭。

人在,企業在,希望就在。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我們看到各級政府部門密切關注著中小企業,併為其開出多項扶持政策,就像呵護自己孩子一樣關愛中小企業。


央行大手筆,金融等各部門穩軍心

一、金融部門方面

2月1日,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五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旨在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資金合理充裕。

《通知》指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在上面通知下發後,央行火速向市場投放資金。其在2月3日開展1.2萬億逆回購操作,實現流動性淨投放近1500億。同日,央行下調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繼續釋放流動性。2月4日,央行繼續開展逆回購操作,實現流動性淨投放4000億。至此,銀行體系流動性已比去年同期多出超1萬億元。

二、公積金、貸款方面

在住房公積金和貸款方面,今天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3日發佈通知,對受疫情影響的單位和職工給予政策支持。

根據通知,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列入大病提取住房公積金範圍,患者可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用於醫療支出。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而不能正常還款的,不作逾期處理、不計罰息。

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影響、近期未能及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說明情況並補繳後,可視同正常繳存。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的企業,可按規定申請暫緩繳存住房公積金,待企業效益好轉後,再恢復繳存。

同時,針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和醫療機構,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將提供必要服務保障。

三、 各地方政府

在中央等部門出臺給中小企業減壓的同時,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給中小企業吃了顆定心丸。

2月2日晚,蘇州在全國率先推出“惠企十條”,這其中包括保障中小企業融資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可申請緩交社保,緩繳期最長6個月;減免房租、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可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3個月等。

蘇州作為中國區域經濟的排頭兵,這次率先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獲得商務部點贊。

“蘇州這個例子非常好!”2月3日,在國務院舉行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特意點贊蘇州及時出臺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做法。

在蘇州起了個好頭之後,全國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支持中小企業政策。

2月3日上海市出臺四條: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可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為中小企業直接減負超127億。

北京也出臺19條重磅舉措,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2月4日,在北京市召開疫情防控發佈會上,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徐熙介紹,對於旅遊、住宿、餐飲、會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教育培訓、文藝演出、影視劇院、冰雪體育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可將疫情影響期間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7月底。

徐熙舉例稱,僅住宿餐飲兩個行業就緩衝了3.2億。像西貝莜麵村,在京門店就有2000多人參保,每月負擔社會保險費達247萬元,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有很大的緩衝作用。

此外像浙江、山東、廣東等全國各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也集中落地,堅決打好“戰疫”中的中小企業保衛戰。

渡人也渡己

除了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救助之外,還需要我們企業本身尋求自救。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關鍵時刻企業內部需要穩定軍心,與做好與員工之間的協調,以保證在疫情褪去之時企業能夠快速復工正常運轉;同時,企業本身利用當前政策支持的窗口,藉助多方面的力量來降低損失;在此期間做好復工後的計劃安排、客戶線上的提前對接等,復工即快速高效運轉;在當前環境下,尋求積極解決的渠道和模式等。

例如,為應對疫情,北京各大商場近期除縮短營業時間、加強清潔消毒外,還開展了營銷方面的全新嘗試。菜百首飾廣安門菜市口總店首試直播賣首飾,售貨員變成主播;龍湖長楹天街、龍湖房山天街、華潤五彩城等購物中心則聯手入駐品牌商戶,建立顧客微信群,開啟線上購物。

同時,特殊時期,渡人也渡己。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本身就是休慼與共的關係,正所謂的“小河有水大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此時大企業可以利用資金、渠道、資源的優勢對中小企業進行幫扶,救中小企業於水火,也是救自身與危難。

試想如果沒有中小企業和企業背後的職工家庭,又有什麼能夠支撐大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一點兒萬達等企業做的就很好。

1月28日萬達集團調整租金的確切消息:從1月25至2月29日,萬達旗下全國323個已開業萬達廣場,租金物業費全免!預計免租高達30-40億人民幣。此前,萬達對武漢捐贈了1000萬。

萬達這個減免租金的動作可謂及時雨。

隨後,以保利地產、金鉑商業為代表的一批良心購物中心率先提出免租或者降低一半租金,也有接近100家開發商旗下購物中心宣佈減免租金,與品牌商家共擔損失、共渡難關。

經濟的生命線

在當下環境中保住了中小企業,就保住了我們經濟和家庭的生命線。

中小企業對我們經濟和家庭來說到底有多重要,根據2019年9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幾項數據:

1、根據國家工商總局最新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2179萬戶,日均新設企業達到2萬戶,再創新高,活躍度為70%左右,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

2、民營企業的“56789”已成為社會共識,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另據測算,民營企業同時還吸納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

根據非典後的新聞報道,99%的中小企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其中在北京餐飲業收入下降了60%;洗染業收入下降50%;經濟型旅店收入下降70%;洗浴企業和家政服務公司停業率分別達到80%和90%。

回顧2003年SARS,按照SARS時間計算,對於企業的的影響可能會達到兩個季度,所以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下來,等待你的就是春天。

2003年的SARS,當年中國第一季度的GDP是11%,但是到了二季度,非典到了高峰,GDP下降到9%。

下降的這兩個點,分到全年平均就是每一個季度下降了0.5%,而2003年的GDP總額是12萬億,12萬億下降0.5%,也就意味著直接損失了500億到1000億人民幣。

按照2003年GDP下降0.5個點,2020年GDP總額100萬億來算,今年大概也要損失5000億。而這個只是粗糙的對比估計,但如今的經濟環境和發展情況也早不可同日而語,對經濟的衝擊也會更大。

按照恆大研究院的估算:“電影票房70億元(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元(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元(完全凍結),短短7天,僅這3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可能超過1萬億元。”可以想象這次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有多大。在這樣嚴峻的現實面前,中小企業如何渡過?

本來貿易摩擦之下,製造業等許多企業就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好不容易到了年底有了喘息之機,許多企業儲備的資金也就夠維持企業3個月的開銷工資支付等,甚至有些連3個月都難以支撐,但沒想到疫情突襲給中小企業再補上一刀。

“2萬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只能撐3個月。”餐飲巨頭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則“告急”信息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此外,外婆家餐飲集團創始人吳國平、九毛九集團董事長管毅宏、樂凱撒披薩CEO陳寧等餐飲業大佬也集體發聲,力陳疫情衝擊下的企業困境,呼籲政策扶持。

小到大家過年預訂的年夜飯酒店等紛紛取消、商場無人光顧,大到各個人員密集型企業無法正常復工。比如富士康,甚至有相關人士預測,隨著富士康復工收到的影響,蘋果手機很可能出現缺貨的可能。而這,影響的是整個產業鏈的問題,產業鏈背後是靠著企業養活家庭的職工們。

那在這個非常時期的中小企業保衛戰中,中小企業自救的能力和措施都畢竟有限,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政府這隻有形的手來給中小企業一個有力的支撐。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借鑑2003年“非典”期間,在國家財政政策方面,主要通過稅收減免、補助補貼、國債支持3類支持措施,抗擊“非典”。在貨幣政策方面,總體保持穩健,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適當信貸傾斜等方式支持“非典”防控。

在此次疫情衝擊的壓力下,各級政府、社會各方都為中小企業和家庭吹來暖風。

只要人在!企業在!經濟和家庭的希望就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