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終極提問: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大膽的設想回答)?

耀勇寶齋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為人類作貢獻,不像,是為自已的理想,幸福而活,也不像,為心愛的人和子女而活,好像也不像。好像應該是不得以而活,或者說是為生而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管你是貧窮或富貴,不管你是坎坷或一帆風順,都得活。努力的活,奮鬥的過。成事在人,富貴在天。


手機用戶587997407567心清似水


記得有一年清明節和父親一起回鄉下掃墓,在爺爺奶奶的墓前,我能回想起他們的容貌和一些事情,也記得他們的名字;當陪父親一起來到曾祖父的墓前時,我是第一次知道曾祖父的名字,他的容貌和關於他們的事蹟一點都不清楚。後來問過一些好朋友,他們大部分也是不記得自己曾祖父輩的名字和容貌。想想假如自己在墓裡躺上幾十年或一百年,自己的名字和容貌也徹底的消失在時空中,關於我們的好壞,關於我們的一切包括名利等等都將徹底消失。我就問自己,反正一切都會消失,那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的一生到底有什麼意義?想到這讓我想起了曾經讀過的歷史教科書,當我們打開歷史書,那些被記錄下來人基本都是因為做出了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事蹟,在民間文化中也有許多被傳頌的人物,基本也是因為做出一些常人難做到重情重義的被人稱讚,當然也有一些人因為做了一些違背道義的事情而被大家唾棄而被記住。因此不管是偉人還是我們這些平凡人,人生的意義無外乎就是不做被別人唾棄的事,多做些重情重義,甚至能幫助他人的事,其實就是修煉我們的靈魂,把我們天然帶有的生物自然屬性中的自私部分比例修煉的越來越少,把我們向善的社會化屬性修煉的越來越多。想想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教育,不也強調先天下之憂而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等嗎?


樂星


活著 活著 活著 活著 活著 活著 ,享受生於活的過程,不管結局如何,總結的那天最多不過幾十年後,轉眼即逝,不要在乎目的地,生就不畏艱辛的生,活就坦坦蕩蕩的活,人生百年,瞬若朝露。

不管成就是否偉大與渺小,到頭來回味一生一世,不過如一縷青雲,飄渺如煙慢慢散盡於塵世間



午時一刻家居


筆者認為,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可基於人類的平均良好願望 (Average Good Will) ,基於人類的數千年文明進展,從以下兩個方面預測將來2千年後人類生命的意義。

①2千年後,人類可追求的最大幸福感?

②2千年後,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境界?

2千年後,人類可追求的最大幸福感

既然講生命的意義,那麼就得好好的活著,保證最大可能的生理學健康與心理學健康,應該是每個人類物種的共同追求。可以從下幾個指標來預測。

指標1:有能力控制“非衰老疾病”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有可能預防與控制各種病毒性、化學性、輻射性等外源性疾病。

指標2:有能力延緩“衰老性疾病”

大數據表明,人類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延長。雖然人類不可能違背自然而長生不老,但是通過盡力改善細胞營養來延緩衰老是可能的。

2百年後,人類的平均壽命達到120歲,看上去象現在的80歲,應該不是難事。5百年後達150歲,2千年後達250歲,不是沒有可能。

可問題是,如果按衛生健康壽命達到250歲,按現有地球人口70億每代30年平均壽命70歲估計,至時人口基數至少為:

70×(250-70)÷30=560億,人滿為患❗

決策性分析:因健康長壽與人滿為患對抗而勢必出現:子子孫孫太多煩心,自願節育與單身主義甚行,婚姻制度不復存在,親緣倫理不必存在。

指標3:200歲矍鑠仙人,司空見慣

由於生理學疾病得以最大可能的防控,心理學健康進步就有了物質基礎,精神障礙類疾病,諸如老年性遺忘症、強迫症與痴呆症,得以最大可能的防控。

人類的精神財富得以最大可能的傳承,智商與情商達到極致。100歲到200歲得道成仙的老人“氾濫成災”,地球嫣然成了“奧林匹亞山”眾神匯聚的人間天堂

由此可推:人類的最大幸福感——沒有倫理的掛念與羈絆,沒有個人的貪婪與佔有慾,沒有利益的競爭與戰爭。只有共我的大愛而不愛,只有境界的大德而不德,只有理性的大智而若惑。

尤其是大智而若愚:人類不再自以為是,不再設計所意淫的宇宙,不再追求莫須有的天機。唯有若愚而無為,才可能把有限的大腦資源用於開發最大可能的自然資源

2千年後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境界

從人類近三百年,尤其從1945年有了電子計算機迄今74年以來,物質技術裝備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可以有以下幾個指標:

指標4:醫學科技或達無病不治之境界

網絡資源分配極度完善,遠程實時門診全球共享,醫學科技極度普及,人人都是醫生。

納米機器人精準介入心腦血管病灶實時監控並及時改善紅細胞代謝與白細胞免疫功能。

免疫力與衛生力的強大,藥物需求量大幅度減少,精準對症的藥物效能極高。

指標5:商業社會與市場經濟不復存在

由於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早已實現。商業形態與市場經濟早已一去不復返,科學技術發明成果與資源會在第一時間為全人類共享。

指標6:能源交通技術達到極致境界

房屋建築自帶太陽能空調系統,牆壁屋頂自帶隔熱透光封閉,建築群落自帶水循環汙水處理系統,能源效價比達到極致境界。

▲超精密納米結構的原子電池

無汙染而超輕便的原子電池模塊,用於個人戶外作業能源。高超音速(4000千米/小時)的真空隧道列車,早已實現全球通。

▲比波音飛機還快數倍的超音速高鐵

指標7:航天航空技術達到極致境界

月球景觀基地、觀光旅行、月球實驗基地、月球生產基地,嫣然成為人類的日常事務。

早已實施的類地行星的觀光與開發,那裡有人類的許多實驗基地,觀光旅行司空見慣。

關於星際旅行,人類不再夢想時光機而親力親為,而是以中繼芯片人代償旅行

指標8:設計師早有完備的標準圖元庫

雖然目前的計算機圖文設計有了突飛猛進,但這只是與傳統書法與手繪操作相對比。

大量的符號、文字、圖片、程序的學習、調用還非常非標準化,冗餘信息氾濫成災。

輸入頂標底標角標都勉為其難。圖片資料多為自說自話,手機格式極為笨拙而繁雜。

未來的設計圖元、圖標、圖表一律標準化、單子化、充要化,形位主義(morphism)至尊至上,達到極致完美的境界。

哪怕是一箇中學生,幾小時就可用設計摩天大樓、發動機、化工生產線。如此超強設計力,使科技創造力勝過今日數百萬倍。

結語

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僅以2千年後預測:人類智力發展徹底從大愚若智走向大智若愚,人類實現全人類的科學共產主義,徹底消滅外源病,實現全球化超音速隧道旅行,設計能力可以點石成金乃至呼風喚雨

▲讓存活的人類幸福美滿的生活下去

Stop here。物理新視野與您共商物理前沿與中英雙語有關的疑難問題。


物理新視野


人的誕生是從十幾億分之一來的。在這十幾億中。你是最幸運的。也是最優秀的。很多人抱怨。眼下的生活。你設想一下。你是在十幾億分之一中唯一一個來到這世界。這簡直比買彩票還難得。同樣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十幾億或者幾十億的人的情況下。既然我們做不到最優秀。那就享受生活。在這幾十億的概率下,誕生了你。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千萬不要等到以後對自己說好像。我白來了一趟。浪費了這幾十億分之一的機會。生命的意義。在你即將枯萎的時候想一想。我有沒有白來一趟?謝謝希望你喜歡





重生的小馬哥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整體人類不斷繁衍,不斷進步,不斷髮展的過程,最終實現人類社會高度文明,不再有死亡,不會被宇宙中任何事情所威脅,最終成神!

人類社會從最初的猿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科技社會,是全人類共同奮鬥的結果,人類還將不斷奮鬥下去,消滅疾病,消滅自然災難,消滅死亡發到永生,消滅外星人,消滅可以威脅人類安全的一切。在宇宙中成為真正的神!

人類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最後的科學技術能發達到什麼樣,估計我們現在得人類都無法想象,無法預測;以後得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現在得人類也無法想象的到。不過我們人類還是在不斷奮鬥不斷進取,說白了,我們現在每一個人做的事情都是在為以後得人類社會做基石,為人類的終極目標添磚加瓦!

加油吧,人類!!!


玄覽不勤


這個問題,我曾思考過很久,最終得出了幾個結論,三個意義:1,讓自己人生走一遭不後悔,不白來。2,讓自己所愛的人過的好。3,讓愛自己的人安心寬心欣慰自豪。





資州李慕凡


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繁衍和進化,這麼簡單的答案,五千多樓都在扯犢子,也能看出來沒幾個人明白。

進化的意義是更高維度的生命,更進一步的進化,直到成為神靈一樣的種族,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

對於人來講,就是生孩子,不斷的繁衍下去就有可能達到,是有可能,宇宙中萬億類地行星上面的生命,都是朝著這一永恆進化目標前進的。

都是為了繁衍,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永生、繁衍、進化


壹哥財經


本人七一年出生,祖上太爺爺倆兄弟不到四十就為國獻身。如今我們活得安樂,年歲也長那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奮鬥只為家國。既使命長命短那是上天所給,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師,為人讚賞才不失為枉為人世走一遭。


悠然賤客1


我們所說的生命與浩瀚的宇宙相比,沒有任何意義。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假設氫原子表面也有一種生命,那麼它與這滴水有意義嗎?它與我們人類,與我們生活的地球有何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