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风俗的由来

算命首先是从古代人民相信人有不同的命运开始。命运简称为命。本来“命运”是既包括永生的命,也包括暂时的运气的,但是它主要是指“命”。这从俗话中已有反映。年老的被别人祝为“长命百岁”,天折的被别人称作“短命鬼”,有钱的称“富贵命”,拾破烂的称“花子命”,谈恋爱的说“命中注定相爱",死了人的说“由命不由人”等等。相信各式各样的命,至今在社会上仍有广泛的影响,所以它在古代是必然更加盛行。

算命风俗的由来

信命说

远在春耿时代,孔子便是信命的,所以他在《论语●颜渊》中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这句名言,至今仍有强烈的影响力。他在《论语●宪问》中甚至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意思是说:子路出去做官,原是为行道,但他的道如果将行,那是命里定下的,道如果将亡,那也是命里定下的,公伯寮虽能毁谤子路,他又怎能拗得过命?这说明孔子是一个非常相信命的人,所以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列子,我们姑且把他看成一个人,不像庄子将他认作“御风而行”的神仙。他也是信命的。《列子》中有专门的《力命篇》,那是认定天下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他说:“力谓命曰:‘者之功奚若我哉?’‘命曰:‘奚功于物而欲比朕? ’力曰:‘寿天、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 ‘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无爵于吴,田恒专有齐国。夷齐饿于首阳,季氏富于展高。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寿彼而夭此,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

力曰:‘若如若言,我固无功于物,而物若此邪,此则若(你)之所制邪? ’命曰:‘ 既谓之命,奈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联岂能识之哉?联岂能识之哉?’”

这一段力与命的对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列子认定命是不可抗拒的天意。唐人卢重玄“解”云:“命者,天也;力者,人也。命能成之,力能运之。”可见命比力的神功大得多。

春秋战国时代,信命的人很多。诸子百家中,庄子也是信命的,他说:“知不可奈何,安之若命。”似乎只有墨子反对信命,所以他写了《非命篇》。至汉代,淮南子也是信命的,他说过一句名言:“仁鄙在时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杨雄之《法言》也信命,他认为“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他认定:“命不可避。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他反对迷信,却相信命,他说:“

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适偶之数,非有他气旁物压胜感动使之然也。” 他对命的定义作了完满的解说,认为命决定人一生的吉凶,是自然的法则,并且有适合的数量标准,是不可抗拒的,不会受任何其他东西所影响的。所以他甚至说出这样虔诚地相信命的话:“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所以古代连唯物主义者也相信命。

信命观念从先秦至两汉的流传,给算命风习之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但算命风俗的产生还要经历复杂的流变过程,有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即其他信仰风俗的发展为算命风俗的起源准备了条件。

算命风俗的由来

算命风俗的起源条件

第一,占卜术的发展为算命风习的起源准备条件。占卜术在我国产生甚早,殷商出土的辞中已大量存在,那是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左右。到周代而有了占星之官,《周礼》云:“保京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展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辩其吉凶,以星土辩九州之地。所封之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保京氏用星占来卜人的吉凶,这本身便向算命跨进了一步。故两汉从占星以卜知命运大为盛行,《汉书●艺文志》云:“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厄之患,吉隆之善,其术皆出焉,此圣人知命之术也。”《后汉书》亦云:“命星工伺侯妖异瑞祥。”

第二,看相术的发展也为算命风习的起源准备条件。从占卜术衍化出看相术,那是在周代,那时还是根据土地住宅来测度人的命运,《尚书》中有“相宅”之说。不过至战国之时以人的形貌来预言人的命运,开始产生并盛行,这在《左传》中,和诸子百家论述中,时有提及,并出现了影响广大的大相术家,把相信人有各种不同命运的观念,提至极盛,这样在相术当中,就孕育了算命术的胞胎。

第三,各种具体方术的产生与发展。干支、五行、四时、五方、生肖,是算命术形成的五大思想支柱。

干支(包括阴阳)。《尔雅●择天》及《史记●历书》所载,是秦汉之间古人用以纪年月日十干十二支之合称。十干也称天干,为甲乙两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支也称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故顺次以天干配地支,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己、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等等,六十年重复一次,俗称六十花甲子。当时只是用干支记日,用岁阳与岁阴记年,以后被算命家用来算人的命运了。

五行。古代把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水火木金士称为五行。它产生于周代,《尚书●洪範》云:“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当时用五行说明,五行是天下一切物质构成的基本元素,但后来也被算命术用来推测人的命运了。

四时。即春夏秋冬。它也产生于周代以前,《尚书●尧典》云:“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到了秦汉之际而分四季,汉蔡邕《月令问答》已有四季之说,即每时为三月,第三个月为季月,季月完而进入另一时,因四时中都有一个季月故称四时为四季,也被算命术以人的命运来联系。

五方。即东南西北中。《礼记●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礼记为西汉载圣编定,故五方观念为秦汉之间完成。

生肖。即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用记之人的生年,谓“生肖”。人的生年代表的十二种动物称为十二属: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云梦秦筒《日书》中,故它是战国末之产物。这些四时、五方、生肖等也都被算命术利用来为人算命了。

算命风俗的由来

算命风俗的起源

所以,真正算命术的产生是较晚的,在占卜、看相、五大方术极为流行之后,才在繁荣的唐代,产生了算命术。当然,也似是在初唐就产生了,并有曲折流变过程。唐太宗时人吕才,著《禄命篇》云:“汉宋忠、贾谊讥司马季主曰:‘卜筮者高人禄命,以悦人心;矫言祸福,以规人财。”他不提“算命”,只提“禄命”,是西汉卜筮者之旧提,《史记●司马季主传》云:“夫卜者多言垮言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 ”“禄命”在西汉已产生,是指人生禄食运数。禄者,盛衰兴废也。命者,富贵贫贱也。禄命是占卜形式,与算命虽不是一样的,但它是算命之骨骼。

至唐肃宗时,有个叫桑道茂者,善于太一遁甲术,所言均为国事而非算命,《新唐书●桑道茂传》云:“乾元初,宫军围安庆诸于相州,势危甚,道茂在围中,密语人日:‘三月王申西师溃。'至期, 九节度兵皆败。后召待语翰林。建中初上言:“国家不出三年有厄会...’,及朱批反,帝蒙难奉天,赖以济

”。他的所谓道术,与算命术才不是一回事。

只有到唐宪宗李纯时代,元和年间有位李虚中,他善于算命,与他同时的韩愈,在他死时,为之提《李虚中墓志》云:“殿中侍御史李君名虚中,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值日展枝干,相生胜衰死相王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起其年时,百不失一二。其说汪洋奥义,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今见有永乐大型本《李虚中命书三卷》,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卷109云:“惟永乐大典所收,其文尚多完具,卷帙前后亦颇有次第,并载有虚中自序一篇,称司马季主于壶山之阳遇鬼谷子,出逸文九篇,论幽微之理。虚中为掇拾诸家,注释成集云云。详勘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合。”所以据此可知此书前半当然不是宋人伪托,而出自李虚中之手。总目又云:“后半乃多称四柱,其说实起于宋时,与前文殊相缪戾。且其他职官称谓,多涉宋代之事,其不尽出虚中之手。”总目结论符合事实。李盛中的《命书》前半部反映的是唐人的算命术,它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民间的算命术从占卜形式中分离出来之基础。敦煌本《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第卅五》,在敦煌还是在《占卜书》之中,但是,它已经具备了算命术的基本特点,反映的是算命术刚从占卜形态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算命术初级的形态。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来看,这种推十二时人命相局法,似在唐代前期已经产生并发展,所以在宪宗时代出现李虚中之算命术就并不偶然了。此相属法是算命术开创时代留下的未经修改的真品。唐代算命术最早在民间算命先生手中完成,经过了辗转流变,集体修改,越改越细、越玄、越深,花样不断翻新。

算命风俗的由来

算命风俗的成熟

算命的成熟期是在宋代。宋代的算命大师徐子平对算命术的重大突破,是他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配合干支,合为八字,用来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这种算命的八字说有深远影响,从此后世便把算命称为“看八字”。 而把徐子平创造的这种算命术成为“子平术”,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子平算命”、崔灏《通俗篇》卷二一“艺术子平”均有介绍。

总之,算命术起源于唐代,它的发展分为开创期和成熟期。开创期以推人命相属法为标志,成熟期则以“子平术”为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