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哪一个人的武学天赋更高?有何依据?

骑蜗牛走高速


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位列四绝,武功之高,令人惊叹不已。这三人之中,鸠摩智武学天赋最高。



首先鸠摩智嗜武如命,对于武功的追求,要优于萧远山和慕容博。功夫在萧远山和慕容博手中,相当于杀人技,而鸠摩智认为,应以武功论高低,但是却从不伤人性命,纵观天龙八部,虽然鸠摩智力战各大高手,无论胜败,都不会取其性命。对于武功理解,鸠摩智的天赋已然超越萧远山和慕容博,还未比较真正的武学,二人已经输了一半。

段誉寻思:这四句偈言是甚么意思?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鸠摩智初次见到枯荣大师,一眼便看透枯禅的来历,也侧面说明鸠摩智佛法造诣甚高,同时也说明武学天赋,不然怎能大战天龙寺六僧?

萧远山和慕容博的武学资源,要优于鸠摩智,首先姑苏慕容家的还施水阁,尽藏天下武功,慕容博能够博览群书,而萧远山师承南朝汉人,也是一位绝顶高手。反观鸠摩智除了火焰刀之外,并无其它武功,即便是少林七十二绝技和小无相功,也是后来才练成的。虽然徒具其形,但是威力无穷,当年慕容博赠予鸠摩智少林七十二绝技,自己却不敢修炼,单从这一点,鸠摩智的魄力和天赋,就要高出慕容博。

萧远山偷偷潜入藏经阁,先偷练无相劫指,其次又是般若掌法,最后拿走一本伏魔杖法欢欣鼓舞而去。慕容博盗取的,则是拈花指法,鸠摩智一人身兼少林七十二绝技,除了达摩祖师之外,再无旁人练成,此时鸠摩智天赋定位是达摩祖师,只是小无相功的催动,让他事半功倍,不过能一人兼顾七十二绝技,也是萧远山和慕容博无法比拟的。

单论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萧远山和慕容博决然想不到,不然为何会弃用?以这二人武功修为,想要找到小无相功,本来并不难。既然小无相功催动绝技和自身修炼都有害处,为何不直接走捷径呢?利用小无相功,岂不快人一步?之所以二人没有效仿鸠摩智,并非萧远山和慕容博不想如此,而是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鸠摩智挑战少林寺之时,虚竹见到小无相功和少林绝技的互用,也十分感到惊讶,鸠摩智瞒天过海,玄慈、玄渡诸位高僧,皆不能堪破鸠摩智的小无相功。这相当于“班门弄斧”,在少林高手面前弄虚作假,可是鸠摩智无疑是成功的,玄慈方丈也深信不疑,若非虚竹出面干涉,少林百年声誉,势必毁于一旦。


故而综合实力天赋,鸠摩智高出慕容博和萧远山。


古金武侠


天龙中绝顶高手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势均力敌,鸠摩智虽未和其他二人较量过,但是和慕容博极有渊源,感念慕容博厚赠,更钦佩其武功,同属绝顶高手之定位,若论到武学天赋,三人之中谁更高呢?个人觉得当是萧远山。

鸠摩智武功精深,一手火焰刀独自闯天龙,更兼习得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唬的少林群僧一愣一愣的,便是大高手玄慈都被他七十二绝技惊得要认输,若不是小无相功的正宗传人虚竹,少林一败涂地。鸠摩智武学修为既高,对各种神奇武功更是不懈追求,为得六脉神剑剑谱,抓着段誉一路几千里,不辞辛苦,其心之诚可见。但是鸠摩智武学天赋更高吗?只怕他对武学的追求的一片痴心才是他武学高深的来源。未必天赋更高吧。

大家都有读书的时候,或许会有让人惊艳的同学,也不怎么听课,也不怎么看书,但是成绩就是好。这种是不是大家公认的天赋高,但是最后他们是否取得了最好的成就呢?只怕未必吧。其实正如很多人所说,一般人的努力程度未必能到拼天赋的程度,即便是天赋高也和选择的方向有关。

最后的成就,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可视做相当。但是慕容博虽然武功高强,虽然后期和萧远山对手,但是当他制造雁门关之难,陷害萧远山之时,武功可是比不上萧远山的。新修版中更是加上了慕容博见到萧远山和中原群豪玄慈汪剑通等人的比拼之后,吓得凄凄惶惶。可见在年轻时萧远山的武功当是最强的。

但是为何萧远山当时一人立敌玄慈等数十高手之联手,而后身入少林偷学少林七十二绝技之后,反而不见丝毫长进。反而和慕容博功力相当,和玄慈等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小呢。这个就是天赋高的体现啊,正因为他天赋高,所以逆势而为,自以为可以改天换命。但是却堕入了武学障中,出不来。到了一定高度后,决定一个人武功的反而是一个人的胸怀和智慧。此时更是越有天赋却越偏离的厉害。所以他才行差错着,干出了杀害乔三槐,玄苦,培养养大自己亲生儿子萧峰的义父母,师父,倒行逆施,岂不是路完全走歪了么。

最后就是由萧峰之武学天赋见萧远山的天赋,由其子见其父。萧峰两位师傅虽然武功不错,但是汪剑通玄苦离绝顶高手还是差距甚大的。但是萧峰却对武学一道,学之即会,会之即精,其武学之天赋可见。萧远山年轻时必然也是靠着武学天赋吃饭,才能学到如此地步,在雁门关以一人力敌中原群雄多人的围攻,还能占尽上风。这都是武学天赋的体现啊。

其实最后决定一个人成就上限的往往都不是靠天赋,天赋高更需要勤奋和刻苦。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虽然说那1%的灵感极度重要,但是更少不了勤奋,也少不了对方向的正确选择。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斌比冰水冰


这三人都是天赋异禀之人,若要选一个武学天赋最高的人,还是鸠摩智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武学天赋

拿乔峰举例,一套太祖长拳,人人皆知的武功,到了乔峰手里便成了上乘武学,后发先至,虎虎生威,乔峰自己说,什么武功到自己手里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威力大增

这就是武学天赋

那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三人书里谁有这个特点呢?

萧远山30多岁,武功已经非同小可,雁门关一战杀死一众好手,武力自然强大,不过后来萧远山卧底少林寺,偷学少林武功,其实一直是没有什么进阶的,这可以理解为高手到了某个阶段以后,进一步需要更多的见识,更多的武功和内力,这个情况的有很多,拿天龙举例,至少慕容博,萧远山,少林的几个高僧都是这个情况

慕容博情况相同,偷学这么多武功,其实进境是不大的,说明也遇到了瓶颈

咱们重点来说说鸠摩智

鸠摩智刚出山的时候,已经是准一流高手境界,抢夺六脉神剑,打败段家的一众僧侣,这个时候武功难说,不过能看出来鸠摩智是有大智慧的人

后来携段誉去燕子坞,其中有个情节很让人记忆深刻

他本身是吐蕃人,不习水性,不过在水中很快就学会划船游泳,这里金庸先生说出了一句话,就是鸠摩智是有大智慧的人,学习能力特别快——原文说,舟水中转了几下,那舟就如箭般驶过来

这充分说明,鸠摩智的领悟能力超强,可能不次于乔峰

乔峰自己说过,除了武功,别的方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从这点上鸠摩智领悟能力很可能比乔峰还要强一些,至少触类旁通比乔峰要厉害的多

学的快,还要专注,精进,鸠摩智这方面如何呢?

段誉故意把六脉神剑倒着让鸠摩智练,而鸠摩智居然在逆练的情况下,无师自通,而且颇有威力,对比一下同样逆行经脉的武学天赋强大的欧阳锋,鸠摩智居然没有什么内伤,也没疯,是不是说明了什么问题?

要说武功驳杂,天龙中鸠摩智更是第一

本来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的绝学,不过这么多强人,却没见过谁发扬了小无相功的威力

居然是鸠摩智这个外人,用小无相功来催发少林七十二绝技

而且少林本尊一众高手居然没看出来破绽,威力几乎一样

这变相证明了鸠摩智武学天赋真的是非常强大的

其实鸠摩智的武学天赋,更多的是佛学而来,像是通晓了世间大道而生来的智慧,虽然带来身体很多后遗症,不过武功一直在前进,而且从最后内力被吸走,大彻大悟来看

鸠摩智无愧一代大智慧的大师,武学天赋是这三人中最高的


小狠解读


个人认为鸠摩智是三人中武学天赋和悟性最高的。

鸠摩智是一个极具野心又痴迷武学之人!他成功将小无相功和“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并且发挥出比专门修炼的少林高僧更大的威力。其实他得到“小无相功”,已然是顶级内功,他自己独立修炼,而且运用的炉火纯青,甚至能够将“小无相功”的优点全部发挥出来,威力奇大,无形无相,难以琢磨,甚至能够催动“七十二绝技”这样刚猛的外功!

鸠摩智能够无师自通,所有的武功都是靠自己的领悟和钻研,可见他实乃武学奇才,他的领悟能力是远远超过一般人!

鸠摩智出场就是吐蕃国大轮明王国师的身份,师承看不出来,他可能压根就没有师父,就是钻研佛经,同时修炼武功!鸠摩智他能够把武功秘籍练成高手的境界,并且是没有任何人指点的情况下,能够武功大成!并且他的武功秘籍好像都是从别人手里所得,像“七十二绝技”是慕容博所赠,“小无相功”是逍遥派武学,后来的“易筋经”是从游坦之手里抢得,若非过人的头脑才智,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鸠摩智又如何修炼成高手呢!

可见鸠摩智自己对武学的领悟能力超过常人,远比虚竹段誉强很多,也比逍遥三老更强!他的创新体现在用“小无相功”催动“七十二绝技”,本来少林武功就是进展太慢,但是鸠摩智用道家内功替代少林内功,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实践。

从效果而言,鸠摩智的武功确实很强,无论是“火焰刀”,还是“七十二绝技”,鸠摩智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故而,他有足够的底气,挑战天龙寺,单挑少林寺,这源于他的自信!当然,鸠摩智的悟性体现在20年学会“七十二绝技”,少林高僧穷其一生都难以学会一门绝技,而他却用二十年学会所有绝技,说明他能够把复杂的武功在极短时间内学会!只是催动的内功不一样,而他这样的威力还比本来修行的还厉害,鸠摩智的武功天赋真是古今少见!

因此,鸠摩智的悟性主要体现在无师自通和自主创新方面,这两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鸠摩智做到了,还比正牌军更厉害!

悟性决定了一个高手的下限,有悟性极高之人他的武功绝对不会太低!故而鸠摩智也能成为一代高手,但是鸠摩智也毁在自己的贪性上面,如果不是强练《易筋经》,导致真气乱窜,也不至于走火入魔!

所以,悟性太高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能否控制自己的贪念!


火舞狂沙923


首先,萧远山的天赋最高,要稍微强于慕容博和鸠摩智。


这是因为慕容博有家传绝学斗转星移,而大轮明王鸠摩智又得到慕容博的指点才有后来的成就。

萧远山只是拜了一个南朝的师傅,武功在三十年前就练习得出神入化,雁门关一役,打得玄慈方丈和汪剑通二十余人伤亡惨重。

其次,慕容博在三个人当中天赋最弱,完全是属于“啃老”一族的。


他的条件最好,家传绝学很多。慕容博比儿子慕容复强了不少,能把这些武功“练到家”,可惜他终其一生,这么多的好资源,也只能和萧远山打成平手。

第三,大轮明王鸠摩智介于两者之间,排名第二。其实鸠摩智特别有天赋和慧根,年纪轻轻就成了吐蕃国师。


在慕容博的悉心教导下,他的武功一日千里,进步神速。大理天龙寺夺六脉神剑剑谱一战,少林寺和虚竹之战,都是《天龙八部》里最精彩的打斗场面。

可惜他成也慕容博,败也慕容博,一味贪多,走火入魔,最终一番心血,复归根本。


孙少侠品金庸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三人都出自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在这部小说中,三人同为“天龙四绝”行列高手,但是要论谁的武学天赋更高?小哥认为鸠摩智最高,慕容博次之,萧远山武学资质最差。

下面小哥详细分析。

鸠摩智武学资质上乘,可惜遇人不淑

在《天龙八部》中,扫地僧说过,少林七十二绝技和佛经是相互印证的,不同的武功对应着不同的佛法,鸠摩智作为吐蕃国师,佛法造诣高深,每年都会开坛讲法,在西域密宗佛教地位尊崇,通过鸠摩智单挑大理天龙寺、嵩山少林寺可以看出来,鸠摩智和这两所中土佛教代表寺庙中的高僧禅辩的时候,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可见鸠摩智佛法境界确实很高。

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以小无相功催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威力巨大,让人忍不住感叹,山寨货居然比正版还强悍,其实鸠摩智对于正版的《少林七十二绝技》也有联系,不过是慕容博的手抄本而已,但是内容都是正确的。

鸠摩智贪多一人修炼多门少林寺绝技,因修炼难度大,才选择用小无相功来催动,后来又修炼了《易筋经》,本末倒置,最终走火入魔,苦不堪言。

所以说,在这三个人之中,鸠摩智的武学天赋最高,因为他同时会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中的好多种。



慕容博武学资质不差,可惜一生劳心劳力于复国大业

慕容博的武学资质非常好,将家传绝学《斗转星移》练的出神入化,他用此武功击杀多名江湖高手,但是慕容博也属于非常不自信的人,他偷偷潜入少林寺偷学武功,用扫地僧的话来说,慕容博比萧远山更贪心,因为他把《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全部抄走了,但是听闻少林寺高僧说《少林七十二绝技》不能贪多,所以才把手抄本被了鸠摩智,用鸠摩智做实验,看看鸠摩智贪多修炼《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到底会不会出状况,慕容博实在是诡计多端。

慕容博的武学非常驳杂,有一阳指、参合指、斗转星移、少林寺武学般若掌、无相劫指、拈花指等,同时将伏魔杖法、九天九地方便铲法等器械武功也化在拳掌之中施展出来,可谓是贪得无厌。



萧远山武学资质上佳,作者安排失误,三十年武功进展不多

为什么小哥会这样说呢?三十年前,萧远山一人独战玄慈、汪剑通带领的一伙中原一流高手于雁门关外,当时他完全可以把在场的人全部击杀,因为玄慈、汪剑通、智光和尚被点了穴道,赵钱孙挂在树上装死,其他人全部阵亡,由此可见萧远山的生猛,萧远山的师傅是汉人,同时萧远山当时也就30多岁,一人轻松击败十几名江湖一流高手,可见萧远山的武学资质是非常高的。

萧远山血战雁门关的时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面隐藏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慕容博,慕容博在不远的地方观战,直接被血腥的场面吓的精神失常成了神经病,好不容易逃回燕子坞后,直接待在地窖里面躲了七天七夜,在妻子的安慰下才出来,这个血腥情景在慕容博脑海挥之不去,最终留下了后遗症,慕容博间歇性精神失常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三十年后,萧远山居然和慕容博打成了平手,一个人三十年前可以吓尿对手,结果辛辛苦苦练了三十年后,居然和别人打成了平手,这个武学资质可以用“平平无奇”来形容了。

所以说,对于萧远山武功的设定,小哥认为不太合理,因此按照原著的描述,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三人的武学资质,鸠摩智当属第一,慕容博第二,萧远山毫无悬念是第三。

谢谢大家。


古梁镛


鸠摩智最高,自学成材,没有奇遇,却成一代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