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明末農民起義,後金能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嗎?

鵬舉張說天下


清朝已經具備了入主中原的實力,不論有沒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都不會影響到清軍入關的最後結果,只不過李自成的起義軍間接的幫助了清朝實現了入主中原的夢想,清朝最終建立起了大一統的王朝。

松錦大戰後明朝已經無力抵抗關外的八旗軍

在崇禎帝的催促下明軍主帥洪承疇改變了步步為營的策略,因為冒進被八旗軍分割包抄在了松山,錦州也是被八旗軍團團圍住。洪承疇這位在關內剿匪多次屢立奇功的主帥最終還是兵敗松山成為了清軍的俘虜。

此時的明軍在關外可謂是精銳盡失,只剩下吳三桂在山海關的殘兵不足五萬人,明軍主動放棄了寧遠城困守山海關。八旗軍在拿下了松錦大戰後士氣大振,不但在兵力上遠遠超過明軍,在主帥的能力上明軍和八旗軍也拉開了差距。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接任,其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為清朝的開國皇帝皇太極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不僅將關外的土地全部佔領還打敗了朝鮮以及蒙古的林丹汗,拿到了關外的絕對主動權。

皇太極死後清朝內部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但是在代善和濟爾哈朗的推動下順治帝繼位,此後多爾袞成為了實際的掌權人也確立了入主中原的目標。為了實現入主中原建立統一王朝的宏圖大業,他積極拉攏山海關的明軍守將吳三桂,同時也制定了越過山海關包抄京師的大迂迴戰略。

當然李自成的起義軍攻入北京讓多爾袞改變了原來的計劃,他順利招撫了吳三桂並從山海關穩妥的開進了北京城,雖然李自成的起義軍保存了實力退到了陝西,但依舊不能阻擋清軍統一北方的步伐。

沒有李自成清軍依舊可以入主中原

松錦大戰後明軍精銳損失殆盡,面對清軍已經沒有了反擊的可能,此時的北京城已經無力再守,北京被清軍攻破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並不能扭轉戰局,畢竟八旗軍擁有當時最強大的騎兵。

皇太極時代清軍已經多次嘗試從蒙古借道進入京津腹地,依靠著這一戰略京師周圍被清軍嚴重消耗,加上八旗軍的總兵力超過了20萬人,多爾袞完全有能力攻入北京城。此時的明朝國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從關外同清軍交戰基本上很難取勝,因此很難阻止清軍注入中原。

只能說李自成的起義軍間接幫助了清軍實現了入關的夢想,但從當時的實力看明朝已經無力抵擋清軍的凌厲攻勢,失敗也是再所難免。因此清朝打敗明朝是大勢所趨,明朝被清朝取代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秋雨魯北說歷史


單純的從軍事角度來分析,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末的軍隊不值一談。然而事實上明軍卻是當時世界上火器普及率最高的軍隊,精銳部隊的火器裝備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將它的威力和精度進行提升從而對抗騎兵。說不好甚至還能收復遼東地區。

如果明末晚期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就不會面臨兩線作戰的窘迫局面。明末的關寧鐵騎、秦兵和天雄軍都是戰鬥力極其強悍的部隊。在清軍來的時候除了保衛京城,卻得分兵去打擊農民軍的起義。沒有了兩線作戰,從而抽調國內的王牌部隊前去東北地區進行支援作戰。

另外明朝內部進行整頓吏治,開放海禁,大力發展經濟。畢竟經濟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整頓邊軍,將其進行戰區劃分,合理利用資源。在西北地區養馬,從蒙古地區購買先進戰馬,大力發展騎兵。這樣經過數十年的時間,經濟發展起來了,軍隊實力也增強了。

很多人說,如果沒有國內的叛亂和國外的戰亂,明朝不會就此掛掉。甚至說如果李自成和皇太極只留一個,憑藉中原王朝的地大物博完全可以壓著打。是這樣的嗎?

我們是否注意到,明朝軍隊的數量為什麼越來越少?畢竟確實和關內的農民軍作戰有很大消耗。

而關外的清軍,都說清軍只有區區數十萬。但是實際上,在入關時,清軍包括蒙古,漢人已經有20多萬人,加上其他人等可能更多。為什麼會這樣?苦寒之地的東北為什麼可以讓皇太極越活越滋潤,而且還不斷膨脹。

如果沒有農民起義的話,就能集中兵力、財力、武力,對付清軍,很有可能崇禎皇皇帝能夠逆襲,殲滅清軍,挽救於明朝於危亡之際,實現中興,也說不定。即使再不濟,明朝的滅亡也會延緩。


歷史TOP榜


你好我是liteuu,很高興我能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能給你帶來幫助。我認為即使沒有明末農民起義,後金也沒能力入主中原,他與蒙古或努爾相差太多。

當時瓦剌人就是蒙古人,努爾就是滿人

這是有先例的,就如北宋時的金國,能夠共同對抗當時的遼國與宋國。卻在遭遇同樣來自草原的蒙古軍時受挫,導致宋朝結束後建立的是元朝而不是金朝。

也不存在當時統治者無能,就如他們的首領都稱可汗,而可汗這個首領職位是各個部落舉薦或誰的拳頭大誰就是可汗。跟我們現在的選舉也相差不多,而以下的重要職位由可汗任命。所以比的是人民的力量,而蒙古人比金人勇猛,卻打不過努爾哈赤就更輪不到金人來統治中原。


liteuu


歷史沒有假如,不過我們去分析的話,各種情況都有。

按照我個人的分析,後金即清,如果沒有明末農民起義的話,他也遲早會入主,只是時間稍微會長一點,因為這個時候明朝統治階級已經進入風雨搖曳的時候了。不管是哪一種內耗,必將有利於敵方。



一三寶貝


明朝末年,崇禎帝朱由檢吊死煤山自縊殉國開始明朝正式宣告滅亡,可是李自成當皇帝后寶座屁股還沒坐穩,因為和吳三桂的那點破事被吳三桂帶著清軍入關,趕出了北京,隨後清朝入主中原,先後攻滅南明弘光政權、隆武政權、永曆政權等,確立了絕對的統治地位,成立的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

清朝之所以能取代明朝,那也是當時的歷史情況決定的,明末的農民起義,只不過是壓死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從公元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就可以看出端倪。

清朝的前身只不過是當年遼東的幾個女真部落,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開始了對明王朝的進攻。薩爾滸之戰當時,萬曆帝朱翊鈞派出明軍8萬多人,再加上盟友海西女真葉赫部、李朝軍各1萬多人,11萬人號稱47萬,企圖一舉攻滅後金,但是被努爾哈赤的六萬鐵騎各個擊破,取得了勝利。

從戰役的結果看,想不通的是明朝和後金在實力上說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明朝有一到一點五億人口,兵員首先不缺,而後金這一戰根本受不了這一敗,明朝的糧草後勤供應又充足,只能說明明軍的戰鬥力素質太差,士氣低落,指揮員水平不高,致使這場決定後金生死存亡的戰役失敗,直接導致了遼東的局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明軍陷入了被動局面,後金逐漸穩固了政權,隨後接連拿下了瀋陽等重鎮,擴大了自身實力。朝鮮李朝保持了中立,之後明朝退守到遼西,已不能染指遼東。

一次次的戰況失利,導致明朝的軍事開支巨大,增加了百姓的賦稅,民不聊生,流民起義不斷,朝堂之上吏治腐敗,到崇禎後期更是大廈將傾,無力迴天,因此明朝的滅亡主要還是自身的原因,即使沒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其滅亡也是早晚的事。

以上為個人觀點,希望大家留言討論。


秦小豬


這個不好說,但如果崇禎皇帝的性格還是猜忌大臣,不對自己的不下信任的話,可能再好的軍隊也阻擋不了後金軍隊的進攻!不僅如此,他的個人能力和對手比差很多,雖然手下牛人真的不少,可惜內鬥不止,黨掙不斷,皇帝又壓不住陣!😪️😓️

崇禎

崇禎

再看看他的對手,皇太極,乃一代雄主也!對內在四大貝勒中脫穎而出,他憑的是自己的個人能力和手段,對外,多次帥大軍突破長城,立下赫赫戰功,能文能武,知人善用,不勝才怪,反間計殺袁崇煥就是給崇禎上了一課!他的後面政策執行人多爾袞,順治也是一時人傑!

皇太極

皇太極

多爾袞

順治


洹水之上有人家


明朝與後金的戰爭經常被後金以少勝多 薩爾滸之戰後 明朝就由攻勢轉為守勢了 遼東地區明朝有很多部隊 為了徵收軍費 明朝常年的增收賦稅 百姓活不下去了才有的起義 是因為要對付後金 才有的農民起義 明朝又不捨得割皇室宗室的肉 怎麼可能沒農民起義


無名屍


如果明朝未年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後金想取代大明入主中原,會付出很大代價歷時會更久才有可能取代大明入主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