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定都鎬京(西安),為什麼大量的西周青銅器在寶雞出土?

安陽古城旅遊


考古要大膽假設,小心論證,可大膽在寶雞探測鎬京遺址,司馬遷也是人,人就可能出錯,西周初期距離司馬遷年代1000多年,有可能宗周大多數時間在寶雞。


河南小王vlog


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得從周的發祥地說起,尤其是周原。

周原為周人的發祥地、有西周故都。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縣、扶風縣和眉縣的一部分。為周族之祖古公亶父率眾由豳地所遷居之處。

周原考古在70年代後期屢有重大發現。周原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出土了毛公鼎、大克鼎、牆盤等國寶級青銅器。出土青銅器歷史之長、數量之多,為世界所罕見。自漢宣帝劉詢神爵三年(公元前58年)以來,這裡就開始出土青銅器,並屢有重大發現。周原遺址(Zhouyuan Relics)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歷史沿革

公元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周人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至此地,開始營建城郭,作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紀後半葉,周文王遷都豐都後,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於西戎入侵的破壞,遂成廢墟,廢棄不用。三千多年以前,居住在豳(今陝西長武、彬縣一帶)的姬姓部落,由於經常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其首領古公但亶父率領下,舉族遷徙,“渡漆、沮、逾梁山,止於岐山下”,定居周原,建立了岐邑,經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在這裡勵精圖治,國力日強,左為殷商“三公天下有其二”的西方強大的諸侯國。

周原作為周人重要發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聖地,一些重大國事活動都在此舉行,西周滅以後,岐邑毀於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動遺蹟被歷史保留下來。

西漢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就開始發現西周青銅器。

清代道光帝年間,先後

出土了大盂鼎、大豐簋、毛公鼎等銅器。

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先後在此調查、試掘。

1974年在莊白村一個窖藏中出土了銅器103件,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出土銅器數量最多的一個窖藏,這也是學術價值最高的一批青銅器,其中有銘文的佔74件,少者1字,多者284字。

1975年董家村一個窖藏出土了銅器37件,其中的衛鼎、衛盉等器物的銘文中,記載了西周中期有關征伐、租田、訴訟等有關的內容。

從1976年開始,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考古系、西北大學考古系聯合對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初步查明,宮殿建築(或宗廟)的遺址分佈在岐山鳳雛和扶風召陳兩處。

1977年,在鳳雛建築遺址的窖穴內,出土了17萬片卜骨和卜甲,其中多是卜甲。在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辭,最多者30字。

1979年在扶風齊家也發現了5片有字的甲骨,內容主要是記述了周人和商王朝及其它方國的關係。

此後,不斷有青銅器出土,其數量之多,器型之大,造型之美,鉻文之珍貴,實為罕見。

1982年周原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1月在周原遺址的基礎上建成周原博物館





AeonJustin


這是個超級簡單的題目。

簡單的說,西周就是寶雞(本來就是),寶雞就是西周(本來就是)。

眾人皆知,西周的首都是“西岐”(鳳鳴岐山)。

它就是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西周在此建都400年。

“鎬京”是個什麼東西?

周文王滅崇(關中)後,在灃水西岸營建豐京;周武王伐紂(朝歌)後,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豐京是宗廟和園囿之地,鎬京是居住和理政之地;兩者距離很近,合稱豐鎬(今西安)。

周朝的舊都和八輩祖宗都在“西岐”(岐山縣),作為400年“西周首都所在地”,當然會出土大量青銅器。

眾人皆知,秦國的首都是“雍城”。它就是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秦國在此建都327年。

(雍城是秦國第一國都,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350年,建都之久在秦史上空前絕後!春秋西霸“秦穆公”坐鎮於此!秦國名相百里奚主政於此!大秦傳國神器“穆公劍”誕生於此!秦始皇贏政在此登基!秦朝太廟永久駐地!春秋時期成語典故“秦晉之好”“羊皮換相”“穆公亡馬”“厲兵秣馬”“伯樂相馬”“泛舟之役”“短兵相接”都是發生於此!“雍城”曾是大唐“陪都”,時稱“西京”,相傳雍城是“鳳凰飛翔/棲落飲水”之城,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唐肅宗為紀念陪都“雍城”這個“鳳凰之城”,親自為“雍城”改名“鳳翔”,祈願美好。雍城是秦國的崛起之都!)

“咸陽”是個什麼東西?

(秦國≠秦朝)

咸陽是秦朝的首都,公元前350年秦國自雍城遷都咸陽宮,歷經143年(秦國129年/秦朝14年),它的建都時長都不及雍城一半,咸陽是秦人的亡國之都!

在此期間,秦朝太廟一直在雍城,直至秦亡。由於秦朝太后(秦始皇生母)久居雍城“萯陽宮”,並和男寵嫪毐在雍城做了壞事,雍城是秦史最大丑聞發生地,這就使秦國第一國都“雍城”被當今學界/政界/商界刻意迴避。

綜上所述,周國首都“西岐”歷經400年,秦國首都“雍城”歷經327年。周朝之根:寶雞市岐山縣。秦朝之根:寶雞市鳳翔縣。

“周秦兩朝”都是在寶雞“生根發芽”,所以大量青銅器的出土都在寶雞,全國唯一的“中國青銅器博物院”也在寶雞。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 位於秦都雍城(今鳳翔縣)雍山一域的“血池遺址”(201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曾是“秦漢兩朝”祭天聖地。

據史實所載,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贏駟),秦昭襄王(嬴稷),秦始皇(贏政),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漢武大帝(劉徹),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都曾“親赴雍城”祭天(祭祖)。

“大漢皇帝”為何要去“秦都雍城”祭天?

漢尊秦制,“雍城祭天”是漢高祖劉邦定下的規矩,歷代大漢皇帝必須“親赴”雍城主祭。這一“慣例”,自秦至漢長達750年,一直持續到了“東漢末年”。

秦始皇(贏政)“親赴”雍城登基!漢高祖(劉邦)“親赴”雍城祭天!這是“秦漢兩朝”開國皇帝,對古都雍城“正統地位”的絕對肯定!

(配圖 : 秦漢兩朝“祭天聖地”,位於秦都雍城,雍山一域的“血池遺址”)



遖唻苝暀


西周的京城在灃河岸邊的鎬京,那為什麼出土文物很少,原因是鎬京被申侯聯合犬戎部落給攻破了,並被打劫一空,一把火燒成了廢墟,所以現在的鎬京考古幾乎沒有什麼發現。而倒是寶雞的出土文物很多,那是因為寶雞在西周時期是諸侯國的封地,那些青銅器都是諸侯國的,並不是周王室的。


太興真人


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隴縣古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坡而得名”,寶雞西府話與西安關中話完全不一樣。

寶雞話更接近甘肅隴東慶陽平涼話。或者說寶雞講甘肅隴東話,不講陝西西安關中話。

寶雞人愛吃西北漿水面,西安人愛喝中原河南胡辣湯。

本來就應該陝北劃歸寧夏;漢中劃歸四川;西安關中劃歸中原河南;寶雞劃歸西北甘肅隴東。

二、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用戶67724358697


西周定都鎬京,寶雞屬西周京畿重地,也是虢,散,等諸侯國的封地,這一時期也是我國青銅器的鼎盛時期,西周早期的宗廟也設在寶雞,很多重要的祭祀,冊封等活動也大都在這裡舉行,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居住在這裡的王公貴族也很多,死後也就葬在了這裡,而且寶雞從來都沒有被定都,正是這個重要原因也保護了地下的墓葬,所以現在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也不足為奇。


用戶月未央


寶雞是周秦兩王朝的發源地,有著無比深厚的青銅文明積澱。尤其是西周被犬戎滅後,西周貴族紛紛向洛陽逃跑,在這一匆忙逃命的過程中,有很多青銅器沒有被帶走而是被這些貴族埋藏在了地下,以期將來周王朝收復故地後再回來取出。但是這些貴族們永遠沒有回來,因為周王朝將這片土地賜給了秦。秦人經過與犬戎的無數次血戰才拿下這塊地,更別說當時已經走向沒落的周王朝了。於是,寶雞的青銅器就多得令人驚訝,自從西漢開始一直到今天青銅器出土從未間斷。青銅器出土數量和種類均居全國之最,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青銅之鄉。


泰哥生活錄


細細想來,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寶雞的地理位置優勢。寶雞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剛好是西周青銅器時代極為鼎盛的地區。寶雞市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這裡建立了西周王朝的政權。這裡很多的青銅器上都有銘文記錄封建王朝的興敗衰亡,或者記載墓主人身份權利和地位。知名青銅器專家說過:“世界上凡有博物館的地方即會有寶雞青銅器。” 如此可見,寶雞出土的青銅器數量多是順理成章的。


刺風行動


這是個比較專業的嚴謹的題目了,如果讓考古工作者、考古專家來回答,孤證不可立,一定是需要一連串的考古證據來佐證。我們聊天、嘮嗑,也只是連蒙帶猜了,有沒有可能發現地就是當年的“製造廠”呢?一般來說,煙熏火燎的製造廠不能在“都城”哪怕在“都城”附近也是不可以的了。


五千多年的


西周最定都在現在的周原(寶雞扶風一帶),後來才遷都在今西安的西安市西南一帶,所以現在在寶雞扶風一帶經常出土西周時期的青銅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