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一周综述:

1、本期(2020.01.20-2020.02.02)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大幅遇冷,成立规模下滑至近半年来最低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期共有43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50.57%;募集资金45.36亿元,环比减少32.16%。

2、本期(2020.01.20-2020.02.02)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大幅遇冷,发行规模大幅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期共18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50款,环比减少76.19%;发行规模75.78亿元,环比减少76.92%。

3、本期投向金融及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大幅减少。据统计,本期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14.43亿元,环比减少57.39%;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10.57亿元,环比减少44.39%;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13.36亿元,环比增长11.36%;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7亿元,环比增加2.81倍。

一、集合信托市场一周回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本期(2020.01.20-2020.02.02)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大幅遇冷,成立规模下滑至近半年来最低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期共有43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50.57%;募集资金45.36亿元,环比减少32.16%。本期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市场受到春节长假以及肺炎疫情的冲击,产品的募集和成立暂时陷入了停滞状态。尤其是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对集合信托市场冲击较大。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本期披露成立规模的11家信托公司中,成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1家,5-10亿元之间的4家,1-5亿元的信托公司2家,1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4家。成立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兴业信托(13.02亿元)、紫金信托(7.53亿元)和光大信托(7.43亿元);产品成立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外贸信托(11款)、紫金信托(7款)、兴业信托(5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本期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大幅遇冷,发行规模大幅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期共18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50款,环比减少76.19%;发行规模75.78亿元,环比减少76.92%。本期集合产品发行遇冷与肺炎疫情密切相关,疫情的蔓延使得多数信托公司延长春节假期,迟迟无法分工。本期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中,房地产类产品发行规模居首,发行规模47.73亿元;金融类产品次之,发行规模20.52亿元。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本期披露发行规模的15家信托公司中,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0家,10-20亿元之间的2家,规模5-10亿元的2家,规模5亿元以下的11家。发行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陆家嘴信托(18.50亿元)、国投信托(15.81亿元)和四川信托(8.47亿元);发行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四川信托(13款)、国通信托(10款)、长安信托(6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本期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81%,环比减0.12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3.06年,较上周增加0.70年。本期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未来预期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下行的可能性更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受经济下行的影响相对较大,此次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国内的经济的增长预期受到重大打击,国家在对货币及资金供应上预期会更加的放松,以减轻国内企业的融资负担。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短期冲击经济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暴跌


本期投向金融及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大幅减少。据统计,本期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14.43亿元,环比减少57.39%;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10.57亿元,环比减少44.39%;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13.36亿元,环比增长11.36%;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7亿元,环比增加2.81倍。

集合信托市场目前受到国内经济状况的影响比较突出,下一阶段需要看国家的经济托底政策的出台状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信托行业目前依旧以融资性业务为主,出现此类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黑天鹅”事件,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信托市场新闻一周回顾

60家信托公司去年共实现营收超千亿元

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0家信托公司披露了2019年业绩,共实现营业收入1105.14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14%。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度信托公司经营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分化进一步加剧;二是净利润微增,个别公司负增长。

首尾盈利能力差距已超千倍 近七成信托公司业绩增长

强监管下,通道业务的压缩、房地产业务的走低,也加剧了业内外对2019年信托业绩的担忧。总体上看,行业向优,大部分信托公司的关键经营指标均稳中有进。银行间市场披露数据显示,营业收入、信托业务收入以及净利润等三大核心数据,三分之二的信托公司实现同比增长,增幅最高超300%。另一方面,信托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在营业收入、信托业务收入、净利润上,中信信托蝉联三项冠军,与个别尾部信托公司相比,单项数据最高相差超千倍。尤其在净利润上,中信信托、华能信托、华润信托等8家公司净利润均超20亿元,相较而言,新华信托等4家公司净利润均不及2000万元。

雪松信托成功“拆雷”!近2000名投资者拿回本金与收益!

1月20日,雪松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已总体完成2019年4月22日前逾期项目风险化解工作。由于整个逾期项目风险化解涉及近2000名投资者,对于个别尚未取得联系的受益人,雪松国际信托在1月20日发布的公告中,也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将继续安排专人积极联系,在受益人自愿前提下,协助受益人做好相关协议文件的签署工作。”

互联网贷款新规揭示四大趋势:助贷受限,信托得利?

近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在公开渠道流传。相比2018年11月的征求意见稿版本, 此次《暂行办法》在多项内容上作出调整。网传的《暂行办法》虽非最终定稿,但从相关条款的调整,可以看出监管思路的变化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暂行办法》主要针对的是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尚未受到影响,预计未来更多的助贷机构、保险公司等将倾向于寻找信托公司合作,后者的消费金融业务可能会迎来一个增长窗口期。

三、信托公司创新业务新闻回顾

“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筛选确定首批救助项目

中国信托业协会关于成立“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的倡议发布后,信托业迅速行动,2020年1月26日至1月28日,短短3天时间内,募集资金达3080万元。专项慈善信托成立后,本着求快求实的原则,争分夺秒做好结构设计与项目对接,确保精准实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和救助由其所造成的损害的信托目的。

重庆信托联合重庆三峡银行设立第二期共抗疫情慈善信托

1月31日,重庆信托联合重庆三峡银行设立第二期共抗疫情慈善信托——“重庆信托·三峡银行疫情防控慈善信托”,信托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援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防治。重庆信托收到重庆三峡银行向该慈善信托100万元捐资后,已第一时间将捐赠资金全部划至重庆万州区相关慈善组织账户。

资金信托为主 信托机构“抢滩”家族信托

财富传承向来受到超高净值家族的重视。家族信托作为财富传承的首选工具之一越来越受到超高净值人士的关注。对于家族信托的优点,中国信托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蔡概表示,信托制度关于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安排,使家族信托具有独立性安排,使家族信托具有破产隔离的功效。一方面,拥有巨额财富的家族对于家族信托的需求逐渐增高,另一方面,受监管政策等影响,信托机构纷纷加码布局家族信托业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