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一、引出新課:

今天,我們開門見山,直接告訴同學們:我們要學習一首七言律詩——《遊山西村》。翻看電子課本,你能指出這首律詩的首聯、頸聯、頷聯、尾聯嗎?你能挑出其中的兩組對偶句嗎?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二、讀正確:

1.讀音正確:

渾(hún) 豚(tún) 簫鼓(xiāo)

衣冠(guān) 拄 (zhǚ) 叩門(kòu)

2.讀準節奏:大家讀讀看,是不是有些句子讀2221節奏,有些句子要讀2212節奏,是不是都可以讀成223節奏?要大聲讀出來,找感覺。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三、題解:

1.一個"遊"字,加上後面的地名可知,這是一首記遊抒情詩。

學到這裡我們明白了,一首詩的體裁可以用不同標準來衡量。比如這首詩,從形式上看是七言律詩,從內容上看是一首記遊抒情詩。

2.由題猜讀:詩人怎麼遊的?山西村的景色怎麼樣?山西村的人怎麼樣?作者心情怎麼樣?有什麼感悟?作者為什麼到山西村遊玩?(養成一邊讀一邊動腦猜想後邊內容的習慣,可培養自己的語感和理解能力。)

四、讀懂詩歌的意思:

1.讀文下注釋和我的補充註釋,理解詩歌的大意,記下自己的疑問。

2.補充字詞註釋:

豐年:豐收的年成。

山重水複:山巒重疊,水流盤曲

柳暗花明:柳樹成蔭,繁花似錦

暗:顏色深濃

明:花色鮮豔明亮

社: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

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若許:如果可以。

叩門:敲門。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3.疏通詩句意思:

首聯:不要笑話農家臘月做的酒渾濁,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餚款待客人。

首聯就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正值豐年,樸素的農家自釀臘酒,殺雞殺豬殷勤待客。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待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足見農家待客十分熱情。"莫笑"二字,道出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

頷聯: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懷疑會有無路可行的時候,忽然看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又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這裡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所看到的景色。由所見到的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美景可推知,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詩人迷路的焦急和又見到村莊後的驚喜,都歷歷在目。所以,這裡的景物烘托了詩人愉快的心情。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頸聯:走進村莊,看見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村民們穿著布做成的衣衫,戴著最普通的帽子,簡樸的古風仍然存在。

上聯寫自然之景,這一聯寫生活在這種美景中的人和事即人文之景。春社祭日已經臨近,村民們在做祭祀的準備。可見村民們的歡喜和對來年豐收的期盼。這一聯描摹了一一幅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表達了詩人讚美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鄉民百姓的愛。

尾聯:從今日起,如果可以乘著月光閒遊,我這白髮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柺杖,敲開農家朋友的柴門。

這兩句因前面的景和人和事,從詩人胸中自然流出:但願而今而後,能隨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用詩人的感受來表現山西村的景美人美,讓人流連忘返。這樣,一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五、深入理解詩意:

1.疑問:在我們的印象中,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愛國憂國形象已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為什麼這首律詩中的陸游卻如此的悠閒、自由、快樂得像個孩子?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2.作者簡介: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金兵侵擾不斷,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他一生都在為國土的完整而奮鬥。但是,朝廷的主降使與他一樣的主戰派,有志不能伸。詩人最後罷官回家,閒居家鄉。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都俱有很高的成就,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

3.寫作背景:此詩與我們上學期學的《十四日風雨大作》,都是詩人在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時所作。在此之前,陸游因極力支持北伐,被投降派彈劾,罷官回鄉。詩人回到家鄉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面對朝廷對金兵入侵和投降派的不抵抗,苦悶和激憤的感情交織在一起。而作者對家鄉淳樸的生活,自然會產生無限的欣慰之情。所以,我們要結合詩人所處的時代和他的經歷,來理解詩中流淌的情感。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4.深入理解詩中情感:

(1)揣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含的哲理。

上文講到的是這句詩的本義。

從深層來理解,這句話因包含哲理而成為廣為流傳的名句。"山重水複"象徵困境;"疑"是主觀感受,客觀上並不是真的沒有出路了;"柳暗花明"象徵成功、新的境界。

全句蘊含的哲理是:在困境中出現希望或轉機,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是消長變化的。

詩人隱含的感情:詩人對國家前途仍抱有希望。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2)結合首聯對村民熱情待客的讚賞,頸聯對村民古樸民風的讚美,尾聯表示將隨時不請自來的興致,都流露出了作者對家鄉山水的熱愛、對故鄉人民的熱愛,對國家的未來並未喪失信心。

所以,我們發現,詩中透露出,詩人並未心灰意冷,深信總有一天會否(pǐ)極泰來。

六、回想自己學習之初的疑問,都解決了嗎?

七、作業:

1.背誦並默寫。

2.完成相應的書面作業。

附錄:《遊山西村》作業:

一、理解性默寫:

1詩中讚賞村民熱情好客的句子:

2不僅反映詩人對前途所抱希望,也說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性詩句:

3.既寫景又議論的詩句:

4.描繪南宋農村風俗畫的句子:

5.寫作者主觀心境的句子是: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二.選擇題:

6.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被黜官退居山鄉所寫,詩中讚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動人情景。

B.頷聯寫出山西村優美的環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點,後成為充滿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頸聯寫鄉俗民事,從村民的服飾、言行和習俗的描寫中,展現村民勤勞儉樸的品質以及宣揚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習。作者於讚美中含蓄地表達批判之意。

D.全詩寫景、敘事、抒情有機結合,充滿生活氣息,語言自然質樸,意境清新。

\u0001《遊山西村》作業答案:

一、理解性默寫:

1.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3.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景,分自然之景、人文之景,這裡是人文之景。第二句議論。)

4.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5.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二、選擇題:

6.C

七下《遊山西村》講課稿,解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隨性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