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版的枭龙战斗机可以研制出来吗?

type055


现实版《枭龙出击》,一部大片,无限精彩,人们不禁一问,“枭龙”IV可得而得吗?魂舞大漠的看法是,不可以。未来如何不知道,现实版的“枭龙”,以其极高的性价比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性价比才是“枭龙”生命,如果一改性价比,按高端的隐身机来打造,就会改变其低价的优势,而且还干不了多少活儿,高明弄成蹩脚,无疑画蛇添足,焚琴煮鹤,暴殄天物。个人觉得一定是这样。如果非要造这么一款飞机的话,沈飞的歼-31就非常合适。所以,轻型机是轻型机,中端机是中端机,不好轻易混淆。如果在这一事情上不冷静,或说“枭龙”卖得好就如何,往高端里发展,是会害死“枭龙”的。若问有无研制隐身“枭龙”的能力,以为没有问题。造了歼-20,有了歼-31的我们,如今变得不一样,想造的话,想造就会实现的。

▲人不和命争。航空工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世上从四代过渡到五代者,目前来看,只有一款苏-57,要在苏-27平台非常之优秀,不但魔改出了苏-30和苏-34这样的优秀三代机,而且俄中相继推出了苏-35和歼-16这样的四代机,其在生产下线之初,世人看上去,就业得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几乎所现役所有三代机不同,在四代机中也是鹤立鸡群。胎胎换骨,发展成为苏-57,西方变得非常不服气,苏-27就这么棒吗?于是不停给其大泼污水,从苏-27就给挑毛病,挑来挑去,直弄得“侧卫”系列越来越帅气,根本比不过,所有三代和四代,都在它面前给比得乌哩叭叽。“枭龙”不然,我们都知道,它从根上说,本来改自二代机的歼-7,现在的“枭龙”与歼-7有着非常高的零件通用率,结构上很难再发生大的改变,如果想胎胎换骨,无疑是打造一架全新的飞机。“枭龙”不和命争,能满足三代使用性能,就已经不错,你知道,这在第三世界很受欢迎,仅歼-7就装备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甭说米格-21的话,它的生产数量在万架以上。

▲自然过渡到三代。裸机的价格2000多万美元,还不及二手F-16卖得贵,二手货,生产批次还是F-16A/B型,就高达3000多万美金,而“枭龙”BlockII的性能,有过F-16C/D型的80%,甚至更高,我们就不好意思说,反正巴基斯坦第一个批次的“枭龙”,就可以达到其F-16A/B型的70%,现在成飞更推出“枭龙”BlockIII,不说有过F-16,至少活活气死F-16C/D,没有问题。无论“枭龙”哪一型,全部继承了歼-7零件通用性的优点,维护非常方便,升级没有问题,替使用国家考虑,航电和全部接口,包括导弹挂架,全都实现了模块化,即插即拔,要选用西方吊舱和导弹什么的,非常方便,造价低,性能高,本领自是不小,凡以前装备米格-21和歼-7者,都可很便宜地进入第三代,真是没得挑了呢。是自然选择,也是是不二法门,除了我们,别无分店。这便是“枭龙”真正地精心独到之处。

▲“枭龙”出击。我们都清楚,“枭龙”虽好,但使用的还是俄制RD-93发动机,技术上并非完全自主的,既然是有人家的东西,在销售上即有一定限制,这是广为诟议的地方。不过,现在好了,涡扇13悄悄出世,已有了二三年的时光,使用者有多款机型,如歼-31和“利剑”,已发展到WS-13G,性能表现得稳定,动力又充沛,如今想生产多少就有多少,随着“枭龙”实战以后,以它取得的战绩而言,没有看不到的。表现抢眼,很吸睛呢。魂舞大漠据此判断,2019年就是“枭龙”的销售元年,订单会源源不断而来,起早贪黑排队者,不是一家两家,正会络绎不绝的。现在正有两条生产线,一家成飞,一家在巴铁,销售无障碍,正可满足生产,有要的抓紧了,不然得起早贪黑来排队,那也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


魂舞大漠


首先看枭龙是什么类型的战斗机;单发“中推”轻型战斗机。(如果是单发大推的那是歼10,双法中推的是fc31,哪些都不是枭龙!)

那么ok,既然我们看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隐身版的枭龙也会是一架单发中推的轻型战斗机了。

单发中推这种小飞机最大的问题是:发动机小,机体小,改隐身以后会造成机身内部燃油携载量小,内弹仓更加占用机体空间,都改内置以后零件增加,飞机死重更大!机体大了以后阻力太大性能就渣渣了,这是个难以解决好的问题。

那么说回来,其实成飞已经有了轻型战机的隐身计划,已经有模型展示,成飞的枭龙和歼10的隐身改造版。他们就是fc17.7方案和fc20.7方案。

其中fc17.7就是枭龙隐身版,只不过就是前面提到的机体问题,不能改内置弹仓,机身隐身设计后外加了一个隐身弹夹挂在机身中线,达成部分隐身效果,可能这种单发中推轻型机因为发动机推力至此也就只能这样了,否则牺牲太大变成机场保卫者就没意义了。反倒是歼10的隐身版具有了内置弹仓跟fc31有一拼,这就是推力大的好处。






知识就是力量啊


对中国而言歼20、歼31都能研制出来,隐形版的枭龙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研制的必要。轻型单发隐形战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个先例。现今4款服役或者接近服役的隐形战机清一色是重型战机(F-35号称中型,但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达到重型战机的标准),最轻的FC-31也是双发中型,实在不看好未来单发轻型战机的前景。
F-35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接近重型战机

对枭龙的后续型号,目前能够确定就是在研BLOCK3版本,该版本将基于目前BLOCK2并换装新型国产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升级全新的航电系统、提高挂载量和兼容更多的导弹种类等。但对于隐形化的枭龙,还没有可靠的消息能够佐证。


国产机载相控阵雷达(AESA
)

有没有必要研制隐形版枭龙?

枭龙作为单发轻型战机,改进潜力有限,如果要做隐形版,势必等于重新设计,工程量巨大;目前载弹量太少,要是提高载弹量,势必要增加机体重量,难不成要变为中型四代?倘若要变为中型,倒不如直接弄一个FC-31巴基斯坦版更省事。至少从进度上看,投资FC-31见效更快,预期成果会更好。
歼31有望称为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


另一个原因是成本问题。枭龙的出路在外销,否则单靠巴方自己装备压根无法压低单价。如果枭龙不能携此次击落2架米格-21之势一举开拓更大的市场,那很难让人对隐形版枭龙的前景感到乐观。并且更大的矛盾在于,一旦到时候隐形中型版枭龙投入外销,势必与FC-31相冲突,到时候如何取舍是个费神的事。
隐形版枭龙想象图


兵者诡道也


JF-17“枭龙”已经发展到第三批次,也就是装备主动相控阵雷达的版本,如果巴基斯坦提出需求,改进为半隐身版甚至隐身版的“枭龙”,其研制方成飞所完全可以完成,因为成飞所成功地研发了歼-20战机,以其部分技术,改进“枭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网络上早就流传了各种“枭龙”的隐身版设想图,最逼真的就是上图,采用隐身战机通用的菱形机头雷达罩设计,垂尾改成倾斜双垂尾,起落架舱门锯齿状设计,这样改进确实可以提升“枭龙”的隐身能力,但是,难点不在这里,而在于“枭龙”这样的单发轻型战机,怎样做到武器全内置?如果武器不能内置,还是挂在机翼下,那机身修改对于隐身来说还是无用功。

“枭龙”的体内实在难以挖掘出机内弹舱的空间,即使深挖,也小得毫无用处,“枭龙”隐身版,要么放大机体,要么采用“蚕包”式武器舱。美国波音公司推出的隐身版F/A-18战机就采用这种设计。

采用“蚕包”武器舱的F/A-18,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减少50%,虽然不能与纯正血统的隐身战机相比,但已经大大降低了被雷达发现的几率,类似该方案的改型,是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做法。

当然还可以采用导弹半埋等方案,但效果不一定比“蚕包”方案好,改动更大,时间也肯定不短。

成飞所据说也在研究隐身单发战机,如果该项目存在,应该有巴基斯坦的背景,巴基斯坦有采购成飞研发的战机的传统,巴基斯坦在考虑隐身战机时,不可能不跟这个老合作伙伴沟通,况且成飞研发了巴基斯坦非常羡慕但得不到的歼-20,请这位世界顶尖级的高手设计一款适合自己的隐身战机不是不可能的事。N


联合防务


枭龙战机作为成飞专为出口而研制的一款注重低成本的轻型战机,目前已经装备巴铁空军部队,并且巴铁已经实现自主生产的能力和要求。很多人对于枭龙战机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特别是希望枭龙能够具备隐身能力,毕竟现在的雷达越来越先进,具备隐身能力的枭龙战机的胜算更大一些。

其实对现款的枭龙战机进行隐身化设计修改对于成飞来说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毕竟成飞是我国已经装备服役部队的歼20隐身战机的研制厂家,所以对枭龙这种轻型战机进行隐身化设计在技术上完全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为什么到现在依然没有关于枭龙战机的隐身方案出来呢?

首先枭龙战机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主要客户就是那些想要更新本国空军装备但是军费紧张的第三世界国家,简单来说枭龙战机就是为了替代歼7战机而出现的。相比歼7战机而言,性能大幅提升但是价格依然厚道,所以这也是枭龙战机最大的卖点和初衷。但是也恰恰是这个优点限制了骁龙改进提升的空间,由于定位于轻型战机,所以天生具有载弹量小、航程近、机体空间狭小等缺点,所以骁龙战机要想实现较大的改进本身就很困难。

其实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就是有没有这个需求的问题,目前枭龙战机只装备了巴铁一家,虽然还得到了缅甸和尼日利亚两国的订单,但是总数还是太低。而且很多装备二代战机的国家急需更新换代,但是限于骁龙战机的定位问题,其竞争力并不是很强,比如骁龙战机虽然是一款注重性价比的战机,但是其售价还是高于二手的F-16战机,而F-16战机的性能是要高于枭龙战机的,虽然是二手货,但是拥有更好的航电设备和更长的机体寿命,其次最重要的是战斗力要胜于枭龙战机,更别说俄罗斯也在像这些枭龙战机的潜在买家低价推销其米格29战机。所以现在连基本的枭龙战机的出口都很艰难,你要是再搞个隐身版的枭龙战机谁还买啊?

从技术上来说,研制隐身版的枭龙战机并不难,但是反过来讲隐身版的枭龙战机战斗力的提升能有多大?现在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技术下放,就是将高性能战机的设备装到这些战斗力不强的战机上借此来提升战斗力,毕竟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节省时间和资金。但是枭龙战机毕竟是一款轻型战机,改装空间并不大,特别是现在装备的发动机推力太低的情况下改装更为受阻。但是从商业上来说其并不划算,毕竟枭龙战机是出口产品,不是刚需产品,所以定位高低是个问题。

当然以后枭龙战机很可能会有隐身版本出现的,但是其隐身性能并不会很高,毕竟平台限制太大,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对机体表面做隐身化小改进,比如将目前的单垂尾改成外倾双垂尾、菱形机头设计、一体化座舱、机头雷达处理、机体表面接缝做锯齿化设计、喷涂隐身涂料等,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发动机增推以后,毕竟这些改进会增加很大重量,还有就是隐身战机标配的内置弹舱不会出现,顶多是采用半预埋式弹舱或者外挂隐身荚舱。

总结一下就是研制隐身化枭龙战机在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有没有这个需求的问题,或许等枭龙战机的客户更多,装备的数量更多以后,隐身化的枭龙战机才会登场;但是别忘了沈飞的FC-31战机本身就是为出口研制的,虽然目前前途还不好说,但是与其买隐身枭龙战机,不如直接买FC-31更划算,毕竟改装的整体上和原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魑魅涅槃



古风93814281


JF-17枭龙战斗机是我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一款传统的战斗机,传统的气动布局设计,是一款轻型战斗机。目前巴基斯坦早就完成了第100架枭龙战斗机的生产任务,目前正在进行后续批次的生产,同时也在进行各项改进工作。


枭龙战斗机目前的改进是要是火控系统方面的改进,外型上除了双座机出现之外就没有太多的变动了。因为一款战斗机设计完成之后在气动外形上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的,否则就不是同一个型号了。

正常情况下如果有隐身版本的轻型战斗机出现就会换一个型号名称,战斗机的隐身能力需要通过改变外形并且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才能完成,这个就是一款全新的机型了。


如今美国正在测试在F-16战斗机上涂敷隐身涂料来解决传统战斗机隐身的问题,未来枭龙战斗机也有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这样就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了。


航空视界


说起我国军工企业,论起研制成果、自给自足的能力,必有成飞集团的一席之地。这个令国人深感骄傲的企业,不仅亮相了歼-10C单发三代半战斗机、云影察打一体高空高速无人机、翼龙家族察打一体无人机。还研制出了中国首款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如今又有好消息传来。你们要的隐身版枭龙战机来了,这次又是成飞集团研制出的。JF-20、JF-17.6、和不具名的隐形修型版枭龙,这一组隐身枭龙的亮相。不仅快速为我们的老客户巴基斯坦提供了所需产品,而且还坐实了歼20的总师杨伟曾经的预言,此前杨伟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航空工业形势为什么一片大好?秘诀就在于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航空工业就能迅速研制出来。这句箴言也一直是成飞集团,杨伟总师多年来在航空领域践行的准则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防建设一穷二白还要让位于经济的时候。杨伟总师就意识到了市场的重要作用。也是在这种认知下,早期的杨伟还做过一边研制歼-10电传操控系统,一边接兼职民用品给员工赚外快的事。后来还是因为国内研发资金不到位,成飞集团积极寻找出路。多年争取下拿到了,与巴铁联合研制新型多功能战斗机的合同,研制出了赫赫有名的FC-1枭龙战斗机卖于巴基斯坦。

作为一款专门根据巴方需要定制的战机,枭龙颇具中低空巨额高亚音速空战的能力。能外挂3.8吨武器,其中挂载的CM-400AKG超音速空地导弹,4马赫时速一击必杀。而且还能换装反舰导引头,在饱和打击中可以作为杀手锏武器悍然出击。此后枭龙FC-1作为中国第一款以整机出口的军机,与巴铁合作良好,有了钱加上国家拨款,这才加速了翼龙等无人机的诞生。在18年上半年16亿美元已卖给巴铁100架,后来到了21世纪后。巴基斯坦表示,对手准备买苏-57准隐形战斗机了,只靠枭龙已经不能在空战中确保优势。进购具有一定隐身能力的战机成为新的需求,因为是老客户,这次成飞再次接下任务。根据巴铁需求和有限的购买力,研制出来一组隐身枭龙,其中又以JF-20性能最为优良。

在继承了原来的大边条翼,能挂载4枚空空导弹内置弹舱的基础上。换装上了风冷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有一项先进优势,能对三代机的雷达进行原位换装,还不占用机体空间。另外还对机型进行了改变,机头雷达罩更加尖锐,座舱盖更加融入前机身,机身下表面与机翼之间的过渡也更加平滑。并且菱形机头,还具备了隐身特性。目前就这款轻型隐身战机,成飞已经和巴方展开了深度谈判,正式出口指日可待。


迷彩虎军事


隐身版枭龙作为一个技术验证项目当然可以研制出来,但是,很难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除非进行彻底的革命性设计。

首先,本身单发的枭龙体量太小,如果隐身化处理后,还有多少剩余空间来装燃油和武器呢?如果设计成外挂,则其隐身带来的效费比显然不会太高。



其次,枭龙隐身化后的价格与性能问题。隐身化设计后,必然需要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的传感器和新发动机,其价格一定会飙升,如果采取“将就”的穷人化设计思路,这样的战机在“隐身界”中依然会是一个很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的项目,价格不低,性能却不如F35,难于获得市场上的成功。



第三,FC31是一个替换枭龙战机的很好的项目,成飞应该没有必要另外设计一个对应项目。一方面,沈飞在FC31项目上深耕良久,隐身化的枭龙在F31面前应该没有太多机会。FC31 本身就是一个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而研发的廉价“F22”,是替代枭龙最合适选择,原来是沈飞自筹项目,但现在看来得到了国家的资助,成功转正的可能性很大。另一方面,沈飞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到FC31项目上,说明其没有剩余的资源去开发更具革命性的垂直起降隐身战机,成飞应该抓住这一点,才有可能延续辉煌。



第四,如果成飞真的有隐身版的“枭龙”项目,应该是单发放大版,其体量应该接近F35,甚至有可能也是垂直起降型或至少具备推力矢量,其极有可能采用高涵道比的WS发动机。因此,个人倾向于认为,成飞正在研发难度更大的中国版“F35”,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第三代机的“隐身化”改进上,否则,会影响未来几十年成飞的发展前景,毕竟,J20的装备规模不会太大。

因此,即便成飞近期拿出隐身版枭龙模型甚至实机,也仅仅是验证常规气动布局的隐身性能,因为成飞缺乏常规气动布局隐身性的相关设计经验。而常规气动布局的隐身性探索很可能是为研制中国版“F35”做技术预研。

成飞的志向应该不止于修修补补,从枭龙到F35的距离有多远,成飞人应该很清楚


鶇飞天


既然是隐身版的枭龙,就说明不是重新研制,是在枭龙上改制。不能叫研制。


把枭龙改成隐身的是可以做到的。技术难点在于机身外形变化,飞行时空气动力受力情况也随之变化,对飞机飞行稳定性、操纵性有影响。要重新计算飞机重心和气动中心。

机翼形状要发生变化,改成菱形机翼也影响飞机重心和气动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