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版的梟龍戰鬥機可以研製出來嗎?

type055


現實版《梟龍出擊》,一部大片,無限精彩,人們不禁一問,“梟龍”IV可得而得嗎?魂舞大漠的看法是,不可以。未來如何不知道,現實版的“梟龍”,以其極高的性價比優勢,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喜愛,性價比才是“梟龍”生命,如果一改性價比,按高端的隱身機來打造,就會改變其低價的優勢,而且還幹不了多少活兒,高明弄成蹩腳,無疑畫蛇添足,焚琴煮鶴,暴殄天物。個人覺得一定是這樣。如果非要造這麼一款飛機的話,沈飛的殲-31就非常合適。所以,輕型機是輕型機,中端機是中端機,不好輕易混淆。如果在這一事情上不冷靜,或說“梟龍”賣得好就如何,往高端裡發展,是會害死“梟龍”的。若問有無研製隱身“梟龍”的能力,以為沒有問題。造了殲-20,有了殲-31的我們,如今變得不一樣,想造的話,想造就會實現的。

▲人不和命爭。航空工業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世上從四代過渡到五代者,目前來看,只有一款蘇-57,要在蘇-27平臺非常之優秀,不但魔改出了蘇-30和蘇-34這樣的優秀三代機,而且俄中相繼推出了蘇-35和殲-16這樣的四代機,其在生產下線之初,世人看上去,就業得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幾乎所現役所有三代機不同,在四代機中也是鶴立雞群。胎胎換骨,發展成為蘇-57,西方變得非常不服氣,蘇-27就這麼棒嗎?於是不停給其大潑汙水,從蘇-27就給挑毛病,挑來挑去,直弄得“側衛”系列越來越帥氣,根本比不過,所有三代和四代,都在它面前給比得烏哩叭嘰。“梟龍”不然,我們都知道,它從根上說,本來改自二代機的殲-7,現在的“梟龍”與殲-7有著非常高的零件通用率,結構上很難再發生大的改變,如果想胎胎換骨,無疑是打造一架全新的飛機。“梟龍”不和命爭,能滿足三代使用性能,就已經不錯,你知道,這在第三世界很受歡迎,僅殲-7就裝備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更甭說米格-21的話,它的生產數量在萬架以上。

▲自然過渡到三代。裸機的價格2000多萬美元,還不及二手F-16賣得貴,二手貨,生產批次還是F-16A/B型,就高達3000多萬美金,而“梟龍”BlockII的性能,有過F-16C/D型的80%,甚至更高,我們就不好意思說,反正巴基斯坦第一個批次的“梟龍”,就可以達到其F-16A/B型的70%,現在成飛更推出“梟龍”BlockIII,不說有過F-16,至少活活氣死F-16C/D,沒有問題。無論“梟龍”哪一型,全部繼承了殲-7零件通用性的優點,維護非常方便,升級沒有問題,替使用國家考慮,航電和全部接口,包括導彈掛架,全都實現了模塊化,即插即拔,要選用西方吊艙和導彈什麼的,非常方便,造價低,性能高,本領自是不小,凡以前裝備米格-21和殲-7者,都可很便宜地進入第三代,真是沒得挑了呢。是自然選擇,也是是不二法門,除了我們,別無分店。這便是“梟龍”真正地精心獨到之處。

▲“梟龍”出擊。我們都清楚,“梟龍”雖好,但使用的還是俄製RD-93發動機,技術上並非完全自主的,既然是有人家的東西,在銷售上即有一定限制,這是廣為詬議的地方。不過,現在好了,渦扇13悄悄出世,已有了二三年的時光,使用者有多款機型,如殲-31和“利劍”,已發展到WS-13G,性能表現得穩定,動力又充沛,如今想生產多少就有多少,隨著“梟龍”實戰以後,以它取得的戰績而言,沒有看不到的。表現搶眼,很吸睛呢。魂舞大漠據此判斷,2019年就是“梟龍”的銷售元年,訂單會源源不斷而來,起早貪黑排隊者,不是一家兩家,正會絡繹不絕的。現在正有兩條生產線,一家成飛,一家在巴鐵,銷售無障礙,正可滿足生產,有要的抓緊了,不然得起早貪黑來排隊,那也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


魂舞大漠


首先看梟龍是什麼類型的戰鬥機;單發“中推”輕型戰鬥機。(如果是單發大推的那是殲10,雙法中推的是fc31,哪些都不是梟龍!)

那麼ok,既然我們看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隱身版的梟龍也會是一架單發中推的輕型戰鬥機了。

單發中推這種小飛機最大的問題是:發動機小,機體小,改隱身以後會造成機身內部燃油攜載量小,內彈倉更加佔用機體空間,都改內置以後零件增加,飛機死重更大!機體大了以後阻力太大性能就渣渣了,這是個難以解決好的問題。

那麼說回來,其實成飛已經有了輕型戰機的隱身計劃,已經有模型展示,成飛的梟龍和殲10的隱身改造版。他們就是fc17.7方案和fc20.7方案。

其中fc17.7就是梟龍隱身版,只不過就是前面提到的機體問題,不能改內置彈倉,機身隱身設計後外加了一個隱身彈夾掛在機身中線,達成部分隱身效果,可能這種單發中推輕型機因為發動機推力至此也就只能這樣了,否則犧牲太大變成機場保衛者就沒意義了。反倒是殲10的隱身版具有了內置彈倉跟fc31有一拼,這就是推力大的好處。






知識就是力量啊


對中國而言殲20、殲31都能研製出來,隱形版的梟龍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沒有研製的必要。輕型單發隱形戰機,目前世界上還沒有這個先例。現今4款服役或者接近服役的隱形戰機清一色是重型戰機(F-35號稱中型,但最大起飛重量已經達到重型戰機的標準),最輕的FC-31也是雙發中型,實在不看好未來單發輕型戰機的前景。
F-35的最大起飛重量已經接近重型戰機

對梟龍的後續型號,目前能夠確定就是在研BLOCK3版本,該版本將基於目前BLOCK2並換裝新型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升級全新的航電系統、提高掛載量和兼容更多的導彈種類等。但對於隱形化的梟龍,還沒有可靠的消息能夠佐證。


國產機載相控陣雷達(AESA
)

有沒有必要研製隱形版梟龍?

梟龍作為單發輕型戰機,改進潛力有限,如果要做隱形版,勢必等於重新設計,工程量巨大;目前載彈量太少,要是提高載彈量,勢必要增加機體重量,難不成要變為中型四代?倘若要變為中型,倒不如直接弄一個FC-31巴基斯坦版更省事。至少從進度上看,投資FC-31見效更快,預期成果會更好。
殲31有望稱為中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


另一個原因是成本問題。梟龍的出路在外銷,否則單靠巴方自己裝備壓根無法壓低單價。如果梟龍不能攜此次擊落2架米格-21之勢一舉開拓更大的市場,那很難讓人對隱形版梟龍的前景感到樂觀。並且更大的矛盾在於,一旦到時候隱形中型版梟龍投入外銷,勢必與FC-31相沖突,到時候如何取捨是個費神的事。
隱形版梟龍想象圖


兵者詭道也


JF-17“梟龍”已經發展到第三批次,也就是裝備主動相控陣雷達的版本,如果巴基斯坦提出需求,改進為半隱身版甚至隱身版的“梟龍”,其研製方成飛所完全可以完成,因為成飛所成功地研發了殲-20戰機,以其部分技術,改進“梟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網絡上早就流傳了各種“梟龍”的隱身版設想圖,最逼真的就是上圖,採用隱身戰機通用的菱形機頭雷達罩設計,垂尾改成傾斜雙垂尾,起落架艙門鋸齒狀設計,這樣改進確實可以提升“梟龍”的隱身能力,但是,難點不在這裡,而在於“梟龍”這樣的單發輕型戰機,怎樣做到武器全內置?如果武器不能內置,還是掛在機翼下,那機身修改對於隱身來說還是無用功。

“梟龍”的體內實在難以挖掘出機內彈艙的空間,即使深挖,也小得毫無用處,“梟龍”隱身版,要麼放大機體,要麼採用“蠶包”式武器艙。美國波音公司推出的隱身版F/A-18戰機就採用這種設計。

採用“蠶包”武器艙的F/A-18,雷達反射截面積RCS減少50%,雖然不能與純正血統的隱身戰機相比,但已經大大降低了被雷達發現的幾率,類似該方案的改型,是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做法。

當然還可以採用導彈半埋等方案,但效果不一定比“蠶包”方案好,改動更大,時間也肯定不短。

成飛所據說也在研究隱身單發戰機,如果該項目存在,應該有巴基斯坦的背景,巴基斯坦有采購成飛研發的戰機的傳統,巴基斯坦在考慮隱身戰機時,不可能不跟這個老合作伙伴溝通,況且成飛研發了巴基斯坦非常羨慕但得不到的殲-20,請這位世界頂尖級的高手設計一款適合自己的隱身戰機不是不可能的事。N


聯合防務


梟龍戰機作為成飛專為出口而研製的一款注重低成本的輕型戰機,目前已經裝備巴鐵空軍部隊,並且巴鐵已經實現自主生產的能力和要求。很多人對於梟龍戰機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特別是希望梟龍能夠具備隱身能力,畢竟現在的雷達越來越先進,具備隱身能力的梟龍戰機的勝算更大一些。

其實對現款的梟龍戰機進行隱身化設計修改對於成飛來說就是信手拈來的事,畢竟成飛是我國已經裝備服役部隊的殲20隱身戰機的研製廠家,所以對梟龍這種輕型戰機進行隱身化設計在技術上完全沒有任何限制。但是為什麼到現在依然沒有關於梟龍戰機的隱身方案出來呢?

首先梟龍戰機最大的優勢就是性價比高,主要客戶就是那些想要更新本國空軍裝備但是軍費緊張的第三世界國家,簡單來說梟龍戰機就是為了替代殲7戰機而出現的。相比殲7戰機而言,性能大幅提升但是價格依然厚道,所以這也是梟龍戰機最大的賣點和初衷。但是也恰恰是這個優點限制了驍龍改進提升的空間,由於定位於輕型戰機,所以天生具有載彈量小、航程近、機體空間狹小等缺點,所以驍龍戰機要想實現較大的改進本身就很困難。

其實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就是有沒有這個需求的問題,目前梟龍戰機只裝備了巴鐵一家,雖然還得到了緬甸和尼日利亞兩國的訂單,但是總數還是太低。而且很多裝備二代戰機的國家急需更新換代,但是限於驍龍戰機的定位問題,其競爭力並不是很強,比如驍龍戰機雖然是一款注重性價比的戰機,但是其售價還是高於二手的F-16戰機,而F-16戰機的性能是要高於梟龍戰機的,雖然是二手貨,但是擁有更好的航電設備和更長的機體壽命,其次最重要的是戰鬥力要勝於梟龍戰機,更別說俄羅斯也在像這些梟龍戰機的潛在買家低價推銷其米格29戰機。所以現在連基本的梟龍戰機的出口都很艱難,你要是再搞個隱身版的梟龍戰機誰還買啊?

從技術上來說,研製隱身版的梟龍戰機並不難,但是反過來講隱身版的梟龍戰機戰鬥力的提升能有多大?現在國際上普遍的做法是技術下放,就是將高性能戰機的設備裝到這些戰鬥力不強的戰機上藉此來提升戰鬥力,畢竟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節省時間和資金。但是梟龍戰機畢竟是一款輕型戰機,改裝空間並不大,特別是現在裝備的發動機推力太低的情況下改裝更為受阻。但是從商業上來說其並不划算,畢竟梟龍戰機是出口產品,不是剛需產品,所以定位高低是個問題。

當然以後梟龍戰機很可能會有隱身版本出現的,但是其隱身性能並不會很高,畢竟平臺限制太大,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對機體表面做隱身化小改進,比如將目前的單垂尾改成外傾雙垂尾、菱形機頭設計、一體化座艙、機頭雷達處理、機體表面接縫做鋸齒化設計、噴塗隱身塗料等,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發動機增推以後,畢竟這些改進會增加很大重量,還有就是隱身戰機標配的內置彈艙不會出現,頂多是採用半預埋式彈艙或者外掛隱身莢艙。

總結一下就是研製隱身化梟龍戰機在技術上完全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有沒有這個需求的問題,或許等梟龍戰機的客戶更多,裝備的數量更多以後,隱身化的梟龍戰機才會登場;但是別忘了沈飛的FC-31戰機本身就是為出口研製的,雖然目前前途還不好說,但是與其買隱身梟龍戰機,不如直接買FC-31更划算,畢竟改裝的整體上和原裝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魑魅涅槃



古風93814281


JF-17梟龍戰鬥機是我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一款傳統的戰鬥機,傳統的氣動佈局設計,是一款輕型戰鬥機。目前巴基斯坦早就完成了第100架梟龍戰鬥機的生產任務,目前正在進行後續批次的生產,同時也在進行各項改進工作。


梟龍戰鬥機目前的改進是要是火控系統方面的改進,外型上除了雙座機出現之外就沒有太多的變動了。因為一款戰鬥機設計完成之後在氣動外形上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動的,否則就不是同一個型號了。

正常情況下如果有隱身版本的輕型戰鬥機出現就會換一個型號名稱,戰鬥機的隱身能力需要通過改變外形並且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測試才能完成,這個就是一款全新的機型了。


如今美國正在測試在F-16戰鬥機上塗敷隱身塗料來解決傳統戰鬥機隱身的問題,未來梟龍戰鬥機也有可能用這種方式來進行,這樣就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了。


航空視界


說起我國軍工企業,論起研製成果、自給自足的能力,必有成飛集團的一席之地。這個令國人深感驕傲的企業,不僅亮相了殲-10C單發三代半戰鬥機、雲影察打一體高空高速無人機、翼龍家族察打一體無人機。還研製出了中國首款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如今又有好消息傳來。你們要的隱身版梟龍戰機來了,這次又是成飛集團研製出的。JF-20、JF-17.6、和不具名的隱形修型版梟龍,這一組隱身梟龍的亮相。不僅快速為我們的老客戶巴基斯坦提供了所需產品,而且還坐實了殲20的總師楊偉曾經的預言,此前楊偉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的航空工業形勢為什麼一片大好?秘訣就在於市場需要什麼,我們航空工業就能迅速研製出來。這句箴言也一直是成飛集團,楊偉總師多年來在航空領域踐行的準則之一。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防建設一窮二白還要讓位於經濟的時候。楊偉總師就意識到了市場的重要作用。也是在這種認知下,早期的楊偉還做過一邊研製殲-10電傳操控系統,一邊接兼職民用品給員工賺外快的事。後來還是因為國內研發資金不到位,成飛集團積極尋找出路。多年爭取下拿到了,與巴鐵聯合研製新型多功能戰鬥機的合同,研製出了赫赫有名的FC-1梟龍戰鬥機賣於巴基斯坦。

作為一款專門根據巴方需要定製的戰機,梟龍頗具中低空鉅額高亞音速空戰的能力。能外掛3.8噸武器,其中掛載的CM-400AKG超音速空地導彈,4馬赫時速一擊必殺。而且還能換裝反艦導引頭,在飽和打擊中可以作為殺手鐧武器悍然出擊。此後梟龍FC-1作為中國第一款以整機出口的軍機,與巴鐵合作良好,有了錢加上國家撥款,這才加速了翼龍等無人機的誕生。在18年上半年16億美元已賣給巴鐵100架,後來到了21世紀後。巴基斯坦表示,對手準備買蘇-57準隱形戰鬥機了,只靠梟龍已經不能在空戰中確保優勢。進購具有一定隱身能力的戰機成為新的需求,因為是老客戶,這次成飛再次接下任務。根據巴鐵需求和有限的購買力,研製出來一組隱身梟龍,其中又以JF-20性能最為優良。

在繼承了原來的大邊條翼,能掛載4枚空空導彈內置彈艙的基礎上。換裝上了風冷相控陣雷達,該雷達有一項先進優勢,能對三代機的雷達進行原位換裝,還不佔用機體空間。另外還對機型進行了改變,機頭雷達罩更加尖銳,座艙蓋更加融入前機身,機身下表面與機翼之間的過渡也更加平滑。並且菱形機頭,還具備了隱身特性。目前就這款輕型隱身戰機,成飛已經和巴方展開了深度談判,正式出口指日可待。


迷彩虎軍事


隱身版梟龍作為一個技術驗證項目當然可以研製出來,但是,很難轉化為商業上的成功,除非進行徹底的革命性設計。

首先,本身單發的梟龍體量太小,如果隱身化處理後,還有多少剩餘空間來裝燃油和武器呢?如果設計成外掛,則其隱身帶來的效費比顯然不會太高。



其次,梟龍隱身化後的價格與性能問題。隱身化設計後,必然需要採用更多的新材料、新的傳感器和新發動機,其價格一定會飆升,如果採取“將就”的窮人化設計思路,這樣的戰機在“隱身界”中依然會是一個很尷尬的“高不成低不就”的項目,價格不低,性能卻不如F35,難於獲得市場上的成功。



第三,FC31是一個替換梟龍戰機的很好的項目,成飛應該沒有必要另外設計一個對應項目。一方面,沈飛在FC31項目上深耕良久,隱身化的梟龍在F31面前應該沒有太多機會。FC31 本身就是一個面向第三世界國家而研發的廉價“F22”,是替代梟龍最合適選擇,原來是沈飛自籌項目,但現在看來得到了國家的資助,成功轉正的可能性很大。另一方面,沈飛把大部分資源投入到FC31項目上,說明其沒有剩餘的資源去開發更具革命性的垂直起降隱身戰機,成飛應該抓住這一點,才有可能延續輝煌。



第四,如果成飛真的有隱身版的“梟龍”項目,應該是單發放大版,其體量應該接近F35,甚至有可能也是垂直起降型或至少具備推力矢量,其極有可能採用高涵道比的WS發動機。因此,個人傾向於認為,成飛正在研發難度更大的中國版“F35”,而不是把資源浪費在第三代機的“隱身化”改進上,否則,會影響未來幾十年成飛的發展前景,畢竟,J20的裝備規模不會太大。

因此,即便成飛近期拿出隱身版梟龍模型甚至實機,也僅僅是驗證常規氣動佈局的隱身性能,因為成飛缺乏常規氣動佈局隱身性的相關設計經驗。而常規氣動佈局的隱身性探索很可能是為研製中國版“F35”做技術預研。

成飛的志向應該不止於修修補補,從梟龍到F35的距離有多遠,成飛人應該很清楚


鶇飛天


既然是隱身版的梟龍,就說明不是重新研製,是在梟龍上改制。不能叫研製。


把梟龍改成隱身的是可以做到的。技術難點在於機身外形變化,飛行時空氣動力受力情況也隨之變化,對飛機飛行穩定性、操縱性有影響。要重新計算飛機重心和氣動中心。

機翼形狀要發生變化,改成菱形機翼也影響飛機重心和氣動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