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怎么解释?

蔡贤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符合老子一贯的以弱胜强的主张。刚强会招致挫折,木之易折就是这个道理。

不想赢,就不会输

所以老子崇尚水的特性,水性向下,不争不抢,与人无害,与世无争。你给我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就适应它。

故满招损,谦受益。沉默低调,默默耕耘,不招人妒,不惹人嫌,亦不讨人喜爱。才是最佳的状态。

上善若水。无形,一般不会想到它的存在,无性,没有固定的样子,顺应万物



卢老皇


善,shàn,会意字,从羊从言。意思是:像羊一样说话。

像羊一样说话,才不会吵架、打架,才会有进一步产生合作的可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羊最大的特点是羊角内弯,它们打架不会杀死对方。此外,羊温顺。所以,羊是一种合作的象征。

那上善若水要怎么解释呢?

上善若水简单的说,就是善像水一样。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这句话是说: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恩泽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以柔克刚,有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恩泽万物而不争名利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

世人就是世间上的人,不要和女人一般见识,女人多数是不讲道理的;不要和小孩一般见识,小孩多数是不懂道理的;不要和朋友一般见识,争个高低又如何?争来争去,说不定到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不要和老人一般见识,现在的老人都惹不起。

以柔克刚,有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随机应变是一种智慧。做到了这些,还怕事业不成功?爱情不成吗?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

这就是上善若水的真正意义所在。

你是怎样理解上善若水的呢?

感谢你的阅读。


悟文化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八章。

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直译为:最高尚的品质就像是水一样。其涵义为:水能够滋养万物,是其才;安居低下、甘处卑微、不与万物争利,是其德,正是这"德才兼备"品性,让老子盛赞水几近于"道"。水利于万物而不争,已经达到了"上善"的境界了,毕竟有形有迹,与无所不在、无迹可寻的"道"尚有一丝区别,所以王弼、苏轼等人均指出"几于道"。无限地接近于道,但还不是"道"。

不过,道赋形于水,为我们学习了解“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条件。关于如何实现“上善若水”,各位看官不妨移步翻阅拙作《何谓上善若水,如何上善若水?》,一起探讨玄奥神妙的《老子》。


我是爱读书爱学习的“子赋新语”,欢迎各位一起来探讨养生处世、投资理财、读书旅游......


子赋新语


老子道家学说最顶级的思想和最深邃的智慧-----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意思是说:具有最上乘的善和最高尚品德的人,都像水一样,有着美好的品格: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能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老子最顶级的思想和最深邃的智慧,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成功的秘诀。

要成功,就要读懂上善若水这句话所蕴含的智慧。

不争强好胜,像水一样绵软柔弱,反而在柔顺中战胜一切。

水是世界上最绵软柔弱的东西,但它却能滴水穿石,以柔克刚,在柔顺你中战胜一切。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应用水一样绵柔的思想,在柔弱中内敛,在柔软中坚强,最终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不刻意追求高高在上,像水一样善于处在低处,反而可以走得更远。

水总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源源不断地往低处流走,不经意经走得很远,最后汇入宽阔的海洋,到达理想的境地。

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像水一样,低调地把自己放在不引人注目地方,忍辱负重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哪怕最终身处高位,也仍然像水一样谦虚低调,这些人最后都能走得最远。

一无所求并非一无所有,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反而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水日夜奔流不息,滋润万物造福万物,从不求回报,反而在造福万物浸透万物中,所向披靡,无所不在,最终于瑞物细无声中将整个世界囊括在水的怀抱。

一个人,每做一件事情,如果能像水一样,无私奉献和付出,不想着索取和回报,反而在帮助别人奉献价值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最终得到自己想达到的高度和想要的一切。


行走与写作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指的是人的一种大智慧和大胸怀。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哪怕是再巨大的轮船,也要行在水面上。水的浮力能够把沉重的船撑起来。但是水也能够把船淹没。所以说,水其实是拥有无限大的能力的,但是它却甘愿给船做帮手,辅助船前行。可以看出,水的胸怀和气度。

2、形态独特

上善若水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品行,就好像水一样。能够海纳百川、承载万物,能够洗尽污浊、滋养万物。虽然它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却从不与万物相争。只是默默的遵守自己的行动轨迹。

虽然水没有固体坚硬,没有气体隐没,但是它却有自己的形态。

3、能够照见自己

我们都知道,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镜子这种物质以前,人们都是通过水的倒影来看自己的容貌的。所以水是可以照见自己的。

实际上,水能够照见的并不仅仅的外貌,还有内心。

当我们看到了清澈的水,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污浊和复杂。如果能够自己也能够做到清澈豁达,那么离“上善若水”的境界就很近了。


益菲读书


在讨论起道家思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道家的思想包含宁静、谦逊、无为、虚怀若谷、善良等。

如果说这就是道的全部的话,那实在是,要么是自己幼稚,要么是自己在蒙蔽幼稚。

万物两极,阴阳对立,善恶并存也是道家存在的学说。道德经中的思想是善与恶并存,阴与阳相交,谋与术相替,暗与明转换。

换言之,道德经是对立的学说(对立只是道德经中包含的很小的一部分)。

就拿‘上善若水’来讲,我很自信任何经历过社会底层实践或者一直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会喜欢并接受我‘黑暗’的‘上善若水’解说。

在讲‘善’这个字的时候,多数人会把‘善’做成善良来解说,最好最仁的善良就像水一样,绵绵柔柔,不争不抢,还帮助人。

这样的人如果放到现实中会怎样?老老实实不偷不抢的人,最后的人生结果是怎么样?

有哪些老实巴交的人开上奔驰,住上别墅了?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见识来想一下,哪些老实人有此成就?

如果这个社会是老实人的天下,那关于这样的翻译学说成立!反之,这样的翻译学说就是错误的学说!

上善若水中的‘善’并非善良的意思,而是擅长高明的意思,如能攻善守、善工善手,《史记.刺客列传》中秦皇帝惜其善击筑。这些‘善’都是表明擅长、高明的意思。

这么理解‘善’的意思,就会发现《上善若水》全篇是另一种解释。

那即是翻译为:

做人最高明的手段应该效仿水的做法。水知道要与其它的事物保持的和和美美的,才能成就自己。

(注意了,水如此之作法是有目的性,是要成就自己。俗话说人脉即是钱脉,多一天朋友多一条路,正是这个说法)

处在众人最不愿意待的地方(或位置上)

(水的做法从行为和过程上都是帮助别人,成就别人。人的自私自利性让很多人都不愿意如此,实际上睿智高明的做法就是成就了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其实这就像做投资,你投资一家不被人上市公司,自然希望他效益越来越好,他效益好,你才能有收益)

因此这样的做法你看不清说不明其中本质,故像自然随心又包罗万象的道一样。

然后从“居善地……动善时”这都是行动成功必备的要素。

最后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为:看起来没有什么争争抢抢的,那是因为该做都已经做好了。同时,都做好了一切,那对于别人来说,我不与你争抢什么,我也就不得罪人,我也就不被人指责有什么罪过和过失了。

说到本文的最后,还想反问的是,我们现有的翻译是:善良的人像水一样。水怎么善良了?水可以阵势汪洋,倾泻千里,毁坏农田无数,顷刻间夺人性命,水又善良在哪里?

当然有人会反呛道说:好的不学,你学坏的,要学习好的一面,摒弃不好的一面。

道德经不是儒家的仁义经典之书,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样才构成了“道”。同属道家的鬼谷子正是看中了‘道’的发展规律,才能截道而生,创立《本经阴符七术》,即《阴经》。

发表这篇文章不是让人去怎么学坏,怎么更有心机。而是让人学明白一点,不要去做不明不白的老好人,而是要明白做好人的作用,好人给自身带来的气运。

如今很多道德经的论点都是建立在现有的翻译上总结得来。建议不要去标榜什么仁义善良至德,治国之理念若选用此等理念,无异于自取灭亡。

鬼谷子这样的纵横家都说人的心机是无穷计也,转眼就是一个机谋,仁义道德挡不住这样的人心。只有以法而治,如此道法自然,如此,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最后,这里解释的比较笼统,不成系统,以后本人会逐章讲解道德经,系统的‘黑暗’的道德经)


寄托村里希望


“上善若水”这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成语了,原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句子本意是说,人世间最高的善行莫过于像水一样,水泽被万物,而与世无争;水是无形的,随万事万物而赋形。

那么,这个成语对于我们当今为人处世之道又有什么帮助呢?我想,这最起码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一是概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水是万物之母,是我们生命的起源,他无需向人证明它的伟大,它就是伟大。无论你信与不信,它都在那里。所以,我们不要一味地争你长我短,真正有才能人为达到目的不是靠挖空心思、动用任何手段来跟别人争抢,而是靠自己的德行来感化的人。

二是兼容并包,有容乃大。水至柔至阴,没有什么它不能包容的,世上万事万物都在它的包容之下。做人不也是一样吗?看不惯别人的人,别人也看不惯你。那些睚眦必报、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表面上看是性情中人,情商不高,说到底就是没有容人之量,你容不下别人,别人又怎么能容得下你?

三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善万物而不争”,不是讲水没有原则,它也是有“脾气”的,不是一味地“一团和气”的,它也会“金钢怒目”。做人也是,不要说一个人好说话,是个“老好人”,但也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不然就变成“烂好人”,反而让人瞧不起。

最后,上善若水,表面上讲的是自然界中的现象,其实更多的是给我们启发做人的道理!以上回答,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点赞、转发或者评论!


窗外的白杨


文|聆天听雨

大家好,我是聆天听雨。作为一名文化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越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其次水化成气,气看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无比。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财】。
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石穿。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
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能屈能伸】。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周济天下】。
雾似飘渺,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聚可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种境界:【功成身退】。

人心如水。之所以有能力悬殊、善恶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罢了。


这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文化相关的文章,谢谢!


聆天听雨


大家好,上善若水字面上可以简单解释为 最高等的善就好像水一样。那么水有什么善之所在呢。 我仅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对上善若水的理解



一 上善,首先要公正无私心

带有私心刻意而为的善只能是一种买卖。水滋润万物,从不有所区别,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野草,都可以因得到水的灌溉而茁壮成长。所以,真正的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修为和境界,是一种自信和从容。功利性刻意的讨好和施与不是善,只是一种虚假的交易。

二 上善,待人待物要温和谦虚

静水流深,波平如镜。水是至柔的,可以滋润任何干燥的土地而使其变得温软。不争不抢,遇到任何障碍都主动避让,谦逊地绕道而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现实中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非常温和谦虚的,很少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只有那些暴发户才说话粗声粗气,媚上怒下。







三 上善,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善良不是软弱,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忍气吞声。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温和谦逊是善良的一面,而雷霆之怒则是善良的另一面。狂风暴雨、巨浪滔天是水无穷威力的体现,它可以吞没世间任何丑恶。

生活中有许多老好人,遇事忍让,即使内心不满也从不说出来,众人在评价老好人时往往都会用善良这个词。但真正的善良并不是一味的忍气吞声,而应该像水一样,面对狂风的挑衅能还以巨浪。




除了上面的解释,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如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因自甘处于低下位置而能成海等等。


即佛即道


上善若水,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如今已演变为一个成语,寓意为做人处事的最高境界便是像水,所到之处皆顺其自然。
《道德经》是全世界除了《圣经》之外,被翻译版本最多的一本书。其影响力不亚于《论语》,甚至在其之上。但是,在国内它是被边缘化了的学说,甚至被误解。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人云亦云,各行各业众说纷云,笔者只作自己的理解,难免唯心,志同道合者共勉。道不同,不相为谋。

首先要明白道家的思想,其次再来解释这句话才好顺理成章。

01 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但凡世间万物皆应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无不为,争而不争。相对于有为而言,则是有意破坏了事物的本性,使其面目全非,那么事物不好的一面便公诸于世,酿成大祸。所以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举个例子,比如,现代年轻人常常喜欢熬夜加班,熬夜追剧,作息时间不规律,于是身体便会作乱,这便是不遵循自然规律的后果。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道今人的身体是铁打的,刀枪不入?非也。

再比如我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财自古以来,无人不爱,但你不能去抢去偷,只能通过正当经营生意,付出劳动而获得。否则,社会法则自然会惩办你,失去的不仅仅是钱,还有社会的信任。唐太宗李世民常常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来告诫自己,警醒世人。他的知行合一换来了唐朝的繁荣盛世。

所以,无为在这里是一种积极的哲学,也是一种处世的方法论。这种无为的方法论,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而且也适用于掌权者治天下。

02 上善若水的影响力

水一种液体,被视为生命之源,无色无味无形存在于天地间。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仁人志士所追捧,无形中赋予了尊贵、高洁、超凡脱俗等品德之意,自成一种德性。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它的字面含义是:世间最高的善莫过于如水那样,它滋润万物而无声,不与谁争风,并且愿意去众人都不愿前往的地方,是最接近道的事物。善者安于状,心乃宽,慈爱,温和,可以处理各类复杂事物,伺机而动,言必行,行必果。正因为它具有像水一样的品质,看似不为不争,实则身为动心已远,无忧无虑。

在中国历史上,“上善若水”的人物成就斐然。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一个知名的典故。姜子牙出生时,家道败落。他年轻时卖过猪肉开过酒馆,但是他并未因贫寒而放弃修缮自己,他勤奋刻苦地学习,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军事谋略,治国安邦之道。心中期望将来有一天能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但时间仿佛不解风情,到了他70岁时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平民,无所见树。这是造物弄人吗?
成功总是属于那些甘于寂寞的人,因为他们走得路,行人很少,甚至没人愿意走,路途中不仅黑灯瞎火,而且还得忍饥挨饿,冒着被豺狼虎豹吃掉的风险赶路。卧薪尝胆,老天终究不付有心人。于是,姜子牙在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终遇见了赏识之人姬昌,辅佐姬昌建立霸业,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成为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

纳兰性德的爱水可以说已经去到骨子里去了。一本《饮水词》写尽相思,成就非凡,无人超越。所居之处皆是流水潺潺,亭台楼榭。所写之词关于水和荷花尤其多。水之德,君子之德,以柔克刚,川流不息,这是纳兰性德最看重的一点,也是他向往的境界,虽一生短暂却流芳百世。这样的文人,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如诸葛亮,鬼谷子、李白、杜甫、陶渊明等。

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非法扣留,国内一片哗然,从而引发了一场爱国热潮,对于美帝的所作所为绝不妥协。美国驱逐华为的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未得到响应,就连美国人自己也觉不妥。在禁令未实施前,美国企业加班加点为华为供应尽可能多的储备货,这中间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这一切都离不开华为创始人的“道”,明明自己可以生产的东西,偏要拿给别国去做。明明自己有的能力偏要藏着,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破坏平衡。如水,看似不为不争,实则信心满满。
《道德经》博大精深,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