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为了防疫控疫 许多乡村用上了“大喇叭”

然而总有“大喇叭”到不了的地方

于是很多巾帼姐妹就

走上街头 挨家挨户宣传

用她们的“小喇叭”

把防疫控疫落到实处

1、坐标乐山:传播关爱音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袭,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市建会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车卫,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一名优秀妇女代表,放弃了与丈夫、儿子回家团圆,穿梭在辖区的每一个角落,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疫情隐患。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车卫带头到各小区、楼栋及居民家中宣传防疫知识,发放《倡议书》4000余份,逐户走访排查返乡人员情况2775户,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前期返乡人员实行医学观察7人,亲自上门慰问,安抚返乡人员情绪。她用小喇叭每天到各个小区进行宣传,劝导关闭了辖区内的所有茶楼和麻将馆,鼓励居民少出门、少见面、少聚会,勤洗手、多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不断坚定大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社区居民对车卫小喇叭都拍手称赞,还自编了一首顺口溜《乡音乡情》。


乡音乡情

小小喇叭能量大,

面对疫情不用怕。

科学宣传讲到家,

社区居民个个夸。

不用出门不乱走,

勤戴口罩勤洗手。

防控疫情靠大家,

众志成城灭了它。


2、 坐标绵竹:架起连心桥梁


近日,绵竹市富新镇大街小巷人们总是会看见一个熟悉身影,她就是绵竹市富新镇荣华社区的支部委员、妇联主席朱翠英。每天一大早,何翠英就会穿上“绵竹巾帼志愿者”的红背心,手持小喇叭,来回穿梭在富新大大小小的街道上。“出门戴口罩,不去打堆堆,买完东西就回家……”每天从早到晚,一直用小喇叭宣传防疫知识。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大部分群众都理解,比较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也有少数不配合的,有的在公共场合不戴口罩,有的不愿意收拾摊位,我就不厌其烦,一路喊话,直到对方‘听招呼’为止。”何翠英说。


现在,何翠英的工作被更多的富新老百姓认可,大家都称赞她“翠英小喇叭,起了大作用”。


朱翠英谦虚地说:“保障辖区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社区干部的分内事,现在全国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护人员更是辛苦得多,比我们付出得多的人大有人在,我只是做我该做的,社区就是我的阵地。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光喊喊口号,关键时刻我们要站出来,老百姓才有安全感。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战,让集镇恢复往日的热闹繁荣!”


3、坐标宜宾:筑牢防护屏障


“禁止在城乡各农贸市场进行活禽、野生动物交易和宰杀,禁止近期城区、各镇场镇、村(社区)举办各类大型文化、体育、旅游、展销等活动……”


连日来,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新生村里的“大喇叭”一直滚动播放着疫情防控相关禁止性规定。


一大早,南溪区长兴镇新生村党支部纪检委员、村医生冯良容便戴好口罩、手套,带上体温计、宣传资料和当天的报纸等物品,“追”着喇叭声,开始了入户工作。


防控疫情,别把农村漏了。但一个村里,总有“大喇叭”到不了的地方,那些地方,就得靠冯良容这样行走的“小喇叭”才能将声音传播开去。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冯良容为武汉务工返乡村民古某一家监测体温


行走的巾帼小喇叭太给力!农村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小喇叭,转起!

△冯良容向村干部讲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冯良容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入户面访、监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实时报送镇卫生院。“作为村上的纪检委员和村医生,村民的生命安全在我心中永远排第一位。希望我们能团结一心,平安渡过这次难关。”冯良容的话真诚而坚定。


中午过后,村里的“大喇叭”继续滚动播放着,路上少有行人。冯良容带着她的宣传资料、最新的报纸和她的“小喇叭”,继续向下一户农家走去。




她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

选择了守护更多的家庭

正是因为有这些巾帼“小喇叭”

乡镇的疫情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控制

向她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