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內容要點:

① 從“推著貧困戶往前走”到農戶嚐到甜頭主動“跑起來”

② 從無中生有推動村民脫貧到“扶志”與“扶智”並舉

③ 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守著青山綠水,如何讓它變成金山銀山?作為鄭州西花園,這是擺在新密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足不出戶能不能脫貧?沒有資源沒有優勢如何攻克深度貧困堡壘?這是新密市拐峪村133個貧困戶,對定點幫扶單位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及其駐村第一書記郭振偉提出的難題。

令人欣慰的是,這道複雜的脫貧難題,被他們破譯了。

從“推著貧困戶往前走”到大家嚐到甜頭主動“跑起來”,從無中生有推動產業發展到“扶志”與“扶智”並舉,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精準施策,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為國有企業參與精準扶貧提供了具體樣本。


【遇難題】人均收入只有1800,因殘致貧咋幫扶?

在鄭州西南35公里新密境內,深秋的拐峪村綠樹掩映、山巒疊嶂。據傳這裡有一處桃花源,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意境相似。

在爬山路盡頭,倚靠斜坡有一戶人家,門口一對夫婦正在編制荊條,5分鐘編一塊,不到半天,三輪車裝滿了。男人遠遠看見駐村第一書記郭振偉走來,指著滿車荊條,高興地說:“郭書記,你看,又能賣不少錢。”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李天河與妻子在編荊條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李天河與妻子編好的滿滿一整車荊條

拐峪村是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的定點扶貧村, 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時,有133戶597人貧困,其中包括李天河一家5口。

說話的男人正是李天河,長相憨厚,濃眉大眼,今年42歲。如果不拄柺杖,你很難發現他有腿疾。

說起來,這也是一位苦命人。十二三歲的時候摔住了腰,23歲的時候骨髓炎截了肢,多年來倚靠一根柺杖行走。

“2015年我被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派到拐峪村任第一書記,當時建檔立卡時,李天河一家五口人,人均收入只有1800元,‘兩不愁三保障’沒有達標,人均純收入更是沒有達到省市標準,可謂徹頭徹尾的貧困戶。”郭振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李天河家的老房子

李天河是家中唯一的兒子,失去勞動能力後,整日在家唉聲嘆氣。父母年邁身體老毛病不斷,妻子有間歇性癲癇,女兒還有心臟病,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垮了李天河的鬥志,也打消了他站起來的信念。

第一書記郭振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作為第一書記的堅強後盾,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主動擔負重任,成為這倆貧困戶的“幫扶責任人“,全公司上下齊心協力制定幫扶方案。


【想辦法】巧借政策“東風“,手把手教村民養蜂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李天河家的蜂箱

郭振偉很清楚,作為第一書記,就要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創造性,主動研究當地資源優勢,整合社會各方資源,打造多元幫扶格局。

郭振偉多渠道打聽,意外得知省畜牧局有項惠民政策,貧困戶可免費申請蜂箱養蜂。

“這又是一個足不出戶賺錢的好門路。”郭振偉一陣竊喜,立刻幫助李天河一家申請了多箱蜂蜜。

為了幫助貧困戶快速上手,郭振偉和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的幫扶隊員們專門買來養蜂的書籍和視頻資料,自己學會了念給貧困戶聽,手把手教他們養蜂。一個夏天下來,光李天河家的蜂蜜產量就高達百餘斤。

作為對口幫扶責任人,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周建軍一口氣採購了15斤土蜂蜜,他還在拐峪村現場辦公,舉辦深山蜂蜜“拍賣會”,一時間,扶貧蜂蜜供不應求。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河南省精準扶貧信息管理平臺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精準扶貧信息管理平臺上找到李天河父親李長安的戶主信息,據10月5日錄入的數據顯示,這家低保貧困戶2018年的人均收入為9049.8元,達到省市級標準,“兩不愁、三保障”真正得到保障,並標示“預脫貧”狀態。

養牛和養蜂讓李天河一家嚐到了致富的甜頭,人均純收入數據也節節攀升。這使他對黨的好政策,對明天美好生活充滿了信心,幹勁更足了。


【出實招】從“推著走”到良性“自轉”,內生動力是黨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推著貧困戶往前走”,到嚐到甜頭主動“跑起來”,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主任李鴻章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作為勇擔社會責任的電網國企,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突出黨建在扶貧工作中的領航地位,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產業扶貧工作中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使黨建成為激發貧困村內生動力的“紅色引擎”。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幫扶隊員為貧困戶送上糧油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幫扶隊員幫助貧困戶安裝電燈

“公司30多個黨支部都參與到幫扶工作中,公司全員配合第一書記扶貧攻堅。“李鴻章說,起初,我們到貧困戶家走訪調研,宣講扶貧政策,幫扶隊員老吃閉門羹。

“後來,我們換了一種方式,開展清潔家園活動,用實際行動去感染人。”李鴻章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公司領導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為了打入貧困戶中去,領導帶隊定期到家裡‘髒亂差’的居民家中大掃除,擦灶臺、疊被子、掃院子、抹桌子……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幫扶隊員在給村民家的孩子洗頭

從起初村民見他們就煩,如今見不到他們還主動打電話喊幫扶隊到家裡吃飯,雖然走近群眾的方式有點特殊,但來往多了,貧困戶們慢慢接受並依賴上這群“親戚”。

當前我們正在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教育活動,到底什麼是初心?怎樣才算密切聯繫群眾?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怎麼放?其實,說白了,你與群眾聯繫密切不密切,只有群眾自己知道。誰跟群眾親近,誰就能吸引老百姓……

老百姓們發現,這群城裡人來到家中,幹好事幫大忙,還不時能幫忙拿拿主意指指路,郭振偉和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幫扶團隊,像個“奧特曼”無所不能。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幫扶隊員和群眾一起包餃子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走訪貧困戶就像“串親戚”

誰家真貧困,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的幫扶隊員們積極幫扶,按程序申請政府有關補貼;貧困戶子女上學有啥優惠政策,他們是百事通;跟金融機構貸款咋實惠,他們就是半個專家;甚至家裡孩子青春期叛逆,這群城裡人又“變身“心靈導師……

今年8月份,拐峪村飛出了金鳳凰,相繼有7名高三學生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熟悉政策的郭振偉及時收集整理孩子們的錄取通知書,為學生們申請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學費補助。

“孩子上學是大事,我們必須幫一把。“走訪中得知侯戰國的女兒侯豔娟考上了大學,供電服務分公司經理、供電服務分公司第一黨支部書記王宏亮當即從兜裡掏出600元錢塞給侯家,隨後還號召支部黨員捐款資助,大家你500,我600……愛心潮湧。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幫扶隊員向貧困戶家庭捐款

該公司創明安裝公司支部書記王松密,自己家中生活一般,但看到幫扶對象晉永軍的女兒晉夢瑤考上大學,毫不猶豫拿出1000元進行捐助。

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其他黨支部也紛紛湧入幫扶隊伍中,掀起金秋入學季一股愛心潮。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幫扶隊員向考上大學的貧困戶家庭學生捐款

李鴻章說,經過幾年努力,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建立了一支政治覺悟高、綜合素質強的駐村扶貧幹部隊伍和一支熟悉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產業扶貧業務骨幹隊伍,他們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以及五保戶村級供養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見成效】啃掉“硬骨頭”,“一戶一策”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拐峪村第一書記郭振偉在辦公

10月14日,郭振偉在整理五保戶貧困戶王進才的資料時,在脫貧狀態一欄,鄭重寫下“預脫貧”三個字。

2015年~2017年,拐峪村13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摘掉貧困帽,只有李天河一家5口和五保戶貧困戶王進才1人沒有脫貧。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見到王進才時,他正躺在新密市為民醫院的病床上酣睡,紅潤的面孔讓人看不出,他一度深陷泥淖的淒涼生活。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幫扶隊員看望慰問王進才

23歲外出打工,不慎從房頂摔下,腰椎損傷,下肢癱瘓,王進才26年來孤身一人癱瘓在床。當幫扶隊員發現他的時候,他既沒有低保也沒有補助,生活上精神上飽受摧殘。

作為王進才的幫扶對象,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總經理蘇迪詳細詢問了王進才的致貧原因、生活現狀及想法打算,幫他制定了詳細的“脫貧計劃”:申請低保救助、殘疾人補助、醫療救助……自從有了“量身定製”的脫貧方案,王進才住進了養老院,實現了“自給自足”。

為了在2020年實現全村脫貧,近年來,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以制定完善“一戶一策”精準扶貧方案為抓手,堅持一戶一個檔案、一戶一個策略,下足功夫,摸實情、問需求、問建議,因地制宜,因戶而異,確定具體幫扶措施。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拐峪村村民戶檔

隨著掉隊的“倆燕子“步入”預脫貧“狀態,拐峪村整體脫貧指日可待。

目前,拐峪村人均收入實現1.3萬元以上,遠遠高於4070元的人均收入脫貧標準。

在外人看來,眼前的“青紗帳“層林盡染,度假消暑兩相宜,真真一個鄭州的桃花源。

通往拐峪村這個桃花源的地方,有條深入伏羲山腹地的“網紅大道“。華燈初上,粉黛子草隨風搖擺,一排排整齊的路燈散發出溫暖的燈光,這燈光就像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注入山區貧困戶的一股力量。

近年來,該公司黨委多次帶領黨支部書記深入拐峪村召開扶貧工作會議,該公司為1組2組群眾出行照明安裝路燈93盞,投資48萬元。今年7月,有村民反映電壓低,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特調派新建變壓器一臺,解決了該村高峰用電問題。

此外,該公司還協調資金近10萬元完善村部黨建活動陣地、文化陣地,為五保戶和貧困戶送去米、面、油等食品,協調鄭州市直機關醫院進行免費義診,加強農民工再就業技術培訓,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精準扶貧的新密樣本

10月18日河南商報A07 PDF版


文/圖:河南商報記者 齊亞瓊 見習記者 郭佳慧 實習生 袁媛 通訊員 朱韶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