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24小時輪守 構築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我們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就是這道防線上的‘戰士’。我們應該在城鄉的各個角落,在防控疫情的緊要關頭,我們應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2月5日,息縣縣委書記金平在全縣疫情防控調度會上強調。

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疫情蔓延,連日來息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相繼發佈了規範車輛通行、住宅小區疫情防控、控制城區人員出行、農村防控20條等通知通告,外防輸入、內防流動,織密鄉村防控網,嚴防死守,做到與疫情防控工作無關的人員車輛不得外出、不得上路,對重點人群嚴防隔離監管無死角。

這些措施落實的怎樣?2月5日,筆者跟隨縣紀委監委督查組實地探訪。

出縣委大門,有人員出入檢查點,所有進出的人員和車輛都要登記,逐人測量體溫。

譙樓街是縣城最主要的街道之一。大街上廣播喇叭不停地播放著關於疫情防控的通知通告,除公安、垃圾清運、保潔、城管執法車輛和人員外,很少碰到別的車輛和行人。放眼街道兩側,每個住宅小區唯一的出入口,均有佩戴袖章或者身穿志願者服裝的人員把守,別的巷路口全部用鐵皮封閉。在縣委辦家屬院南門值班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不是本小區人員一律不得入內,本小區住戶每天可以派一人出去購買生活用品,但出入必須量體溫、登記報備。”

出縣城到與潢川接壤的關店鄉,途徑龍湖辦事處、濮公山管理區和八里岔鄉。路上人車稀少,路兩側入村入組的路口用障礙物設立卡點,佩戴紅袖章的村組幹部把守。

在關店鄉熊灣大橋,鄉設有檢查站,多名工作人員或驗證件登記,或量體溫、或推開障礙物放行,嚴肅認真、井井有條,整個流程不超過2分鐘。

上午10點,進入關店鄉,入鄉主幹道空無一人,首集鎮西口,執法人員拉起了一道警戒線,逢人逢車必查,無特殊通行證件不得通行。街上的商鋪除供應居民生活必需品外,全都閉門休業。

村組的情況如何?督導組不打招呼,隨機查看了任圍孜村等村。任圍孜村是該鄉第一大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是疫情排查防控的重點。在該村東端入口,駐村第一書記宋斌與兩名村組幹部守在卡口,我們出示證件、說明來意、逐人登記、測量體溫後才讓入村。車輛行駛在村組水泥路上,見不到來往的行人,村民或者自家菜園裡勞作或者呆在家裡,沒有發現聚集和偎堆聊天現象,村村響廣播巡迴播放疫情防控的相關內容。到村部,村支部書記谷正海和一名村幹部剛剛巡查回來,手提的小喇叭還在播放他們自己錄製的宣傳信息。村裡老年人多,防範意識較弱,為加強宣傳,谷正海帶著網格員,走組串戶時小喇叭、村廣播大喇叭一起上。

村支部書記谷正海告訴督導人員:“全村有14戶22人從武漢回來,還有一名與我縣確診患者有過接觸史,也列入了重點隔離監控範圍。對這些人,標註了提示牌,建了微信群,每天兩次量體溫,並由村醫上門消毒,到目前尚沒有發現人員身體方面有問題。對其他群眾也是教育引導不外出、不扎堆,如果需要購買生活上的必須物品,報告給村組幹部統一採購。”

鄉黨委書記曹桂海說:“第一道防線不容有失,鄉村幹部必須衝上一線。關店鄉東西狹長,管住兩頭的出入口就隔斷了病源傳播的渠道。每個村將從武漢回來的重點人群管控著,要牢牢守住這個陣地,當好群眾的守護人,我們有戰勝這一切阻擊戰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