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对酒

近代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国难当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前言

不吝惜花费千金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去换美酒也算得上豪迈。

应该多珍惜这一腔革命的热血,将来献出它时,定能化成碧绿的波涛。

秋瑾的小诗“对酒”作于1905年,即光绪三十一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国事板荡,中华民族濒临灭绝的危险,而满清王朝腐败不堪,鉴湖女侠愤然而起,她本出身书香门第,却不愿做娇花弱柳,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于1904年变卖掉自己的全部首饰衣物东去日本留学。她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报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在日本她以高价购得一柄宝刀,并学习剑击和射击技术。秋女侠是近代史上一位奇女子,击剑,舞刀,豪饮,赋诗,俱能来得,尽显巾帼豪气。1905年从日本回国,走访好友吴芝瑛,以所购宝刀相示,纵情豪饮,酒酣耳热,拔刀起舞。

国难当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后两句就点明了诗的主题。对“千金”和“貂裘”毫不吝惜的秋瑾,对自己的生命还是珍惜的,满腔的热血绝不能白白的流淌,一定要流的有价值。“化碧涛”,是诗人引用了一个典故,相传周朝时有个忠臣叫长弘,他死了三年,血化作碧色,人们常用碧血来比喻烈士所流的血。这就充分体现了诗人爱国的豪情,洋溢着诗人壮志未酬誓不休的豪迈气概。短短四句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革命女侠的英雄气概。

中国是数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同时,蕴含在我们骨子里的是如岩浆般滚烫的热血。江湖豪气,英雄气概是我们的向往,更是我们的信仰。

如今大难当头,疫情严重,但生在我们骨子里的热血就会因此平复吗?

国难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团结一致,共同进退,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战火,没有饥民恐慌。但当每一次国家与民族遭遇困难,遭遇灾难时,我们都是民族的英雄。

国难当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赏析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两黄金去购买锋利的宝刀起兴,“千金”本是珍贵的钱财器物,而诗人却毫不可惜地用来换取别人看来价值根本不足相当的东西。表现了诗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诗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与首句呼应,诗人愿意用名贵的貂裘去换酒喝,这些贵重的东西都毫不犹豫地舍弃,诗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语,显示出诗人仗义疏财,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第吴芝瑛久知秋瑾有光复志,虑其事泄贾祸,屡示珍重。面对好友的提醒,这就有了本诗的第三,第四句,秋女侠的回答。借用周朝的忠臣苌弘鲜血化碧的典故阐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蛮强的热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应当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只有这样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同时抒发诗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豪迈情感。

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