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区的168小时———一名江西基层医生的抗“疫”笔记

七天,在平常里,只是短暂的一周,挥手就过,转瞬就忘。但对于在隔离区里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的医护人员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泰和县人民医院第一批进驻隔离区的医护人员,经过七天的艰难奋斗,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在与第二批人员做完交接后,顺利而归!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这些医护人员们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呢?下面是第一批医护小组组长泰和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谢惠芬讲述的经历。


隔离区的168小时

隔离区的168小时———一名江西基层医生的抗“疫”笔记

2020年元月24日,是一个让我永铭于心的日子。除夕,万家团圆。而我们作为泰和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抗击疫情的先锋队员,背起了简单行李,告别家人,走进了"人见人畏"的隔离区。在那几天前,鉴于"武汉新型肺炎"愈来愈严峻的形势,县卫健委、医院联合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隔离区以备抗击疫情之需。大年三十下午,医院领导在开完疫情防控布置会后,马不停蹄赶到感染科楼前,为我们"抗疫小组"举行简单的欢送仪式,并宣布以谢惠芬为组长的七名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批进入隔离区的团队正式成立。我们在隔离区门前立下军令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抗击疫情。召即来,来能战,战必胜,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口号大家都会喊,但真正轮到自己时心里却很惶恐,毕竟此去前方有多少漩涡险滩难以预料,想到家里未成年的俩小孩,我鼻子情不禁酸酸的,尽管出门时老公很支持并嘱咐我不要担心家里他会照顾好家人。面对院、科领导的送行,有两个护士女孩掉了眼泪,场面真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欢送仪式一结束,我们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前些天陆续收治的发热病人都转入来了,这些还是普通的病人。到了晚上10点30分,接到县疾控中心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武汉务工返回发热病人谭某核酸检测呈阳性。狼来了!虽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狼来了时我们还是很恐慌的。大家都已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否则不会那么快就泛滥全国。我们自己给自己打气,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当夜10点50,医院紧急召开专家会议,讨论救治方案,研究如何更好地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等。隔离区里,我们在紧张地忙碌:会诊病人、隔离消毒、污染垃圾处理…一直忙到初一凌晨4点多。其中刘小英、尹倩雯等几位护理人员累得实在挺不住了,只好卷着被子趴在桌子上打个盹。这几个刚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原本在家父母的庇护下承欢,此时此刻却穿起厚重的防护服在这里战斗。

隔离区的168小时———一名江西基层医生的抗“疫”笔记

因隔离区医护人员不足,病人多任务繁重。初一一大早,科主任彭培福就打电话康敏医生火速赶往医院进驻隔离区支援。上午九时,市卫健委组织的专家来泰和会诊,会诊一直持续到中午,此时隔离区的几位医生已工作二十几个小时了还未休息。鉴于隔离区医护人员不够,医院还需紧急抽调人员入驻,心内科护士刘丽莉、张丽丹看到通知便主动请缨进入隔离区参与护理工作。由于增加了几位人员,隔离区里的工作才渐渐有序了。

隔离区的168小时———一名江西基层医生的抗“疫”笔记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头盔,虽然可防护病毒侵入,但给我们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几位护理人员在病房里忙碌,时常汗气遮住目镜,给病人抽血全凭技术与感觉,肖苏娟曾几次因看不清上下楼时连滚带爬。辛苦可以克服,但恐惧心理却难以消除。给患者谭某做护理的小妹曾丽几次担心地问我"组长,你说我会不会被感染?我的喉咙好痛哟!"护士肖雪梅听到后也不安起来,老觉得自己也好像有点发热样。大家的恐惧心理与日俱增,其实我心里也害怕,但作为组长我不能有丝毫怯场,我与刘丽莉不断地安慰鼓励他们"我们的防护工作做得这么好,一定不会被感染的!"后来刘丽莉在微信里写道:看到劳累与恐惧把这些花季般的小姑娘折磨得如此憔悴,我默默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大年初五。经过几天没日没夜的劳累,我们已经熟悉了里面的工作,刚想稍微喘下气,却又接到一个令人泪奔的消息,万合一名武汉返回的务工者刘某被确诊了,我们稍稍放下的心又立即被悬了起来,接踵而至的繁重任务又让队友们喘不过气来。对一个确诊的新冠患者我们有多少工作要做,外面的人可能想象不到,这种莫名的苦状我难以用言语形容。我只好不断地为战友们打气,鼓励他们也鼓励自己。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时常为我们送来鲜花、水果、牛奶等生活必需品,为我们加油鼓劲,院领导也每天过来看望我们。每次遥遥望见熟悉的面孔,无形中也给我们增添了一份坚定和勇气!

隔离区的168小时———一名江西基层医生的抗“疫”笔记

接下来的几日虽仍劳累,但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在我们圆满完成七天的任务后,医院派来的第二批进驻人员来与我们交接。我们进来时一切靠我们自己摸索,为了让他们尽快投入工作,我们手把手教他们,让他们适应环境。

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我们从隔离区撤离直接到宾馆休整,接着要进行半个月的医学隔离观察。我们的工作虽然暂告段落,但疫情还在肆虐,还有更多的人在一线抗战。就在我们出来的第二天,听到同事们传来消息又收入了一确诊病人。

我之所以把我们的经历写出来,就是希望全县人民团结一心,遵从政府规定,不给前线的医护人员增加麻烦,更不能让他们的辛苦努力白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