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怎么理解?

新导者



诗意人生Y


壁立千仞:峭壁陡立、形容岩石高耸、险峻之地。

海纳百川: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壁立千仞(慎独之心):世浊(乱世)则逆,道清(居安)思危。

外界极大压力下,我自壁立,就算处于险境也落定稳固,心态长久不变,外界险峻恶劣的环境不能改变我心境;

外界温柔舒服、香风软语,我自壁立,环境如何舒适,也不能改变我的心志,立于危壁,居安思危,永不迷失;

海纳百川(开放之心):形器(身外名利)不存,方寸(赤诚之心)海纳,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

怀抱身外之物,名利加身,能够接纳的人和道理越来越少,最后自困于名利牢笼,逐步落后而不自知,如穿皇帝新装,可笑之极;

抛开身外之物,用赤诚之心对人对事,有用之人为我所用,有用之理为我指引,有用之言为我提醒,众人即我师,去伪辩真,升级人生境界。


每日功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把做人的天机透露了。做人成功,一要处世成功,二要做事成功。这幅对联就透露了处世做事的根本原则——宽容和自律。

所谓"有容乃大",就是要宽容,容人,容事,容言,容物,让我与人能和谐相处。人生在世,不过与人交往。从出生到死亡,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尤其是工作以后,打交道的人群更复杂,更多样,这个时候更需要和谐相处。如果没有宽容的度量和修养,遇事就怒,逢人就吵,一言不和就动手,一物不协就破坏,斤斤计较,暴戾狭隘,毫无快乐可言,带给别人的除了打击伤害,就是悲观沮丧。

晚年的胡适和鲁迅就是很好的例子。青年时代,二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都很激进,胡适推崇自由,鲁迅排斥礼教,都做的不遗余力,对一切不自由的吃人礼教都毫不留情,坚决打倒。到了晚年,鲁迅仍然是"一个也不放过",结果气大伤身,五十多点就英年早逝;胡适就不一样,晚年的胡适一改旧观,提出"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结果收获了人情,连卖烧饼的小贩都说"我的朋友胡适之"。客观地讲,我更佩服鲁迅先生的彻底,那种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因为这样的人很少,很有魄力,一般人很难企及;胡适先生温和随性,具有很强感染力,因为一般人都喜欢温暖的春风,不喜欢肃杀的寒冬。胡适的宽和给人一种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舒适;鲁迅的峻利让人望而难亲。所以相比较而言,还是宽容更能纳众。

说起宽容简单,做起来真难。往往别人一句话就可以把你激怒,更别说做了让你忌讳的事,所以宽容是要学习,要修炼的功夫,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不是告知闻知就能做到的。我在与公婆朝夕相处的一年半,专门练习了这门功课——宽容之课。总结出了几个小技巧,可以在关键时候提醒自己。

1.积极劝慰说三遍。公婆照顾孩子用心,细心,有爱心,但是说话太不中听,而且往往小题大做,没话找话,刺耳难听,动辄喊叫,有时还带脏。婆婆的北蛮家风带到中原文明之地,说着话就能动手,也是长了我的见识了。时间长了,见怪不怪,习惯不了,我劝慰自己,"容忍她,容忍她,容忍她"!在说的过程中缓缓地减少了怒气,也就过去了。

2.小恩小惠不小气。发生争吵,很难没有缝隙,要弥合,非得动点实惠的。有矛盾,不计较,已属不易,还能够不计前嫌,时不时舍己为人,也真的难为我了。有时给她买东西时,我都佩服自己大度,别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别人如初恋,好样的,大气,有格局!

宽容别人的提醒,包容别人的惠行,都不过是修炼宽容的小技法,要真正做到海纳百川的度量,最根本的是提高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阅历,从而扩大自己的格局,开阔自己的胸襟,这才是达到宽容的王道。

所谓"无欲则刚",其实并不确切。真正要做到壁立千仞之刚,不是无欲,而是制欲,确切讲,就是自律。因为人生有欲,有欲才有求,有求才有进,有进才有成,所谓成,非一刚之谓,乃柔而能刚,曲而能伸。只有能柔,才能真刚。无欲之刚,焉能真刚?所以有欲而能克制,方能真正做到刚而无欲,所谓自律。

自律是人所以为人的根本精神。人无自律,与猪狗同。一任本能,吃喝拉撒,非猪狗何!

自律是人变得像人的精神力量。每当我早起战胜自己的时候,每当我跑步坚持的时候,每当我读书强迫做笔记的时候,每当我克服自己不说废话的时候,每天我劝服自己又宽容了别人时……我就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算个"人物"。

自律是人活得更有境界的最好办法。康德晚年规律地生活方式,自律地生活节奏,让他死后心安理得的在墓碑上铭刻那么一句霸气十足却当之无愧的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一生,就凭着那时钟一样准确的生活方式,就让人佩服地不得了。

实际上,人有欲望,才可能刚,所谓无欲则刚,并非否定欲望,而是强调克制欲望,强调自律。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与人交往,严格自律,宽容待人,无论做事还是处世,必定游刃有余,无往不胜。这才是这幅对联的根本精神。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书将军


这是林则徐的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福建福州人,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民族英雄。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湖广、陕甘、云贵总督,官至一品。

一副对联的的意思是:千万条河流流入大海,大海之所以能容纳,是因为它胸怀广阔;悬崖绝壁之所以能够傲然直立、直插云端,是因为它心无旁骛、没有其他欲望。

告诫人们:要胸怀广阔,能够听取和容纳各种不同声音、不同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事情才能办的完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要贪图享乐,杜绝私欲、私利,才能不受诱惑和侵蚀,才能坚毅的立足于世。





九思堂笔记


这是清代名臣林则徐的一副自题联,正确的写法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作者上联以大海比心胸,告诫自己要胸怀宽广,象不择细流的大海包纳百川之水一样,广采博汇,集思广益,从而更好的建立一番功业。下联以峰壁比气节,勉励自己象高耸入云的千仞之壁,摒除杂念,不羁不牵,不畏风暴,做大义凛然刚直不阿的铮铮硬汉,济民报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下联最后一字,分别用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的“大"与“刚",清晰地传递出作者要“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人生修养境界。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精神品格的完美写照。我们今天学习这副对联,就是要学习林则徐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境界,养我们自己的浩然之气。


希言书院


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从字面上理解:高山巍然屹立,是因为没有过分的欲望,不向其他的地方倾倒。而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能容纳成百上千条河流。诗言志,从上联看出作者,在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而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刚直不阿,挺立世间。上下联的“刚”与“大”,相互照应,表达了作者至刚至大的浩然正气。而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也有很深刻的启迪和警示。




W温桂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条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上下联最后一字——“大”与“刚”,意思是说,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更表明了作者的至大至刚。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刚直,来源于“无欲”。这样的气度和“无欲”情怀以及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正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元素。


马到船头直


.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上下联最后一字——“大”与“刚”,意思是说,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更表明了作者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刚直,来源于“无欲”.这样的气度和“无欲”情怀以及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龙駸


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

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条河流。

做人如此,治国也可以借鉴,一个国家各个领域都兴旺发达,能接纳不同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才能高度文明,而不是某一方面畸形发展,造成社会大众的心智的缺失,这样的国家是不会长久富强的。


笑逐君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它的含义是:,大海的宽广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有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做人心胸要宽广,你看那大海,汇集了所有的河川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