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狙击手为什么要把自己拴在树上不留退路?

风云一点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德国和苏联的狙击手在东线战场上打得是你来我往,从而诞生了很多狙击精英,但是我们反观日本,却发现日本方面很少有什么“狙击精英”的存在,中国战场暂且不论,在太平洋战场之上,由于经常身处热带雨林区域,因此日本狙击手通常需要爬上大树寻找制高点。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日本狙击手通常会将自己紧紧绑在树上,那么问题来了,一旦日本狙击手的位置被暴露的话,那么他们岂不是无路可退?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从日本狙击手的装备说起了。要知道在二战时期,日本军工企业还没有来得及设计狙击枪,因此只好用三八式步枪加装瞄准镜的方式解决燃眉之急,虽然后来日本又推出了其他狙击步枪,但是大部分日本狙击手使用的还是由三八式改造过来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实际上,日军的狙击枪十分落后,上面并没有特别惊喜的调解装置,因此日军狙击手并不能做到千里之外取人性命,他们作战的最佳距离是在600米左右。

因此为了提高射击准确度,日本狙击手只能选择在中近距离进行狙击作战。在热带雨林的地形之中,日军狙击手唯一的制高点就是大树,因此,日本狙击手通常会选择上树,居高临下的打击美军,茂密的枝叶还能为日本狙击手提供很高的隐蔽。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个缺点,那就是一旦被集火,日本狙击手由于将自己牢牢绑在树上,因此根本无法逃脱,那么日本狙击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日本狙击手为了完成使命,并不会顾及自己的危险,为了最大可能的击杀美军,日军狙击手将自己固定树上,这样就算是是被美军击中,自己的尸体也不会从树上跌落下来,这种情况也会使得美军更加惶恐,从而浪费更多的弹药对树冠进行扫射。


不过后来,美军发现了对付日军狙击手的方法,那就是燃烧弹和火焰枪。在高温的熏烤之下,日军狙击手根本不能忍耐被高温炙烤的痛苦,纷纷从树上跌落,并且这样也为美军节省了大量的弹药,还具有很强大的威慑力。除此之外,美军也可以使用反坦克炮来摧毁日军藏身的地点,在大炮的轰鸣声中,不善于移动的日军狙击手可以说是美军的活靶子,根本没有生还下来的希望可言。


军武视界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在摸索出日本士兵的这个习惯以后,每次开战之前,他们会先对着远处的树进行轰炸和扫射,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日军的尸体从上面掉下来,也有时候日军的尸体会直接挂在树上,因为他们会把自己绑在上面。



这么做的原因,一来是为了避免从树上掉下来,毕竟狙击手这个工作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时候一埋伏就要几天,需要把自己隐藏起来,如果稍有不慎从树上掉下来,实在得不偿失。

狙击手的作用主要是远距离暗地里射杀重要敌人,在太平洋地区,由于气候问题,所以大部分树木都枝繁叶茂长得很高,如果趴在地上狙击,视野被遮挡,很难发挥狙击手的作用,因此必须得爬到树上获得视野,这样才能锁定目标。



还记得看《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让那帮溃兵到缅甸去打仗, 结果飞机坠毁,王璇饰演的要吗?飞机没有被日军击落,所以领到了衣服和装备,但是在和龙文章他们汇合之后,却遭遇了在树上埋伏的日军,当时要麻还跟对面学鸟叫的日军用鸟叫打了几声招呼,没想到那是日军在互相传递暗号,其实他们对日军喜欢在树上用鸟叫传递消息是知道的,只是会当时没有注意,使得好多士兵殒命。



其实狙击手趴在树上不是日本所独有的,有时候因为环境问题,也会把自己绑在树上,只不过是因为日本“玉碎式”的战争方式比较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当有日本士兵爬在树上把自己绑起让自己没有退路时,大家会认为这又是日本为效忠天皇“玉碎”的另一种方式,所以会格外关注。


风云一点通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狙击手为什么要把自己拴在树上不留退路?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合格的狙击手来说,隐藏好自己,出其不意,消灭敌人,克敌制胜,有时为了安全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狙击手却把自己用绳子拴在树上,当他们射杀美军被发现后无法逃跑转移,可以说这是一种不留退路的打法,这也是造成二战中日本没有著名狙击手的重要原因,这些拴在树上的狙击手像一次性的消耗品一样,用一个少一个。那么,日本人又不笨,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拴在树上不留退路呢?

小编认为,日本人还不至于蠢到用这种方法打狙击战,其原因应该与他们当时的武器特点、战术和武士道精神有关。具体原因是:

一是因为日军的武器没有美军的先进,正面战斗没有优势,从而躲在树上打狙击战。虽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中,由于日本以有心算无心,给美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缓过劲的美军为了一雪前耻,用大炮和先进的武器把日军打的狼狈不堪。瓜岛战役以后,美海军陆战队迎来了大换装,淘汰了笨重且需要水冷的M-1917勃朗宁重机枪,换成了质量大为减轻且枪管外部加装散热筒的风冷式散热结构的M-1919勃朗宁中型机枪。还更换了8发漏夹弹仓供弹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以班为单位配备了20/30发直弹匣供弹的M-1汤姆逊冲锋枪和20发弹匣供弹的M-1918A1/A2勃朗宁自动步枪。可以说,换装以后的美军步兵枪械火力远在日军之上,而日军步兵普遍装备使用的是5发弹仓供弹的38/99式手动步枪,与美军步兵最基本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存在有技术代差,在双方士兵近距离遭遇战中,美军能够吊打日军。因此,日军制定出了“以密林为依托,拉近交战距离,并通过分散排布的远距离袭扰,来阻挡和杀伤美军”的战法。于是,日军被命令纷纷躲在树上打狙击,为了等着偷袭美军不被发现,纷纷把自己拴在树上,吃喝拉撒也不下来。

二是因为日军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荼毒与蛊惑,对上级长官的命令无条件服从。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由于美军武器先进,装备精良,在反扑打击日军战斗中,日本死伤惨重。于是为天皇而战、为圣战献祭的军国主义者鼓动自己的士兵,充分发扬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命令他们潜藏在树上打狙击。据资料记载,当时对日军狙击手的条令是,日本军方命令狙击手要躲藏在树冠上狙击,并且要用绳子将自己绑在树上。若是这些狙击手的上级命令他们在原地不要动,他们就会一直进行潜伏,哪怕是被发现,也不会换地方进行躲避。这也是日军狙击手大量死亡的原因。以至于美军见到严密的树冠,都会条件反射地开枪,甚至用火焰喷射器喷一枪,或干脆用反坦克炮来一发,直接把树冠剃个精光,树上有日军狙击兵自然也被打成了碎片。

三是因为日本在战场上因地制宜的战术考虑。太平洋战争中,战场是在热带地区,没有山石等掩体,茂密的低矮植被下又湿又潮、毒虫叮咬厉害,非常不利于打狙击,于是日军想到了躲在树上打狙击的办法,因为树高视野好,适合打狙击,日军狙击兵又非常善于伪装,有蓑衣斗篷,加上植物的伪装网,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加上包裹的枪身,都让日军狙击兵成为绝好的丛林生物,很难被发现。同时,为了避免瞌睡掉下树,他们就用腰带或绳索将自己捆绑在树上,把高高的树冠当做狙击阵地,此等不要命的疯狂狙击战术,虽然笨拙但却给美军带来了很大伤害。

四是因为日本使用的狙击枪更适合他们在树上打狙击。日军用得是97狙击枪,这种枪其实就是38大盖,佩着2.54倍镜,射程只有500米,这种枪枪管比较长,开枪的时候枪口冒烟很少,后坐力也比较小,射程在150米可以打穿美国大军的头盔然后穿过头部。为了充分发挥武器的威力作用,同时为给地面部队输送信号。日军命令自己的狙击手躲藏在树上打狙击,从上树上起,他们就没打算活着下来,于是纷纷把自己拴在树上。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小编认为,无论是从战术、装备,还是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他们为了战斗不惜一切代价,更何况是把自己拴在树上这样的方法呢?虽然可笑,但确实很有效果。


葛大小姐


日军狙击手在二战时期的装备,比起盟军来那可就差远了,他们使用的狙击枪就是安装了四倍瞄具的三八大盖,后面又装备了99式步枪。这些枪严格的来说并不算真正的狙击枪,它们即没有风偏差和高程的调解装置,装秒系统也相当落后,所以日军的狙击手打不中很远的目标,二战时期德军、苏军狙击手都有杀敌于千米之外的战绩,而日军却没有,这是由装备造成的差异。

武器不如人,只有靠其他方法来弥补,日军的狙击战术也就和其他国家不同,为了提高射击精准度,日军狙击手只好在600米内的距离埋伏,在没有纵深的岛屿争夺战中,中近距离狙击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近距离狙击,即要保证狙击手的隐蔽性,又得保证视野开阔,唯一的方法就是爬树,然而爬树是狙击手的禁忌,一旦暴露就会遭到美军密集火力的打击,根本无路可退。

到了二战后期,被洗脑的日本士兵已经变得非常疯狂,根本不会惜命,满脑子都是和对手同归于尽的想法。日军的狙击手也是如此,为了击杀盟军,他们干脆将自己绑在树上,这样即使阵亡,尸体也不会掉落,盟军连确认战果的机会都没有,为了方便在树上作战,日军狙击手还特意弄来绳子和便于爬树的钉鞋。

日军狙击手将自己拴在树上,这是他们最大的疯狂特点,不得不说,这种方法不仅使盟军伤亡惨重,还给盟军留下了心里阴影。后面盟军找到了对付他们的方法,即用轻机枪直接扫射高高的树冠,或用反坦克炮将树冠剃个精光。


兵说


馆主来了 ,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太平洋战场,除了海战就是岛战。

岛战,就是美军登陆被日军占领的一个个岛,摧毁岛上的军用设施和机场,俘虏或者击毙日军的过程。

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登陆岛屿后,在行进过程中,总是会时不时无目标的随意向树上扫射。

扫射的结果,有时候就有日军士兵从树上掉下来,也有日军士兵把自己绑在树上,被美军扫射到后就直接挂在了树上。

这些士兵都是日军的狙击手,太平洋岛屿上,因为气候和雨水的缘故,岛上的树木都长的枝繁叶茂,还很高大挺拔。

日军狙击手喜欢躲在树上,因为树上视野较好,切不容易被美军发现。

因为狙击常常需要长时间的蹲守,所以有些日本狙击手就通过把自己绑在树上的方式,将自己固定在树上,这其实不是不留退路。

而美军也是在之前的几次战斗中,吃过这些躲藏在树上的日军狙击手的亏,所以,后来美军只要登陆岛屿,遇到树林都随机向树上扫射,以防万一树上有日军狙击手。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瓜岛战役以后,美海军陆战队迎来了大换装,淘汰了笨重且需要水冷的M-1917勃朗宁重机枪,换成了质量大为减轻且枪管外部加装散热筒的风冷式散热结构的M-1919勃朗宁中型机枪。

此外,5发弹仓供弹的M-1903春田手动步枪则全都被8发漏夹弹仓供弹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所取代,班长使用20/30发直弹匣供弹的M-1汤姆逊冲锋枪,全班另有一挺装上两脚架当轻机枪使用的20发弹匣供弹的M-1918A1/A2勃朗宁自动步枪。

此后,部分士官追加了一把15弹匣供弹的M-1卡宾枪,1943年秋季开始,又追加了一把30发弹匣供弹的M-3冲锋枪,一把装上观瞄镜当狙击枪使用的5发手动M-1903A4步枪。

因此,换装以后的美军步兵枪械火力远在日军之上,日军步兵普遍装备的是5发弹仓供弹的38/99式手动步枪,与美军步兵最基本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毕竟存在有技术代差,在双方士兵近距离遭遇战中,军迷喜欢用美军吊打日军来形容,也是不无道理的。

从好莱坞拍摄的二战题材影片来看,日军尽管作战非常顽强,但手中兵器确实不如美军,美军步兵输出的严密火力, 是二战残酷的夺岛战中,日军死伤惨重非常重要的原因,当然,死于美军舰炮火力和航空轰炸的日军数量更为庞大。

由于美军具备火力上的绝对优势,在近距离作战中,包括日军的军刺冲锋,无疑是自寻死路,因此日军充分发挥了狙击兵的作用,尽量给予美军以杀伤。

或深挖洞,弄个地面上的单兵掩体,先找个隐蔽且视野良好的灌木丛或者地表,伪装好以后爬进去,在丛林战中几乎很难被发现,忍受潮湿和蚊叮虫咬,在洞中当蜘蛛侠,猎杀偶尔路过的美军散兵游勇。

或上参天大树,待在树上,登高望远,用装上观瞄镜的38式步枪(命名为97式狙击枪)猎杀远处或走过路过的美军。

爬树,对于狙击兵来说,实际上是个禁忌,尽管树冠上视野良好,可以给对手造成极大的杀伤,但同时也是一条死路,一旦枪声响起,肯定会暴露目标,成为敌方轻重火力的靶子,等待狙击兵的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日军狙击兵,为什么要把自己拴在树上不留退路,也是出于技战术考虑,同时日军狙击兵自上树之日起,就没有考虑到退路,要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说吃喝拉撒睡全在树上,为了不至于掉下树来,就用腰带或绳索将自己捆绑在树上。

在热带丛林里,日军狙击兵非常善于伪装,有蓑衣斗篷,加了植物的伪装网,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加上包裹的枪身,都让日军狙击兵成为绝好的丛林生物。

把高高的树冠当做狙击阵地,此等不要命的疯狂狙击战术,给美军带来了很大伤害,在岛屿争夺战中,中远距离的狙杀非常致命,据战后美军回忆,97式狙击枪的6.5毫米弹丸,在150米距离上,能有效击穿美军的钢盔。

以至于美军见到严密的树冠,都会条件反射地开枪,甚至用火焰喷射器喷一枪,或干脆用反坦克炮来一发,直接把树冠剃个精光,树上有日军狙击兵自然也被打成了碎片,看来美军被日军上树的狙击兵打怕了,吃尽了日军上树狙击兵的苦头。


国平军史


对于这个问题,就要先说一下狙击手这个特殊战斗岗位了。狙击手并不像普通士兵一样,他们的任务是在隐蔽的场所使用高精度步枪,射杀高价值敌军目标。在太平洋战场上,植被茂密,而狙击手需要有良好且开阔的视野,那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上树了,爬到高大乔木的树冠,那里绝对是视野极佳的位置,而且隐蔽性好。

爬树这件事看似解决了狙击手需要的良好开阔的视野问题,但也随之而来带来了一个新问题,也就是如何在树上长时间潜伏隐蔽的问题。因为一名狙击手执行任务时,往往都需要长时间潜伏。

在太平洋战场上,最常见的高大乔木就是椰子树,或是棕榈树,这类乔木只有一个主干,是没有支干的,想爬上这种树,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借助一根绳子,绑在树与腰间,借助绳子与树干的摩擦力,就很容易爬上这种乔木。

而到达冠顶之后,狙击手是要长期潜伏的,像椰子树这种乔木,是没有可以作为狙击手的受力支点的,如果不把自己绑在树上,那只能用手脚牢牢把着树,这样的姿势别说是端枪射击了,就连在树冠上待都待不了多久。

而在热带中即使是一些长有枝干的高大乔木,可以为狙击手提供一定的落脚点,但这毕竟是树上,可不比地下,而且还是长时间的潜伏,所以把自己绑在树上反而是给自己的安全填了保障,不仅不用一直注意自己从树上跌落,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在执行任务上。甚至在超长时间的任务中,在树上休息一下都是没问题的。

所以日军将自己绑在树上,在主观上并不是不给自己留后路,而是执行战斗任务时的需要,尤其是在棕榈目的高大乔木上埋伏时,将自己绑在树上,才能更好地解放双手,对付敌人。

而热带乔木的高度,动辄几十米,是不存在战前把绳子解开的可能的,如果解开绳子,那么受伤时,本还能靠绳子挂在树上等待救援,但如果没有绳子的保护,如果从树顶跌落,那就必死无疑了。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在树上埋伏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狙击手,很多普通士兵为了作战的需要,都会把自己绑在树上,因为树冠是埋伏敌人的绝佳地点。这也就造成了在历次战斗中,出现的很多悬挂在树上的日军尸体。其实他们并不都是狙击手,只是普通的战斗士兵。

而所谓的作战不留后路,也是在当时特殊情况下,被极端军国主义影响的产物,日本已是穷途末路,只能靠士兵的生命企图阻止美军的优势进攻,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而这些日本士兵即使想给自己留后路,又能留什么后路呢?地面对抗或是万岁冲锋,往往连美军的身都近不了。还不如躲在树上,偷袭从树下经过的美军,还能落个一换一,运气好的话还能多杀几个,比白白冲锋送死强的多。


狼君历史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通过和美国的对战之中发现,自己在中国发动的那种大规模冲锋,根本没有用,因为美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根本不像当时的中国那样火力弱,具体形容可以理解为,日军打出一发子弹,美军那边都快要打出100发子弹了。

而且美国大兵的身体素质还比日本好很多,日本需要4到6个人才能抬得动的M19198重机枪,美国两个人就可以拖着来回跑,在如此密集的火力网压制下,日军的冲锋毫无用处,只是在给人家练枪法。

所以日军改变了战略,他们利用密林,以茂密的密林作为阵地,并且用分散的远程狙击来阻滞美军前进的步伐,我们可以理解为,日本从我们中国偷师,把在国内吃到的亏,用到了美军身上。不过你别说,在这种战术的攻击下,很多美国士兵的生命被留在了密林里。

很多人会问,日本有那么多狙击手吗,其实当时日本因为全线作战,所以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或者自愿的加入军队,长期磨练下,每个人的枪法都还可以,再加上日本当时用的三八式步枪,也就是我们看电视里面的三八大盖比较精确,所以日本军队的整体射击能力都属于中上。

我们理解的狙击手,是需要配备各种先进设备,还要有观察手等等,但是当时的环境并没有现在这么好,而且那些日本军人都是在岛上作战,他们知道如果不把敌人留在这里,留在这里的就会是他们自己,所以就出现了题目中所说的,他们会把自己绑在树上。

为什么绑在树上?原因一就是刚刚所说,不能后退,第二个原因呢,因为岛上都是比较高的树,所以他们没有太多的灌木丛来隐藏自己,只能选择在树冠上,那么潜伏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们需要提前就埋伏在美军前进的道路上,所以提前几天趴在上面都是常有的。为了防止累了或者休息的时候掉下来,就会自己或者请别人把自己绑在树上。

总而言之就是,如果不能把敌人留在这里,那么这里就会打开通往死亡的大门。

虽然前期,日本这种战法,给习惯了硬碰硬的美军惹了不少麻烦,但是在过了一段时间,美军已经适应了这种战法,很多美国军人会用各种方法找到树上的日本人。

比如靠鼻子闻树木附近属于人类排泄物的味道;或者路过一片密林的时候,呼叫飞机低空飞过,把树的树冠都撩起来;再有就直接用火力扫射树冠;只要找到日本人,绝对是子弹手雷招呼他,更有甚者,有火力足够的情况下,直接让飞机大炮,无差别覆盖的轰炸这片区域。

然后,树上的日本人,很多还没有开出第一枪,就被呼啸而来的子弹打成筛子,被炮弹炸回老家,据说几十年后,一些丛林还是能够在树上发现一些日本兵的骷髅。


小太阳D


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几次

一个是太平洋岛上大多数光秃秃的椰子树和棕榈树,爬这种树本身就要用到绳,而且这种树树冠上也缺乏足够支撑体重的枝干,不想像一坨熟透的椰子一样自然落体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绑在树上。

再者太平洋岛屿丛林中能见度很低,必须上树才能获得较好的视野。日军和美军的重火力相差太大,炮是刚不过的,只能靠上树打冷枪才能通过以命换命互刷人头打出战绩那种。

被发现了怎么办?当然等死啊,美军榴霰弹收拾树上的本子再合适不过了。再说武士道就是死亡之道么,为天皇陛下战死就是本子觉得最崇高的死法,给自己留啥后路。

海军有操飞机板载撞船亿万荣光,陆军马鹿吊树战死乃召核本色


疯狗的轻武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以后,日军狙击手把自己拴在树上这是为了获取更好的视野,从而采取了这么极端的方法。我们应该都知道,狙击手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但是需要枪法好的,并且还要会隐蔽,最关键的就是需要迅速地转移位置,从而预防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面。

但是日本狙击手便不是这样的,他们通常是狡猾和坚韧的,并且特别善于伪装,但是他们却是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以战死为荣,上树以后就没有想过要下来。

日军在射击训练上对精确性有近乎变态的要求,比如最精锐的关东军里,对狙击手的射击训练标准,第一要求是对300米外伏地靶,要求5发子弹全中,其中3发必须命中在1个拳头大小的范围内。第二要求速度快,2秒以内击中300米处冒出来的移动靶。打不中的士兵,不准吃饭,还要遭受体罚。

为什么要把自己拴在树上不留退路,也是出于技战术考虑,同时日军狙击兵自上树之日起,就没有考虑到退路,要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说吃喝拉撒睡全在树上,为了不至于掉下树来,就用腰带或绳索将自己捆绑在树上。

在热带丛林里,日军狙击兵非常善于伪装,有蓑衣斗篷,加了植物的伪装网,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加上包裹的枪身,都让日军狙击兵成为绝好的丛林生物。

上树的效果其实非常一般,即便视野好,出其不意能打死几个美军,但是被美军发现就是密集火力打成筛子了,或者是直接喷火了。上树这种事情对于狙击手来说是个大忌,除非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日本人的精确枪法还是给我军带来了很大麻烦,在对射时总是占据上风,给我军造成了巨大伤亡。但是就是在这么不利的条件下,我军战士不怕牺牲,最终还是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是多么不易。

关注我@烈焰糖糖品历史,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精彩的历史故事和干货、问答,大家畅谈历史,谈古论今,以古鉴今,提升硬核实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