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这名高校大学生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

半岛记者 尹彦鑫

这个寒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放假在家的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张馨渝同学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以身边的党员同志为学习榜样,在疫情发生后,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变化,看着不断增加的患病人数,看着一线医生护士们逆行的背影,看着物资紧缺状况 ,内心倍感焦急。

寒假期间这名高校大学生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

捐款捐物以后,她仍然想要做点什么来为战“疫”工作服务,于是她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报名参加了青岛市黄岛区红十字会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的志愿者。

寒假期间这名高校大学生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

1月27日大年初三上午8:00,张馨渝开始了她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工作虽然繁杂,但是她充满干劲,办公室的电话从早上8:00开始就没有停下过,一名又一名捐赠人,一个又一个捐赠企业,他们都在用他们的方式为此次疫情受难的同胞们贡献自己的爱心。

记者了解到,志愿服务中,张馨渝主要负责协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物资捐赠,分发、联系物资接收单位,确定物资到达时间。在一通通电话中,每当说到“请您注意接收物资”这句话时,听筒对面的负责人总是连声感谢“好!”“真好!”“太好了!”“谢谢你们!”从他们激动的语气里,张馨渝感受到了“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放”的民族荣誉感。

寒假期间这名高校大学生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

一天8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让张馨渝体会到了一线“战士”们的不容易,当回家摘下口罩后,发现口罩印在脸上留下的痕迹的时候,张馨渝想起了电视上播出的从重症监护室里出来的医生护士摘下口罩后的脸。

“17年前‘非典’发生时,我们少不更事,祖国保护了我们;17年后的今天,面对疫情,我们责无旁贷,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张馨渝告诉记者,志愿服务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捐款人名叫徐公民,他是一位65岁的普通农民,现在在一家企业“看大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第一时间向黄岛区红十字会捐出了5000元。这笔捐款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他说:“我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人,是共产党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在条件好点了,就想尽一份力,为国家为社会做点贡献。”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个中国人浓浓的家国情怀。

寒假期间这名高校大学生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

“少年壮志潮头立,击掌青春要打拼。”在祖国有难、同胞有难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保护养育我们的祖国、帮助我们的同胞。这就是张馨渝的爱国情怀,她也是这样践行的。

张馨渝相信:疫情之下,义无反顾,成熟 、理性、热血、付出,这就是当代青年,这就是中国力量!有这种力量存在,战疫就一定会胜利!

寒假期间这名高校大学生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