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搞大棚是,一年歡,二年焉,三年賺堆大竹幹,是真的嗎?

逆向思


傳統的農業即將退出 迎來的是科技農業,如果你的思維不改變,那隻能被淘汰











未來農業高架草莓


你好,我是櫻桃王三金,我有大棚,但是種植的是櫻桃,我的大棚建設的比較大,一個櫻桃棚的投資大約在1000000左右,因為櫻桃樹真的是太貴了!對於你的提問我想給你說一下我的經驗吧!

首先你講到“一年歡,二年焉,三年賺堆大竹幹”用在我的櫻桃棚上基本就是完全不符合!我的櫻桃棚建於2016年,長度在210米,棚內種植500棵櫻桃樹,有大有小!建棚到現在我費用還沒有回來!種櫻桃第一年不讓他們結果,要養樹體,不能結太多,結多了樹累傷了,第二年真的就焉了!我們櫻桃是第二年就可以賺了!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然後我們種植的櫻桃的品種,產量,口感都是非常好,不用愁賣的問題,可以說是市場上供不應求!櫻桃棚隨著年數的增加,我們的產量也在增加!我們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如何種樹,怎麼種好樹!大棚裡有任何問題,都是及時諮詢解決,不拖拉!大棚一定要選擇適合你地區土壤生長的農作物,根據市場需求,更要管理好!

最後種大棚就是一份創業,可以說是投資全部就是事業,要精心培養,打造好的產品,選擇好的收購商,辛苦兩年絕對不負你的付出!

希望你不要聽別人說什麼,要自己選擇,自己考察!選擇好項目,種大棚也能帶給你豐厚的收入!






櫻桃王三金


題主你好,你所說的搞大棚種植,“一年歡,二年蔫,三年賺堆大竹竿”的這種現象,在農村的確是有這種現象,但這並不代表全部都是這樣的。

在我家去縣城的馬路邊,有幾個很大的大棚,聽人說,那是一位外地人來弄起來種植反季節蔬菜的。而且投資還蠻大的,因為那些大棚的架子全是不鏽鋼管做的。


可是,大棚建好以後,僅僅種了一年蔬菜,老闆就走掉了。

現在那些大棚上的薄膜已經爛得不成樣子了,而那些大棚的架子,依然還立在哪裡。

當然了,我也看到過種大棚有成功的例子。

去年我去縣城邊一家草莓基地買草莓種苗,那個老闆是江西人,在我們這裡弄了十幾個大棚種植草莓。

去年去買苗時和老闆娘聊天,她告訴我,她們夫妻倆已經在這裡種了五年草莓了,她家的兩個小孩,一個上高二,一個上大一,而且,去年還在她們市裡買了一套房子,所需費用,全靠種植草莓。由此可見,他們搞的這個大棚種植是成功的。

總結:搞大棚種植,有虧本的,但是也有賺錢的,關鍵是看你自己技術是否過硬,還有就是對市場的分析能力。

種植技術好,能夠種植出高產而且高品質的農產品,在銷售方面,能夠了解農產品市場動達,這樣種植大棚才會有出路。

你如果沒技術,事先又不去調查市場,那肯定會出現題主所說的“一年歡、二年蔫,三年賺堆大竹竿”的尷尬局面。


李茗說鄉村


這話說的有點道理,不管是種植蔬菜或者各種水果,包括蘑菇大棚在內。應該說不管種植什麼,第一年長勢都還算是挺不錯,收入自然也可以。等到第二年的時候就有所下降,收入不如第1年,不過也能夠維持平衡,但是等到第3年第4年的時候,如果還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種植原來的各種農副產品,一般情況下是賺不到什麼錢了。

種植別的蔬菜水果我不太清楚,原來我們村有一戶村民,在我們家門前架起一個大棚種植蘑菇,連續種植了好幾年。種植蘑菇需要保證大棚內的溫度,所以他們家的蘑菇棚內每天晚上都要生爐子。為了把蘑菇及早送到市場上批發,第二天天不亮就要在蘑菇棚裡割蘑菇。因為就在我們家門前,我經常進去買蘑菇 ,所以我看的很清楚,他們家的蘑菇第一年長勢特別好。每年春節期間,是蘑菇價格最高的時候,他們通過溫度控制,讓蘑菇在春節前後長得最多。因為到蘑菇棚裡現買現割,蘑菇很新鮮,所以春節前後到他們家大棚裡買蘑菇的人很多,蘑菇生意做得很不錯。應該說他們家第一年種植蘑菇就賺了一把。


第二年再繼續種植蘑菇的時候就不如第一年了,因為第一年種了一茬蘑菇以後,大棚裡已經有了細菌,第二年再接著種的時候,有很多的蘑菇菌種就感染了綠毛菌。對於蘑菇大棚來說,綠毛菌是最可怕的,就像動物的傳染病一樣,傳播得很快。只要發現有綠毛菌的蘑菇,就需要趕快搬出大棚扔掉,不然很快就會傳染其他的蘑菇。不過即使扔掉,大棚內仍然有了綠毛菌的細菌,接下來就會嚴重影響蘑菇的產量。凡是染了綠毛菌的蘑菇菌種,就不再長蘑菇了。





第三年無論再怎麼消毒,怎麼滅菌,都很難把綠毛菌完全清除,也就是說等到第3年再種植蘑菇的時候,大棚內已經有了綠毛菌。但是好不容易投資建了大棚,總不能只種植兩年蘑菇,第三年就放棄。我看見種植蘑菇的這戶村民,在大棚內外全部灑了石灰水和幹石灰,不過都無濟於事,第三年的蘑菇棚內,還是被綠毛菌侵佔了。我進去買蘑菇的時候,跟他們夫妻聊了幾句,他們說第三年賺錢是很困難了,能維持收支平衡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還想再接著種植蘑菇的話,就要把這個大棚廢棄重新選址重新建造新的大棚。



蘑菇大棚跟其他塑料大棚一樣,都是用竹竿搭建起來的。說一年歡二年蔫,三年賺了一大堆竹竿,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種植什麼, 年限多了以後,大棚內都會有一定的細菌。


靈子


看到這個問題,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因為自己一直想在老家紮根,期間考慮了很多的事情,但最後選擇了種植大棚草莓。原因是相比較其他事情,大棚草莓算是一種投資不大,見效很快的種植項目,最主要的是有老師傅教草莓種植技術,相對來說有一定的技術保障。這樣成功的機會更大一些,於是當年就開始了種植。

頭年種植草莓,畢竟是自己的第一次創業,所以很是上心,但是礙於自己種植經驗非常匱乏,所以基本上很多事情都是老爸在主導,我僅僅是打打下手出出錢而已。即使這樣,自己也還是在認真的學習。當什麼都經歷過了,你才會知道其中的難。

就拿大棚草莓種植來說,雖然我有老師傅手把手的教,但是期間還是出了非常多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了我最終的收益。最終不考慮自己和家人的人工成本,我的利潤是1.5萬元,相當於每個大棚的純利潤在5000元左右。這裡每個大棚的面積在6-7分地左右,也就是每畝純利潤在10000元左右。按說這個利潤還是不錯的,但是考慮到人力成本以後,我最終沒有繼續堅持下去,導致如題主所說“一年歡,二年蔫,三年剩下大竹竿”。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數人都有和我比較相似的問題。具體有下面幾種:

一、賺錢的心,很迫切。

當時,我考慮大棚草莓種植的最主要一點,就是期望通過草莓種植,能夠快速的賺上一筆小錢。以我們種植前的估計收益,三個大棚的草莓,應該毛利在5-6萬元,但最後毛利卻只有3萬多點。其中,因為自己管理不善而直接損失都有1-2萬元,當時覺得確實很可惜。

因為賺錢的心急切,所以當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時候,就發覺這件事不容易堅持下去。畢竟大棚草莓種植也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當,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幾個月的努力都白費掉。

二、不能抵抗風險的能力。

因為我自己是竹製大棚草莓種植,所以前期投入的成本不高,但是即使這樣,也不能接受失敗的情況。因為算經濟賬來說,我們的人工成本和最終的收益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所以覺得每大半年的時間,在不遇到天災等情況下,僅僅只能收益2-3萬元,確實不夠正常開支。實際上,種植都是有風險的,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大棚種植也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出現了特殊的狀況,也不會影響下一年的生產。

三、缺乏種植經驗。

我相信很多剛剛踏入大棚種植行業的朋友,都交了不少的學費。原因是經驗的缺乏,或者不完善,導致最後的失敗。所以要想大棚種植能夠成功,就必須有紮實的種植技術。

總得來說,題主所說的情況確實存在,也不在少數,但是也有很多的人靠著大棚種植賺到了錢。所以說,並不是大棚種植不好,而是需要我們充足的準備。


著迷大鄉村


借這個問題我分享一下我在家裡種大棚香菇的經歷。我是2015年底建的大棚,16年進的菌袋,當年10月份出菇。由於當年夏天氣溫持續較高,有部分噴水不到位的地方出現燒袋,大概損失了三千多袋。按當時進價二塊二算,就損失了六千多元。後期管理都還算可以,香菇產量也還可以。但是16年年底下了兩場大雪,菇棚壓倒了,維修又花了千把塊。到17年4月份出菇結束。銷售以鮮貨為主,自已在城裡菜市場賣,最高時6元一斤,最低2塊5斤。送超市裡均價3塊5。出菇高峰時賣不完的自己烘乾,乾貨在網上賣的40元,沒有浪費的。當時的產業補貼也沒有。賣完後算帳,不算人工費用,只夠投入的成本,大概六萬多點。17年進了一萬二千袋,3塊5一袋。由於管理不當和菌種品種不一樣,產量很低,出菇時間短。總共只賣了一萬多塊錢。連續兩年虧損,拆大棚的竹子到現在也沒燒完。種植大棚香菇對技術和管理要求較高,進袋,放氣請人幫忙,後期噴水,注水都是我

自己操作。管理得還算可以。如果技術不行,建議想搞大棚香菇這方面的多考慮!


難忘的農村


首先我們家現在種植的就有一個大棚,現在大棚主要種植是反季節的黃瓜,因此通過我們家多年種植大棚的經驗,可以看出問題中所提到的“種植大棚是一年歡,二年蔫,三年賺堆大竹竿”這句話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那麼今天就結合我們家大棚的經驗,來詳細分析講解為什麼種植大棚會說這樣的話,以及這句話是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道理。

想必大家都知道搞大棚一般裡面種植的都是經濟作物,比如說我家大棚第一年剛搞以後種植的是反季節西紅柿,當時我記得我們家那一個大棚的西紅柿賣了有將近2萬左右,當時我父親就說這可比種植幾畝地強得多,因此可以看出第一年我們家種植大棚的收入,是讓人感到非常高興的,那麼到了第二年的時候種植的還是西紅柿,但是這一年我父親卻發現由於在上一年沒有對土壤很好的管理施肥,導致第二年種植的西紅柿品質以及產量沒有第一年高,因此這也應證了問題中第二句話“二年蔫”。

那麼到了第三年種植的時候我父親提前把土壤施肥做到位,然後種植的還是西紅柿可以看出第三年的西紅柿確實長勢比較好,但是我們村其他的種植戶卻不做了,也就是說自己把大棚拆除了,最後就只有一堆的竹竿放在那裡,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說種植大棚不賺錢,而是要告訴我們種植大棚一定要學會管理,因為大棚的土壤就那麼多。

如果說不多加管理的話就會造成土壤沒有肥力,那麼種植出來的東西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有的人為了省錢種植了兩年到了第三年的時候就把大棚拆了,所以說這句話對於我們種植大棚的農戶來講,是在告訴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大棚才能有更好的收益,才能繼續種植下去。


紀錄鄉土


自古有句話叫“十畝田,一畝園”,意思就是種一畝園藝作物的收益能趕上種十畝地的大田作物,尤其大棚種植興起以後,這個收益就更不得了了。我曾經遇見陝西一個種甜瓜的農戶,六分地的日光溫室種出來的甜瓜賣了10萬塊,雖然不是每個農戶都能做到這麼高的收益,但是一畝大棚掙個一萬塊應該不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種大棚“一年歡,二年蔫,三年剩堆大竹竿”的事情了。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連續栽培導致土壤變壞

大棚裡面連續種植,會導致土壤理化性質變化,種東西越來越難,病害嚴重。比方說我們基地的大棚,到今年已經種了七年,現在抓一把土,整個就是粉塵狀的,澆水都澆不進去,只能打溼表面一層。每年施用雞糞,導致土壤裡的重金屬嚴重超標。此外,大棚裡面的微生物也失衡,種東西很困難。我在大棚裡面種的辣椒都變成甜的了。

大棚土壤病害嚴重

去年有個濰坊的人問我為什麼嫁接的西瓜還能得枯萎病,我問了下,他的大棚已經連續種西瓜好幾年了,這樣的土壤,連嫁接西瓜都扛不住了,種別的東西可想而知也是病害連天。

浙江人種大棚

有人去以色列考察的時候見過一種機械,車開過去,大棚就建好了,不用的時候再收起來。浙江人雖然沒有這樣的機械,但是他們開著卡車,拖著鋼管到處跑,租上地就種,一年兩年的就離開,永遠種的都是新地,所以他們能掙錢。



大棚建好幾年就荒廢的情況

大棚建好用幾年,不賺錢太多了,基本都是因為土壤變壞,越種越沒有積極性。然後大棚栽培風險很大,所謂高投入才有高回報,大棚種菜的投入要比大田栽培高的多,幾次失敗以後,就沒有心情再種下去了,最終就成了一堆爛鋼管造的大棚下荒草叢生。


農科小孫說


這樣的情況確實在我們這裡發生過,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這裡由於有這樣的一個扶貧開發項目,即每一個村裡都可以報幾個大棚種植項目。前提是你的先把大棚給蓋起來,然後再種植上反季節的蔬菜。我們村裡就有人把自己家的2畝多地都蓋上了大棚,由於沒有種植大棚的經歷,所以就報了一個野菜種植大棚,即種植薺薺菜,馬兒菜,麵條菜,等。在第二年的時候國家給了一些扶貧的款項,但是由於自己沒有大棚種植技術和經驗,所以在第三年的時候就把自己家的大棚給撤了,辛辛苦苦幹三年就落了一堆大竹竿。最後這大竹竿也以幾塊錢一根的價格處理了,白白忙活了了三年也沒有賺到錢。

大棚的種植作為一個一直靠種植業創業的農民,我為什麼沒有涉足大棚種植呢?

首先來說對於大棚種植我自己沒有種植技術和經驗。

溫室大棚種植蔬菜不像露天種植蔬菜那樣,對於大棚的種植技術一定要有一定的基礎和好的項目才能夠開始。也就是咱們經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其次就是我們這裡離縣城和比較大的城市比較遠,並且這幾年農村的常駐人口比較少,即大棚種植的蔬菜的銷路不能夠達到就近銷售的選擇,這樣的話就會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況且消費量和市場不穩定。

大棚種植主要是種植反季節蔬菜,我們這裡遠離城市,消費市場不是太大。並且大棚種植蔬菜也沒有形成規模,所以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有經濟效益的。比如說我們這裡的溫室大棚種植的草莓園,也就在剛開始的時候火了一把,這幾年又都成為了一片荒地。這樣的話投資和收益不成正比也是大棚種植面臨的困境。


總得來說對於大棚種植比較好的發展趨勢,就是在縣城周邊比較好一些,並且自己也要有大棚的種植技術和經驗,才能夠防止種植大棚不賠錢。


豫東小農


這個我沒有聽說過,不過感覺你說的挺有道理的,我們那裡有很多人種香菇,剛開始第一年種都挺高興的,很多第二年都不種了,也都是用竹子搭的大棚,感覺本錢都沒賺回來,就剩一堆竹子,主要是種香菇的人太多了,價格也底,也賺不到什麼錢,還不如出去掙錢,所以很多人種一年就不種了,花了好多錢!感覺好可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