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去商場買東西砍價好,還是不砍價好呢?

留憶DIY


現在商場裡的東西都是明碼標價的,不可以講價只有打折的!而且商場老闆一般不會在的,為你服務的只是請來的打工仔,打工仔是不可以作主降價賣的!

如果想砍價的,只能到私人經營的店鋪買了。個人店鋪大多都是老闆自己照看的,而商品價格都是自己定的。比如賣衣服,拿貨回到店面出售,老闆一般標價比拿貨價多一倍多,當有顧客來購買時要砍價,只要不低於預計,老闆都會出售的!

所以去商場買東西只問能不能打折扣,要砍價的只能到私人經營的店面了!



佛山木子李


對於我來說,在有一些地方會砍價的,比如外面的小店這些,我覺得有些時候老闆故意喊價比原賣價高出好幾倍呢,所以在這個時候,我都會和他們砍,若是能砍得下來最好了,若是砍不下來,實在是我太喜歡的東西,我可能就會買了,一般般的東西可能就不會砍了。有些時候,覺得個人砍價還是很成功的啊

先舉個事例來說,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個壁式空調,那時美的公司搞活動,平時價都要三千多的,那時老闆的最低價是2980,我在那裡跟老闆聊了好久,他只給我少了一點點,不過最後老闆同意2800元給我一臺,不過開發票的時候,還是寫的2980,因為他說這是公司給的最低價,當時裝空調的師傅來後,說他裝的這種空調還沒有這麼低的價格的,當時我真的很開心。

不過我去一個專買店買東西的話就不會講價了,最多情況的時候就問他們最近搞活動嗎?打幾折?若不打折,該怎麼買就怎麼習了。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講價的。





毛驢搞笑


如果你逛的是那種非大品牌的,不是明碼標價,可以砍價的商場或者店鋪,那就請打膽的砍吧,這種店,老闆已做好準備,你試完後,不還價,老闆反而覺得你購買的慾望不是很強烈,或者你直接付錢走人,老闆心裡還得笑話,遇到了人傻錢多的。

以前的商場都沒有打折的概念,是靠討價還加成交的,今年回老家,年前跟姐姐去給父母買衣服,真是長了見識,雙方就跟演戲的一樣,互相試探揣摩。一件棉衣,老闆說含有羽絨,面料好,折後580元,前段時間一直賣600多的,我跟姐姐小聲說,480元差不多了,我姐卻直接還價360元,一時之間我都不好意思看店主,但店主倒沒生氣,做勢要收起來,表示自己賠太多了,我姐依次表達了這衣服就值這個價,你這裡的羊毛衫也不錯,棉衣能成交的話,我們還可以買點別的,你若覺得360元不合適,我們也剛進商場,也想再逛逛,做勢要走,後來幾番交涉,居然360元成交,雙方都很滿意,我躲在後面感覺大開眼界。

首單告捷後,後來我也踴躍參與了討價作戰,總體戰績如下:派克服,要價1380元,970元成交;呢子外套,要價380元,220元成交;闊腿褲,要價258元,130元成交;羊毛衫,要價360元,180元成交。當然同個商場中,也有不能還價的,比如品牌鞋子,因為到年底了,折扣也令人滿意。

返程,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收穫滿滿的,感覺撿了大便宜,不像是去花錢的,是去省錢的。所以購物是經砍價成交的,會讓購買者心理有極度地舒適感,能促進成交,所有的經營者也深諳此道,幾乎沒有店主因為還價低真的生氣。現在想來,那天下午購買過程相當愉快,因為是年根了,各店主們急著清倉,價格確實優惠,衣服都試過,顏色,款式,大小也都滿意,整個過程中也是歡歌笑語中,比網購開心也省心很多。






不二家蠻嘟


無論多高端也是業態的一種,就存在議價。商場不是菜場,小東西算了,不值得浪費時間。

越高端奢侈的越要砍價,但要懂技巧,察顏觀色,迂迴戰術,各種砍價方式,積分卡打折,內部優惠,找店長行使職權。。。。。實在不打折,送贈品也算,延長質保也是退而求其次不錯選擇。

總之一句話,商場業態,錢就是身份的象徵,往往愛以貌取人之地,哪怕你兜比臉乾淨,也別丟範,但也別真的錢多人傻,砍價在合理範圍是你懂行,砍個百八下來都不夠丟面的。

個人從不和小商販講價,他們掙的也是辛苦錢,去商場購物一定會砍價的,道理大家都懂滴!




抱朴守拙999


砍價,好像成了上了年紀人的代名詞了。

父母一輩的人出門買菜,買東西,外出就餐,住宿,可能任何涉及消費的事情都會去講講價,也就是砍價,所以有時跟父母一起出門買東西不砍價直接就買,老人會認為花錢大手大腳,這不是說他們消費不起,而是長期以來勤儉節約形成的消費觀,打個比方買一斤青菜,老闆吆喝5塊,慣性使然會去問4塊賣不賣,首先說明這不是小氣摳門的表現,是勤儉節約的一種美德。

作為80後的我來說,偶爾也會砍價,例如去市場買菜,感覺價格跟預期價格差距有些大的時間也會砍價,去超市,商場購物明碼標價的地方就不會去砍,我認為這是一個分場合的事情。

綜述,所以砍價不是一個丟份的事,分場合,覺得貴了就可以砍價,買賣都是協商的,覺得不合適就不買,也不花冤枉錢。

補充說明,錢不是難能的,沒錢難道男子漢,所以要努力賺錢,好的經濟條件可以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

新年伊始,希望每個人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面生五首


那要看去哪種商場了,如果去像 永輝 北國 吉美……那樣的大超大商場,是不允許還價的,如果去能還價的商場去買東西,我買東西時一般都先挑選好了,在再問價錢,價錢差不多合適的話,我會讓他摸個零頭,不會特別的斤斤計較還價的,人家乾的是這個買賣,合理範圍內掙點錢是應該的。


TC剪裁師


商場其實也不是一刀切一口價的。想還價也是有技巧,不要多少錢多少錢的去還價那是行不通的。你應該給營業員說有活動嗎?打幾折?然後在基礎上在要些折扣,一般都是行的通的。特別是珠寶類的,一個折扣好幾百。我前些時候買了個戒指,折後八千多,又討價還價少了一個折扣就是七百百。

但也不是每個店都通用,有些商場就不行。


倚窗聽雨j


有些地方徒有“大商場”的名字,是可以砍價的。實際上經理會給員工一定的靈活空間,在很多時候,經不住你的軟磨硬泡,有很多商場的售貨員都能在原價的基礎上給你便宜一些,但一般不會太多!

但是牌子很大的商場則在原則上是永遠不會接受你的砍價的,只會打折!



冰橙涼秋


當然能砍價最好,大家購物都希望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但是商場是明碼標價的一般的人不會去砍價的,因為我經常去商場買東西,總結出商場也能砍價的經驗!比如去商場買鞋子衣服店鋪都會做些活動,例如9折,這個時候你就跟店員說能否打7折?跟她講哪個品牌也是差不多7折,也是你喜歡的,正好在考慮要哪個,當然都是你編的,叫她向經理申請下折扣,她會打電話聯繫就是成功一半了,一般現在實體店生意難做,她們有點利潤就會出手的,我基本都是按照這個思路去砍價的,謝謝大家!


籃球奇蹟發生瞬間


您覺得到商場去買東西砍價好呢?還是不砍價好呢?我認為有兩點哈,第1點是如果這個消費範圍在國內的情況下,我相信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砍價的,如果你要是不砍價的話,不適合國內的這個商業規則,因為商國內的商業規則就是定的價有很多的虛高,假如說你是在國外的話和一些知名品牌的專賣店裡的話,那你就不需要看價了,因為在國內更看重的是面子,這個品牌的議價能力,你是不是這個品牌的忠實粉絲很重要,如果你砍價的話,可能對你還來說相對來說還不是太好。總體來說你要砍價的情況,看你的消費環境,如果大家都砍你就砍唄,如果壓到大家都不砍你,而且你又是這個某個品牌的忠實粉絲或者非用不可的產品,那就不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