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追着蒙古打的骑兵怎么到明后期不敢野战?

南渡唐后人


雄兵百战啊,有很多武勋世家在萨尔浒被团灭了,直接导致了高中级军官断层,明军精锐也在此役消亡殆尽,明朝从此开始转入战略防御。


往仁


我是专注历史的天枫说,下面我来说说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蒙古骑兵是13世纪一直横扫世界的强悍军队,这一支部队是由成吉思汗创建,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部队。这一支蒙古骑兵体格健壮,纪律严明有着良好的战斗素质,能够适应恶劣和严酷的气候条件,这一支骑兵让成吉思汗他和的继承者们称霸世界。

在当时这一支骑兵几乎没有对手,说他们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也不为过。因为当时他们堪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到元朝建立,这一支部队一直很少有对手,但是随着元朝腐朽的统治,各地起义不断,最终导致了元朝的统治被推翻。

元朝被推翻之后,蒙古骑兵并没有就此消亡,蒙古也分为好几个部分,蒙古骑兵仍然时不时威胁明朝,即使到了清朝蒙古骑兵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在对付太平天国的运动中,率领蒙古骑兵曾经给太平军以重创,在这里依然看出来蒙古骑兵过了几百年战斗力还在。但是在明初蒙古骑兵依然被明朝军队追着打,这是一个汉奸的现象,其实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一、蒙古骑兵的退化

蒙古骑兵强大无比是在蒙古汗国的时候,在成吉思汗和其继承者的领导下,蒙古骑兵灭金国、西夏、大理和宋,几乎是没有对手。蒙古汗国的统治者们还将战争的铁骑深入到其他国家,根本没有人能和其争锋。

这个时候蒙古骑兵是最强盛的时候,即使明朝骑兵在全盛的时候,也不能和此时的蒙古骑兵相比。但是物极必反,强大的蒙古骑兵也有退化的时候,比如后世满清的八旗子弟,他们之前战斗力十分强大,最后慢慢的堕落成一群富家子弟。蒙古骑兵比他们强一点,但是他们自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也慢慢的开始退化了。

之前蒙古骑兵纵横在辽阔的草原上,当然了忽必烈的元朝并不是之前的蒙古汗国的全部,除了元朝,还有其他几大汗国,所以跟着忽必烈的蒙古骑兵,此时应该叫元朝骑兵,这一部分骑兵也是后来和明朝作战的主力。

但是这一部分骑兵在中原大地,慢慢的开始失去了他们的天然优势,慢慢的失去了之前的强大无比的战斗力,也许他们之前没有想到,他们回成为这个样子。

之前他们在草原上,时刻在征战。现在元朝建立,他们成了国家的主人,也不需要通过征战取得他们的战利品,整个国家都是他们蒙古的了,他们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了。所以这一支蒙古骑兵,慢慢的丧失了他们强大无比的战斗力。当然了失去的是巅峰时期的战斗力,不代表他们没有战斗力,但是他们已经不是那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了。

二、和起义军战斗中的内耗

元朝末年中原大地农民起义不断,元朝统治者忙着到处去扑灭这些农民起义,虽然这些农民军不是正规军,但是连年的“造反”生涯,让他们也有了不俗的战斗力,比如张士诚陈友谅手中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元朝才有多少兵力,在和起义军的周旋中不断消耗掉。而农民军则不断的发展壮大,战斗力不断提升战斗力,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这一支昔日的农民军早已成为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国家正规军队。而且数量要比在常年战争中消耗巨大的蒙古骑兵要多得多。

所以说在明初无论是战斗力和数量,明朝军队都不属于蒙古骑兵,甚至超过他们,对蒙元的作战中,才能胜多败少。

三、明初名将辈出

明朝的很多将领都出身于底层,大多数都是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是从底层一步步的走上将军之路的,他们身经百战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名将。比如名将徐达汤和蓝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长期的战争让他们成为不世的名将。

有时候决定战争胜负不仅是士兵的素质,指挥官的指挥水平等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沐英蓝玉等在平地西南的时候,超一流的指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北征的过程中,蓝玉用闪电战击败蒙古骑兵,并且乘胜追击,打的蒙古毫无还手之力。还有就是朱棣,这一位当时还是藩王,但是在对蒙古作战中,指挥得当屡战屡胜。

所以当一群“少爷兵”的将领,遇到身经百战的明朝将领自然不是对手,顺带着他们指挥的蒙古骑兵也胜少败多。

四、明朝先进的武器

蒙古骑兵主要是战马和马刀,在冷兵器时代这是豪华的装备了,但是他们遇到了装备更为先进的明朝骑兵,当时明朝有一支部队叫神机营,士兵手中拿着的是火铳。在这种先进武器面前,蒙古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成了火靶子。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当时蒙古骑兵能纵横欧亚大陆,靠的就是先进的骑术,现在被明朝先进的武器给打破了。

所以以上种种原因让明军在最初的时候能追着蒙古骑兵大,所以朱元璋北伐和朱棣北征都能取得重大胜利,即使是朱瞻基的时候,也能随时随地的去揍蒙古骑兵,但是这种状况很快就被打破了,因为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刚才我们说到了神机营,其实明朝当时有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这是当时大明的精锐,比蒙古骑兵不知道要强上多少,这是精英中的精英,在正统年间大概有17万人左右。

皇帝出征的时候他们会守护在皇帝身边,跟着皇帝作战,而在土木堡之变中,三大营全部丧生,明军精英中的精英被消灭,尤其是火器营的覆灭,直接使明朝丧失了对蒙古骑兵作战的优势,即使后来三大营重建,可是已经不是当初的三大营精锐了。

再者土木堡之变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跟随明英宗的文武大臣,特别是武将几乎全部战死,这都是当是大明最顶尖的将领,他们的死也导致明朝名将的断层,而且还导致了后来的文武失衡,间接的也让明朝的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

自此明朝失去了明初随时可以对蒙古发动战争的主动权,只能被动防守,更不用说和蒙古骑兵在野外作战了,甚至是畏战,能不战最后不要战斗,大明军队的骨气一去不复返。


天枫说


一个字,穷!导致多数明军士兵的训练、器械、盔甲还有营养状况都十分差劲,除了少数家丁。事实上,后期的明朝骑兵面对后金,还是敢于野战的,只是屡战屡败而已。


包括,抚顺之战,总兵张承胤率骑兵万余,与后金两万余野战,全军覆灭。


萨尔浒之战,明军十万与后金六万人野战,大部围歼。


浑河之战,明军万余与后金数万野战,全军覆灭。三万明朝援军也被击溃。



辽阳之战,明军近十万坚守辽阳对后金六万,明军出城野战大败,后金趁势攻入城内,明军几乎全军覆灭。


此后还有广宁之战、遵化之战、广渠门之战、永定门之战、大凌河之战、松锦大战等等,明军都在野战方面都并非畏首畏尾,还是敢于一战的,就是战绩太难看。(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问题:明初追着蒙古打的骑兵,为什么后期不敢野战。


1.鼎盛期,明初骑兵兵员和政策情况:

  明朝前期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其中很发一部分功劳来源于明朝初期对元末部队的安抚政策,使这些前朝部队朝廷效命于明朝。这些措施缓和了蒙汉民族矛盾,不但恢复了边境安宁,也使更多的蒙古人加入到大明军队,因此由这些蒙古部族的人组成的骑兵加入了明军卫所,大大提升了明军野战骑兵的战斗力,如后来的朱棣靖难依仗的朵颜三卫,三千营等,其主要作战力量主要为外部落,因此作战勇猛。一直延续到明末的关宁铁骑。

另外明初,明朝统治者一方面加强骑兵战术单位的建设和兵员素质的提升,也大力加强自身骑兵的建设和培养。另一方面,明代前期,非常重视战马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朱棣在位期间,因其在燕王时期的军旅经历使他对战马钟爱有加。永乐中期,军队战马数量就达到623000匹,而到他驾崩时,战马已经超过150万匹。

明朝的骑兵,就是学习蒙古的大规模轻骑兵集团作战战术,然后自己加以改进的军种。明朝的时候,将领没有小说里面的单挑什么的了,主要起到的是指挥的作用。所以将领反而不用什么武器,只穿铠甲。明朝的每一个骑兵都带有弓箭,这也是学习了蒙古骑兵的优点。打仗的时候,机动力强,放箭后立刻跑向别的方向移动。明朝的骑兵也是弓拴在左边,箭筒在右边,然后手拿长柄眉尖刀。长距离行军,和用弓箭不用长刀的时候,为了两手空出来,就把眉尖刀系在左侧的腰带上(腰带上的得胜钩就是派这个用处的)。然后每人还带些干粮,以备长期行军。将领和上级骑兵身穿对襟锁子甲,普通骑兵穿对襟棉甲。

明朝的骑兵的武器,除了弓箭以外,基本都用长柄眉尖刀,而不太用长枪。眉尖刀一般长1点6米左右(刀刃长60厘米,柄长一米左右),既能劈砍,又能突次,同时具有矛和刀的双重威力,是骑兵非常好的长柄武器。因为,如果使用长枪的话,在骑马战斗的时候,一只手牵马绳来控制马跑的方向,只能用另一只手作战。混战的时候,因为长枪基本都在2米以上非常长,一只手用长枪的话,用不上力气非常难以刺到敌人,但一只手用刀的话,可以轻松进行劈砍,非常方便。弓箭是最最普遍的武器,真正打到仗,基本一开始都是乱放箭的。实在是到了非要近战不可的时候,才用刀。所以永乐皇帝当时对军队(特别是对骑兵)制定的训练制度,就是强调5分习弓箭,3分习刀矛,2分习火器。可见,明朝初期对于骑兵非常重视。

2.转折点,宣宗边境政策调整

宣宗时期由于明成祖的五次北伐给国家造成了较沉重的负担,因此,休兵养民成为执政者新的主政方向,宣时期社会比较稳定,明朝政府对北方少数民族一改过去穷追猛打的方式,采取以“脱扰塞下,驱之而已”的政策维持周边的稳定局势。而作为主力的骑兵战马及战士是有寿命的,也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去维持,这期间由于对外战事减少,朝廷把用兵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内平叛维稳上,大量的骑兵部队也就失去了练武、用武的机会。因此,从宣宗开始,明朝骑兵数量逐渐减少,实力也大大下降。后面随着北部也先的崛起,统一了蒙古部族,狠狠的打击了明军依仗的朵颜三卫等三个部族。之后又在土木堡打败明军20万精锐野战部队,里面作为野战先锋的三千营也损失殆尽。从此明军开始转入被动防御,再也没有一支可以席卷天下的野战骑兵部队,直到明末也仅维持了万余人的精锐骑兵部队,但是随着内忧外乱这只骑兵也被削弱殆尽。


巴赫哲约


梦香寒冰来释之。

明朝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朝代,他有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有人总结“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很多人就顺着这个逻辑去找了,什么君王死,守国门之类的。

但事实是这样吗?

在几乎所有的史料中,都这么记载“中国自古就是农耕社会”,“中国军队是步兵,打不过少数民族的骑兵”。这个评述到底有多少可信暂不讨论,但是大明铁骑明初将北元骑兵赶出草原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明朝晚期的大明铁骑呢?怎么会一蹶不振?

其实大明铁骑代表的就是大明精神,大明的刚性大部分寄托在大明铁骑的铮铮铁骨上。这支铁骑始终是大明朝最可信赖的左右手,比起什么东林党、阉党可信的多。在南京陷落,当东林党跪迎大清八旗铁骑的时候,大明铁骑发出了最后的怒吼!大同雁北军——大明铁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支大明非常器重的军队,在明末清初之际,在大同总兵姜瓖的带领下给了八旗军最后沉重的一击,发出了大明的仁人志士最后的呐喊!

一、大同雁北军的过往

大同雁北军是大明的传奇部队。因为大同军队一直是少数民族政权的京城护卫军队,从北魏开始,大同军队就是京城卫戍力量。在唐朝不怎么重视大同,所以可以看到当辽国建立,辽国关键国策就要占领北京大同为首的地区,也就是幽云十六州。辽国在北京大同分别建立了南京和西京,大同军队是辽国非常重要的京城卫戍力量。比如海陵王完颜亮南征的时候,金世宗完颜雍在南京突然宣布自立为敌的时候, 因为完颜雍做过西京留守,所以西京大同府军队立刻表示效忠完颜雍,兵马成了完颜雍和完颜亮之间的潜在力量。

完颜雍

西京大同府军队长期有个特点,那就是不屑于内战,但是长于外战。比如辽金多次对于太原的战争,太原多次取胜,原因就是大同府军队攻击太原军队处于下风。很多专家总结为“骑兵不善攻城”,他们就看不到早在汉文帝时期,汉文帝刘恒在这里就藩,当时称作代王。后来汉文帝继位后,还把自己两个儿子分别封在太原大同。后来代王从大同调走当淮阳王后,大同太原再次同归新任代王属下,是根正苗红的代王属地。无论在汉朝还是在西晋,大同和太原都是代王属地,两地军民情同一家,大同军队面对太原军队的作战经常消极怠工。但是大同军队长于外战,无论是北魏武帝拓跋焘远征柔然,还是辽国攻击西突厥,都能看到西京大同府兵马。

元朝再次犯了唐朝错误,无视大同太原。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时,大同太原基本传檄而定。但是明朝非常重视大同太原,两城都有常备军。其中大同府军队是九边之首,号称“大同士马甲天下”。

二、明朝大同雁北军

明大同雁北军的事迹可以用三个时期的典型故事来说明,真可印证那句话:“用血肉铸成新的长城”!

(一)土木堡之变的大同

土木堡之变,原因正是大同守军被瓦剌蒙古的也先部队攻克,原因传到北京,明英宗大怒率兵亲征。但是当明英宗真的来到大同城外,看到雁北男儿血染丘陵漫山遍野的样子,明英宗害怕了,急忙回北京城。结果因为计划不周,被瓦剌的也先率领部队追到土木堡,导致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后,瓦剌蒙古也先直逼大同,情况危急。

这时,明大同知名总兵郭登登场了。郭登字元登,明朝名将武定侯郭英之孙。郭登来到大同,因为大同总兵刘安已经去了京城参加北京保卫战,郭登基本掌控了大同军事。

大同总兵郭登

此时大同城,悲云当头。前不久,大同雁北军子弟已为国捐躯,都是城内子弟的亲戚父兄。而大明皇帝明武宗,被对手也先带到大同城前百般侮辱,任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此时,大同代王已经表态愿与大同城共存亡。所以郭登放心出征,他带领的都是雁北军最后的新秀子弟大约八百人,可以说经验严重不足。但是郭登用兵如神,于沙窝、栲栳山连破瓦剌军,搅得瓦剌军队后方不稳,郭登也因功而封定襄伯。

也先面临的问题一下子就大了,北京城下军队越来越多,已达到二十万。而郭登在也先身后翻江倒海,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同军马死伤殆尽,但是太原的并州兵马已经驰援大同,郭登手下军队已经不是八百人,而是两千多人,并且很快突破万人。也先再不走,就会在北京城下被大同的勤王军队包了饺子。所以也先被迫退兵。

也先很明智,也先的战术是围点打援。但是大明军队的战术是稳住一点,靠骑兵游击战不断袭扰对方军团主力,这个战术非常成功,已经成了大同雁北军的王牌战略。

(二)应州大捷的大同

此战的大同总兵是王勋。那一年是明正德十二年九月,王勋收到一封奇怪的信,是“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朱寿的命令很奇怪,在鞑靼小王子进攻的前提下,朱寿让王勋出城迎敌。

其实凭城抗敌是大明总结的经验之谈,因为这是当时那个年代大明最合适的抵抗方式。出城迎敌,雁北军不是没有能力,但是只是无端增加死伤,王勋不明白为什么。

大同总兵王勋

但是当得知朱寿就是“贪玩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王勋似乎又明白了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王勋虽然不情愿,但是依然带兵出击。

鞑靼小王子已经进入到了应州(今天应县),王勋率兵追击。大同雁北军并不白给,一天一夜过去,将蒙古军队从攻势打成守势。鞑靼小王子担心这是明军主力,当夜幕降临,命令军队回援。此时大同兵马不足的劣势就体现出来——大同军马最强盛不过8万人,留出不在城内的、经验不足的,能调出城的也就是2万多人。在和蒙古军队一夜征战过后,小王子知道判断失误,于是拿出精锐部队,五万蒙古军队向着大同雁北军掩杀过来。大同军队被打得大败,退到应州城内。

数万蒙古军队围城叫嚣,王勋无可奈何——“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当太阳照在应州城墙上最高的大明旗上的时候,闪光让王勋一震——漫山遍野已经都是明军?这是哪里的援军?

此时,就在山顶的明武宗朱厚照下令:全军突击。

哪里的军队?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等地军队已经从各自的驻地赶到应州,将应州围城十面埋伏。在王勋和鞑靼小王子火拼的时候,在雁北军和蒙古军队血战的时候,大明军队已经将应州城组成了包围圈。事实上,王勋之所以能顺利退回到应州城,也是朱厚照安排人接应王勋。否则荒山野岭,王勋哪里那么容易找到应州城池?

当大明军队从山中杀出的时候,小王子不得不迎战——他的精锐已经出击,再无牌可出。而明军不顾长途奔袭之苦,对着蒙古军队举起高高的战刀。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应州城门大开,王勋率领稍作休整的雁北军再次从城里杀出,内外夹击,蒙古军队被杀得大败,不得不退去。

此战后,二十多年,蒙古军队不敢染指山西,雁北边塞稍定。

可是我们看史书,“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让人不禁哑然。可见东林之祸,不是熹宗思宗等明朝末期的事情,而是武宗朝就已经祸害了。在他们眼中,那些战死沙场的军士们,就无视了。就像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英宗皇帝看到了大同雁北军战死的尸体,他们就都无视,说什么英宗“御驾亲征”是儿戏,而不明白“天下百姓皆朕之子民”的感觉。他们不需要知道,他们只需要把他们希望的东西写下来。

王勋作为大同总兵,虽然在应州大捷中发挥一般——他若是郭登转世,或者王阳明,就一定单独将小王子击退。但是他不是,他只是普通战将,做到了一个武将应该做的、能做的全部,拼死奋战沙场。但是王勋可能明白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对于明武宗的不同含义——“为了百姓,君就必须让将军死”,因为保境安民,本身就是将军的职责所在。大将军马革裹尸还,也是快事一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

应州大捷太多故事要总结。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凭城用兵,外部游击,是大明军的优秀战术,也是雁北军长期坚持的战术。

(三)思宗时代的大同

思宗时期,大同总兵有四员大将——满桂、曹文诏、王朴、姜瓖。

其中满桂大帅和袁崇焕同守北京城,结局是袁崇焕活,满桂死,知道袁崇焕为什么被下狱吧?曹文诏死守大同,皇太极二入中原的计划在大同城前无功而返。王朴带兵去了宁锦之战前线,跟着洪承畴大帅打击清军八旗,结果可想而知。但是这三场战斗——第二次北京保卫战、皇太极二入中原和松锦大战,都有大明男儿血战沙场的痕迹,也都有大同雁北军慷慨赴死、血染黄沙的痕迹。

说大明军队不敢野战的过分了。

大同总兵满桂

三、大同姜瓖反正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在外国人看来,有三次抗清高潮。他们是李定国和郑成功领导的第二次抗清高潮,吴三桂引起的第三次抗清高潮,以及最开始的由大明五总兵领导的第一次抗清高潮!

(一)第一次抗清高潮

第一次抗清高潮是明末清初民间发起的明朝最大规模的抗清活动。它的领导人是大同总兵姜瓖、江西总兵金声桓、广东总兵李成栋、福建总兵郑彩、皇室鲁监国和锦衣卫张名振,配合的人员有李自成余部——李过高一功部,也称为夔东十三家,大西军,大明余部何腾蛟,以及少数民族义军,回军米喇印丁国栋部,这是一场发生在1648年-1650年的大规模抗清活动,参与的人员多,波及范围广,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二)大同姜瓖

大同总兵姜瓖是第一次抗清高潮最坚强的抗清者,他的势力来源于大明的大同雁北军。他的对手是大清八旗军——大清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全部兵马来迎击的部队。

大同总兵姜瓖

清朝入主中原,给人感觉很轻松平定天下。比如山海关之战,八旗军是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联手灭的李自成军。清兵攻克潼关前,清军分成四大部分——多铎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和豪格部。其中多尔衮部是指京城卫戍部队,这支不能轻易离开,卫戍部队轻易离开首都就丢了。在清军和李自成军潼关决战的时候,是多铎和阿济格部参加的战争,主要是多铎部。追击李自成的是阿济格部。多铎部后来主要是扬州之战,平定南京。豪格部主要是平定四川。感觉清军几乎没有全军合起来打一仗。

清军唯一一次合兵一处攻击的,就是攻击大同。

清军的参加人员有:八旗军主帅是多尔衮,前方总指挥是阿济格,参战有平定江南的端重亲王博洛、亲自攻破李自成、击破福王的承泽亲王硕塞、代善七子多罗亲王满达海、跟随多铎西征喀尔喀蒙古的多罗郡王瓦克达。可以说有清一代最强战团在大同集结。此时江南、四川再无八旗军主力,主力全部集结在大同城下。

大同军队没有明军援军,不是姜瓖不希望有,是整整八个月,大明没有一个援军给姜瓖。所以大同之战,必败无疑。

就凭着大同雁北军,大同打出了怎样的成绩?一般汉语记载就是“姜瓖支持八个月,城破人亡”。

要知道明朝已经是大航海时代,有些史事轮不到儒家分子随便乱编,有睁着眼睛的人。让我们看看国外怎么记载:

比如欧洲传教士是这么记载的:

鞑靼战纪,欧洲人的记载

姜瓖和雁北军多次击败清军,而且是野战!这一仗打的很漂亮,有点像李牧破匈奴。姜瓖先诱敌,诱敌军队洒下很多金银,清军去抢,然后姜瓖率兵反杀八旗军。所以说野战大明很厉害的,至少大同的雁北军是可以和清军正面对抗的。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院齐木德道尔吉论文《1640年清朝和喀尔喀蒙古的关系》,选自内蒙古大学学报。可见大同军队行动期间,一直有喀尔喀蒙古配合。喀尔喀蒙古是大明大清都想拉拢的对象。

姜瓖还想联系厄鲁特蒙古首领巴图尔珲台吉,也就是噶尔丹的父亲。想想后来噶尔丹之乱多么严重,若不是顺治出马采取和亲战术,巴图尔珲台吉放弃了。若是巴图尔珲台吉和姜瓖合流,当时中国真不知道怎样。

姜瓖之乱和巴图尔珲台吉的关系,中国史书不见记载。其实清朝前期对蒙古统治没那么稳定,不算厄鲁特蒙古和噶尔丹,就说喀尔喀蒙古,中文记载到了多尔衮杀林丹汗就完了。其实林丹汗死后,喀尔喀蒙古还有滕吉思之乱,中文没有记载,但是蒙语有记载。

这里不展开了,要知道滕吉思之乱导致多铎——那个攻克南京的多铎——在滕吉思之乱后昏迷不醒,可见这场草原的蒙古-大清的战争多么激烈。而滕吉思所在的喀尔喀蒙古,本来就是姜瓖的伙伴——隆庆议和安抚的就是喀尔喀蒙古,开放的地区就是宣府和大同!

这里面的关系不展开了,很多弯弯绕。比如姜瓖的战术非常符合大同的一贯战术——以城为诱饵,然后将敌军吸引过来,再让自己的友军将对方反包围,和第一次北京保卫战、应州大捷战术是一致的。但是这次明军没有援军,为什么?

再比如说欧洲人记载,大清准备迎娶厄鲁特蒙古宗室之女,有人想过大清是谁要迎娶吗?有没有人知道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是谁?提醒一下,他是董鄂妃的丈夫……

董鄂妃,其实她和董小宛关系不大,但是和大同关系不小。

但是毫无疑问,清军被大同雁北军在大同城下被野战击破是谁也不可能否认的事情。

大同之役会败,和军事战争的关系并不大。大同军队是被饿死的,不是被战场上打败的。

大同雁北军的存在也给了那些所谓“中国自古就是农耕社会”的专家一记耳光,说什么农业社会中国都是步兵没有骑兵,是赤裸裸的谎言。中国军队至少在明朝一直有一支骑兵很厉害,那就是大同雁北军,至少能和大清八旗军野战!

而大明也给了很多汉族人信心,至少在大明骑兵并不弱,就算是汉人,也有自己的骑兵部队。虽然它远在雁北苦寒之地,那也是中华响当当骑兵——大同雁北军!!

刚明——就在雁北!!!


梦香寒冰


阐释君来说说为何,明初明军可以出长城攻打元朝蒙古,到了明朝后期和女真骑兵不敢进行野战你那?

就像长提被蚂蚁摧毁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下滑也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明朝军队的巅峰战斗力应该是朱棣时期,朱元璋时期明军骑兵依然短缺,当时全国马匹不过十万匹,可见骑兵能有多少,所以朱元璋大力发展马政,有明时期马政都在不停演变,但是在朱棣时期骑兵也不过三万之数,但是明军的火器运用可以说是历代之最,清朝在此都不如明朝,也就是清朝晚期改革新军才超过明军,我们要了解明军的战力下滑需要了解明军的部队组成,也就是战力由来,最近特别火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就是讲述明初的故事,他对明朝战斗力组成的描述就很细致,明朝按照朱元璋的划分,分为九边卫戍部队,各地驻地防卫部队也称为卫所,以及护卫北京的禁军,三大营,这三大营分别是,神机营,五军营,和三千营,这三大营是明军精锐。

朱元璋制定的是实行卫所制度,卫所士兵世代承袭,战时兵,闲时为农,自给自足。战时由五军都督府由各地抽调部队。这就是五军营的组成也是三大营人数最多的可以达到数万人,而神机营犹如其明,是火器营,是明军的精锐中的的精锐,而三千营属于雇佣兵部队,主要是在明朝生活的蒙古人组成。

俗话说的好千兵易得,名将难求,朱元璋时期能够把蒙古人打的丢盔卸甲,除了这些士兵是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兵,主要是带兵将领主要都是当世名将,常遇春,徐达,邓和,蓝田等等都是名将,这是其他时期无法比拟的,到了朱棣时期已经靠装备上的优势取胜,明朝的神机营每5000人的士兵中就装备有霹雳炮一千挺,鸟枪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门,在和骑兵对战之前就是一堆突突炮轰,在用骑兵突击,步兵随后杀上,蒙古骑兵在不考虑闪电战情况下不是对手。

而且明朝军队中有很多蒙古人组成的外籍军团,所以蒙古部队取胜不易

金忠,是元世祖时太保、恒阳王也先不花的六世孙,他的蒙古名是也先木干。也先木干是蒙古王子,能征善战,素有凶名,在朱棣第四次北伐时投降,赐名金忠,被封为忠勇王,并参与了其后两次北伐,因功加太子少保、太保。

明朝军队的实力的转折点是土木堡之变,萨尔浒之战

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的实际数字应该是被清朝撰写的《明史》夸大了并没有五十万之数,因为根本用不上也不可能短时间内组织如此多的人,但是十万以上的人数应该是有,虽然随后明朝又重新 建设了三大营但是已经不是原有的精锐部队了,了解军队的应该知道,一个优秀部队的传承需要老兵带新兵,土木堡之变损失大量优秀战斗经验和作战能力的老兵,更可怕的是大批优秀武将,随后明朝武将地位在难以达到明初时期,可以看到明朝更多时期是由文人统兵,优秀的武将稀少。还有优秀的作战体系。这也是之后明军对待北方多是以防守为主,在隆庆时期进行议和开关双方气氛才有所好转。万历时期三大征可以说已经是赢的即为吃力。即便是有戚继光这样的将领涌现却也是保一时平安。在萨尔浒之战,戚家军损失殆尽。


因为明朝时期卫所制度基本无用,卫所屯田占田,军官吃空饷,压榨卫所士兵,多有士兵逃走,战力已经是虚设,所以明中期多是以募兵制招募的士兵对外战争,卫所制士兵对内保治安但是募兵制缺点也是明显就是需要优秀将领和军饷,明晚期从朝廷十分穷,军饷还被蛀虫吸食,可以说已经不足以支撑募兵制度下的明朝军队组织一场塞外大战。

在读《明史》时我一直认为当时的老天对待明朝十分纠结,他一方面急于毁灭明朝,另一方面又给与很多机会。小冰河时期的到来明朝粮食减产,鼠疫的肆虐更为可怕,还有税收的困难。农民起义,女真崛起都是明朝的难题,但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孙承宗,孙传庭,洪承畴,袁崇焕,卢象升、曹文诏等等可以说是远超其他时期只要合力使用明朝继续延命不是问题。可惜朝局的混轮,东林党的搅屎,宦官的为混淆视听,以及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都是明朝军力下滑,国力下滑最后走向死亡额因素,闯王不过是乌合之众,难成大事,满清不过是借势而为,十万女真如果只凭自己怎会击败数亿人口的明朝,只能说是明朝是真的到寿了,只要我们的诸多假设有一实现结局也不会如此,但是这也是历史的选择。

这就是我对于明朝为何明初时期能将北方游牧民族逐步驱逐,但是晚期却只能被动防守原因的概括,总结一下。

主要是

1.精锐部队和体系在土木堡之变损失严重随后影响明朝数代部队实力

2.萨尔浒之战的失败葬送了大部分明朝的精锐部队

3.朝廷没有钱

4.朝局混乱朝令夕改,名将,名臣得不到应有的使用。

5.崇祯皇帝的战略失误


阐释君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握两个时间点,一个是明初,一个是明末。

明初

一、携大胜之势。

大明王朝的建立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

1、第1个阶段是各起义军林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先后有陈友凉,张士诚等等枭雄。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部下的军队也是经过多方征战,不断击败其他起义军,一步步的扩充实力成长起来的。

2、第2个阶段是北伐阶段。统一了江南之后的朱元璋部队,在大将徐达的带领下。出击北院元,一路沿河南,山东,山西,直捣大都,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

在朱元璋,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将领带领下,经历过这两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明军。一方面熟悉江南的水战,另一方面经历了和元军大规模的骑兵野战。不仅熟悉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而且久经沙场,是一支精锐之师,锐不可挡!

经历了明朝军队重创的残元势力,一方面要保存自己的实力,苟延残喘。另一方面无法再组织有效的兵力和明军进行大规模的野战对抗。这个时期的明军的战斗力是达到顶峰的。携大胜之势!

二、名将辈出

在明军众多著名的将领中,既有冲锋陷阵,勇做先锋的常遇春、又有固守洪都百日,北伐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的蓝玉。还有和朱元璋几乎同龄的徐达、汤和等大将。

这些将领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经历大小战斗无数,既有江南的水战,又有北方草原骑兵的决战,还有坚守洪都的防御战。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战斗作风顽强。

三、综合国力强大

在明朝建立后,先后经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治理。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史称为“永乐盛世”。京杭大运河疏浚,郑和七下西洋,物阜民丰,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在明成祖时期,明成祖朱棣曾率军五次北伐。正是因为有了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实力的增长,才能保障大明的军队对外作战时,承受住战争的财力消耗和后勤需求。

明末

明末不善野战的原因,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一些误解。

一、“胡蓝之狱”“郭怀案”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先后发动了“胡兰之狱”和“郭怀案”。明太祖在位期间前前后后先后斩杀文臣武将几十万。其中包括丞相胡惟庸,洪都侯蓝玉等一大批淮西旧部。使得明朝军队丧失了优秀指挥官,上大大削弱了明朝军队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战斗力。

这和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是一样的性质,以至于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处于极度危险局面。

二、内耗过重

在明朝建文帝年间,燕王朱棣又发动“靖难”,武装夺取政权。在“靖难”期间,明朝无论是建文皇帝的军队,还是燕王朱棣的军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这对于整个明军来说是一种损失!

燕王朱棣登基之后,明军又形成了南军和北军之争。

南军是原来建文皇帝的旧部,擅长水战和山地作战。燕王朱棣登基之后,南军不被重用,受到朝廷冷落。和北军不属于一派,主要负责东南沿海抗倭和西南平叛。其代表人物有胡宗宪,戚继光等。

北军是原来燕王朱棣的旧部,擅长骑兵作战和平原野战,燕王朱棣登基之后,北军受到重视,主要负责大同、蓟门、山海关、辽东的北部边境防御。代表人物有李如松,李成梁等。

南北两军的内耗也一定程度上对明军造成了战斗能力的丧失。

三、内忧外患

在明朝中后期先后发生东南沿海倭乱、万历朝鲜战争、李自成农民起义、清军入关等大小战争。在明朝的中后期,明军是在面临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前提下,民不聊生,国力逐渐耗尽,战斗力逐渐下降。仅仅万历年间就发生了“万历三大征”,又有闯王李自成在中原掀起的农民起义,在不断战争的条件下,明军精锐消耗殆尽!

误解

其实明末的明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善野战。

明末的明军之所以给人的印象是战斗力不足,主要因为一方面有国内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消耗,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清军入关的压力。两线作战,造成了很大的军事压力。所以给人的感觉明末的明军好像没有了什么战斗力。

明末的郑成功还能凭借一己之力收复台湾,足以说明明军的水师力量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在面对清军入关的压力时,辽东铁骑一直能够阻挡住清军入关,说明辽东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

同时明军还有神机营,这是一种成建制应用火器的部队,同时期的明军水师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著名的朵颜三卫,辽东铁骑,戚家军都是声名赫赫!

如果明军没有足够的军事战斗力,是不可能发动像万历朝鲜战争这样的对外战争的。所以明末的明军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在清军入关后,南明仍然保有将近百万明军,仍然能够对清军造成现实的威胁。有郑成功,吴三桂等割据军阀,足见明末的明军并不弱!

所以明末的明军战斗力不足,一方面是由现实的依据,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存在一些误解。










愣头青的笋宝


公元 1368 年,朱元璋改元洪武,正式建立明朝。

  • 此时朱元璋手下的军队战斗力极为强大,曾荡平陈友谅张士诚等劲敌;
  • 横扫漠北,驱逐元朝残余,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军事将领。
  • 成祖朱棣时,明代的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就是京军三大营的创设。
  • 之后仁宣之治,两位皇帝息兵养民,与民休息,开创盛世局面。

太祖以武功定天下,成祖靖难成功后迁都北京以天子守国门,亲征北伐,平定安南,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这些丰功伟绩充分展现了明初强大的军事力量。

那么,到了明军中后期为何打不过蒙古骑兵呢?

笔者认为有这几点:

1.明军经过了近百年已经没有了当初开国时的锐气,经过土木之变后,明军三大营全军覆没。

2.卫所制度崩溃,太祖年间设立的制度经过几代弊病完全已经适应不了当时情况。

3.军官贪污军饷,士兵除了家丁之外基本没有军饷。

4.文官带兵宦官监兵限制了将领的指挥。

5.蒙古也有过几次面子上的统一,有几位很厉害的统治者。

6.各地灾荒,兵匪更比流寇破坏力强。

7.明军没有较好的装备(被兵部总兵贪污)更有甚者将火铳刀剑卖到蒙古。总得来说就是明帝国财政崩溃,导致军队崩溃。


山颠一壶清酒r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基本上任何一个朝代建国初期,军队战斗力都是巅峰,而后期,都是战斗力低谷!

明朝初期能追着蒙古军队啊,是因为明朝初期名将横出,军队协大胜之势,锐不可当。而北元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且内部矛盾重重,失败是必然的。

而明朝后期,卫所制度崩坏,九边军官也贪腐腐败,只顾得养自己的少数家丁,导致军队整体战斗力低下。明朝后期军队不敢野战,已经不是单单战斗力低下这么简单的问题了,还包括政治上的博弈,体制上的僵化,是全方位的问题,粮草供应,军费,训练,装备,将领,管理制度,士兵素质,战场指挥,朝廷党派权衡,甚至有友军因素影响,都是明朝后期军队野战打不过的原因。

而且,他们的对手,不是没落的北元,而是崛起的女真(后金)军队,至于后金的因素,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总的来说就是,前期我强敌弱,后期敌强我弱!


吾志岂在阡陌之间


开始天子守国门,黄帝重臣都是行伍出身,身经百战,有大漠野战的实战经验。明朝后期处于守势,皇帝养尊处优,一代不如一代,偶尔有振作,也难逆大局,加上后期主要叛乱来自南方农民起义,因此野战能力当然不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