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精细化生活,是否是贾家败落的源泉?

红痴


贾母的精细化生活不是贾家败落的源泉。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失败,富而不教,后继无人。

《红楼梦》中贾家是世代大家族,家中设有家塾,对族中子弟的教育表面上还是重视的。但教育子弟读书习字只是教育的一方面,重要的是通过读书习字达到明是非懂人伦事理的目的。可现实中贾家并不重视也不善教育。从贾代儒掌家塾时,就不尽职尽责,经常不到位,学堂管理混乱,以至于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

贾政是贾家实际的当家人,他在外无所作为,是个庸官,在家对子女的教育又是个失败者,贾政逼宝玉读书,只是教训他以仕途为重,将来继承家业,但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即骂,宝玉根本听不进去,适得其反,最后导致“不喜种种大承苔挞”,加深了矛盾,造成教而未化,失去了教育的的初衷。

贾宝玉是贾家的希望和未来,被重点培养,尚且如此不堪造就,贾家还有何人可依?

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赦身为长房长子,袭官在身,理应为族中子弟做出表率,可他带头讨鸳鸯为妾,抢夺石呆子家古扇,逼迫人家倾家荡产,就连其子贾琏也看不过去,劝说话几句还挨了打。贾珍是一族之长,却无族长之范,一味高乐不了,与儿媳关系暧昧弄得声名狼藉。

有其父必有其子,贾珍的儿子贾蓉道德沦丧,与婶娘眉来眼去,与姨娘百般调情。贾珍只是贾家子弟骄奢淫逸的一个典型代表,贾琏是和他相近的人物,如果说贾珍身上体现的是骄横霸气,贾琏身上更多的是声色犬马,贾琏身边已有夫人王熙凤和通房丫头平儿,也难填他的色欲,得到秋桐之后 又垂涎尤氏姐妹,直到偷娶了尤二姐。

贾珍和贾琏作为贾家辈分较高者,他们的行径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同悲人,也为下一辈子弟带来不良后果,他们既无德又无才,无法又无天,是烂掉的一代,贾家掌握在这样的人手中,焉能不败落。


东篱ZWH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是《红楼梦》那张“护官符”里对于贾母娘家史家的绝妙写照。作为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千金小姐,嫁入贾府之后成为荣国公长子贾代善的正房夫人,贾母这一生可谓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贾母生活上的精细化,是历经家族传承积淀下来的传统,成为中国封建贵族生活的一个缩影。凤姐就曾说过,贾府“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而做。贾府从宁国公和荣国公那一代就是这种精致的生活方式,为何到了宝玉这一代贾府才败落?

显然,贾府败落的根源并不在于贾母生活的精细化。通过护官符可以看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存关系。到了宝玉这一代不仅贾府在衰落,“丰年好大雪”的薛家也是如此,正如宝钗所言,“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

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落,是全面而同步的,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绝不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的精细与考究就能导致的悲剧现象。王夫人就曾说过,黛玉的母亲贾敏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与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因而到了宝玉这一代,贾府才由盛转衰,有着以下深刻的原因:

其一,政治上,“随代降等承袭”爵位制度,导致贾府衰亡加速。

焦大醉酒时曾经说过,他从小就跟着宁国公和荣国公征战沙场。在危难之际,焦大“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并且宁愿自己喝马尿也要将自己寻得的半碗水让给太爷喝。正是凭借如此九死一生的战功,宁、荣二公获得了世袭爵位。

虽然贵为“一等国公”,宁、荣二公的爵位并不是“世袭罔替”,而是“随代降等”承袭。根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贾蓉的履历来看,宁府的世袭轨迹是:“一等荣国公贾演→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都属于“随代降级”的世袭方式。与之类似的,还有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林如海祖上也是世袭过列侯爵位,算上其父是皇上额外加恩多承袭了一代,总共承袭了四代。而到了林如海这一代,没有了世袭的权利,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升至兰台寺大夫,来延续祖上基业。

这种因为政治上世袭方式导致的差异变化,使得贾府无论在家族收入还是社会地位上,都出现了每况愈下的不利现状。倘若宁、荣二公的爵位是“世袭罔替”,家族承袭上隔代不降等级,贾母延续老祖宗的精细生活方式,或许还开以延续地更久一些。

其二,经济上,“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导致贾府入不敷出。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说过,贾府“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而导致这一现象地根源就在于,“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偌大的贾府,竟然没有一个能够继承家业,能为这百年基业未雨绸缪之人。

贾府自上而下坐吃山空,不懂筹划经营。宁国府的贾敬求仙炼丹,不问家事。无人掌舵的宁府,被风流的贾珍和贾蓉父子,作得乌烟瘴气。荣国府虽有贾母坐镇,但管家大权都下放给了小辈,皆是贪图享乐之辈。

风光大葬秦可卿和耗费巨资修建大观园,是贾府不善谋画的一个重要体现。一味讲究排场和满足自己的私欲,贾珍竟为秦可卿花费千两,购置了义忠亲王老千岁定制的棺材。为了丧礼上荣耀,贾珍还给贾蓉花一千二百两,买了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职。

而为了迎接元妃省亲建造的大观园,更是将贾府的家底掏了空。就连久居皇宫这种富贵至极之地的元妃,看到这座省亲别墅的那一刻,都暗自慨叹太过奢华靡费。如此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纵使有秦可卿托梦来出谋划策,凤姐也置若罔闻。

其三,精神上,道德沦丧,教育错位,诗书传家的遗失,导致贾府举步维艰。

作为“诗礼簪缨之族”,贾府的兴盛离不开物质上的富裕,更缺少不了精神上的丰盈。出身富贵的贾母,之所以有如此精细化的生活方式,固然有强大的经济条件作后盾,更源于世代传承和熏陶出来的高级审美品味。

而这背后,是对诗书传家的重视,才会无愧于“诗礼簪缨之族”的称号。焦大醉骂,却折射出这个世族大家,对于有功之臣的薄情寡义,对于“养小叔子和扒灰”乱伦之事的道德沦丧。如此由内而外的溃败,才是贾府败落的根源所在。这种精神上的堕落,还体现在对于合理教育的缺失。偌大的贾府,除了贾兰,没有一个喜欢读书的上进之人。被宁荣二公寄予振兴家族厚望的宝玉,虽不像贾珍、贾琏等人无恶不作,却也是厌恶经济仕途之道,将诗书传家视为洪水猛兽。

同样经历了“随代降等承袭”爵位的林如海,尚且懂得求取功名来延续祖上基业,而贾府这些不肖子孙,却只懂得纵情享乐,坐吃山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精神上的沦丧才是击垮一个封建贵族世家的致命一击。

总之,贾府的败落,是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全面衰落,绝不是贾母一人生活方式的精细化所能左右的事情。作为带有自传色彩的追忆与忏悔之作,贾府的衰落,是封建贵族大家败落的一个缩影,离不开时代的影响,尤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对于耋耄之年的贾母来说,贾府的由盛转衰,是无法阻挡的必然趋势。儿孙的不求上进,自然有贾母一味溺爱纵容的缘故,但燃烧的火炬已经传到了下一代,家族振兴的责任与希望理应有他们来承担与背负。


此笺


《红楼梦》中,贾母的生活确实精细化到了极致,书中有很多细节都可以体现出来。


比如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有一道菜叫茄鲞,当贾母让王熙凤把这道菜夹给刘姥姥吃时,明明是茄子做成的菜,但刘姥姥这个种茄子的硬是没吃出茄子的味道。后来凤姐儿说出了这道菜的做法:

“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只是简单的一顿饭,就有如此精细的菜肴,如果是重大节日,可想而知贾府的规模有多大。再看书中第六十一回这样描述:

“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吃到一个月现算倒好。”


不仅吃的精细,日常生活也是非常讲究。书中在四十四回写道: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由此可见,贾母确实过着养尊处优的精细化生活,那么,贾母的这种生活是贾府败落的源泉吗?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

首先,贾母吃饭的标准虽然是用牌子写好了,但这只是贾府多年的老传统,贾母并非顿顿照牌子上安排的吃

在贾府里吃饭也是一种礼仪,是非常讲究规矩的,有着层层等级,谁先吃,吃什么,都是按照身份地位安排好的。先是贾母和众小姐先吃,然后是王夫人和邢夫人,再次是王熙凤、李纨等儿媳妇。服侍主子们吃完了大丫头才能吃,最后所有人都吃完了才轮到小丫头们。

贾母的用餐标准虽然是贾府最高的,但她真正吃饭的花费恐怕也占不到所少,很多都是老传统传下来的,鉴于身份、地位和眼光,普通人看似很奢侈豪华的生活水平,于贾母和贾家人来说,这只是他们正常的生活水准而已,可能比巅峰时期的贾府还差了很多。



其次,贾母并非铺张浪费之人,她经常把多余的菜肴送给晚辈们吃

贾母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贾府的日渐衰败,但她已经无力回天,很多时候都在自欺欺人,她所能做的也就是不铺张浪费而已。书中有一回贾母这么吩咐:

“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

很多时候贾母都在以身作则来厉行节约,作为史侯家的女儿,又曾经是贾家的当家主母,贾母的见识和阅历都很丰富,所以一些繁文缛节她并不在意。

最后,尽管贾母喜欢热闹,但她也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举行宴会

大家都知道,贾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而且喜欢开宴席,但贾母通常都是在重大节日才想着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乐呵乐呵。

而且贾母开的宴席比较朴素,并没有多少名贵菜肴,她的主要目的是和晚辈们一起热闹热闹,并非是为了吃。年纪大的人都讨厌寂寞,贾母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贾母的精细化生活并非是导致贾府败落的源泉,贾母的生活看似精细,其实都是贾府的老传统,她自己并没有消耗多少。贾府的败落有很多深层次原因,不能算在贾母身上。

本文参考文献:《红楼梦》


墨雪问心


不是的



为正义呐喊的人


是又不是,有一点又完全不是。

贾母自贾家兴盛时嫁入做重孙媳妇,到有自己的重孙媳妇,整整60年,一个轮回啊!贾母本也是富贵人家大小姐,她的精细化生活是从小就有的,嫁到贾府,也只不过是延续以前的富贵生活而已。

贾母生活太精致了,饭菜一个月换着吃不重样,闷了有戏班,还有说书的女先儿;甚至在某个元宵节,都大半夜了,都安排人在某个远一点的地方吹箫,那种由远而近,如歌如诉的意境。。。。。。亏这老太太想得到。。。。。。另外她哪天想出去走走了,有园子可逛,有各色各季花可赏;还可以到庙里烧香许愿还愿;在家有凤姐逗她开心,有一班老妈妈们陪她摸骨牌,还有一群丫头给他按摩压腿之类的。。。。。。

无疑,她是贾府老祖母,享受这些在贾府来说是应该的,可是无疑会上行下效,都在一个家里,年轻也跟着学,那就坏事了。那些本该奋斗的如贾珍贾琏贾蓉贾蔷之流,没学到贾母治家做人的本事,却把贾母的对衣食住行玩乐的讲究学了个透!有过之而无不及!

贾家败落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宫庭。贾家已是三世了,老皇帝早不在了,新皇帝哪会那么顾念先臣?!犹如当年焦大救主,西府贾珍贾蓉待之如何就知道了!

都说富不过三代。盛极而衰,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贾家败落是自然的。人在困苦穷的时候,都想要发奋改变变好,变好以后就会懈怠下来,人之本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我倒是觉得,贾母在,贾家虽破败,到底还是一个家,贾母去后,真的贾家就亡了!



阿米意


贾母作为贾家地位最高的老祖宗,受到所有人的尊敬,加之老人家平日笑口常开,非常得年轻人的喜欢和拥戴。关于贾母,一直都有各种解读,那么她年轻时候什么样?透过贾母自己描述,一个开朗,顽皮,能说会道的姑娘跃然纸上,简单聊聊。

【一】

贾母回忆自己嫁入贾家五十四年(后面还要再多),开始从重孙子媳妇做起,根据贾母当时说话的年纪,应该是十五岁左右嫁进贾家,正是豆蔻年华,活力无限,所以贾母当着众人说:

“如今我老了,哪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向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的呢……”

王熙凤能说会道,被人称为一万个男人说不过她。贾母还说比她还来的呢。可见贾母是有自信为人处事比王熙凤好。

贾母嫁进贾家,贾家最鼎盛。上面有好几辈人,公公婆婆又是荣国府创始人荣国公夫妇。那种压力远不是王熙凤所面对的歌舞升平时代。但贾母能左右上下周全,还能够讨得公婆喜欢,接手贾家管家大权,显然长袖善舞,智谋百出。而探春拿出当初贾母掌家时候的账目,一清二楚,有来有往。贾母出色的管家能力可见一斑。

【二】

贾母出身尚书令史侯家,几乎不逊色于贾家的大家族。文官封侯本就不逊色武官封公。贾母的父亲又是尚书令。那是明显的权力中枢最顶尖的一小戳人。史家能够在几代之后,依然还是侯爷,甚至一门两侯(有争议),可见贾母父亲史侯的能力。

贾母生于豪门,自然不怯场。这也是她在贾家风生水起的原因。自带的自信飞扬,让她很容易发挥最好的自己。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她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玩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贾母讲她少女时代故事特别生动。通过这段描述,几乎贾母的性格呼之欲出。

第一,天天玩去,表明贾母不爱关在房中做女红读书,是房间困不住的淘气性格。史湘云这点极像贾母。

第二,失足落水,表明贾母淘气到极致。别人在亭中玩,她却走到亭子外面近水处,可不就她掉下去。这与史湘云坐椅子大笑突然倒下去如出一辙。看到史湘云就看到贾母,甚至贾母更胜一筹。

第三,不拘小节,年轻时候的糗事,贾母讲来并不难为情,反倒当乐事,可见贾母豁达大气。

【三】

贾母嫁给荣国公贾代善,作为一品诰命夫人,贾母对于丈夫却并不像王熙凤一般善妒。贾母房中最少有六个姨奶奶。甚至根据探春拿出来的账本,大多都是外买来的。这表明贾母在妇德方面做的很好。六个姬妾对于国公爷来说并不多。贾母既明白事理,又懂得控制,夫妻之道张弛有度。

贾母认为男人好色“世人都打这么过来的”,女人不应该吃醋。王熙凤那样不可取。那个年代就这样。堵不如疏,只此一点,贾母就比王熙凤强十倍。但像邢夫人一般任由丈夫胡闹更不可取。她骂邢夫人:你也太贤惠过头了。可见贾母一方面遵循当时的社会伦理,但也谨守自己当家娘子嫡妻的责任。贾家在贾母这一代达到鼎盛,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贾母对待丈夫姬妾的待遇看,贾母绝不会如王夫人对付赵姨娘那般苛待。账目清清楚楚,表明她做事严谨,别人也不敢如赵姨娘一般生事。冷子兴曾说贾敏“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这话证明贾母有过四个女儿。可以肯定贾敏是贾母所生。但其他三个女儿就未必。可能是姬妾所生。而贾母生贾敏之时,最少也三十多岁。与贾赦年纪相差十几岁,显然贾母与丈夫贾代善夫妻关系不错。

贾母是贾家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她从富贵来。经历了贾家鼎盛。很多人对贾母有两个错误认知。一个贾母偏心让小儿子贾政和她住,大儿子住老宅;一个是贾母看着荣国府衰落却不管,还一味享乐。这是天大的误会。贾母一个女人是无权干涉家族继承的问题的。贾政,贾赦谁住荣国府,贾母管不了。而她之所以什么也不管,主因是她退休了,管家是儿子和儿媳妇。贾家怎么发展是儿子媳妇说了算,她不过是靠着儿子吃饭等死的老人家。这也是当时伦理限制的。夫死从子,三从四德之一。贾母明知贾家败了,还要充耳不闻,这才是最大痛苦!


棒冰说电影


红楼的败落:

。在于收支是负数,收入来源只有贾政的在职官奉录,贾赦,贾敬的世袭将彔外,贾琏做点小生意,别无来源,借冷子兴同贾雨村交谈的一段话中冷子兴说:现今的贾府比得宁,荣两公时期不同了,现今的贾府,已是外面好看,里面空‘’,这段话是实在话。收入大量减少,而生活侈奢霏迷,那有不败之理。家里的撑权者,贾敬出家,贾赦不管事,贾母糊涂(下面向她报告家事時只说好话,让她开心,)贾政不管家中事,王熙凤贾琏独过压私房,不顾全局。谁在操心家务事,那有不败才怪。


老龚166916589



《红楼梦》里性子最硬的贾母,并不是导致贾府败落的“始作俑者”,我认为导致贾家败落的始作俑者,是贾敬。 大家在看《红楼梦》时,会发现在第5回里,作者曹雪芹已经告诉了读者——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这句话说出了贾家败落的根源。 也就是说,贾家的衰败是先从宁国府开始的。

之所以衰败,是因为没有有能力的人,继承贾家的家业,而最初让家业败落的,正是宁国府的贾敬。 贾敬是谁?他是宁国公贾演的孙子,度袭了父亲贾代化的官。他若能好好为官,认真教育子女,贾家一门应该还是不错的。但他后来完全跑偏了,他放弃做官,妄想通过烧药炼丹成为神仙,把家业的传承大事全抛在脑后,也完全不顾自己的儿子贾珍和女儿惜春的命运,任由他们生长。


由于贾敬的不作为,缺人管教的贾珍作为这一辈里的老大,只顾着吃喝玩乐,做事无章法,甚至是无法无天。而且贾珍做下的一件遗臭万年,让人指着脊梁骂的事情,就是逼奸自己的儿媳妇秦可卿,导致其自杀。 秦可卿去世后,作为祖父辈的贾敬本要回来料理丧事。但他认为自己即将飞升当神仙,生怕家中琐事会耽搁修炼,并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任由贾珍处理。

而贾珍对秦可卿爱得死去活来,他想通过厚葬表达自己对秦可卿的爱。于是贾珍倾其所有,将秦可卿的葬礼弄成了贾家史上最奢华的葬礼。比如,本来以秦可卿的身份,用上等的杉木板做棺材已足够,但是贾珍却用了万年不坏的樯木板做棺材。 这块樯木板原来的买家,应为义忠亲王,因他出事才没买。之后没人敢购买这块樯木板。 贾政曾劝贾珍,这块樯木板是不适合给秦可卿用的,但是贾珍偏执意要用。



为让葬礼更风光,贾珍还花费一千二百两银子,为秦可卿丈夫贾蓉捐了“龙禁尉”的五品官,于是,秦可卿就贵为五品大官龙禁尉夫人了。 高调购买尊贵到旁人望而却步的樯木板,花大手笔捐官等,都成为了日后贾家被人针对的导火索。 而且贾敬料理秦氏后事之后,完全就是胡作非为的作派了。导致宁国府差评如潮,就是拜他所赐。 综上所述,贾府的败落,始作俑者正是贾敬莫属。


贾家很富有,但是没有一个男子可以敢担当的。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贾家之前繁荣奢靡跟最后被满门抄家的下场,到贾府子弟流落街头,而受到最大委屈的无疑就是受到众家牵连的女子们了,被拐卖的拐卖,成为船妓的,死的死,亡的亡。贾家的惨状让人感到惋惜,同时又揪心贾府男子没有一个是有担当的,但凡有一位清楚意识到贾府的情况,贾府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下场。

贾府很久之前就开始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了。所以王熙凤开始刻扣下人的银两,并且预支了奴仆们的月钱拿出去放高利贷来维持着家族的生计。还曾给王夫人献计说把小姐少爷们的丫头从八个减到四个,四个减到两个,逐渐的在减少。 这样减少丫头的月钱的支出。毕竟主子身边的大丫头跟低等的丫头月钱是不一样的。贾府大丫头们的月钱待遇跟一般小户人家的小姐一样的待遇,甚至比小门小户人家的小姐待遇好很多。



大丫头们平时就负责主子的服侍生活,粗活都是小丫头们做了,所以她们并不需要做太多的东西,工作付出跟每个月拿的收入都没有成为比例的。对于王熙凤这个建议被王夫人直接拒绝了,说宁愿从她的身边丫鬟开始,也不愿意刻扣了贾家的小姐少爷们。 如果一直维持这样的情况贾府也不会败落,会以渐渐的趋势走向下坡。因为贾元春的出现使贾府迅速衰败开始,也就是说贾府的败落很大由于是贾元春。为什么说贾雨元春是拖垮贾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呢?在书中也说清楚了原因。


蓝颜经典老歌音乐视频


贾母嫁入贾府前就是一个千金大小姐,尽管年龄大了,她依然爱玩爱乐,喜欢热闹。凡事在贾府中玩乐的事,贾母几乎没有不到场的。无论活动原由是什么,是由谁举办的,只要有贾母出场,活动的规模必定不算小,花费自然也不会少。如果只是偶尔一次便也罢了,但是,类似的活动可不算少。过节日,过生日,各种名头的请客活动......这些算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比如过元宵节一回中,为博贾母一笑,众人暗暗预备下大簸箩的钱,贾母一说“赏”,媳妇们就用小簸箩撮起来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然后“贾母大悦”。

贾母这种贪图享乐,极尽奢华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在贾府中带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不仅使子孙们上行下效,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同时也会加重贾府的财政危机,加速贾府的衰败。

如此再看,贾府这座大厦最终倒塌,贾母是要负有部分责任。

但是,我认为贾府落败的源头并不是全是由于贾母的精细奢华的生活,还有以下2个原因:

1.没有培养出继承家业的优秀接班人。

贾母作为贾府第二代的老祖宗,掌管贾府的时间又那么长,她本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好子孙,为贾家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然而,并没有,贾家从第三代开始,没有一个男子可以担起将家业发扬光大的重任,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贾家优秀的当家人。

贾赦作为贾母的长子,虽袭了父亲的爵位,却一点也不知上进。贾赦每日不是在家中与小妾们喝酒取乐,就是横向霸道,抢夺他人财物。总之,贾赦不仅不务正业,品行也不端正。这样的人如何能担负起兴旺家族的重任呢?

贾政是贾母的次子,其为人虽端方正直,但是过于迂腐古版,而且眼力也不行,总喜欢与一些奉承追随他的清客常在一处。贾政不但缺乏为官之才,治家之才更是没有。

那么子孙辈呢?比如备受贾母宠爱的贾宝玉,当初黛玉为宝玉算了一笔账,宝玉听后竟然只是说了一句“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由此可见,指望宝玉未来继承并发扬家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2.对子孙不加约束,放纵子孙的不良行为。贾氏子孙在贾家失败的教育下,没有一个人有能力光耀门楣,使家族更加兴旺发达,不仅如此,部分人的行为更是严重损害家族的利益,加速贾家的覆灭速度。而对于子孙们的这些不良行为,作为贾家的掌舵人——贾母却并没有进行过严厉的指正或规劝。

比如“石呆子”事件,贾赦为了几把古扇,就将古扇的主人——石呆子害的家破人亡,对于这样的罪行,连平儿都毫不掩饰的对宝钗说了。作为荣国府的大家族,贾母怎么会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听到?可是对此,贾母对贾赦却并无半点训斥和告诫,仿佛毫不知情一般。

贾赦看上了鸳鸯,贾母仅仅因为是自己用惯了的丫鬟才大发雷霆,然而,贾母对贾赦的批评和和劝阻只限于对贾赦批评几句,反对贾赦娶鸳鸯而已,贾母对于贾赦去娶其他女孩子为妾一事并没有坚决反对,甚至,为了补偿贾赦没有娶到鸳鸯,贾母还亲口说自己给拿钱让贾赦到外面去买。最终,贾赦真的买回来一个叫嫣红的姑娘,收在屋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贾母对于贾赦的荒唐并未严厉制止,也正是由于贾母的纵容,贾赦才会越来越放肆,越来越颓堕。

正因为贾母的不在意,不制止,导致贾府的男子们上行下效,风气愈发糜烂,也正因为他们整日沉溺于淫欲的生活不能自拔,导致他们更加无心努力向上,振兴家族。


三七一只猫


看到这个提问只能呵呵了……

贾母的精细生活怎么会把贾府掏空呢?这也太片面了吧!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府的败落是因为整个大家族的腐败导致的;而在很多红迷们的眼中,贾府的败落是因为局势造成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贾府失去了所依仗的靠山后它的衰败是必然事件,不是谁谁谁的原因导致的。

而贾母的精细化生活只不过是贵族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贾母连这种生活方式都不能继续的话,那些生活在上层的贵妇们又怎么会把贾府众人看在眼里呢?如果贾母连精细化的生活方式都没有的话,她又怎么教贾府中的哥们儿姐们儿贵族的礼仪呢?如果一个大家族连一个贵妇想要过的精细化生活都给不了的话那不就是一个暴发户的做法了吗?

而说到贾府的败落,贾府的兴衰存亡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树大招风,贾府承蒙皇帝厚爱,得到了太多反而招致了朝臣们的不满和其他贵族们的嫉恨。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曾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这样描述:“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从这段描述来看,不仅能看出四大家族不仅富可敌国,还权势滔天。试想一下,这滔天的富贵和帝王的恩宠怎能不招人嫉恨呢?好处全你们得了,别人怎么办呢?除了想方设法分一点好处外,还不给你们使绊子吗?

俗话说的好,树大招风,贾、王、史、薛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撼动其中之一的根基,其他家族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的忠顺王府和贾家一直就不怎么对付,贾家的败落和他们应该有莫大的关系吧。

其二,不肖子孙们败光了贾府的祖荫。

在《红楼梦》中,有一段焦大醉骂时说的话: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看焦大这一通骂我们就可以知道:贾府的败落是先从内里开始的,贾府众多子孙后代中,能堪大用的除了一个贾政外,还有一个尚在读私塾的贾兰。诸如贾珍贾琏贾蓉贾环之辈除了男盗女娼,偷鸡摸狗外他们没为家族做一点儿贡献!

宝玉虽说是《红楼梦》的第一男主角,但他却只在脂粉群里面戏闹,有了这么一大群不肖子孙贾府偌大的家业又怎么会不衰败呢?

其三,改朝换代也是导致贾府败落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红迷的眼中,《红楼梦》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悲剧爱情,也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衰败的问题和原因。

如果说贾府的不肖子孙是导致贾府衰败的内在因素的话,那“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导致贾府衰败的外在因素。

在众多的红迷解说中,我们虽说不能偏信某一种观点,但他们大致的方向都是一样的,贾府祖上除了为皇帝建功立业外,还对皇帝有别的恩惠,而皇帝为了报答贾府所给予的就给了贾府无上的荣耀和滔天的富贵,但这些都是人家给的,当换了天后,人家拿回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呀!

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