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吸引了一大批的德云女孩,要做德云女孩的你够格吗

相声是中国民间曲艺表演艺术,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所以可以说这里面有很多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一般认为是到了晚清年代,大概就是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的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作为德云女孩你知道吗?

德云社吸引了一大批的德云女孩,要做德云女孩的你够格吗

语言,包袱,笑声是相声的三大要素,并且缺一不可,语言、笑声是其它一些喜剧艺术也是有的,只有包袱才是相声艺术特有的。包袱在相声艺术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这应该都知道了吧,不晓得这个怎么听相声呢?

德云社吸引了一大批的德云女孩,要做德云女孩的你够格吗

相声有很多的分类,按照内容分为单口,对口,群口相声。内容有讽刺型,娱乐型,歌颂型。按照著作时代分,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到1949年。新相声:1949年到1980年代后期,当代相声:1980年代以来。现在最火的就是德云社的相声了,郭麒麟阎鹤祥,秦霄贤孙九香,张云雷杨九郎等新生代吸引了无数粉丝。

德云社吸引了一大批的德云女孩,要做德云女孩的你够格吗

相声有四种基本艺术手段,也是每个相声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就是说学逗唱。“说”是叙说笑话和打灯谜、绕口令等;“学”是模仿各种鸟兽叫声、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风貌、语言等;“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一般有人把唱戏归结到唱里面,但是其实只是指太平歌词。太平歌词约形成于清代初期,流行于北京城区、郊区。所以大多用北京方言演唱,唱词内容,有民间传说故事、劝世文和文字游戏三类。尤以第一类曲目最多。2009年,被正式列入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双福成为太平歌词的传承人。太平歌词在各种形式,各个时代都很注重创新,现在最火的应该是张云雷改编的探清水河了,被改编成了北京小曲儿。

德云社吸引了一大批的德云女孩,要做德云女孩的你够格吗

相声2008年被收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也在不断地创新适应着时代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