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共享與發展: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松陽經驗”及啟示


摘 要:近年來,浙江省松陽縣沿坑嶺頭村和平田村等通過充分挖掘、有機融合、合理整合傳統村落的農耕生產、生態宜居以及淳樸鄉風等多元性價值,有效地促進了村民生產生活質量改善與傳統文化有效保護利用的互融共享。這也就表明,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在於挖掘、整合鄉村多種功能以及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探索構建傳統村落價值傳承與保護髮展的共融共享共建機制,有效促進傳統鄉村全面振興。


一、研究緣起

在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當務之急要傳承鄉村價值,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1] 要遵從農村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以農村文化傳承創新為基本手段,以城鄉文化融合發展為關鍵節點,以保持農耕文化獨特性為基本訴求,對鄉村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重塑文化自信。[2]學界普遍認為鄉村具有經濟功能[3]、生態功能[4]、社會及文化功能[5]等多功能性特徵。[6]為了適應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以及鄉村振興新形勢需要,傳統村落所具有“惠及蒼生”的農業生產價值、“天人合一”的生態價值、村落共同體的生活價值以及文化傳承與教化價值等綜合多元性價值愈發凸顯。傳統村落的保護髮展既要根植本土特色資源和深厚鄉土文化,將其優秀多元化價值活態傳承下來;同時又要創新發展形式,適應現代社會發展以及滿足村民現代化生產生活方式的需要,將其多元化價值活態傳承與可持續發展有機融合,村民生產生活質量提高與鄉村傳統文化保護互融共享,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傳統村落在保護中發展以及在發展中得以有效保護。[7]只有傳統村落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宜於人居,人們生活其中感到舒適方便,其保護才會更加牢靠。[8]鄉村振興與農村文化資源傳承創新辯證統一的,在村落社區整體發展的實踐過程中,要實現村落社區農村傳統文化資源傳承創新與鄉村振興有效融合,需要進一步從村落社區規劃、村落產業開發、村落組織建設、村落主體培育以及多元主體參與等方面進行提升。[9]因此,在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應該要通過梳理總結傳統村落價值傳承與保護實踐中的成功經驗,重塑鄉村價值體系,探索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的融合、共享與共建機制。

浙江松陽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山水—田園—村落”的格局。總體來看,松陽縣傳統村落呈現出建村歷史悠久、聚落類型眾多、數量龐大、宗族文化深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農耕生產發達、村落選址佈局科學、建築工藝精湛等特點,是華東地區保存較好、代表性較強的傳統村落聚集地。目前,在已經公佈的共6 819箇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松陽縣有75個村被列入其中,其數量分別居於浙江省和華東地區的傳統村落總數第一、全國第二。自2013年以來,松陽縣委、縣政府圍繞“田園松陽”發展戰略,通過多元主體共同開展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編制、保護修繕、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配套及文化建設等工作,創造性探索出可借鑑推廣的傳統村落“活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路徑,有效地促進了全縣域傳統村落的活態保護以及鄉村振興。目前,已經建成以西坑村、平田村、沿坑嶺頭村和官嶺村等為典型代表的13個精品民宿村、“畫家村”和“攝影村”等,每年吸引遊客200多萬人次。2015年松陽縣成為全國首個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示範縣、全國唯一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試驗區。2016年成為全國唯一的“拯救老屋”整縣推進試點縣。2017年獲評“中國最美榜”的最美鄉村等。課題組於2018年7月至11月對松陽縣沿坑嶺頭村和平田村採用參與式觀察法開展典型調查,總結分析近年來這兩個村採取多種形式和途徑挖掘、整合鄉村多元性價值,創造性地開展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典型經驗,探索構建傳統村落價值傳承與保護髮展的共融共享共建機制,為促進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實踐借鑑。

二、立足鄉村特色資源和農耕文化,以藝術激活鄉村價值的沿坑嶺頭“畫家村模式

沿坑嶺頭村距松陽縣楓坪鄉政府約2.5公里,全村共有120戶351人,耕地面積369畝,林地面積1 379畝。該村為葉氏宗族聚居型古村落,距今400餘年,2014年該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莊位於海拔700餘米的半山腰,群山環繞,視野開闊,長年雲霧繚繞,瞬息萬變;土牆黑瓦的古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富有層次感,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和山區景觀資源優勢。由於該村空心化嚴重,曾被列為整村搬遷對象。2013年以來,楓坪鄉黨委、政府秉持“活態保護、有機發展”的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原則,全力推進“畫家村”建設。截至2017年底,共修復改造民居30幢,建成生態民宿13家,擁有接待床位215個,共接待各高校寫生創作師生2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經濟收入300餘萬元。該村之所以能夠從一個空心村蛻變成為全國小有名氣的“畫家村”,成為松陽縣乃至麗水市傳統村落活態保護髮展的示範村,關鍵在於立足鄉村特色資源和農耕文化,多元主體協同參與,以藝術激活鄉村多元性價值,有效地促進了傳統村落活態保護與振興。

(一)新鄉賢引領,以藝術激活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保護應該從傳統人文、自然資源、特色產業等角度定位謀劃,堅持整體活態保護和特色錯位發展。2013年8月,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油畫專業副教授李躍亮作為農村工作指導員擔任沿坑嶺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通過實地考察,以畫家的專業視角立足優美的自然景觀和保持較完整的原生態古村落,提出將該村打造成為集避暑、休閒、藝術創作於一體的“畫家村”總體規劃。李躍亮運用其專業優勢,創作了一百餘幅以沿坑嶺頭村風土人情為題材的油畫作品,並在麗水市美術館、松陽鄉村798文化創意園等地舉辦“田園松陽·美麗沿坑嶺頭李躍亮油畫展”,同時他還利用其廣泛的專業人脈,邀請一些國內知名畫家及當地文聯等專業人士到沿坑嶺頭村寫生創作。通過前期宣傳推廣使該村短期內在國內美術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由於野外寫生創作往往受場地、天氣等因素制約,李躍亮秉承不影響整村自然風貌以及提升完美景觀的理念,從適合寫生創作的最佳角度,帶領村民利用舊木料、樹皮、瓦片等鄉土建材搭建寫生創作平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來村裡繪畫創作。

(二)村民宜居生活與特色民宿改造有機結合

“留住人、宜棲居、原生態、共發展”是沿坑嶺頭村保護髮展的宗旨。宜棲居是以人為本,更好地滿足村民現代生活的需要。民居改造以安全性、舒適性、多樣性與本土性為原則,對舊民居進行結構加固,對屋內空間進行通透性、私密性和採光的改造。結合“畫家村”的打造逐步帶動民宿業發展增加村民收入,以吸引村民安居樂業是沿坑嶺頭村保護與振興的切入點。葉秋平是最早響應創建畫家村的村民,他與其他2戶村民以簡單、本土為原則將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以高低鋪為主的學生房——第一代民宿,主要為滿足前來寫生的美術專業學生的基本住宿需求。這3戶民宿2014年3月完成改造,共有52個床位。3個月內陸續接待10批共3 000餘人次的師生來到村裡寫生,3戶村民增收20餘萬元。第一代民宿改造的成功使這個昔日空心化的小山村漸漸有了知名度,除了寫生的畫家和學生,也開始有遊客慕名而來旅遊。為了滿足外來遊客更高層次的需求,一些村民又開始了第二代民宿的改造,主要是對原民居進行適當裝修,增加通風和採光,改建獨立的衛生間,開闢出公共空間。第二代民宿的改造完成進一步促進了沿坑嶺頭村的旅遊發展,村子的名氣也隨之增大。然而,沒有一個集住宿、娛樂休閒等一體化的多功能民宿已成為制約“畫家村”發展的瓶頸。在縣、鄉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躍亮經過充分考察改造設計了第三代民宿——“柿子紅了”民宿。通過對村口一所老民居的空間功能性以及與周邊自然環境協調性的改造,設置了不同的休閒空間與公共交流空間,使整個民宿功能齊全,既符合鄉村傳統審美,也富有現代氣息。“柿子紅了”民宿改造完工後一舉成為松陽縣民宿改造的樣板,2015年3月被浙江省旅遊網評為“浙江省十大小而美民宿”。

(三)傳承傳統農耕文化與發展生態農業有機結合

傳統村落活態保護不是簡單地迴歸農耕時代,而是立足鄉村的自然生態資源和傳承農耕生產價值,有效提高村民收入和改善生活質量,促進傳統農耕文化傳承與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宗祠是鄉民祭祖、民俗活動的重要場所,宗族觀念有利於凝聚民心,因此,修繕宗祠和恢復傳統優秀民俗文化對傳統村落保護有重要意義。沿坑嶺頭村兩委通過宣傳發動村民自願出資投勞,並爭取縣文物管理部門配套資金,對村內兩個宗祠和一個社廟進行修繕,恢復傳統祭祀民俗,並在重要傳統節日由村兩委組織和村民自願邀請民間劇團在祠堂裡面表演木偶戲、“松陽高腔”等傳統文化活動。沿坑嶺頭村原來每逢春節村民有自發組織舞龍的習俗,後來隨著年輕人外出,傳統舞龍活動逐漸消失。近年來,隨著村裡民宿業的開展,部分年輕人逐漸回鄉創業,春節舞龍習俗又重新恢復。傳統農耕文化習俗的活態傳承為古村振興帶來勃勃生機,同時也為畫家、攝影家等提供了藝術創作的素材。

依託高山生態資源,探索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長期以來,沿坑嶺頭村民靠山吃山,世代生存繁衍,形成了獨特的山區農耕生產方式。雖然耕地較少且多為梯田,但是土質肥沃,適宜種植水稻、蔬菜、豆類、玉米等高山農作物。該村山坡上生長著許多野生金棗柿子樹,由於交通不便和缺少宣傳等問題,野生金棗柿的價格才3至5元一斤,連加工的功夫錢都賺不回來,村民也都棄之不顧。因此,要有效保護和促進該村產業振興,首先必須依託高山生態優勢,探索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才能讓更多的村民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安居樂業。為了打開金棗柿的市場,2013年秋天李躍亮聯繫到專門從事宣傳推廣原生態農產品和傳統手工藝品的“自然造物公社”為“金棗柿”進行創意設計,將其取名“善果”,編成故事並拍成微電影,通過微信、淘寶等網絡平臺進行傳播營銷,網絡售價達到78元/斤。“善果”成功的創意營銷引起新華社、人民網、環球網、新浪網等20餘家媒體的報道,大大提高了金棗柿的知名度,商家主動上門收購。如今的金棗柿供不應求,僅此一項可帶動村民每年人均增收500餘元,全村增收10萬餘元。

為了繼續推進沿坑嶺頭村的生態、健康、文化、藝術於一體的綜合發展理念,2017年11月23日,該村舉辦了首屆金棗柿採摘節,吸引了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採摘體驗和旅遊,有效地擴大了金棗柿的市場宣傳和“畫家村”社會知名度。此外,村兩委還與相關高校合作對村裡的主要土特產品進行系列包裝設計,並鼓勵村民開設網店,有效地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促進了村民增收。為了更好地利用肥沃的耕地資源和優良的生態環境,2017年初沿坑嶺頭村兩委發動部分村民將原來荒廢的耕地重新整合利用,採用傳統農作方式種植了25畝老品種高山水稻,每畝平均收益500餘元。同時還嚴格按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種植了20畝金絲皇菊,每畝平均收益2 100元,既有效地增加了村民們的經濟收入,又增添了山鄉美麗景觀,有效地實現了山區特色農業與藝術創作和鄉村旅遊的有機結合。

在長期的農耕生產生活中,沿坑嶺頭村一些村民中掌握了各種傳統手工技藝,有木匠箍桶、制鼓,有篾匠制龍燈,有泥瓦匠以傳統“夯土牆”技藝造房。隨著農耕生產生活方式的不斷變遷,許多傳統手工藝面臨難以為繼的窘境。在傳統村落保護中要有效地使這些傳統技藝復活,必須找到使其與現代生產生活的契合點,恢復其實用性和提高藝術性,促使傳統手工藝活態傳承。例如,該村木匠葉關漢有三十多年的制鼓手藝,但是由於傳統文化活動日漸衰落,製作的鼓銷路不好,不得不長期歇業。2013年李躍亮受金棗柿創意成為“善果”的成功啟發,再次聯手“自然公社”將葉關漢制鼓過程製作成微電影在微信平臺傳播,效果立竿見影,陸續有廈門、杭州等地的客戶下了多批訂單,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通過網絡傳播營銷等方式拯救了瀕臨滅絕的傳統制鼓手工藝,又豐富了畫家村的文化品位。2017年村裡又改造了“柿裡藝宿”和“無羈”兩家高檔民宿,都是利用老民居改造,聘請村裡老年工匠,就地取材,採用夯土壘牆、榫卯木結構等傳統建築手工藝進行修復改建,既成功地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高檔民宿,又活態地傳承了傳統手工技藝。

(四)多元主體協同推進,實現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共贏

沿坑嶺頭“畫家村”的成功打造,得益於建立了“黨政引導、村民主體、優秀社會人才共同參與”多方協作機制。第一是縣、鄉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及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合力攻堅推動傳統村落保護髮展。政府出臺傳統民居改造利用工作實施意見和傳統民居改造技術指南,制定詳細補助標準,指導、幫助解決民居改造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同時,政府主導開展示範點建設,利用示範項目引領,引導村民舉一反三,進行模仿式創造和建設。第二是以村民為主體,激發村民主動參與傳統村落保護髮展之中,使其共享發展紅利。畫家村建設採取“村級工程大家建”的形式,由幹部帶頭,村民自發投工投勞參與其中。在民宿經營中,成立“沿坑嶺頭畫家村協會”,經民主討論制定協會管理章程,採用“統一標準、統一收費、統一管理、統一宣傳”的合作經營方式。在村莊治理中,充分調動發揮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共同參與“畫家村”的保護髮展活動。動員老人、婦女參與村莊衛生保潔等公共服務,擅長農業種植和養殖的村民為民宿業提供瓜果蔬菜、畜禽肉類等有機農產品等。 第三是吸引有鄉村情懷的優秀社會人才共同參與傳統村落保護髮展。沿坑嶺頭畫家村在村莊環境提升、民宿改造設計、鄉村藝術氛圍營造以及營銷宣傳等各環節都凝聚了李躍亮等眾多畫家、設計師、學者的智慧和心血。

三、基於生態宜居環境和農耕文化,農文旅“三產”有機深度融合,促進特色民宿與傳統村落保護融合發展的“雲上平田模式

平田村坐落於松陽縣四都鄉海拔610米的高山上,距縣城15公里。全村共有102戶312人,耕地面積312畝,林地面積3490畝。該村為江姓宗族聚居型村落,距今900餘年,2014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整個村落街巷、古道、水系至今保留完整,尚保存著江氏宗祠、香火堂、古民居、古道、古橋、古樹等。2013年以來,四都鄉政府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全面實行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戰略部署,將平田村作為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示範點,基於青山綠水的生態宜居環境,植入鄉村旅遊、高效生態農業等業態,著力發展特色民宿。2015年“雲上平田”民宿被評為麗水市級農家樂綜合體。2017年“雲上平田”鄉村慢生活體驗區(以下簡稱“雲上平田”項目)榮獲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目前,“雲上平田”項目已發展到第三期,佔地4 000餘平方米,24間民宿43個床位,可以同時接待200人用餐。到2016年底,“雲上平田”民宿營業額達500多萬元,共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有效地推動了山區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

(一)以新鄉賢帶動,引進高端設計團隊,將傳統民居改造成為“雲上平田”鄉村慢生活體驗區

2014年平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後,老支部書記江根法聯合村裡幾個返鄉創業的新鄉賢,合作成立了“雲上平田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上平田公司”),共同出資租下了村裡28幢閒置房和危房進行修繕改造成民宿,實施“雲上平田”項目,以期使村莊重生和發展。為了有效促進平田村傳統村落保護與特色民宿改造,由縣政府牽頭請來了知名團隊承擔該村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規劃。“雲上平田”項目按照“主題特色明顯、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經營機制完善、經濟效益顯著”的民宿綜合體建設標準,規劃建設一個集住宿、餐飲、會務、休閒為一體的鄉村慢生活體驗區。由縣政府統籌邀請到四個知名設計團隊為該項目做規劃設計,現已建成精品民宿木香草堂、農耕博物館、手工作坊、“爺爺家”青年旅社、山家清供餐廳等。這些經過設計師精心改造的民宿、農耕博物館等都是在充分遵循平田古村原來的街巷肌理和村莊空間佈局的前提下,在保留原民居榫卯木框架結構和黑瓦黃牆的建築特色風貌的基礎上,將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城市生活理念有機融合,既有效地修復保護了老民居,又打造成為適宜城市居民休閒度假和體驗農耕文化的特色民宿。例如,由設計師徐甜甜設計的農耕博物館和手工作坊原來是位於村口的一所破損嚴重的老民居,影響村莊的整體形象。結合平田村傳統村落保護規劃,設計師在保留和修繕原民居的夯土牆、木結構、屋面瓦等傳統建築要素的基礎上,大膽改造設計建築空間、內部採光和功能轉換等,將其功能改造成為農耕博物館和手工作坊,作為公共文化區展示農耕文化以及作為手工竹藝等作坊,兼具文化交流功能。

“雲上平田”民宿改造及成功經營給留在村裡的村民提供了建房、餐飲、衛生服務等工作機會,增加了不少收入。村民們製作的蘿蔔片、番薯條等高山土貨也成了遊客爭相搶購的美食,村民人均售賣農產品增收4 000多元。現在不少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陸續返鄉,加入村莊的民宿業中,從而使這個昔日空心化的小山村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二)立足傳統特色農耕生產生活方式,推動農文旅有機深度融合,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融合

自2014年民宿正常運營後,平田村兩委和雲上平田公司將傳統農耕文化與城市現代生活理念有機結合,依託村莊特色資源籌劃開展了“大荒田蘿蔔種植基地”和“雲纈坊扎染項目”,致力於將平田村打造成為一個集住宿、餐飲、農事體驗以及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從而促進傳統村落保護與振興。平田村所在的四都鄉高寒的山區氣候、肥沃的砂質土壤非常適合種植蘿蔔,歷來就有“四都蘿蔔上市,人參補品讓路”的民諺,平田村民也是世代種植蘿蔔、番薯、蔬菜等。雲上平田民宿從村民手中採購蔬菜瓜果等作為餐飲食材,遊客也爭相購買村民們自制的各種土特農產品,有效地提高了留村從事農業生產的村民們收入,使他們看到了傳統農耕生產的價值所在。為了更好地發揮傳統農耕生產價值,雲上平田管理團隊積極鼓勵留在村裡的村民們成立大荒田合作社,充分發揮他們長年從事農耕生產的豐富經驗和種植技藝,發展傳統特色農業增加收入。2016年5月雲上平田大荒田農產品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成立,共有24戶村民自願加入合作社,由本村在外經商返鄉創業的江永東擔任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成員基本上都是40~60歲的中老年農民,有20多年從事種植高山農作物的豐富生產經驗。根據以往的種植經驗,合作社將位於海拔800多米高山上荒廢了10餘年的70畝大荒田開墾出來作為種植基地,遵循傳統生態有機種植方式種植了四都特產高山蘿蔔。按照傳統農作方式,蘿蔔產量雖然不高,但是蘿蔔品質和口感俱佳,得到來民宿就餐和體驗農事活動遊客的一致好評。目前,該合作社已與一些企業簽訂了農產品訂購合同。通過組建合作社,使村裡中老年農民的傳統農耕生產經驗和技藝又老樹逢春,不但有效地增加了村民們的收入,更是讓他們重新體驗到農耕生產的價值、樂趣和尊嚴,有效地激發了古村的活力。為了幫助合作社更好地銷售優質農產品,雲上平田管理團隊在雲上平田網絡平臺上的平田集市中策劃推出了“大荒田農產品銷售平臺”,幫助合作社將新鮮的蘿蔔、蔬菜等進行生態環保化包裝後快遞給外地顧客。同時,結合民宿旅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荒田農事體驗活動,讓更多的遊客在欣賞高山秀美風光的同時,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和體驗傳統農耕文化。

為了提升民宿的文化品位以及讓遊客可以更多地體驗特色農耕文化,2017年雲上平田公司與杭州象限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創立了松陽雲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雲上平田鄉村慢生活區開設雲纈坊手工作坊傳承扎染傳統手工藝,旨在充分利用山區村民普遍種茶製茶的農耕生產方式以及傳統染布手工藝,探索將傳統茶葉資源與現代創意藝術有機結合發展農旅項目,利用現代技術工藝延長茶葉生產加工產業鏈以及提升茶文化,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融合。雲纈坊的茶染手工藝主要是利用松陽本土茶葉採摘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茶葉、茶渣等提取色素作為染料使用,採取特色的染色工藝及現代創意工藝研發新產品,推出美觀、實用、環保的手工文創紡織品,這樣既可以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提高茶葉的經濟價值,又可以促使旅遊者在參與茶染手工藝過程中親身體驗傳統村落“天人合一”的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激活傳統染織工藝的傳承與再生。目前,該手工作坊茶染的主要產品有圍巾、方巾、燈綵、服飾拼布畫和手繪團扇DIY體驗等。

(三)將現代民宿經營與傳統村落保護髮展有機融合,重新激活守望相助、和善宜居的鄉村共同體價值

失去了農耕文化的傳統村落至多隻是供遊客“看得見鄉愁”的展示館,無法實現傳統村落的活態傳承和振興發展。因此,雲上平田管理團隊始終秉承宜居的鄉土生活、淳樸的文明鄉風是傳統村落活態保護靈魂的理念,不斷探索打造鄉村生活化的民宿,促使城市遊客融入鄉村的生產生活中,親身體驗自然生態、淳樸民風以及守望相助的鄉村共同體價值,促進民宿業發展與傳統村落保護有機融合。通過發展民宿項目,一方面為村民提供在民宿從事服務業的就業崗位,不用離家進城打工也可以有穩定的收入,還可以闔家團聚。另一方面為擅長農業生產的中老年農民提供從事特色種養殖產業的平臺,既可以增加農業勞動收入,又可以體驗到農業也可以是“有奔頭的產業”,吸引外出的年輕人逐漸迴歸,實現民宿經營與鄉村產業發展相得益彰,最終有效促進傳統村落的活態傳承與可持續發展。2016年雲上平田管理團隊成立了一個由20多位員工組成的民宿團支部,對接各公益組織做志願者服務,在逢年過節時會與村裡老人一起吃飯,每週為老人提供理髮、打掃衛生等志願服務。雲上平田管理團隊通過開展上述活動重新激活了鄉村多元性價值,不但吸引了一些中青年村民返鄉創業,增添了村裡的人氣,更重要的是逐步再現了鄉村“家有所樂、勞有所值、老有所養、老有所為”,有效地促進了傳統村落的振興發展。

四、結果與討論

在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只有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進一步發掘整合、融合傳承、激活共享傳統村落的多元性價值,探索構建傳統村落價值活態傳承與保護振興的共融共享共建機制,才能有效促進新時代傳統鄉村可持續發展和全面振興。

(一)構建傳統村落價值傳承與保護髮展的共融機制

長期以來,世代鄉民為了繁衍生息,或擇地而耕,或臨水而漁,或棲林而獵,聚族結鄰而居,從而形成了具有農耕生產、宜居生活、守望相助等多元化價值於一體的傳統鄉村聚落。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傳統農耕生產越來越受到現代市場化的衝擊,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從事非農產業,傳統農耕生產日益萎縮。同時,由於大規模的撤併行政村和鄉村小學校,導致越來越多的空心村,鄉村教育日益離土,鄉村文化逐漸失去根脈,傳統鄉村不再宜居,日漸衰敗,甚或終結。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傳統村落失去了原有的生產生活價值以及無法適應現代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必將衰敗或終結。因此,首先要構建傳統村落價值傳承與活態保護髮展的有機融合機制。激活傳統鄉村多元化價值與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是一個有機體系,要科學全面地認識到傳統村落所具有的農耕生產、宜居生活和文化傳承與道德教化等多元性價值,並以此為出發點和基本路徑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係,因地制宜地探索開展傳統村落的科學規劃,促使傳統村落的價值傳承與活態保護髮展工作有機融合,全面推進產村人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生產生活生態文化融合、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以保護促發展,以發展強保護,促進傳統鄉村價值活態傳承與鄉村全面振興有機融合。

(二)構建村民安居樂業與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共享機制

農村居民在長期的農耕生產生活中創造和傳承了鄉村多元性價值,同時傳統村落也成為村民們安享家庭的天倫之樂、聚族而居的守望相助、安居樂業的精神家園。因此,在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中必須要明確其首要和最終目標應該是以村民發展為核心,構建村民安居樂業與傳統村落保護及振興的共享機制。要堅持以民為本的保護利用原則,注重傳統村落保護中的原住民生產生活的鄉土性、便捷性、舒適性和延續性,使居村村民的生產生活可以與傳統村落保護有機融合。結合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充分發揮其特色資源優勢和價值,發展傳統農耕、鄉村旅遊、鄉村民宿等,扶持和打造“互聯網+傳統村落”的特色產業發展態勢,促進產業興旺,有效提高村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讓村民共享鄉村發展成果,實現安居樂業,有效滿足村民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激活傳統村落的內源式發展動力,實現傳統村落的活態保護與振興發展。

(三)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參與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共建機制

傳統村落所凝聚的綜合多元性價值使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維繫著中華文明的根脈。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工作是一項關係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和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的重大公共民生工程,需要構建以黨政主導、村民主體、新鄉賢及社會資本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傳統鄉村保護與促進鄉村振興的共建機制。要充分發揮鄉鎮黨委在實施鄉村振興中的龍頭作用,健全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重大事項、重要問題、重要工作討論決定機制。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匯聚新鄉賢、社會資本等多元主體協同參與鄉村振興,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持社會各方面人才,通過多種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作者簡介: 李偉紅(1978~),女,浙江龍泉人,碩士,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鄉村旅遊與鄉村發展。浙江麗水323000;; 魯可榮(1970~),男,安徽蕪湖人,博士,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教授,研究方向:鄉村文化與鄉村發展。浙江杭州,郵編:311300。;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傳統村落的集體記憶建構與鄉村價值傳承保護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6BSH047); 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農村文化資源傳承創新方略研究”(項目編號:18ZDA118);

來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0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