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你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

逍遥客156743642



碧水灵儿h


尽管现在年味儿一年不如一年浓了,但作为奔四的大龄青年,小时候的在北方的过年习俗还是记忆深刻的。

基本放寒假后没几天进入腊月二十,扫房迎新年,扫去上一年的土气和晦气,崭新地迎接新的开端;然后是小年,好多家里会将卖剩下的一头猪留到这个时候杀掉,找到专门的屠户,花钱或者送一副🐷下水作为手续费,杀猪通常会有一群人围观,指手画脚,好不热闹,也经常发生猪跑掉的趣事;接着就是烀肉、炸年货、发面蒸包子,年味儿越来越足了;大年三十,上午烧纸祭祖,下午贴对联,挂灯笼,晚上和面包饺子,晚上八点准时看晚会儿,从陈佩斯朱时茂,到冯巩郭冬临,再到赵本山宋丹丹,一代人的回忆……初一大家络里一群群的开始走街串巷拜大年,初二开始今天这家明天那家请客喝酒,凑热闹。

基本年俗就是这些了,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味儿也越来越远了,追忆!



粗布风情


我是客家人,过年风俗各地不同又大致相同,都是演变而来,又根据地方风俗不同变化!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除夕当天得将所有房门大开,迎财神财气,然后接下来就是一天的忙碌各的。

除夕当天要摆四方,祭祀祖先,然后在大约12点的时候选择吉时封闭所有门,大人们当天是不睡觉的,必须守到初一早上开了财门才去,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守,一般是一家之主!小孩儿们12点前一定要回家,否则就得被关在外面第二天早上家里放了爆竹开了财门才可以回来!这个严格程度我深有体会,有一次跟小伙伴贪玩儿没回去,还差点在过年挨揍。除夕当天还是有挨揍的可能,但到了初一只要没点着房子,那绝对是大人最宽容,最纵容你的一天!

再就是小孩子最关注最期待的压岁钱,大人们会在你睡着后放在你枕头底下,每次满心期待的睡下,起床后摸摸枕头底下总会有一个足够你买烟花爆竹开销的红包。这应该是过年最期待的事情了。

正是因为这些祖宗们沿袭下来的过年风俗,才会让我们的童年过年期间那么快乐,才会那么刻骨铭心!不像现在长大了,再没有了过年的感觉,到了需要稳重的年纪也不能出去疯跑了,真是成长的烦恼!



庚午娱乐手记


农村过年的习俗是比较多的,杀年鸡、年猪、做豆腐、炸豆腐、炸年糕、蒸血糕、大扫除、贴对联、年三十包饺子、守夜看春节晚会。



我就说说几个代表性的习俗。

1 杀年猪, 农村几乎每年每户都杀年猪的 。 农村的年猪和养殖场的是不一样的哦。 年猪一般都是3月份左右买的猪苗,放在自家磊的猪圈里养。 一养就是大半年。吃的是玉米面加野菜煮熟了这样搭配吃的,农村叫猪食。春天和夏天还给年猪喂野菜,从来不喂饲料的。就是为了过年吃的。 这样的猪肉城里,是没有的。 距离过年半个多月就开始杀年猪了。 把村上的邻居叫过来帮忙 ,一忙活就是大半天。 杀完猪,吃猪肉,把邻居叫过来边吃边聊很热闹的。


1做豆腐,农村每年过年都做豆腐的。 首先说做豆腐的原料, 大黄豆和卤水 ,现在卤水豆腐城里很少了。 大黄豆是自己家田里种的。 种子是选的颗粒大,颜色黄的优质黄豆。 浇水是农村天然河水 ,肥料是猪粪。 这样的食材做出来,本身都带着甘甜。 做豆腐可是一个技术活。 首先将豆子用水泡软大概 泡一夜就可以了。接着是磨豆子 ,现在还好有加工豆子的加工点,以前都是用农村的石碾子磨的。 农村长大的人都知道。 豆子磨好备用 ,然后。用农村的大铁锅把水煮开。 把磨好的豆子放到开水里煮 ,大概10到15分钟把煮好的豆浆,倒在纱布上。 把豆汁挤出在放到开水了煮一段时间,看着熟了把卤水倒进去,就成豆花了。然后把豆花倒在一个圆形半闭的豆腐模具里,上边盖上纱布和木盖子,用石头压在上面 ,半天时间豆腐就做好。 豆腐做好了,然后用手拿着吃,味道有豆子的清香和甘甜的味道。做豆腐是农村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

3 炸糕, 也是农村过年必有的风俗习惯。
材料是糯米和黄米磨成粉,和自己种的红豆都是绿色食品哦 做法也简单,面粉和面做成饼状。红豆煮熟,搅碎,放上红糖。 把馅料放在面饼上包好,放在锅里油炸,炸到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味道,脆中带糯 ,糯中共带甜,也是过年的主要美食之一哦。

这些过年的习俗都是很久以前留下来的。农民辛苦了一年了,平时都很辛苦的劳作 ,吃饭也是很艰苦的没有肉吃。 过年了,辛苦一年有不错的收成了,杀年猪、做豆腐、炸糕,都是为了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劳作,和来年继续努力加油干。 通过农村过年的习俗,背后是农民朋友的,艰苦和奋斗, 真的很有正能量的。


我是唯奇


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一下老家过年的习俗吧,小的时候感觉进入腊月就像开始过年了,那时候的交通信息什么的不发达,记得购年货都要去集市采购好几次,物资匮乏说白了就是小时候穷,一次不敢买太多,家里有小孩的怕小孩偷吃完了,不够过年的。腊月二十四我们那里要除尘扫灶台,然后的年前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紧张忙碌的准备过年的食材,我是北方人,我们那里过年要准备好多馒头备用,然后也会包很多大包子,还有那种里面带枣的大馒头,俗称大馍,闺女走娘家必备,晚辈去长辈家也是必须带的。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家家户户会贴春联,下午的时候会去给已去世的长辈烧纸钱,除夕的中午家家户户也会放鞭炮庆祝新年,不过中午的饺子是肉的,除夕晚上一家人会吃个团圆饭,然后和和气气,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迎接春节的到来,到了12点钟声的响起,家家户户会用最响亮的鞭炮声欢庆表示一下,我们春节第一天吃的是素饺子 韭菜馅的居多。早晨起床我们会去给家里的长辈们拜年磕头讨要红包,也是儿时的我们最幸福难忘的时刻,过了初一,家家户户会开始走亲访友,互相交流一下这一年来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正月初五是小年我们早上会放鞭炮吃饺子,正月十五元宵节,烟花炮竹照亮了整片天空,那晚的夜景是最美的,小孩子们会挑着灯笼,满处跑,看着他们童真的身影,高兴的奔跑着真幸福。


奔跑吧少年郎


过年啊,别的地方我不清楚,但我老家广东吴川还是懂一些的。

过年又叫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风俗之一 小年晚祭灶君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吴川人过春节,从腊月廿四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吴川人称小年晚。过去风俗,小年晚送灶君老爷上天,俗称“送灶君”。

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祭灶的风俗在吴川城乡消失了。但因是小年晚,不少家庭还是加点菜,餐桌上的菜肴便比平时丰盛了很多。

风俗之二 繁忙的年关

“挨年近晚”,吴川人特别忙碌。

一忙“扮靓”。先是用新砍伐的竹枝竹叶捆扎成扫帚,屋里屋外,上上下下打扫一番,又翻出所有的盆罐、桌椅洗刷一新,这样持续了好几天。

风俗之三 除夕团年饭

吴川外出经商、打工的人很多,有30万左右,但都乡土观念强,就是定居在外的也回家乡过年。吴川人特别注重一年一度的除夕团年饭。这天,酒家饭馆不营业,一些平常不进厨房的男人也围上围裙,有模有样地炒出几味菜来。饭桌上有鸡、鸭、鹅、烧肉,还有海鲜,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饭后边聊边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直到零时,这俗称“守岁”。

风俗之四 年初一拜岁

“爆竹一声除旧岁”。过去,新年初一从零时到天亮,吴川城乡都燃放炮仗贺新年,谁家门口堆放的炮纸越多谁就越觉得荣光,近年城区禁炮,缺少了当年那份热闹。

风俗之五 新年拜年

过去,吴川习俗,年初二一早杀鸡拜神,叫“开年”。有的人家,供品除鸡、鱼、猪肉、斋菜外,还有活鲤鱼,鲤鱼两眼贴上一小块剪圆的红纸,寄意年年有余。年初三家家户户吃饭用生菜包菜肴吃,称作包“赤口”,以免口嘴是非。年初四拜灶君,接灶君回位。年初七杀鸡拜神,叫做“人日”。

风俗之六 吃“包生”

新年期间,吴川人吃饭时有用生菜包菜肴吃的习俗,叫作“包生”。

春节期间,正是生菜大量上市时,这些青翠欲滴的“玻璃菜”吴川人常常洗干净拿来包上菜肴生吃,特别是年初三“赤口”日,吃饭时“包生”,称作包“赤口”,认为可以免是非口舌。

风俗之七 做斋头

新年期间,吴川各地乡村都有摆斋头酒的习俗。摆斋头酒俗称“做斋头”,一般都是在年初几至正月十五之间按抽签排期而做。

风俗之八 开灯

“开灯”是吴川过年风俗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这是一些习俗,当然还有别的,很多东西都是各地不一样,还有年例,歌舞等等。


坐一次飞机吧


我是湖南人,在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因为一到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能玩花炮特别的有意思,要说习俗,就是在过年的前几天,需要把家里四周打扫干干净净,贴对联,挂灯笼,然后大年三十吃饭前得先烧纸给亲人,告诉他们今天是过年,然后就是放花炮,然后就吃饭,初一的时候就走亲戚一般都是走自己村里,我记得的大概就这些


乐乐tomo


我是东北人下面就来说说我们东北过年的一些习俗。

在东北过年之前要贴春联和福字,还要挂灯笼,灯笼要挂到正月十五,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在众多饺子当中放几枚硬币,谁要是吃到了预示着这一年都有好运,现在一般都用干果代替硬币了,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每个人都换上带踩小人的袜子,踩踩小人,家里有小朋友的还要给小朋友抻抻个子,整个三十晚上都要点灯,意味着延年益寿,香火不断。东北人一般整个正月都不剪头发,因为有方“舅”的说法,所以一般很少有人去剪头发,此外到了初五还要吃饺子,有“破五”的说法,寓意着把不好的事都破坏。


l夏沫微凉l


广西的,感觉现在过年跟小时候不一样了,没有那个味道了,也不热闹了,适应不了这个节日感觉没有了年味,我出来多年,去过广东过年,福建,湖南等地,感觉都不热闹。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引以为常吧!



平凡人聊出路


记得小时候,过年的习俗很多,比如,吃饺子,年糕之类的年饭;放鞭炮,村里唱大戏;舞龙灯,跑旱船,穿新衣,戴新帽,等等等等还有祭灶,祭祖,上坟,祭天等.这些习俗,大都已经消亡了.只是作为一种记忆,偶尔被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