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斯拉夫消失了?

舆地铲史官


南斯拉夫,这个中国人民过去耳熟能详的国家,真的是成也铁托,败也铁托。


首先说,南斯拉夫并没有如何“叱咤风云”过。虽然它是共产主义阵营中的异类,但是南斯拉夫在国际上还不算举足轻重,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惹人注意的小国而已,铁托本人吸引的目光要比南斯拉夫多的多。

那么南斯拉夫为什么会解体呢?

首先,南斯拉夫内部的矛盾太深了。

南斯拉夫的地理位置不好。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南斯拉夫是个欧洲国家,但是却居于巴尔干半岛,欧洲与亚洲的交界处,就在土耳其的家门口!

现在的土耳其不算啥大国,可是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还存在的时候,土耳其可正经是世界上数得上的强国,而南斯拉夫就在他家门口。

处于欧洲和亚洲必经之路上的南斯拉夫很倒霉,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如果欧洲强,那欧洲人就要经过他打亚洲。如果亚洲上,那么亚洲人就要经过他打欧洲。

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都染指过南斯拉夫。希特勒崛起之后,纳粹也第一时间占领了南斯拉夫。

没办法,谁让你挡住大家的路了呢?

由于历史复杂,加上欧亚文明交汇,导致巴尔干半岛上的情况极其复杂。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巴尔干半岛,不是南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上本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在这个半岛上,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等大大小小几十个民族生活在这。宗教方面,因为奥斯曼侵入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因为欧洲人侵入而信仰基督教的,因为地理位置而信仰东正教的,各种宗教民族鱼龙混杂,从来没统一过。

这些民族之间由于血缘、信仰不同,彼此矛盾重重,互相仇视。

可是一战以后,英法等国处于各种原因,将整个巴尔干半岛打包送给了塞尔维亚——以后这里就归你管了小老弟,好好干!

这个国家叫做“南斯拉夫王国”。一战后成立,勉勉强强的过了二十年,二战就爆发了。

铁托,成为了维系南斯拉夫的唯一纽带。

二战一爆发,纳粹就占领了南斯拉夫。


(铁托)

德军击败南斯拉夫王国的军队没费什么力气,可是为了剿灭南斯拉夫共产党,可是使了九牛二虎之力。

南斯拉夫共产党在纳粹占领南斯拉夫之后,展开了坚决的游击斗争。与当时欧洲各国的游击战争不同,南斯拉夫的游击战打得有声有色。其他各个被占领国的游击战,只能说是对德军产生了一定的侵扰,而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则在后来拥有了飞机,坦克和大炮。

二战末期,东欧的所有国家都是靠着苏军反攻德军来解放的。而南斯拉夫不同,南斯拉夫在苏军解放南斯拉夫之前,就靠着自己的力量把德国人赶走,由南斯拉夫共产党自己解放了南斯拉夫。这也就成为了后来铁托不服苏联的资本,东欧所有国家都为苏联马首是瞻,

只有南斯拉夫不跟苏联穿一条裤子。

铁托是克罗地亚人,靠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巨大威望在二战胜利之后,他成为了南斯拉夫的国家领袖。在二战后,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叫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巴尔干半岛的各个小国被统一集合到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中。

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他深知南斯拉夫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所以为了不搞民族歧视铁托,宣布南斯拉夫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按说搞民族平等的政策是绝对正确的,但是铁托做的似乎有点过了。

铁托认为,如果要搞民族平等,就是要搞民族自治,因为南斯拉夫各个民族本来就是聚居的状态。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各个民族各自拥有自己的国家,这些国家以联邦的形式存在于南斯拉夫中,而且铁托给予了这些国家非常高的自治权,除了外交和军事方面之外,内政和财政都可以高度自治。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内部如果出现了这么多国中之国的话,其实是很危险的。只不过由于铁托本人的巨大威望和超强的能力,南斯拉夫国内的民族矛盾被掩盖了。至少在铁托再世时,各个民族没有将矛盾摆放在桌面上。

但铁托一死,问题就来了。

强人政治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早晚要爆炸。

随着铁托的去世,南斯拉夫国内的一系列矛盾通通爆发。

铁托去世之后,南沙湖没有找到一个像铁托一样拥有巨大威望的人来领导整个国家。铁托是克罗地亚人,可是由于他个人的威望,他统治整个南斯拉夫没有人提出异议。

但是在他去世之后,如果一个克罗地亚人统治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就有了意见。而塞尔维亚如果有人统治南斯拉夫,克罗地亚也不愿意。


所以在1980年铁托去世之后,各个加盟国之间的矛盾迅速爆发,各个民族的领导人为了争取自己的政治资本,纷纷打出了民族主义这张牌。

很快,南斯拉夫最有钱的克罗地亚率先宣布独立,不再向南斯拉夫中央政府交税。 连最有钱的克罗地亚都不交税,其他加盟国自然也纷纷独立,联邦进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1993年,南斯拉夫正式解体,在那之后,巴尔干半岛迅速陷入一片战火之中。国家矛盾和种族仇杀成为了原南斯拉夫境内的主旋律。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

说到底,南斯拉夫是把一个不是国家的地方硬捏成了一个国家,最终导致了悲剧。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和南斯拉夫一样的话,就是今天的印度,只不过印度的悲剧还没发生而已。


小约翰


首先要说明的是:南斯拉夫从来就没有“叱咤”过什么“风云”,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上能够左右逢源而已。

南斯拉夫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斯拉夫的历史说明了“国家”不可以任意制造的道理,也证明了民族共存的困难性。

历史上并不存在“南斯拉夫”这么个国家,第一次大战之后的1922年,欧洲列强们在处理大战善后时拍脑袋弄出来了这么一个国家。他们把奥匈帝国南部的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以及克罗地亚人居住的区域和当时已经存在了的塞尔维亚王国合并起来弄出来了一个“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Kingdom of Serbs, Croats and Slovenes)”,以塞尔维亚王国的王室为国王,这个塞尔维亚王国原来是基督教敌人的奥斯曼帝国的属国,在1867年得到了完全独立。

大概是这个名称太长了,1929年10月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Kingdom of Yugoslavia)”,因为组成这个王国的民族主要是南部斯拉夫人。二次大战中部被轴心国占领,南共领导了抵抗运动,战后王室被放逐,建立起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斯拉夫人在欧洲分布相当广,除了南斯拉夫人之外的斯拉夫人被称为“北斯拉夫人”,北斯拉夫人还能进一步分为“西斯拉夫”和“东斯拉夫”的概念。西斯拉夫人是指捷克人、波兰人、卡舒比人、斯洛伐克人和索布人,而东斯拉夫人是指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北斯拉夫基本都分为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在冷战之后也都分了开来,像捷克斯洛伐克就分成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和俄罗斯分开了。这是一个趋势,只不过在南斯拉夫的分离过程中使用了武力,而且相当惨烈。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上,这是基督徒对峙奥斯曼帝国的最前线,历史上就战乱不断,被称为“欧洲火药桶”。上世纪初发生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南斯拉夫”本身就是个馊主意。

南斯拉夫立国不到20年就赶上了二战,被意大利和德国占领。战后因为其领导人铁托的魅力和才能这个唯一的原因才维持了统一。铁托虽然是共产党人,但和苏联人刻意保持距离,因此在1948年就被开除出了苏联主导的共产党情报局,被认为“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中苏交恶之后,中共“九评”的第三篇就是《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表明了对南斯拉夫的态度。

斯大林去世之后,苏南关系开始缓和,恢复了外交关系,但南斯拉夫坚决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拒绝加入苏联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军事组织,和欧美的关系也不错。这样南斯拉夫成为了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之间的缓冲和平衡,为双方所借重。

铁托在1980年去世,铁托是南斯拉夫能够维持统一的唯一原因,但铁托也无法改变各民族间不和的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和宗教原因,没有了铁托,南斯拉夫的统一就没有了维系,再加上冷战结束,原来被华沙条约和北大西洋条约双方所借助的南斯拉夫的平衡作用也消失了。各民族再也无法在一起混,就只能解散了。

(铁托出生的库姆洛维茨村的铁托铜像,现在大约也就是家乡人还在怀念他了)

不过南斯拉夫的足球不错,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在1991年曾经拿过丰田杯冠军,说南斯拉夫的足球“叱咤风云”倒说得过去,而且解体之后除了继承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之外,还增加了一个鬼见愁的克罗地亚,其实挺不错。


冰冷雨天


前南斯拉夫是东南欧最强大的国家,面积大约2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左右。由六个自治共和国、两个自治省组成。

南斯拉夫曾经持续了20年的经济迅速增长,平均年增速超过6%,上个世纪70年代,南斯拉夫的识字率已经超过90%,施行免费的医疗与教育体系,预期寿命超过72岁,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电视机,36%以上的家庭都拥有私家车。经济实力强大的南斯拉夫被称作“巴尔干之虎”。

另一方面,虽然是南斯拉夫是红色国家,但是与苏联也好,美国也罢,都保持了一定距离。南斯拉夫拒绝与苏联结盟,也不愿投向美国,成为当时华约与北约之间的一道缓冲地带。


然而从建立之初开始,南斯拉夫就酝酿着巨大的危机——与当年强大的奥匈帝国一样,南斯拉夫的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占据主体优势的塞尔维亚族也只占40%左右,与其他比较强大的克罗地亚人、阿尔巴尼亚人等矛盾重重。

曾经的克罗地亚等,就希望获得平等地位建立联邦制国家,却被塞族拒绝,严重的冲突对立与西方势力的渗透干涉,最终摧毁了这个强大的国家,南斯拉夫一分为六。


澹奕


在欧洲除东欧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外,还有一个就是南斯拉夫。但在这些社会主义里最强大,最独特例行的就是南斯拉夫了 。他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打下来的天下,所以才没有听苏联的指挥棒,好苏联彻底地分道扬镳。走上了自己的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南斯拉夫的幸运,所以在冷战期待南斯拉夫的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稳定上都是 首屈一指的,而且高于土耳其希腊这些国家,比意大利也差不多,但他却最终走向了分裂和解体,但素有巴尔干之虎的南斯拉夫何以落到这步田地?在二战后铁托走上了历史舞台, 在他的领导下靠自己就解放了南斯拉夫。树立了崇高的地位和威信,各民族也都心悦诚服的接受铁托的领导。基于此这成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六个联邦主体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面积合计25.58万平方公里)。

南斯拉夫解体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央联邦政府权力松散和弱小,地方联邦联邦政府权力巨大。南斯拉夫的主体无疑是塞尔维亚,但由于铁托是克罗地亚人,所以刻意打压塞尔维亚。过于强调各个加盟共和国权力的平等。使得联邦主体失去权力,铁托在世的时候还好说,待1980年铁托一死,没有威望够的领导镇得住局面,局势急剧恶化,联邦政府失去权威和和威信。而塞尔维亚的大塞民族主义高涨。民族纠纷和独立倾向高涨,内战就此爆发。但也必须说明的是。欧美在背后起到了非常不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发展到种族仇杀地步,分裂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南斯拉夫的联邦制过于松散。除了国防,外交,关税之外,地方完全可以作主,所以说南斯拉夫解体是必然的,只是一系列灾难实在不应该发生。在1974联邦政府年规定,各地方边防军不再听命于中央,而是各自区域的各民族政府管辖,其地位和人民军平级。一旦地方民族政府有了军权后果就可想而知,只是当时铁托在世而已。在国际方面,欧美国家需要这个南斯拉夫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异类”当样板,和苏联反调,给予了南斯拉夫准欧盟的待遇,也是就是说可以不承担欧盟的义务却可以享受欧盟的待遇。在美苏势力的夹缝中生存,没有偏向于任何一方。而当时南斯拉夫也很开放,美国电影可以第一时间在南斯拉夫上映。但随着铁托去世,南斯拉夫找不到这样的战略大师在冷战期间左右逢源纵横高手,再加上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的作用下降。也间接导致了南斯拉夫经济的崩。

在就是在南斯拉夫这样的没有一个民族能占绝对多数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一个有力的中央政府控制,解体是必然的、六国加盟共和国信仰不同,彼此对立。南斯拉夫解体完全取决于民族间矛盾,内部地缘结构分裂、人文结构撕裂。铁托死后,国家最高权力由联邦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领导组成的联邦主席团,而联邦主席团内部分裂严重,虽然是一党执政,但民族却已经分裂了。两个最大的联邦主体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几乎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都想扩大自己 权力,权力向谁要,只能向联邦主席团要。而联邦主席团没有权力只能解体。在1992年克罗地亚(最富的联邦主体,比意大利富裕)既拒绝向联邦政府上税,最有钱不缴税,其他加盟共和国自然也不缴税。在1993年初联邦财政枯竭,也就无需存在了。

铁国立国标准是“民族分封制”大家各分一块地说的算,铁托自己就是“周天子",过于平等,但南斯拉夫又没有主体民族。刻意平等只能分裂。南斯拉夫的肢解和强人政治体制消失后。无法按照这样一个模式走下去,但由又没有一个好的体制而走进了“死胡同”。要知道,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变天后至少维持了领土完整。而南斯拉夫无疑是最惨的一个,这就是民族政策的失败。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南斯拉夫在冷战期间,一直素有“巴尔干之虎”的美誉,它处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之中,不仅生存的不错,也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点就非常难得。而且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再加上中等强国的体量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姿态,在冷战的国际社会一直都拥有较大的话语权。

但这一切自1980年铁托去世后就不复存在了,南斯拉夫的一切都急剧下滑,几个加盟共和国不断离心离德,而联邦政府显然无能为力,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南斯拉夫也迅速解体,又经过多年的内战后,南斯拉夫变得面目全非,风采已成昨日回忆。

南斯拉夫,一个被拼凑起来的地理新名词。

在一战结束之前,原南斯拉夫地区大致都在奥匈帝国的版图或势力范围之内,但奥匈毕竟是一个虚弱的帝国,对帝国境内的诸多民族的控制力相当有限。

一战之后,奥匈帝国迅速解体,分解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南斯拉夫地区的诸国,部分战胜国也瓜分了帝国的一些领土,南斯拉夫地区的各民族在之前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是奥斯曼或者奥匈等帝国下的地盘,也没什么建国经验,他们在前途问题上展开磋商,最后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南斯拉夫王国,把一堆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的人拼凑在了一起,大家一起搭伙过日子。下图为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

不过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也就20来年,由于王国盛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伙儿觉得在一起搭伙也没过上好日子,很快又离心离德,在这个时候,德国人来了。

南斯拉夫各民族与纳粹进行了多年的顽强斗争,而这个期间,南斯拉夫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铁托。下图左为铁托。

二战,德国入侵,南斯拉夫的关键人物—铁托横空出世

和中东欧其他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不同,南斯拉夫的解放是铁托率领游击队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实打实地打出来的。

铁托的游击队,从区区千百人,最后一路发展到了40万,消灭了数以万计的德军,4年多的军事斗争,让铁托成为南斯拉夫各民族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领袖”,二战后,各民族也都心悦诚服的接受了铁托的领导。

随后,南斯拉夫联邦被建立了起来,其实这个国家能成立,说白了就是各民族对铁托的信仰和依赖,而后来的几十年,南斯拉夫也确实依靠铁托的个人威望维持了国家的团结和统一。

不过,南斯拉夫实在没有什么主体民族,最大的塞族。人口占比也不过三成多,还长期因为“曾经的大塞尔维亚主义”而被追求民族平等和谐的铁托所打压,铁托过分追求平等的民族政策最终反而造成了极大的不平等和严重的民族矛盾隐患,当然在铁托活着的时候,这些矛盾都被对铁托的崇拜所掩盖了。

铁托治下的南斯拉夫,左右逢源,政治独立,经济富足,一个曾经的准发达国家。

南斯拉夫虽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但却不属于苏联的东欧阵营,铁托一直努力保持着国家的独立自主,乃至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铁托的大国平衡做的也相当不错,这使得它可以获得美国和西方的经济扶持,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南斯拉夫在1970年代就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堪比东德,超过苏联。

1970年代,南斯拉夫基本做到了家家都有车的水平,至于电视机更是几乎家家都有,而南斯拉夫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也相当活跃,西方的电影和书籍在南斯拉夫随处可见,每年到南斯拉夫旅游的西方游客超达到了几百万,而南斯拉夫人也过着“说走就走”的生活,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出国旅游。

铁托统治下的隐忧:民族问题没有解决好,对地方过度放权,直接埋下了分裂和解体和祸根。

民族问题上,二战前南斯拉夫王国盛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思潮,二战时期,塞族对打击德国侵略者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理应在战后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但铁托对大塞尔维亚主义思潮的抬头十分警觉,他严厉打击塞族势力,把部分塞族人划出了塞族的地盘,又从塞尔维他划出了2个自治区,把塞族控制的人口从四成多剧减成了三成多。

同时为了保持民族平衡和团结,铁托一直鼓吹“南斯拉夫民族”概念,把南斯拉夫民族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宣称不管什么民族什么信仰,都是南斯拉夫人。

其实,这点没错,出发点是好的,可随着各地方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变大,以及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权力不断扩大,这种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说白了还是靠铁托个人的威信和能力在努力维持联邦的统一。

在经济上,铁托开放市场,并采用“工人管理工厂”的工会来管理企业,并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搞金融机构,这使得企业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又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要的资金支持,再加上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南斯拉夫的经济迅速发展,但这就造成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靠近西方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经济发展较好,而偏东的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马其顿等地则相对落后,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在政治军事上,铁托按民族区域建立了边防军,1974年之后,按照新宪法,铁托给了各自治地区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在联邦层面,建立了一个由各地方政府领导组成的联邦主席团,联邦事务主要由这个主席团商议,而各地的边防军也划归各地政府指挥,并在层级上与联邦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平级。

当然,此后的6年,铁托还在,他作为凌驾于联邦的超然力量,能镇得住局面,大家表面上还相安无事。

等到1980年铁托去世,联邦主席团迅速变成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领导人彼此激烈争吵的机构,中央的力量迅速衰弱,地方的权势也不断做大。

曾经的“巴尔干之虎”一朝崩溃,血腥内战让各民族饱受创伤。

铁托去世之后,中央的权威几近丧失,各地方的经济发展也陷入瓶颈,民族主义迅速抬头,塞族要求更多联邦层面的权力,克族要求更多地方权力。

随后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各地方政府动用自己掌控的边防军控制局面,波黑内战等一系列血腥冲突随之展开,巴尔干之虎成了残疾的瘸腿虎。

当然,南斯拉夫的解体自然也有西方一些国家的外力促进因素,比如煽动民族矛盾之类的,但都是次要的因素,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南斯拉夫的崩溃,即使如今看来,也是一件很让人唏嘘的事情。


云中史记


1948年,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脱离了苏联,结束了不到3年的亲密关系。

在政治上,南斯拉夫有独立自主权力,可是,在国家组织架构设计上,依旧和苏联保持高度一致: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以党治国,南共一党专政,同时,在权力金字塔顶端,铁托掌握绝对权威,近似独裁。

在民族政策上,南斯拉夫采用苏式的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以民族和聚居区域为标准,将全国划分为塞尔维亚、斯诺文尼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等六个加盟共和国,还有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这些加盟国和自治省在自身区域范围内,享有高度自主权。

虽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南斯拉夫与苏联模式渐行渐远,唯独在政治体制上,南共仍延续了对苏式体制的传承。

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由南共的红色出身决定。

南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红色世界老大哥苏联的影响并继承。而且,南斯拉夫依旧沿用苏联经典政治体制几乎是其唯一出路。

这要从南斯拉夫所在的巴尔干半岛说起。巴尔干半岛全境多山,自身地缘实力有限,难以孕育强势本土势力,再加上支离破碎的地缘结构,缺乏强势核心。在政治上,难以整合在一起;在人文结构上,因地处东欧(东正教)、西亚(伊斯兰)、欧洲(中南欧天主教)三大地缘文明势力的交汇,外来文明的影响非常大,导致了复杂的民族、文化构成。

而南斯拉夫作为巴尔干半岛的主体大国,很自然,其国家结构与巴尔干半岛的地缘人文环境高度吻合,体现在:

政治上,因国家内部地缘结构支离破碎,缺乏强势核心势力,导致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不足。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不仅指一个政治上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民族和地缘板块。

人文上,受内部的地缘撕裂与外部各大文明势力的影响,南斯拉夫在民族和宗教构成上非常复杂。境内有五大主体民族: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诺文尼亚语、黑山语;有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因民族、语言、宗教的差异,南斯拉夫人被分割成多个实力都差不多的不同族群。

支离破碎的地缘结构,复杂的人文结构,且领土有有限,长久积累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也十分尖锐。最终会导致十分艰难维持国家统一的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维系国家统一呢?

南斯拉夫各派利益冲突过大,分权民主并适合这里。比如,克罗地亚共和国境内的克族人,认为塞尔维亚族抢了他们的地盘,要他们退出克罗地亚;相对富裕斯诺文尼亚,认为中央政府不应该用他们的钱,去补贴波黑的那帮穷鬼。波黑的穆族和塞族,围绕着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更是有着千年的积怨。这些矛盾,用民主的方式显得太无力。若强行搞民主,把权力下放到地方,最后各方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方式,只能一哄而散,最严重的结果便可能是爆发内战。

既然,分权民主无效,那就只能搞中央集权了。

在中央集权上,南斯拉夫也必须高度借鉴苏式模式。

二战前,当时南斯拉夫王国便以宣扬泛斯拉夫主义来作为维持民族同一的纽带,弥补族群的分歧,进而形成国家向心力。

于是,南斯拉夫只能以红色意识形态和基于领袖“铁托”的高度个人崇拜,来构建国民的共同情感纽带和国家认同。

二战后,红色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大涨。红色意识形态突破了地缘、民族、语言等横向结构限制。主张的无神论的红色意识形态,去取代宗教体系的说服力也越来越强。

培养对红色意识形态认同,可破解南斯拉夫地缘、人文困局。正因如此,在脱离苏联后,南斯拉夫依然坚定的尊奉红色意识形态,以此来维系南斯拉夫国家认同。

不过,红色信仰的纽带作用,仅仅只体现在精神领域,鉴于南斯拉夫国情的极端复杂性,在世俗层面上,还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依托。

这就是铁托的绝对独裁与个人崇拜。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形式,独裁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统治集团的分歧内耗。鉴于领袖作为国家的最高代表,通过塑造领袖的英雄形象,来吸引国民的崇拜和认同,再将这种对现实中客观存在人物的认同,传导到对虚拟的国家的认同上,进而达到增加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红色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与南共以及铁托主观利益考量相结合,共同决定了与苏联分道扬镳后的南斯拉夫,依然整体上继承苏式政治模式。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以及在经济和外交领域的有力措施,使南斯拉夫在建国后头三十年内,国家的完整和统一得到有力维护和保障。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维系南斯拉夫国家统一的两条纽带,都出现了松动,且愈演愈烈,最终彻底断裂,不仅导致了南共政权的覆没,甚至还引发了南斯拉夫的解体,与内战的爆发。

这又是为什么?

这得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纽带本身的结构性缺陷说起。

首先,来看看个人崇拜。

铁托为何有如此高的个人威望?一是因铁托在二战中带领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驱逐了纳粹德国;二是因他在南共体系内,获得了绝对的权力。

不过,南斯拉夫不是君主世袭制国家。1980年,铁托去世,其作为民族英雄所获得的威望也随之而去。加上铁托并未指定接班人,更没有给接班人培育个人势力和威望,导致南共核心层一下出现了群雄并起的局面。在各派互相制衡之下,最后形成了一个主席团集体领导,各派轮番执政的局面。不仅大幅削弱了南共中枢的实力,也使领袖个人崇拜的纽带不复存在。

其次,20世纪后期,国际共运陷入阶段性低潮,苏联颓势尽显。红色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也在不断萎缩,在民众中的认同度也逐渐下降。在意识形态体系与苏联一脉相承的南斯拉夫也受到了波及。

东欧剧变后,在欧洲红色意识形态的认可度也跌到谷底,严重冲击了南共政权的合法性,维系南斯拉夫国民共同认同的另一条精神纽带也出现裂痕。

随着个人崇拜与红色意识形态,这维系南斯拉夫国家统一的两大支柱的崩塌后,南共政权土崩瓦解,原先被压制的内部地缘、人文矛盾又重新爆发,到最后,南斯拉夫直接到分裂解体的地步。

之后,前南地区爆发了为期10年的大规模内战(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南联盟总统——米诺舍维奇下台),这个曾经的巴尔干之虎彻底没落。

当然,美国在分裂南斯拉夫中也有重大戏份,特别是1999年科索沃战争(那次战争对于国人来说也是一个痛,因美国轰炸了中国大使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直接出兵,给南斯拉夫致命一击。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各自独立,宣告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也彻底没落,此后便从地图上消失了。

在前文也提到过,在冷战时,南斯拉夫一直是高度独立,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甚至南斯拉夫也主动放弃红色意识形态,积极向西式国家转型,而美国还是没有放过它,非要将其彻底击得粉碎才作罢。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

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57章——南斯拉夫之第二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一战以前,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波黑都是奥匈帝国的地盘。一战期间,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才推翻奥匈帝国统治建立了南联盟国家。二战期间,又被德国给灭国了。二战后,在苏联的支持下又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冷战结束后,苏联撤兵,在北约的资助下,又肢解了南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处于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西欧的交界处,是彼此攻防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塞克战争时期,克族屠杀克罗地亚领土塞族20多万人,驱逐了60多万塞族人。所以等到波黑内战,塞族也如法炮制。其实南联的悲剧只是周边大国地缘斗争的结果,民族不合和宗教问题当然也是南斯拉夫难以保持稳定的原因。民族问题,宗教的分裂只是借口而已。历史并未终结,新时代的瓦尔特在未来某一天杀回萨拉热窝,也并非无法解决。


贞观防务


因为天下无不死之人,也无不亡的国家。

南斯拉夫作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无论强盛还是衰落,无论正义还是邪恶,都逃不过兴亡盛衰的自然规律,所以它总有灭亡的那一天,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

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南斯拉夫实在是太短命了,这个令苏联忌惮、令西方国家侧目的巴尔干之虎,只存在了74年就寿终正寝了。即便算上后南斯拉夫时代,也才85年,实在是英年早逝的光荣代表,令人不胜唏嘘感慨。

要知道正是这只巴尔干之虎的撕裂,我天朝的足球排名下降了至少好几个名次,白斩鸡们比南斯拉夫人更痛心疾首。

那么,南斯拉夫为何会走向灭亡?静夜史认为这和南斯拉夫的历史与现实紧密相关:

1、位置尴尬

和驰骋在东欧平原上的东斯拉夫民族以及活跃在中欧的西斯拉夫民族相比,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民族命运更为曲折坎坷。

历史上的巴尔干半岛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相继占据,半岛西部的南斯拉夫,更是欧洲基督教势力和亚洲伊斯兰教势力剑拔弩张的战场,尤其是15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崛起后。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民族和宗教冲突异常激烈的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由此爆发,继而烧遍整个欧洲。

一战彻底摧毁了巴尔干半岛土地上的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因为塞尔维亚所属的协约国取胜,1918年12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合并,并将昔日奥匈帝国治下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吸收,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国家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但由于南斯拉夫本来就是由多个民族风俗习惯迥然不同的板块拼合在一起的国家,缺少凝聚力,更没有占据明显优势的民族,这注定了南斯拉夫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凝聚力不强的国家。

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的主体,人数却只有南斯拉夫总人口的40%左右,相比于其他民族没有压倒性优势,这注定了1929年开始实行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必然失败,南斯拉夫的解体从建国的那一刻开始就埋下了祸根。

2、铁托不再

主体民族不强意味着南斯拉夫的联盟异常脆弱,1941年德国入侵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王国便宣告解体。

但铁托的出现再次使南斯拉夫团结在了一起,二战期间,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迅速壮大,解放了南斯拉夫全境,建立起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相比于东欧其他国家,南斯拉夫的解放并未受到苏联的影响和帮助,因此南斯拉夫不受苏联的摆布,在国际社会上有着崇高的威望。铁托作为南斯拉夫国家领导人,是南斯拉夫各板块紧密团结的关键。

但作为克罗地亚人,铁托并未效仿苏联的“大俄罗斯”主义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反而对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不断打压,使其人口比例降到36%左右,南斯拉夫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但铁托仍然是南斯拉夫统一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说,南斯拉夫是铁托一人的南斯拉夫。因此一旦铁托不再,南斯拉夫必然分崩离析。

再加上铁托在世时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比如放开市场、给予各加盟国自治权,虽然使南斯拉夫欣欣向荣,成为共产主义阵营最富裕的国家,却也导致地方势力坐大,贫富差距积重难返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在铁托去世后迅速爆发,并直接摧毁了南斯拉夫联邦。

3、外因推动

作为巴尔干之虎,南斯拉夫虽然综合国力很强,足球水平很高,但在美苏英法等传统大国面前,南斯拉夫各板块即便统一起来,体量也不是其他大国的对手,这注定了南斯拉夫从始至终都要受到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影响。

南斯拉夫的解体,和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颜色革命密不可分。而他们对南斯拉夫的从中作梗早在一战爆发前就开始了。

由于塞尔维亚受到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双重挤压,于是出现了“大塞尔维亚”主义,即团结一切南斯拉夫民族,也就是成为塞尔维亚的附庸。正是这一思想的光辉指引下,塞尔维亚成为一战的爆发点。

虽然一战作为世界大国的饕餮,并未让塞尔维亚获得更多的实在利益,但“大塞尔维亚”主义却引起了战胜国英法等国的注意,为防止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死灰复燃,他们支持塞尔维亚吞并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地区组成南斯拉夫王国。虽然南斯拉夫王国内部消化不良,但它的出现符合英法等战胜国的利益。

二战后的南斯拉夫联邦,虽然奉行共产主义路线,但因为和苏联关系僵化,南斯拉夫反而成为西方国家的宠儿,每年前往南斯拉夫旅游的人数超过600万,为南斯拉夫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

但毕竟有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西方国家更不愿意看到一支巴尔干之虎横卧在西欧国家面前,因此一旦条件成熟,西方国家便开始为肢解南斯拉夫跃跃欲试。

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各板快民族矛盾迅速凸显,加上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南斯拉夫陷入民不聊生的炼狱之中。

所以南斯拉夫的解体不是意外,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南斯拉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民族,其复杂性可以用“1至8”来形容:1个政党(南共联盟);2种文字(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3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4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6个加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黑山)7个邻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奥地利、匈牙利);8个联邦单位(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

6个加盟共和国,西部的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受西方罗马文化影响,信仰天主教;东部的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和马其顿人受拜占廷文化影响,信奉东正教。其中情况最复杂的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简称“波黑共和国”或“波黑”)。“波黑”有三大民族构成: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在种族上,穆斯林族也是斯拉夫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入波黑地区后,很多斯拉夫人皈依伊斯兰教,发展成独特的穆斯林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使穆斯林族和塞尔维亚族长期存在矛盾。

1980年铁托逝世后,久已蛰伏的民族分裂主义迅速抬头。1989年,由波兰发端的东欧剧变后,对南斯拉夫构成了极大冲击,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波黑”共和国因主张独立的穆族和反对独立的塞尔维亚发生激烈冲突,引发内战,最终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柱折梁倾,使“南斯拉夫消失了”。


冯玮


南斯拉夫解体,是美(苏)俄世界格局争霸的结果。

冷战时代,南斯拉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游离于美苏阵营,过得较滋润,经济比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还好。铁托总统逝世后,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逐渐凸路出来,经济也逐渐落后。至八十年代中后期,东欧剧变,南斯拉夫也不幸避免不了。

南斯拉夫占相对较多民族塞尔维亚传统上亲俄罗斯。当然是美欧针对目标,苏联解体后,自然策划南斯拉夫解体。

南斯拉夫在九十年代初解体,由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它传统上属反美欧亲俄罗斯,因而还是美欧打压对象。

在九十年代末,美欧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名义策动科索沃战争。战争结束后不久,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分成塞尔维亚、黑山两国。至此,南斯拉夫国的名义,彻底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