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提拔的車間主任都由班組長來處理事務,那主任的職責又是什麼?

用戶2687332760960


在企業管理中,車間主任和班組長職責分工是不同的。

車間主任職責:

按照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及工藝技術要求、工藝操作規程,組織生產部員工按時、保值、保量、低成本、安全地完成生產任務; 配合技術領導完成生產裝置的技術改革; 根據生產任務,裝置設備運行情況,提出檢修計劃;負責生產裝置設備的日常維護,設備資料臺賬的建立;消耗、產品的統計,運行記錄檢查、收集、存檔等工作。

班組長職責:

—按照生產部及車間的生產計劃,生產規章制度,在工藝操作規程的指導下,組織該班組員工按時、保值、保量、低成本、安全地完成生產任務; 全面負責該班次的生產事務,親自參與生產活動;對新進入該班的員工進行工藝流程講解,現場安全、操作培訓。

以上可看出其工作內容不可。這樣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靜水深流286045007


【紙箱客】作答:題主提到的提拔主任後還是由班組長還處理事務,車間主任反而成了多餘崗位了?因此產生困惑。

但實際上,既然車間主任崗位職級做了晉升,車間主任的崗位職責以及揹負的指標一定是比原來要求更加高了,職責也由原來的執行層面,轉變為規劃和監督層面。

一、從管理範圍來講

班組長僅針對本人所負責的單班組負責,而車間主任除了生產的多班組外,還要包括機修組、輔助組、內部物流組等,管理範疇會比班組長要廣。

二、從職責內容來講

班組長接受主任管轄範圍內的【生產計劃員】下達指令,完成生產任務,將現場5s做好。

車間主任職責內容:

1.審核來自生產計劃員的排產計劃並結合公司銷售部門信息傳遞進行修正;

2.關注班組生產進度,同時協調質檢、倉儲物流及時對產品進行檢驗、入庫。

3.對於生產線的問題組織機修、電工、技術進行調整或改善。

4.對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損耗要有規劃和計劃,並推進落地執行。

車間主任更多的增加了規劃、監督的職責,對總體指標負責。

三、從職責權限來講

班組長對本班組的指標負責。基本為:產量、質量合格率、設備可動率、人員出勤率、退貨率等等。

車間主任對整個車間的指標負責。基本為:除了班長指標外,產品迭代升級的參與、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人員技能提升、設備改善等。

結語:

我們眼睛看到的是大家手腳沒停的在【幹活】,我們眼睛沒有看到的是為了工廠生產的持續改善、進步所做的準備、溝通、協調、方案、工作佈置、現場調整等,這些工作雖然看不到,但是一旦落地,所達到的結果將會支撐起公司總體的目標,甚至會增加公司利潤的更多獲得。

個人見解,我是紙箱客,關注後可以看到更多的回答和分享。


紙箱客


說一下我說在的公司的車間管理架構:崗位經理(車間主任)一人,工藝工程師兩人(有兩套生產裝置,各負責一套),配色工程師一人(負責生產排單及彩色產品的相關事物),安全班長一名(負責部門HSE及5S相關事物),設備班長一名(負責部門設備檢修計劃制定及改進的相關事物,不負責具體維檢修),四個班組各設班長一名副班長一名(負責現場具體生產等相關事物)。

從以上架構可以看出,我在的公司在車間一級的管理結構是相當強大的,可以說各方面具體事物都有相關人員專人負責。這樣的話,崗位經理就完全被解放出來,更多的是負責溝通(部門之間),協調(部門內部,部門之間),部門建設,計劃及組織活動(培訓等,具體事物由工程師負責),現場生產的查缺補漏,及最重要的組織力量對現場的各方面進行改進(HSE,5S,4M1E等)。可以說我這裡的車間主任要求更多的是管理水平而非專業技能。而為了防止管理人員混日子的情況出現,一旦出了問題,車間主任,工程師,專業班長,倒班班長(可能還要帶上副班長),操作員都要進行處理,而且級別越高,被處理的越狠,這樣也就基本杜絕背黑鍋的事情了。無論誰安排下去了什麼事情,都要自己進行跟進,否則出了問題誰都受不了(扣KPI考核)

個人感覺這樣加強基層力量,高層進行扁平化管理對於工廠來說還是很合適的。各負其責,不會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只是班長不太好當,畢竟上面的所有管理人員的具體指令都是通過班長安排執行的,對於班長的管理組織能力及執行力要求比較高。



主任寫報告報成績,出了問題處罰下邊的人。


張學才79826376


主任就可以抽出時間去巴結領導,最後在想辦法坑下苦的


糧農56


原來全國都一樣啊,我以為就我們單位是這樣的。


用戶9246329434151梅


不幹活只白領錢,俗稱白領。


狄俊


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