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会取消吗?

柳双龙


说些题外的事情。在署期放假全体老师大会上,校长讲了三个故事值得玩味,并有语重心长之意。



一、有位老师隔三叉五打电话给学生家长,你家孩子只需再加把力学习成绩就能达到某种程度,弦外之音家长心领神会,把孩子送到班主任家全托,再也不打电话骚扰家长了。

二、一位家长在喜宴上夸赞自家孩子的班主任,教学水平高,令在座的校长和同事们感到讶异,平时真的未看出来该老师在教学上有啥特别之处。原来学生普遍反应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听不懂,消化不来,相反参加他家全托班讲的东西十分好理解,不时还穿插点小故事小笑话,通俗易通。

三、因家长做生意很忙,将孩子放到老师家全托,家长隔断时间就会主动打电话与该老师沟通,探听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该老师都说表现很好,功课成绩缕缕上升,做家长的听后很满意也很高兴,待毕业考试成绩公布后,做生意这位家长的孩子考试分数特差。这位家长气不过,待在校门口逢人就讲他的遭遇,并声称要打这位撒谎的老师。

总结:不要为了一些钱财,昧着良心,不要为了一点利益而丟了教师的尊严……


老伙计610322


中小学教师是事业单位编制,此前事业单位改革中,明确提出高校教师将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此消息一出,大家立刻将视线转移到了中小学教师身上,既然高校教师编制取消了,中小学会取消吗?

其实教师一直以来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职业,一方面教师觉得自己很辛苦,工资也不高,工作时间补固定。另一方面,很多群众觉得教师工作稳定,有寒暑假,还有补课费,上班时间少工资还低。所以,中小学是否会取消编制也备受大家关注。

教育是一个人社会生存的基础,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更需要扎实的进行学习,所以现在很多中小学都是教师跟班走,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从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期间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是不会更换老师了,这样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了解,也容易因材施教,毕竟每位教师的授课风格都是不同的,如果频繁更换老师,无疑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

所以,如果教师取消了编制会出现什么情况?流动性必然增大,如果没有了编制带来的稳定,那教师肯定会网高处走,以工资为导向,目前的教育市场情况就是私立学校工资要比公立学校高,但是就是因为没有编制,感觉到不稳定,所以导致私立学校的教师工作并不如公立学校受欢迎。

所以,从中小学教师的稳定性上来看,取消编制的可能性非常小。


陕西中公教育


教师编制会取消吗?

最近网上纷纷扬扬的信息都在传言2018年会全面取消教师编制。那么究竟应不应该取消呢?小编就认为应该理性分析当中的利与弊,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盲目跟风起哄。

教师编制不应该取消

一、 教师编制的稳定性决定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虽然教师工资一直以来都不高,但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立志横扫千军都想拥有这张长期饭票,就好比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虽然清贫但胜在稳定。

教师编制同样好像一张“护身符”,从22岁的青春年华到60岁的古稀之年都不用担心会掉工作,会没收入,根本不存在外界的下岗失业的担忧。所以拥有这个铁饭碗的教师,极少会自动放手这张王牌的。

不少人都担心退休后的赡养问题,这一点对于拥有退休金的教师来说,顾虑相对少一点。在职每个月所扣的社保和医保已经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下了一定的保障,而且还逐年上调。很多企业工厂在招聘时明确写着年龄限制,在职工到了一定岁数时就会以各种理由解雇,更别提退休养老金。而教师这一行业就不存在中途解雇的风险,所以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比其他行业高。

二、 编制的专业性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效性

因为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性,所以要拥有编制身份,就必须经过层层筛选,过关斩将,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效性。

曾经流传一句话:小学教师就是万金油,哪个科目需要就到那个科目去。这并不是说这样的教师一点都不专业,恰恰相反,每一个教师在参加工作前所接受的自身教育的涉及面都很广,要求掌握的技能技巧也是严格考核,所以教师能拥有编制,并不是天上掉馅饼,靠的是真本事。

三、编制的调配性决定了教育行业的均衡性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毕业到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支教。因为那些地方由于多种因素,如偏僻、经济滞后、生活条件和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艰苦,造成教师流动性很大,甚至经常出现无教师上课的现象,所以国家才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一项就是教师编制。正因为这个橄榄枝,教育的飞鸽才会从江南飞到漠北,从城市扎根到农村,从而宏观调节了教育师资安排的均衡性。

教师编制应该取消

一、编制养出了教师的懈怠

因为编制的稳定性,所以教得好不好,学生考得好与差,成绩上不上得去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拥有编制的教师是没有一点危机感,所以很多教师都是已经在稳定的心态中放松了自己,得过且过过日子,无惊无险等退休,这种懈怠的心理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了,一者教育质量,一者学生三观的养成,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二、编制欠缺新鲜的血液

很多教师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几十年,对着同样的知识点一讲就是大半辈子,什么方法技巧,什么教育理念早以固态。尤其是上了一定年龄的老教师,一本通书讲到老,一成不变图方便。

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很多教学内容的方法方式都与科技多媒体接轨了,而引领科技潮流的弄潮儿就是年轻人,他们相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有更多的活力,他们的教育思维和创新会更占有优势,是教育行业的新鲜血液。

但是由于现在的编制因为日趋饱和而越来越难考,老教师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年轻人又没有编制名额,连学校的门都进不了,更别说往教育增添新鲜血液。

三、编制绑架了教师的选择

因为编制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控制了教师的流失,但同时也绑架了教师的选择。不少优秀的教师找到更好的发展也因为在编身份而犹豫不决,甚至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而不敢放手一搏。也有不少的教师因为在编难以调动而长期夫妻家人分局两地。

所以,教师编制应不应该取消?我们不能凭个人感觉一刀切,要综合考虑,从大局出发,相信总会闯出一片新天地。


闪闪流萤


快取消了吧!拿着高薪不办正事,天天混日子还不能开除他们,高龄教师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教育方式了,为了收礼还赖在主科和班主任的位置上不让给有先进教育里面的年轻人,这样的人就是国家的害虫,取消编制以后能让他能有公德心上进心。


随风而来的小强


中小学教师编制会取消吗?答案是:不会!!

全面取消教师编制,消息来源于《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原文是: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不再纳入编制管理: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但取消其编制。

这句话有人看不懂了,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高校单位经费财政差额或全额供养,教师实行聘任制,工资不由财政供给,能者来,庸者走,自由流动。高校可以择优录取教师,实现教育质量的大提升,教师也可以自由选择高校,体现个人能力和价值。

那么中小学教师编制会受影响吗?答案是:不会!!

编制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和保障的对象,尤其是针对教育布局不均衡造成的城市强、农村弱,重点强、普通弱的局面,取消教师编制,教师自由流动,更会造成优势资源向条件更好、待遇更高的重点学校、一线城市集中,更不利于发展全面均衡的教育理念。

编制是学生减负、教师队伍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有偿补课和培训机构高薪招聘,使得人心浮动,狠不得立马投身到这股赚钱大潮,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也忽视了学生本身的承受能力。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减负、应试教育改革等强有力的措施,势必导致有偿补课热不过是一时的繁华。浪潮过后,泥沙俱下,傲立潮头有几人?恐怕大多都是牺牲品。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发展均衡教育,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涸泽而渔,压榨孩子的天赋换取的成绩,走不长远。而稳定增长的收入待遇,崇高的职业地位,也符合教师个人发展的理念。


职言管语


假的! 2018年取消中小学教师编制!

一、为什么说是谣言呢?

大家请看下面的2014-2017年的百度搜索截图

从上图大家可以发现,2014年起,几乎每年都有教师改革,取消编制这种消息出来!

二、为什么网络谣言,这么流行?

心理学上有个坏消息法则。

坏消息总比好消息传播得快。

人们之所以更加容易关注负面新闻,是因为“坏消息”往往意味着危险。

在漫长的演化中,人类只有拥有了超强的危险感知能力才能生存,而生活在社会中底层的大多数人,他们的焦虑感和不安感更加强烈,所以也就越对危险信息更加敏感。

这才是谣言传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正是因为取消教师编制谣言,关系千家万户,所以一出来,便风行网络了!

三、关于取消教师编制,真相是什么?

1、谣言源于高校编制改革

但不是取消编制,而是通过高校放权,激活高校用人机制

从对文件的研读来看,并不是要取消教师编制,而是教师编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了!

要实行总量控制,而并非取消编制。

通过合同、聘用制度,来理顺高校用人上的问题和矛盾。

2、中小学编制稳定,一直是国家所强调的重要议题

从一系列文件来看,不仅编制没有取消可能,反而在一些教育薄弱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会进一步加强。

我们现在实行的免费师范生计划,毕业生只要遵从协议,一定是确保教师编制的,何来取消编制一说?


志愿填报找勋哥


网友一:

教师编制在一定时期能够保证一个人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教学工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教学。可是时代在变化,一种制度在新的环境下,或许会有不适应,教师编制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如果把教师编制比作围城,那么那些拥有编制的、有本领的、不满教师工资的教师就会想要出城,而那些没有编制又喜欢教师职业的教师又拼命想进城。出不了城的,越来越懈怠,进不了城的,望洋兴叹。

教师队伍的优化,确实是一件必行的事。适应市场的需要,引进更专业的人进来也未尝不是好事。

网友二:

本人是一名农村老师,如果教师取消了编制,农村的孩子恐怕就要失学了,因为农村教师工资低,一个人都带四五门课,老师太累,有这个编制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没有了编制我们就不会顾及这些了,会选择其他行业。经常有人黑老师,就让他们来当吧,来体验体验老师的苦。

网友三:

取消能保证,不跟现在的医院一样吗?是能力上岗,却也是等价金钱缴费,现在已经有了多少私利学校,而且本身觉得学校的不好的富人已经去国外上学去了,叫海龟的回来,都是当公司啊,单位高管人才,如果国内继续改革国内学校也这样下去,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有钱人上学没钱人种地!

网友四:

教师取消事业编,是这次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方向。事业编有一定好处,吸引了大批大学生踊跃加入了教师的队伍,为教育事业持续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

但教师事业编也有坏处,因为旱涝保收的体制生活,僵化了考试的创新意识,调动不了教师的积极性。有的老师想着有个编制,就有了铁饭碗,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这个行业失误了优胜劣汰的遴选机制,阻碍了教师行业的发展。

而且因为体制的约束,教师一般也是拿固定工资,无法提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也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有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

所以我认为取消教师事业编身份是大势所趋,对整个教育行业也是有利的。当然取消了教师事业编,还会有其他保障措施,来保障教师的权利。

网友五: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教师一般都是经过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教师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如普通话水平,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背景,班主任工作的能力等等。这些知识和技能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而且,一个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岗位上多年的实践,才有可能很好的胜任教师这一工作。例如,每位刚刚工作的新教师在学校都要有老教师对他进行指导,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上的指导,只有这样,新教师才能更快的得到成长。所以,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决定了,不是任何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的。

网友六:

目前,我国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还不是很高。而且学校教师普遍感觉到工作辛苦,压力很大。教师编制的存在,教师职业相对稳定,是他们唯一值得欣慰的事情。如果取消了编制,必然造成很多优秀教师的流失,这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必将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学校,教师本身就很缺乏,教师待遇更低。如果再失去了编制这最后的保障,就更没有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了。现在,很少有优秀的学生愿意报考师范院校,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失去编制后,这种状况将更严重,我们的教师队伍就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遗落在世界的角落


教师取消事业编,是这次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方向。事业编有一定好处,吸引了大批大学生踊跃加入了教师的队伍,为教育事业持续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

但教师事业编也有坏处,因为旱涝保收的体制生活,僵化了考试的创新意识,调动不了教师的积极性。有的老师想着有个编制,就有了铁饭碗,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这个行业失误了优胜劣汰的遴选机制,阻碍了教师行业的发展。

而且因为体制的约束,教师一般也是拿固定工资,无法提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也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有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

所以我认为取消教师事业编身份是大势所趋,对整个教育行业也是有利的。当然取消了教师事业编,还会有其他保障措施,来保障教师的权利。各位教师也没必要太过于担心。


春风下的杨柳


国家政策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拨动着备考编制人敏感的心弦,3月份传出“编制会大规模缩减,各省已经开始改革”的消息,又让一大批备考编制考试的同学揪紧了心。

本来考编路就困难重重,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我该不该继续坚持呢?

小编告诉大家:千万别被谣言迷惑了,这次编制缩减和你没啥关系,你就安心备考吧!不相信的话就听课代表给你分析分析。

真假?编制将大规模缩减

3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正式公布,其中明确,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推进事企分开。

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理顺同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优化职能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

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通过文件内容可以看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深化改革,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

目前河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开始着手改革,改革的主要举措有:机关事业单位技工岗位减少、整合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出台新规禁止擅自增加编制等等。

综上可以看出,虽然公立学校属于事业单位,但此次改革主要方向并非在教育系统,目前各省教师的招聘工作仍在稳步推进,所以大家可以安心备考,不需要过于担心。


一起考教师


首先,根据有关资料,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始于2011年,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主要内容是: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作为公益二类,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探索“公益”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将是下一阶段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点内容。按照有关方案,将中小学教师的编制归入被“砸”的白名单。

其次,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作为公益一类,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义务的教育性,决定不能推向市场,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只能由国家财政进行扶持。

最后,中小学教师作为义务教育的承担者,从事基本公益服务,他们必须由财政供养,是真正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的中小学教师的事业单位身份不能改变。中小学教师在义务教育环节,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收入、地位、生活必须得到相应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