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拆遷補償是按戶口還是按房屋面積補償呢?怎麼補才公平?

徵地拆遷,與被拆遷人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對於拆遷補償,拆遷肯定是希望越多越好。當然,在現實中,也有因為拆遷而暴富的,但畢竟只有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拆遷補償只是合理合法的水平。然而在實踐中,很多鄰里之間的賠償金額會有巨大的差距,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有的被拆遷戶人口少,房子大,得到的補償可能就比人口多,房屋面積小的被拆遷人的費用高。這時候家裡人多,房子小的人就不幹了,為什麼我家人那麼多,補償卻低那麼多,這太不公平了。這到底公平不公平?拆遷補償究竟是應該按戶口補還是按面積補呢?

2020年拆遷補償是按戶口還是按房屋面積補償呢?怎麼補才公平?

拆遷與戶口有關,還是與面積有關?這並不一樣,根據不同的土地的性質,補償標準也是不同的。

首先來看一下集體土地的法律規定: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國土資源部、最高院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表明,農村宅基地的補償是以該地區的綜合地價為基礎的,房屋按土地依附得到補償。拆遷的具體補償可分為三類:

(1)有宅基地安置條件的,優先安置宅基地遷建安置,並賠償房屋重建費用。

(2)選擇貨幣補償,就是直接用金錢來補償。

(3)選擇產權房屋調換,也就是給安置房。

從上述規定看不出集體徵地拆遷補償與戶口有直接關係。換言之,集體土地的拆遷補償應按土地和房屋面積計算。

2020年拆遷補償是按戶口還是按房屋面積補償呢?怎麼補才公平?

讓我們看看在國有土地徵收補償的房屋的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有關規定: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1)對所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該條例規定,國有土地上的住房補償是房屋本身的價值,與戶口無關。

因此,總體而言,兩種性質的土地都是根據面積來計算補償的,與戶口是沒有關係的,住房面積越大,拆遷補償費用也比較多,不管戶口有多少人。

談到這一點,很多人都在想:“那戶口在拆遷中有什麼作用?”對很多人多的家庭來說,這不是很不公平嗎?“

在此律師告訴大家,戶口的作用在於住房的安置問題,就是說通過戶口,可偶獲得免費的安置面積或者低價購買安置房的權利。

2020年拆遷補償是按戶口還是按房屋面積補償呢?怎麼補才公平?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有關規定:“個人住房的徵收,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徵收決定的市、縣級有關機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當地的行政機關制定“這條原則性規定解決了許多房屋小但是人口多的被拆遷戶的問題。在實踐中,為了實現住房保障,各地的有關規定都制定了一些有關於戶口的規定。因此,這條規則也需要結合地方的政策。

而對於集體土地,戶口的作用體現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上。

《土地管理法》規定,集體徵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貼和土地附著物及青苗的補償費。

其中,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與戶口無關,但土地補償費的分配需要參考是否為村集體組織的成員,而認定是不是村集體組織成員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戶口。

此外,安置費用是將農業人口重新安置,而農業人口的數量直接影響到重新安置補貼的數額。因此,農村土地的徵收與戶口有著密切的關係。

所以,對於土地的徵收補償費用,到底是按戶口還是按面積算,除了法律的硬性規定,還有地方政策的影響。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補償不合理或者相關問題,可以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點擊文章尾部“瞭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