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跟基因有关系吗?

集雨轩阁


智商和基因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要知道世界上除了那些顶级的人才智商很高之外,绝大多数人的智商相差不大,因为大多数用到的脑细胞不到脑量的5%。基因对先天大脑的活跃脑细胞数目会有一定影响,从而决定初始的智商差异。

但是教育在很大成都上可以提高智商,因为教育可以拓展培养人的思考,可以激活更多的脑细胞,从而提高智商。


书呆子


人的智商与基因没有关系。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并不是父母智商高的,生的孩子智商就高,只是人们的一种误区。原因是:如果一对弱智夫妻,生的孩子同样是弱智或低弱智,人们都认为是遗传基因的关系。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弱智夫妻生弱智或低弱智的孩子是在受孕时,选择的时间点跟他父母亲生他时,选择的时间点刚好稳合,所以生弱智,再晚一点就生低弱智。智商的高还是低,是靠鲜活的精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形成受精卵时,精卵细胞越新鲜,生的孩子智商就越高,越聪明。反之受孕时精卵细胞越老化,生的孩子智商越低,越笨。凡是自然受孕生孩子的人,人人的机会是平等的,不分职务的高低,有权无权,贫穷与富贵,碰着什么样的时间点,生什么类型智商的孩子。大家都是赌运气罢了。所以世界上出现了科学家,专家生了弱智低弱智孩子的现象,就是神仙在受孕时,遇到女方的卵子处于老化或过于老化,生的孩子同样是弱智,低弱智。人类的智商分高智商的,正常人之上高智商之下,正常人,弱智,低弱智五个类型。细分有两种正常人:一种是卵细胞老化的正常人优于卵细胞老化的正常人。假如你懂得还套生育理论,平时采取避孕措施,选准时间点再受孕生孩子,就一定能生高智商的孩子,完全能避免正常人以下智商的孩子出生,更不可能生下弱智低弱智的孩子。将会大大提高人类素质。



范景良1


行为遗传学表明,智力是可以遗传的。

智力的遗传商数在0.5-0.7之间,但这个数据常常被误读,这并不带表一个人的智力50%-70%是遗传的。

遗传商数的意思是,假设有100个人智力超群,那么其中可能有50-70人是由遗传起主要作用的,而有30-50人是由后天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的。

这就意味着,遗传商数是一个平均意义上的数值,它只针对群体起作用。而对于个体,它并不能起到任何判断作用。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罗伯特·普洛敏为50名智商优秀(IQ分数在160左右)的美国少年,进行了DNA检测。

他发现,对比与其他50名智商普通但年龄及社会背景相似的学生,这些“天资优异的少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遗传标记——位于6号染色体的IGF2R基因,它的某种变体在高智商学生中明显更为常见。

2008年,一项针对7000名7岁儿童的研究,确认了6个与智商有关的基因,但是即使这6个基因协同作用,它们对智商的影响也不会超过1%。而科学界认为,这大概已经是对智商影响最大的基因。

遗传决定论是明显错误的,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曾由于对遗传学原理的盲目误读,导致了荒谬而惨痛的“优生学运动”。

一方面,鼓励“优生”,即对高等人群实施生育鼓励甚至奖赏,另一方面,限制“劣生”,对所谓的低等人群实施生育限制。一部分贫民、罪犯、弱智儿、酒徒、残障人士等劣等人被强制绝育。

但遗传学的不断发展推翻了优生学理论,智力发育非常复杂,现有的科学手段并不能找出决定智商的所有基因。虽然遗传因素对智商有强大的影响,但饮食营养、出生环境、科技的发展、家庭结构等对智商发展也极端重要。


玉妃真话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已经有研究表明,从遗传角度讲,智力是确由基因决定的,然而智力的最终形成与遗传因素和环境等因素都密不可分,具体与以下几点有关:


1. 智力与基因密切相关

其中,对于知识性的智商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约40%与基因有关;而对于解决问题能力这方面的智商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约51%与基因有关。但还没发现具体是哪些基因会引起哪些方面的智商差异,原因是智商是由许多基因共同影响的。

2. 智力不完全由基因决定

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 ,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尽管它的重量只有 1600克左右 ,但其中却包含着 100多亿个神经元 ,在这些神经元周围 ,还有 1000多亿个胳质细胞 。人类智商的遗传基因正是来源于此 ,所以全面开发人的大脑 ,就是提高智商 .在大脑开发 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实践目的、价值模式 、知识储备三原则 ,运用实践 、训练的方法 ,才能收到苏格拉底称之谓“头脑助产术 ”的效果 ,否则将事倍功半 .“千万教育抵不住一两基因”说法是不科学的;人的一切智商都来源于实践的观点更是荒谬的 ;遗传基因加上后天的实践形成人的智商 ,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

3. 中小学时期注意影响智商的五大杀手

(1)缺乏锻炼。由于不爱运动而过胖的10岁孩子,认知体验的成绩比身体健康的孩子要差,因为不爱活动的孩子的海马体和海马齿状回都较小。

(2)垃圾食品。吃太多垃圾食品的孩子,智商比其他孩子的的要低,最多可达5分的差异,因为大脑发育需要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垃圾食品缺少这些成分。

(3)脑震荡。在美国,十几岁的孩子玩橄榄球时重装事故所导致的脑震荡每年有30万起,每次脑震荡都会导致智商下降。

(4)吸烟或者被动吸烟。成年期的初期经常吸烟的学生,常伴有认知系统损害。受二手烟之害的6-16岁学生,其智商测试的阅读能力得分会损失5分左右。

总结,无论孩子的天资如何,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中加以培养,都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基因那些事


任何人类特征都和基因有关系,智商作为人类的关键特征,更是如此。

图示:灵长类动物大脑的区别


人类之所以能爬上食物链巅峰,靠的不是尖牙利爪以及震慑其它动物的身体力量,靠的就是我们这个独特的大脑,或者说智商。人类的智商远高于其它动物,因此人类成为新的百兽之王,我们拼脑子(拼智商)不拼肌肉。正因为,人类最骄傲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智商,因此对某个人智商的怀疑,就构成了最严重的侮辱或者羞辱,比如:“你长的是猪脑子吗!”或者“你这个弱智”。这样的言辞很容易引发剧烈冲突,为了证明自己身为人类的尊严,不可侵犯,部分人不惜血溅五步,伏尸二人,也要洗刷羞辱。


图示:基因和大脑的艺术绘图。众多基因呆在双链双螺旋中,是建造人类大脑的一份蓝图。有数千个基因参与了人类大脑的构造。


而如何建造这么一个非凡的大脑,当然是受到一系列基因控制的,其中一些基因是人类特有的基因,其它动物没有,正是这些基因让人成为人。有趣的是在研究人类大脑和基因的关系时,科学家偶然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大脑中主管理性的部分的发育,是由来自母亲的基因所控制的,而主管情绪部分的大脑的发育则由来自父亲的基因控制。这个发现和生活中人们通常习惯的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的认知完全相反,实在是太有趣了,但为什么会这样,目前还没有答案。



当然,高智商大脑的另一个核心特色是需要大量的后天学习 ,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这个高端大脑的能力,因此一个人也罢还是人类的整体也罢,到底有多聪明,在拥有了这么一个神器之后,都依赖于后天的学习过程,这就让教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核心特色,也让教师成为人类社会中备受尊敬的一个职业。

图示:推荐《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的另一本经典科幻《乡村教师》。网上有图文并茂的五分钟讲解版。


动物界智商排序

虽然,所有人都公认人类智商最高,但说到给别的动物的智商排顺序这个问题,那可就很难得到公认了,毕竟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动物,他们都想让自己喜欢的动物排到更前面去,难以做到客观。而我们是一个非常看重智商的物种,但是对其它动物来说,它们如果并不靠脑子生存,那么智商就没那么重要,比如让我们烦恼不堪的蚊子和蟑螂,它们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就生活得很好。


以下是英国BBC栏目,按照动物的创造性思维,给出的Top3榜单,当然未必所有动物学家都同意这份榜单,但不妨一观。

1、猩猩

图示:野外的猩猩和黑猩猩都有躲雨的需求


当猩猩在圈养条件下被教会如何使用野外就可以收集到的材料搭建一个遮蔽所之后,研究者把这些猩猩放归野外,发现它们真的能将所学的东西实际应用到野外生活中。它们会主动地收集散布在野外各处的这些材料,给自己搭建一个遮雨的庇护所,这是黑猩猩都无法完成的事情,因此猩猩的智商被认为高于黑猩猩。


2、宽吻海豚

图示:野生宽吻海豚会使用海绵工具对付那些外表多刺的鱼。


宽吻海豚非常聪明,它们能完成一系列适合它们的任务和测试,虽然它们没有手。它们对视觉图像的理解能力非常惊人,能直接看懂电视屏幕上的图像,无需过多训练,在这一点上它们超越了黑猩猩。而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面对一些困难的测试任务时,它们居然能选择“我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这被称为元认知,也被认为是高阶智能的起源。因此,宽吻海豚的智商被认为是动物界智商冠军,它们吃亏在没有手。


3、黑猩猩

黑猩猩作为人类最近的近亲,智商居然才排名第三。这大概就是这份榜单被一些动物学家不满的地方吧。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既然是人类在排榜单,那么将和人关系最密切的动物往前排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您认为呢?


喜欢就关注呗


裸猿的故事


智商和大多数其他特征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遗传决定的,但智商是多基因性状,远比简单地单基因遗传复杂。关于智商遗传的程度一直存在争议,各种各样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与直觉相反的结论:基因对智商的影响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被称为“威尔逊效应”(Wilson Effect),早年的智商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在婴儿时期,遗传因素的影响仅为20%,青春期过后,这种影响会达到80%的峰值。

2014年,伦敦国王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分析了12500对双胞胎的基因数据后发现,所有的考试成绩都是高度可遗传的,普通中等教育学生成绩的差异中,有65%是由基因造成的。而外部因素,比如孩子上的什么学校,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只占分数差异的12%到21%。

2017年,一项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发现了52个与智力相关的基因,然而,这52个基因只占不同人群智力变化的5%。说明智力是一个复杂的特征,这52个基因“基本上只是冰山一角,仍然有很多基因对智力非常重要。早期发现表明,智力可能涉及数千个基因。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智商的遗传因素定为54%。研究人员收集了78,308名欧洲人的智商相关数据和DNA信息,寻找与智商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52个智商关联基因,其中有12个在之前就已经确认与智商有关,包括三个已知的与构建或维持神经元有关的基因:SHANK3参与突触的形成;DCC,参与指导轴突的生长,轴突是神经元用来作为通讯线路的投射物;ZRHX3,在发育过程中调节神经元的分化。

研究还发现,这些许多智商相关的基因还与精神分裂症、体重、婴儿期的头围、寿命和自闭症谱系障碍有关。所有相关基因中智商与FOXO3基因的联系最为密切,FOXO3基因是引发细胞凋亡的基因。


科学闰土


非常好的问题!

智商,是智力商数,是一个比值,咱们中国习惯用两个词来夸奖一个人的智商高,一个是“聪明”,一个是“智慧”。

基因,是遗传密码,它表现出来一方面是自身信息,一方面是环境影响。这些庞大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母和祖先和宇宙,而后天的环境也起到了差不多一半的作用。

智商和基因的关系,好比汽车品牌和性能的关系,看上去都差不多,内在细微差别,综合起来的性能必能相提并论!

举一个例子长的漂亮与基因有直接关系,漂亮会影响环境,环境影响智商!

把基因的差别扩大一些,人和猪的基因也差不了多少(比较相近),智商的差别可想而知:)


全球部落


基因是累生心理习气转化并沉淀为物质,即能知之禀赋显现为核酸类的生理结构组合机制,似是有,但別太当真。

因为人是可以免于过去痕迹影响的,就是用天真纯净的眼光去感知,要知道一颗纤尘无染的慈悲心,会有无坚不推的大能陪伴行动,基因的小能小技褪去效力,或不如更进一步直接道来:基因本身结构及组合被转化。

这是心能转物的炼金术。


暗阅读心


首先是有关系的

但是智商后天因素要大于基因关系

先了解下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系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也就说智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提高的。

当然这段言论要抛开先天性的智商低下的人,这些人是与基因和先天形成等有很多的关系,还有一种是因为生病引起的。单纯只正常人的话那么关系比较大的还是后天的学习积累。


安文谢益


不要迷信天赋,天赋其实是个伪科学!

先天差异微乎其微,主要是后天影响,天才也是从胎教到成年一天天长成的。基因影响的主要是身材长相,而身材长相会间接影响到后天的发展。。。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家庭,同伴,学校,社会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就是他们思想的输入,基本就决定了他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一个人的成功更是多因素决定的,方向努力机遇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