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一江水”南京建邺隔空喊话助力武汉

“共饮一江水”南京建邺隔空喊话助力武汉

《共饮一江水》主唱翁大涵(右)和李思源。记者朱殿平摄



人民网南京2月6日电 (记者朱殿平)“江城的灯火 彻夜无寐 负重奔赴一场对垒”“嘿 你好吗 我在长江尾 盼你平安归”……从4日晚开始,一首《共饮长江水》的歌曲在网络上刷屏了。这首歌由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联合本土音乐人翁大涵共同创作,歌曲中南京与武汉的“隔空对话”戳中了许多人的心。专门选择在立春这天上线,也寓意着“盼春回”的美好祝愿。“武汉人民收到了,一起加油!”一位网友留言。

2019年11月30日,建邺区打造的“八度空间”音乐孵化基地正式启动。该基地位于建邺区文化馆一楼南侧,创新采取“政府+企业”的合作模式,旨在为缺少专业指导、专业培训、专业设备的优秀音乐创作人和有音乐梦想的大学生提供资源,孵化优秀的音乐作品,打造有“建邺温度”的平台。《共饮一江水》也是“八度空间”音乐孵化基地推出的第一首有社会意义的作品。

翁大涵是南京本土音乐人,也是“八度空间”音乐孵化基地的主理人。他告诉记者,除夕夜当晚,建邺区委宣传部领导便找到他,发起文艺抗“疫”的邀请。“当时我们就讨论,在疫情这么关键的时候,建邺区、八度空间能不能写一首歌为武汉加油,这也是目前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从除夕开始,翁大涵共创作了三版歌词,最终还是选定了《共饮一江水》,“武汉和南京,都是长江流域的儿女,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牵起了两座城市的共通点。我希望用最朴实的歌词,唱出我们对武汉的深情。”

从疫情爆发到武汉“封城”,从江苏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到建邺区内各高楼打出“武汉加油”的广告语……翁大涵说,此前他已经准备把自己的“八度空间”音乐孵化基地开到武汉,再复制一个“建邺模式”,没想到计划被疫情中断。正因为与武汉的渊源,疫情发生以来,他更加关注武汉的情况。“这首《共饮一江水》也是想告诉武汉人,我们是一家人。我在长江尾,盼你平安归!”

记者了解到,受疫情影响,除了两位演唱者到棚里录制,其他编曲、录音、混音、配器等都采取“云协作”的方式,线上操作,各自分头在家完成。翁大涵说,在与建邺区委宣传部筹建八度空间之初,就很重视“云空间”打造,利用各种软件实现高效配合,乐手在家录制后通过远程软件可实时传输至八度空间,为歌曲制作奠定了基础。从4日晚上线至今,这首歌曲网络播放量已有近300万次。

除了翁大涵,八度空间孵化的首位音乐人李思源也参与了歌曲演唱。“我们希望用对唱的方式营造隔江相望、隔空对话的感觉。”翁大涵说,歌词中用到的很多意象也都取材于建邺,“比如在‘南京眼’附近经常看到芦苇,这也是长江流域共同的植物,迎风不断,也代表了人们‘战疫’的一种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