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門:群策群力 爭當主力 全民“戰疫”

中國發展網 位於荷沙公路旁的黃潭鎮花臺村,全村14個村民小組2570餘人,其中從武漢返鄉人員46戶71人,在此次防疫中,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一起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

4日,記者走進花臺村,看該村如何群策群力,全民“戰疫”。村支部書記張明星說,大疫面前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防疫戰士,只有動員全民參與,才能打贏疫情阻擊戰。

4日中午,在黃潭鎮花臺村4組通組公路上,3輛滿載物資的小車停在村民房前,張明星正組織人員將物資分發到村民家中。在他車上,裝載著米、面、油等必需生活物資。

“我們都是送貨上門,不允許群眾自行來取,避免接觸感染。”張明星說,村委會初四建立了一個微信群,群成員共有453人,覆蓋了大約80%以上的農戶,每天群眾需要什麼,只需要在群裡知會一聲,村委會集中採購後就會送貨上門。

張明星介紹,該村採購物資都是從鎮裡指定的採購點,質量和價格都有保障,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生活無憂。1組村民楊威當天就領到了4袋掛麵。“昨天發信息,今天就送來了。”他說,從大年三十至今一直待在家中,需要什麼都很方便。

楊威說,在這次防疫過程中,村幹部都非常認真負責,我們有什麼需要都可以提。雖然不能出門,但楊威非常理解,“他們在外面拼命,我們待在家中,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安排,不添亂,不添堵。”

高位截肢 他自動請纓運送物資

在花臺村運送物資的志願者中,44歲的張勇是比較特殊的一位,說他特殊,是因為他是一位高位截肢者。2010年因交通事故,導致右腿高位截肢,至今一直帶著假肢生活。

儘管行動不便,但張勇得知村裡需要車輛運送物資後,他主動請纓,出車出力,免費幫群眾運送必需的生活物資。張勇說,他在成都辦企業,今年臘月二十六才回家,常年不在家,還是希望能幫村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雖然冒著感染的風險,但家人都非常支持。

與張勇搭檔運送物資的是該村志願者楊康,一個剛剛30出頭的小夥子,他拿著喇叭,一家一戶宣傳,送上採購物資。“我的任務就是負責登記村民所需要的生活用品,然後採購發放。”他說,沒有什麼能做的,只能有力出力了。

張明星坦言,在這次防疫過程中,村裡的黨員和的年輕人是主力軍,僅參與物資發放的志願者就有10多人,為村民物資保障提供了有效保障。

居家隔離 每天定期測量體溫

在基層一線,風險最高的莫過於村醫。在花臺村,67歲的張方才已在該村行醫近50年。每天,他都要上門走訪從武漢回來的村民,給他們測量體溫,一遍下來需要兩個多小時。“我騎的電動車,加之村組較多,人員比較分散,所以要花一點時間。”他說。

每天奔走一線,張方才唯一的防護設備僅有口罩,“有時候真的是提心吊膽。”他說,此前該村從武漢回來的人員出現了3例發熱患者,送到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後,好在確診不是新冠肺炎。

“我們村情況還比較好。”張方才說,全村沒有出現一起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檢測之餘,他還肩負著為村民看病和做好上級要求的宣傳任務。“唯有早發現,才能早隔離,早治療,減少擴散。”

面對醫療物資緊缺的問題,張明星表示,我們現在也在想辦法,除了向上申請,也在通

過其他渠道進行採購,優先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廖亮 付磊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