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警民是一家

“報告!1號車組準備完畢,2號車組準備完畢,3號車組準備完畢……”2月4日晚,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抽調20名民警、輔警,組建區疫情防控突擊隊,連夜奔赴前線承擔各項防疫應急任務。

截至目前,突擊隊參與護送“四類人員”集中收治隔離122人次,為確保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用心思考:派出所副所長“跑腿送藥”讓群眾安心隔離


抗疫一線,警民是一家

家住寧康園小區的曲爹爹的女兒是武漢市第三醫院的護士,由於不慎感染病毒正在接受隔離治療。

2月4日,曲爹爹的老伴胡婆婆也出現疑似症狀,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胡婆婆送往隔離觀察點隔離,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曲爹爹和女婿饒某都是密切接觸者,按照處置流程必須接受隔離觀察。

然而,社區工作人員三番五次上門做工作,曲爹爹就是不願意配合。“曲爹爹,您有什麼顧慮可以告訴我,隔離並不是壞事,早隔離、早治療是您對社區做的貢獻,您是個老黨員,社區的工作需要您的支持。”

有著多年群眾工作經驗的神龍派出所副所長孫建剛主動上門瞭解情況。原來,曲爹爹是擔心自己住進隔離點沒有人送藥送飯,為了打消曲爹爹一家人的顧慮,孫建剛和民警姚忠國攬下了送藥這個差事。

民警的辛勤“跑腿”讓正在接受隔離觀察的胡婆婆感動不已,為了讓老伴支持防疫工作,胡婆婆還主動當起了“說客”。2月5日上午,曲爹爹和女婿在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住進隔離觀察點。

寧康園社區的工作人員感嘆道:“孫所長,還是您有辦法!”孫建剛則回答說:“不是我有多好的辦法,而是我多了一些換位思考。”

用法明理:4小時“促膝長談”從倔強變成主動配合

軍山街黃陵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性大,為了落實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連日來,軍山街派出所積極配合當地黨委政府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看好“自己門”,守住“自己人”,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

居民左某的兒子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面對社區隔離要求,左某多次將上門做工作的社區工作人員拒之門外。

社區民警董國慶迅速跟進,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深入左某家中做起了思想工作,想不到,這一談就將近4個多小時。

面對民警的政策宣傳,倔強的左某不以為然,他告訴民警,自己長年在外打工,就盼著春節和家人團聚,現在要去往隔離點,他死活不願意接受。

“董警官,你不用多說了,難道我在家還犯法了嗎?”“哎,你剛好說到點上了,你不接受隔離就是觸犯法律了,《傳染病防治法》裡面規定的很明確,要不要我給你念一念。”

左某沒想到,一向和藹的董戶籍非常嚴肅地和自己講起了法律。見到左某開始動搖,董國慶又從多個角度分析假設左某不接受隔離的後果。

經過4個多小時的促膝長談,左某最終接受隔離觀察。在軍山街,防控宣傳早已實現“全天候”,派出所和社區通過“微信群發天天傳、街道巡查時時講、警車巡邏處處喊”這種傳統加現代的方式達到宣傳一個、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用情感動:害怕感染就當不好管段民警


抗疫一線,警民是一家

這兩天,神龍派出所民警萬利民的手機總是響個不停,作為一名年近五旬的民警,雖然幹社區工作時間不長,但是老萬卻從不含糊。

疫情暴發以來,萬利民的手機一度變成了“警民熱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趕到永旺超市檢查,確保商超平安有序。緊鄰超市的碧桂園泰富城小區還未成立社區,也沒有網格員。老萬便成了這裡的“大管家”,千頭萬緒的鄰里工作更是成了“一肩挑”。

居民姚某的父親因肺部感染去世,由於無法接受父親的離世,姚某情緒非常激動,甚至揚言要採取極端方式討說法。

萬利民瞭解到這一情況,不懼感染危險到姚某家中與其談心。身旁的工作人員勸說老萬別上門,他卻說:“我社區的群眾,我不去管誰去?害怕感染就當不好這個管段民警。”

解鈴還須繫鈴人,萬利民把姚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除了幫她送去體溫計測量體溫,還將所裡發給自己的藥品全部送給姚某,不僅如此,萬利民每天都要和姚某通電話,叮囑她想一些開心的事,勉勵她要堅強,大家一起度過難關。

老萬的轄區是沌口開發區和漢陽的共建區,許多工作機制還有待完善,為了完成這裡的疑似及確診病人的排查、收治工作,他經常要跨轄區跑遍多個街道、社區,一家一家的協調溝通,在老萬的努力下,這裡的收治排查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還有不少群眾自發地表示願意做萬警官的“臨時網格員”,替他分憂。(謝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