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散戶自己炒股而不去買股票型基金呢(讓專業的人去操作)?

西天蝸牛


與人生了嫌隙,我們總是先認為是別人的錯。同樣,賺錢,自然是自己厲害。


滑雪的蝸牛


資料顯示,A股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而純股票基金就是上千只,若再加上股票混合型基金超過3000只。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多數散戶從不去買股票型基金,,而是喜歡親自上陣博弈。所以,我國的股市70%是散戶投資者,還有30%才是機構投資者,這與美國散戶佔比只有30%,而機構投資者佔比高達70%形成鮮明對比。

對此,一些資深的散戶表示:從表面上看,讓股票型基金替咱炒股更有優勢,比如可以集中資金打新股,還可以通過股指期貨對沖市場風險。但股票型基金也是靠天吃飯,行情好了表現還可以,但行情不好說不定虧損程度比我們散戶炒股票還要糟。於其讓別人替咱炒股,倒不如咱親歷親為。賺錢和輸錢都不要怨天憂人。

不過,我們認為,中國多數散戶不願意購買股票型基金的原因有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情況,僅供大家參考。首先,國內的公募基金都是靠天吃飯,就是行情好了,就能賺到錢,但是行情不好虧損只是在多少之間。

問題是遇到行情好了,公募基金提取一些管理費和佣金也沒有異議。但如果遇到行情不好,股票型基金炒股出現虧損時,公募基金公司還是要按基金規模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和佣金,這就不合理了。多數散戶認為,基金公司的炒股收益應該與績效掛鉤,若是市場不好,出現虧損,應與基民同舟共濟。

再者,本來股票型基金還是擁有一些基民粉絲的。一些人覺得炒股太累太浪費時間,不如把錢交給基金公司這樣的理財專家來打理。但是,很遺憾的是,基金群體中也有不少害群之馬,老鼠倉、內幕交易橫行,“基金黑幕”事件摧毀了行業形象,讓很多人不再購買基金。自己辛苦血汗錢與其讓別人糟蹋,不如自己過過癮。

再次,中國股市是投機市,而美國股市是價值投資市場。在A股市場是股票整體估值偏高,上市公司少有分紅,退市制度形同虛設,所以,散戶投資者只能進行通過在二級市場上的博弈,賺取短線價差。他們不屑於專家理財這種投資方式。

而在美國股市實行的是註冊制,倡導的是價值投資理念,這對於散戶來說如何鑑別優秀上市公司就需要專業理財公司來打理了。因為只有選對了好股票,股價就大漲,選錯了股票,就會選擇退市風險了。

最後,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只有3000只,如果把偏股基和純股基都算在一起,涉股類基金規模超過3000只。這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與其在3000多隻股票型基金中挑出優秀的基金,還不如自己化精力去選擇好股票。因為,自己選股票,好壞自己承擔。要是選錯了公募基金,讓基金管理人把你錢給輸了,那就太冤了。

在A股市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廣大股民寧願自己操作虧損,都不願意把錢去買股票型基金,讓專業機構來替自己來理財。這既有股民對股票型基金賺錢能力不信任,也有看不慣公募基金公司罕澇保收的習慣,更有股市本來就是投機市,把錢繳給基金公司也是照樣投機,還不如我自己來投機一把。不過,隨著A股註冊制的推出,賺錢難度和風險會逐步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會選擇購買股票型基金,讓專業人士替自己理財的。


不執著財經


我國散戶熱衷於自己炒股而不買股票型基金主要原因是購買股票型基金難度不亞於自己炒股票,且很少人是通過購買股票型基金賺到錢。

1.我國上司公司數量與涉及股票的基金數量相當,挑選難度很大。

我國A股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純股票基金有近千隻,加上股票混合型基金超過3000只。無論是炒股票還是買股票型基金,其難度相當。在這樣得背景下,很多朋友寧願自己炒股。

2.我國股票型基金業績表現不如人意。

我國股票型基金這麼多年來一直表現不佳,很多人印象裡股票型基金,牛市漲幅不如個人,熊市表現更糟,還要收管理費,不如自己炒股。這個印象雖然不準確,但事實上股票型基金表現確實也不好。正因為這樣,很少人信任股票型基金真正能賺錢。

3.若在兩者之間選擇,建議還是買股票型基金。

我國股票市場是全世界難度最高的市場之一,主要原因是我國股市是散戶主導的市場,有80%的炒股者為個人,只有20%的機構在股市裡。

我國股市的結構註定了是一個暴漲暴跌,漲跌幅明顯有個人情緒在裡面的市場,個人很難戰勝市場賺錢。倒不如把錢交給更專業的基金,自己花精力到別的地方賺錢。

回到主題,之所以大家不相信股票型基金還是因為大家都沒有賺到錢,即使這樣,建議還是不要自己炒股,浪費時間精力卻又賺不到錢。二者選其一,建議選擇股票型基金。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科技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首先專業人士收取管理費的不用,他替你炒股票賺不賺錢,他都會收取一定的費用。

最主要的基金經理拿了你的錢以後,會進行暗箱操作,他們會買入大股東出貨的股票,幫助大股東拉抬股價,掩護大股東出貨。他們明知道要虧錢,但是對於他們來說無所謂。反正虧了也不是他自己的錢。

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為什麼大股東公告減持。股價沒有大幅度下跌,有一些還會微微上漲。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一些基金在大股東出貨的時候進行拉抬。以確保大股東順利出貨。等這些大股東出完貨以後,基金也開始出貨,就會變成一地雞毛。

所以不要把你的錢交給基金,他們並不是盡職盡責的為你賺錢,他們所謂的專業都是拿你的錢為他們自己賺錢的。


壺中有酒


為什麼那麼多的散戶自己炒股票而不去買股票基金。主要原因是兩個方面的,一是我國的基金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太差,老百姓買股票基金總是賠錢,與其讓基金公司去賠還不如自已賠。我國基金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是收入高能力差,賠了錢也不負責任,這導致我國的基金從業人員永遠長不大。基金管理從業人員憑的是為投資者賺錢的能力,才能吸引投資者買基金,例如,美國的索羅斯和巴菲特,他們是憑自己為投資者賺錢的能力成名,這才是真正的基金管理者。二是我國的公募基金的制度設計導致基金從業人員素質低下,我國的公募基金賠了錢還照樣收取管理費,公募基金賠多少錢,也照樣是高收入,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於是我國的公募基金經理們就為了收取莊家的好處費,在高位買進股票為莊家當莊託,讓投資者賠錢,基金經理依靠收取大量的莊家給的好處費就能發大財,發了大財就自己去幹私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當年華夏基金的王亞偉。這就是制度設計有問題。我國為什麼那麼多股民,一億五千萬,美國為什麼股民很少,美國人投資股市都是委託給金融機構,是因為美國的金融機構在制度上逼著金融機構給美國人賺錢,金融機構只有具備給美國人賺錢的能力才能生存下來。而我國不是,我國的公募基金賠錢也是高收入。這才是我國老百姓不願意買基金自己炒股票的真實原因。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p.s.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

為你解決投資難題和融資難題。為個人解決投資賺錢的問題,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資本運作和產業升級問題,建立企業融資平臺。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點擊這篇文章的下方“所屬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都將免費為您解答。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我曾經專門比較過買基金和買股票的異同,而且和身邊朋友探討過類似問題。我覺得,之所以散戶選擇自己炒股而不去買股票型基金,主要是三個原因:

第一,收益預期。

散戶入股市的根本目的,大多數人都希望取得很高的收益,20%30%的目標都說不出口,最好翻個倍吧,等等。你想想也對,不是為了賺大錢,操這份心幹什麼?只是這樣一來,買基金就不合適了。在正常人眼中看來,基金一年也就是一二十個點漲幅的樣子,明顯不符合散戶的投資需求。

第二,信任危機。

新股民可能不瞭解,最早的時候很多基金都是有溢價的,一塊錢淨值的基金可以賣兩塊錢,1998年基金開元、金泰同時設立,那個時候大家對基金寄予厚望,認為他們可以改變中國股市的面貌,部分人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由股民變成基民。但是,很遺憾的是,基金群體中也有不少害群之馬,老鼠倉、內幕交易橫行,“基金黑幕”事件摧毀了行業形象,讓很多人不再購買基金。與其讓別人糟蹋,不如自己過過癮是不是?

第三,投資能力。

很多人說散戶的投資能力不行,基本上是被割韭菜的命,而且,還割了一茬又一茬,從來不長記性。但是,基金的投資能力就可以了嗎?我看,也未必。從歷史數據來看,相當一部分基金也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行情好大家賺錢,行情好紛紛賠錢,簡直就是放大版的散戶。這一點,也影響了散戶選擇基金的意願。

這樣看來,股票型基金要贏得更多的用戶,還要苦練內功。


沉默的磚家


大部分散戶心中都有一個想法,“我的錢我做主,何必把命運交給別人呢”!寧願相信自己也不會相信那些所謂的專業人士。

至於為什麼散戶自己買也不去買股票型基金呢?

原因一:我自己的錢為什麼要交給基金公司呢?也就是把錢交給他們資金沒有安全感,寧願相信自己也不相信所謂的專業人操作。

原因二:把錢投到股票型基金,你以為他們的智商就很高嗎?這些專業人士嘴巴厲害而已,真正在股市操作的時候比散戶還散戶,所以這些人的智商還沒有散戶智商高。


原因三:大部分散戶根本打心裡就沒有打算給那些機構投資,散戶心裡留已經牴觸了那些機構投資者,散戶只能自己炒股。

原因四:有些散戶投資者之前買股股票型基金,但是最終錢沒有賺到,反而虧損累累,同樣是血本無歸;吃過這方面的虧吸取教訓了。

原因五:假如散戶把炒股資金,交給那些基金公司還需要交付一定的管理費,其次還要交佣金;遇到行情好的時候自己炒股也賺錢,行情不好的時候基金公司照樣虧的一塌糊塗,所以很多散戶不願意交這些費用,寧願自己炒股。

總之股市大家面對的行情都是一樣的,行情大家有錢賺,股市行情不好,機構同樣虧損。從這裡可以說明一點,機構的專業並非專業,只是嘴巴專業一點而已;機構智商也跟散戶智商差不多,有些甚至基金公司智商還低於散戶智商,所以為何還有必要把錢交給比自己智商還低的人投資操作嗎?

以上種種原因就是很多散戶自己炒股也不想買股票型基金,把資金交給基金公司管理。


老金財經


這裡面存在兩個問題是基金行業需要解決的,要不散戶寧願自己炒股也不會去買股票型基金,第一、如何解決大盤熊市基金虧損不比散戶少的問題,大盤牛市基金盈利比不過散戶的問題;第二、如何解決基金經理沒有老鼠倉的問題,拿著基民的錢去做接盤俠。如果兩個問題沒有處理好,股民對基金的信任感不會增強。

很多股民也想有專業的人士幫忙投資,才會被一些不法分子所謂的“股神”騙取了本金,但是基金經理大部分的表現確實差強人意,導致了基金行業給予股民而言就是拿錢虧損的居多,讓股民寧願自己赤膊上陣也不願給別人虧。

那很多股民寧願自己炒股,不去買股票基金還有什麼原因?

1、基金品種過多,選擇也很麻煩。目前國內股市有3600多隻股票,混合基金就有3000多隻,純股票的基金就在1000多隻,股民要在這些基金公司中找出可以賺錢或者合適的基金經理並不容易,這就和買股票一樣,大海撈針式的投資。

而且一旦選擇了基金後也會面臨與股票一樣難賺錢或者清盤的現象發生,變成了買股票也是如此,給基金經理操作也是如此,既然都不穩定,還不如自己操作可能有希望,還不如自己操作還能增加炒股的經驗。

2、基金經理自律性問題。基金是收取手續費的,無論股民賺不賺錢不妨礙基金經理收入,這就導致責任心降低,有的基金經理為了保持業績穩定,就不會過於冒險,這就導致牛市利潤降低,變成熊市虧損,牛市利潤不能放大,很顯然給基金操作優勢不大。

而部分基金經理拿著基民的錢配合一些機構高位接盤,導致利益輸送最終苦了基民,這種事情只要出現幾次被大肆宣揚,自然就會降低對基金的信任度。

因此,這也是基金行業規範的問題,這也是基金沒有把業績和收益掛鉤的問題,導致基金經理的責任感降低,基民投資基金的風險上升,牛市賺的少,熊市虧的多,股民寧願自己操作。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作為一個從購買股票型基金到親自玩股票的人,我來說說我的感受吧!

首先從股票基金的收益來說,大盤跌的時候,股票基金跌,而且跌的更狠。大盤漲的時候,股票基金還他媽的跌,即使漲了也是極小幅度的上漲。漲的時候往往是幾分錢幾分錢的漲,跌的時候卻是幾毛幾毛的跌,往往持有一兩個月的收益,一兩天就給跌沒了,甚至很多時候收益直接跌成負的,完全沒有讓我感受到它作為一隻基金低風險,低收益的特性,反而給我一種高風險,低收益的感覺。

其次是股票基金的管理費。股票基金的管理費相對於它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的上漲幅度來說,簡直高的可怕。而且最要命的是股票基金不可當日贖回。說好的t+2交易,最長的一次竟然給我拖了四五天才給我贖回,而且還不是節假日和週末。明明自己預判基金要大跌已經提前賣出了,卻久久不給清算,最後算收益的時候把後面的好幾天大跌也給算進去了,這讓我感受到了基金管理不是一般的混亂。

說實話,通過我購買基金的經歷真沒感受到股票基金經理人的專業性,都是靠天吃飯的,哪來的什麼誰比誰專業呢?反正是要虧,虧在自己手上,好歹知道是怎麼虧沒得,交到別人手上錢怎麼虧沒的都不知道。所以最後我選擇了自己學習交易股票。



韭菜實錄


這是一個好問題:

1)專業人士水平層次不齊,難以辨別,選擇一個靠譜的基金操作經理的難度不亞於選擇一個好股票的難度。今年發揮好的基金經理明年不一定會好,今年發揮不好的明年不一定就不好;

2)專業人士會薅羊毛,收取部分費用,這對於本身資金量就不大的散戶來說,更加不甘心;

3)安全性方面,部分人會擔心自己的賬戶安全,或者是由於資金不受自己控制,會有一定的焦慮;

4)娛樂性:很多人炒股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還為了體驗這種自己做主的自由和暢快,以及刺激的行情帶來的快感,這是基金經理無法帶來的。

5)過度自信:人們總是偏向於高估自己,低估對手,在股票上面也是如此。

6)收入相對偏低:對於收入相對偏低的人來說,時間價值變得不是很寶貴,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研究。

7)基金本身的侷限性:基金作為大資金來說,靈活性上有問題,雖然相對穩健了很多,但是潛在的利潤也會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