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無人零售”的勝利?

作者 / 速途網 吳佳馨

不久前,隨著火神山醫院的交付使用,一家沒有店員、沒有收銀員,買完東西掃碼即走的無接觸收銀超市也在網絡走紅,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並收穫了超過3億的閱讀量和1.8萬討論。

疫情之下,“無人零售”的勝利?

而在火神山醫院之外,由於疫情的特殊性,盒馬鮮生、美團、餓了麼、多點Dmall、便利蜂、肯德基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企業相繼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喜茶則藉助智能取餐櫃實施“無接觸取餐”。

一時之間,一系列“無接觸”操作也讓“無人零售煥發生機”的聲音出現。

風起2017,資本湧入加速無人零售洗牌

“無人零售”概念的出現,可回溯到2017年。彼時,伴隨著無人店“淘咖啡”在淘寶造物節上亮相,無人零售走入眾人的視線,並在短期之內成為風口。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產品形態,相繼出現。

其中,又以技術、資本門檻相對較低的無人貨架為最。速途網作為零售業的長期觀察者,在當時注意到除常見的小e微店、友盒外,每日優鮮、餓了麼、易果生鮮、盒馬鮮生、京東到家等均試圖通過無人貨架擴展自己業務的邊界。

加上雷軍的“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理念引導下,無人貨架很快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主打無人貨架的公司已達到35家,被披露獲得融資的有近30家,累計投資金額超30億人民幣。

然而隨著資本的大量湧入,無人零售尚未撼動人工,便開始大浪淘沙,向資本、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時之間,初創企業紛紛退出,有能力的企業如每日優鮮、小e微店,用智能貨櫃取代以往的無人貨架,重新進入眾人的視線;或如猩便利、果小美一般,前者選擇在線下開設門店,後者則發力辦公室拼團,從而在無人貨架之外開拓新的場景,用新的故事來鞏固自身。

大浪淘沙後,無人零售苦練技術

時間回到當下,相比於2017年著眼於字面意義上的轟轟烈烈,無人零售愈發低調。百度資訊上,以時間順序排列,猩便利、果小美等曾經無人貨架領域的排頭兵等,紛紛將時間定格在了2018年。

疫情之下,“無人零售”的勝利?

疫情之下,“無人零售”的勝利?

但對於零售領域來說,拋開話題性、與焦點度,無人零售本質上意味著解放人力、提升工作效率,從而講好降本增效的故事。為此,無人零售開始向更深層次也就是技術層面發展,並且化整為零,在部分環節中發揮著作用。

如以多點Dmall為首的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便不斷探索智能購。以手機自助購、智能購的新型結算方式,取代部分人工收銀,從而減少商超人工成本的壓力,提升消費者的購物效率。

疫情之下,“無人零售”的勝利?

時至今日,多點Dmall的智能購已在物美、中百等商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一月,在物美聯想橋店的探店過程中,速途網注意到多點Dmall在智能購的基礎上打造了一條專屬通道,支持單人結賬,並可以與其他用戶保持距離。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盒馬鮮生、京東7FRESH等也將自助購作為自己的標配。更有包括蘇寧小店、便利蜂、多點在內的便利店,紛紛開啟門店數字化運營,通過大數據指導經營,實現效率最優化。

至於喜茶,素以排隊聞名的它,也希望通過小程序提前點單、到店自取以及智能取茶的方式,來減少用戶排隊時間。

無人零售基於技術層面的探索,讓希望控制成本的企業看見了可行性。今年1月,瑞幸咖啡在其戰略發佈會上推出智能無人零售戰略,即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進一步密佈網點、貼近客戶。

疫情之下,“無人零售”的勝利?

在瑞幸咖啡首席執行官錢治亞的計劃中,無人零售的出現,將與瑞幸咖啡線下門店和電商渠道,組成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體系。從而為構建集合自有流量和自有產品閉環的智能零售平臺打下基礎,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但更為現實的意義,則在於疫情到來時,開始佈局無人零售戰略的瑞幸咖啡,能夠在門店之外用成本相對較低的無人零售繼續講述自己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縱觀以上品牌,無論是盒馬鮮生、京東7RESH,還是瑞幸咖啡、喜茶均是在現有門店業務基礎上,而對無人零售進行探索。並因為當下所處環境的特殊性,讓無人零售得到檢驗,但並不意味著它真正迎來了春天。

對於真正的無人零售領域來說,數字化運營過程中的技術、成本依舊是難題所在。猩便利、果小美選擇換道而行,而不是向智能貨櫃升級,一定程度上便是受技術、成本所限。

同時,人們對人工的依賴也並不是短期之內能取代的。多點Dmall在對商超的數字化改造中,也是通過Dmall OS系統優化人員配置從而提升門店經營效率,並保留適宜的人工。 多點Dmall合夥人劉桂海曾說,“只要有一個人還使用現金,人工結算便有存在的意義”。

可見,無人零售想要迎來真正的春天,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