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ICU醫生的堅守:辛苦是應該的,即便最終歸於平凡

央視網消息:“是影像加重了還是症狀加重了?”1月28日,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胡明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得知他的好朋友,武漢另一家醫院的重症醫學科主任在連日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後不幸被感染,如今病情加重,這個消息讓他當場情緒失控,泣不成聲。

一名ICU医生的坚守:辛苦是应该的,即便最终归于平凡

平靜下來後,胡明迅速調整情緒,重新投入工作中。他說,醫生不能情緒波動,面對生死,更要做出正確決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襲,醫務工作者始終衝鋒在最前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前赴後繼,拼盡全力救治感染患者。

焦慮

胡明所任職的武漢市肺科醫院,是第一批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定點醫院,專門收治危重症病人。

一名ICU医生的坚守:辛苦是应该的,即便最终归于平凡

元旦前後,胡明接到任務,“早上接到通知,當天晚上就開始收病人了”。那時,還沒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個名字,人們對它也並不瞭解。

胡明2003年曾接診過SARS患者,後來又處理過H7N9等疫情,有著豐富的ICU臨床經驗。這次疫情發生後,胡明帶領他的ICU團隊第一時間收治急危重症肺炎患者,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治療方案,但效果都不明顯,他十分焦慮。而患者數量激增速度之快,也讓胡明和他的團隊始料未及。

即便如此,胡明始終堅持在最危險的第一線密切關注患者病情,併成功搶救多名危重症肺炎患者。在胡明看來,這些患者“他們既能夠恢復生命,還能夠恢復健康,還能夠迴歸到社會,這是我們ICU大夫一直在考慮的事情,一直想做的事情”。

堅守

由於ICU內的患者病情危重,隨時需要搶救,胡明和他的團隊每天超負荷工作,僅能休息2至3個小時,經常到凌晨兩三點才能吃飯,每次脫下防護服,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雙手因長時間罩在雙層手套裡已腫脹發白。

連軸轉的30余天,胡明幾乎沒有回過家,儘管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步行路程。只有小年夜那天,他回到家與妻子、兒子一起吃年夜飯,但僅30分鐘,胡明又匆匆趕到醫院,搶救病人。胡明的妻子王潔是武漢市肺科醫院的護士長,此次疫情中同樣堅守在發熱門診一線。除夕夜,兩人只能乘搶救病人間隙,通過視頻跟快10歲的兒子說說話。

一名ICU医生的坚守:辛苦是应该的,即便最终归于平凡

胡明坦言,ICU醫生不能回家過年是常態,只是今年更加特殊。“當兵打仗上前線,馬上要衝鋒了,你跟他說好好休息吃好飯,老百姓可以,我們不行的。我們本來就是做這一行的,我們都不上,那誰上啊?”

在胡明的團隊中,有孩子才11個月大,不得不中斷哺乳,堅守ICU崗位的護士,也有推遲婚期,半個月未曾與未婚夫謀面的醫生。“哪一個上一線的家裡沒有父母,哪一個家裡沒有困難,每個團隊裡面都有每個團隊的故事。”胡明覺得,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你不能單純把它當作養家餬口的一個東西”,辛苦是應該的,即便內心清楚,忙完這一次後,大家還是該幹嘛幹嘛,最終歸於平凡。

值得

“其實,我們真正在一線工作的人,忙到最後只剩想著抓緊治好幾個病人,就是想把別人的命救過來,就這麼簡單。”正是因為這些醫務人員的堅守,才為重症患者贏得更多生的機會。

胡明記得,他們第一個救治好的患者來自農村,收入不高。準備出院那天,患者家屬拎著一大包水果出現在門口,想要對胡明表示感謝,但胡明當時穿著防護服正匆忙地接新病人,只能點頭示意。

一名ICU医生的坚守:辛苦是应该的,即便最终归于平凡

“當大夫,特別是當重症醫學大夫,你救活一個人,那種感覺、成就,非常享受。”胡明說,患者一點點地康復好轉,會帶給醫生很大的鼓勵。在他眼中,患者的感謝是對他工作的認可,“你說一個醫生圖啥呢?就是為了這一點點,一個好的結果”。

在這場全民關注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認為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消息,就是有患者康復出院或從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他始終堅信,這次難關“只要大家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一定可以渡過去”。(文/任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