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总督东三省总督、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的封疆地盘都有多大,他们有怎样不同的结局?


总督是清朝在地方上设置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是可以管理一省或者多省的封疆大吏。在清朝时期,共设置了九位地方总督(不包括漕运总督),他们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与东三省总督(清末才设置)

我们知道,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创行省制度的王朝,但元明清三朝行省的最高长官各有不同。比如,元朝时期管辖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行省丞相;明朝时期(前期和中期),管辖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承宣布政使;清朝在地方上设置的地方最高长官则称为总督

不过,总督管辖的地域有大有小,大的可以管理多个省,比如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两广总督等;有的则仅能管理一省,比如直隶总督、四川总督等。那么在清朝灭亡后,九大总督的下场如何呢?

晚清的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镇芳,他是袁世凯的远方亲戚。清朝灭亡后,张镇芳多次参与复辟活动,但都遭到失败,最后病死于20世纪30年代。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勋,这位总督就是主导“张勋复辟”那位辫子帅。清王朝灭亡后,张勋扶持溥仪复辟不成,最后郁郁而终。

最后一任闽浙总督

松寿,他是满洲贵族。辛亥革命时,松寿因为镇压革命军失败,最后自杀身亡。最后一任湖广总督段祺瑞,也就是“北洋三杰”中的北洋之虎,也是皖系军阀首领。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曾一度执掌北洋政府。晚年拒绝日本人利用,病逝于1936年。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张鸣岐

。和前面几位总督相比,张鸣岐年纪教小一些。因此在抗战时期,他都还活着,并成为了汉奸。日本战败后,张鸣岐羞愧而死。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李经羲,在清朝灭亡后得以安度晚年,运气算不错。

最后一任陕甘总督升允,蒙古贵族出身。清朝灭亡后,升允也多次参加复辟活动但都遭到了失败,最后郁郁而终。最后一任四川总督赵尔丰,他的运气是最差的。辛亥革命中,四川总督赵尔丰被革命军抓住,由于他曾屠杀百姓,所以被革命军当众处决,终年66岁。

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也就是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哥哥。清朝灭亡后,赵尔巽奉命编写清朝的史书《清史稿》。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完成定稿,所以正史中没有《清史》,只有一部《清史稿》。1927年,83岁高龄赵尔巽寿终正寝。


历史的荒野


九大总督,张子洞私访上任有段故事:平装私访,一天正碰上一位大官宦庆寿,人山人海,他操着文言,疯疯癫癫,非要进去,闹🉐️管事的人没办法,后来主人感觉此人虽然衣着不讲,但说起话来之乎者也颇有一番风味,再加上喜庆之日,尽量不要扫兴,所以呼之请上来,他也毫不客气坐个宾朋席上,于是乎引起了一些文人,㧱他调笑,最后把他让到了上宾席,👀他还要说什么,最后他唱哟到:你也让来,他也让,把我让到了大上边,莫笑我老北是剮客,我要管你两广八府X县!语惊四座,本来已经耳闻新总督要来上印,这一唱哟,在㘯官员一下子都听明白了,纷纷落座跪拜!张子洞借此机会约法三章,反腐倡廉!


老人新手新手


有清一朝,总督一职位高权重,可以分为8+1+2: 8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1即:东三省总督,但一般称为“黑龙江将军”,合称九大总督;2即:河运总督,漕运总督。

九大总督中,以地位论,最高者却并非我们一般熟知的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而是东三省总督,后者设立虽晚,却因其管辖范围为满清“龙兴之地”(清朝祖坟在东北的海城),而地位显赫,有疆臣之首称号,如签订《中俄里瓦几亚条约》的奕山。(东三省省委书记兼三省省军区司令员)

举例:赵尔巽(1844年—1927年)1911年,赵尔巽担任东三省总督,此时全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他调集大军镇压革命,迫使革命运动转入地下。清朝灭亡后,赵尔巽被解除职务,隐居青岛。袁世凯担任总统后,赵尔巽受邀担任清史馆馆长编写清史。1927年,《清史稿》完成,当年赵尔巽在北京病逝,终年83岁。

若以权势论,则首推直隶总督,其管辖范围是地处京畿要地的直隶省,大致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两市,加上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是为帝都中心区域,重要性可见一斑。晚清时,直隶总督一般还兼任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可谓权倾朝野,一时之贵,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皆做过直隶总督之位。特别是李中堂,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兼北京市市委书记兼北部战区司令员)

举例:张镇芳(1863年—1933年)张镇芳是袁世凯兄嫂之弟,1912年接替陈夔龙担任直隶总督。没过多久,清帝溥仪退位,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委任张镇芳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张镇芳被袁世凯以剿匪无方撤职。此后他先后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失败后一度被捕入狱。1928年,他其政从商,在天津任盐业银行董事长。1933年,张镇芳病逝,时年70岁。

以管辖范围论,则要数陕甘总督了,统陕西、甘肃二省。1884年新疆建省后,亦兼管新疆之地,辖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

一般来说,陕甘总督地位不高,仅高于位阶最低的云贵总督。当然凡事都有意外,“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影响力骤赠,一跃坐上了仅次于直隶和两江总督的第三把交椅。(陕西,甘肃省省委书记,中部战区司令员)

举例:长庚(1843年—1914年)宣统元年,长庚担任陕甘总督。清帝逊位后,长庚将总督大印交给布政使赵惟熙。1914年,长庚去世,终年71岁。

若以钱帛论,则非两江总督莫属,两江辖江南(今江苏、安徽)、江西二省,统今上海地区,是满清最倚重的财政来源。义和拳乱时,李鸿章与张之洞等自与洋人签订《东南互保》,脱离北京政府拒不执行同时开战十一国的命令,才使得中国最为富庶的东南半壁江山免遭屠戮,未造成经济的大崩盘。至满清末期,两江总督还往往兼管两淮盐政,还兼任南洋通商大臣,

管五口通商事务,也是位高权重。(江苏省省委书记,东部战区司令员兼外交部常务副部长)

举例:张勋(1854年—1923年)1912年,张勋担任两江总督,负责镇压起义军。清朝覆灭后,张勋为表示对清室的忠心,禁止部下剪去辫子,因此部队被称为“辫子军”。此后,他表面上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内心实则是支持清室复辟。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担任大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两人爆发著名的“府院之争”,张勋则以调停的名义率军北上,潜入清宫,策划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12天后,张勋的辫子军就被段祺瑞所击败,复辟就此失败,张勋逃入外国租界。1923年,张勋在天津去世,终年69岁。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及辛酉政变之前,担任九大总督的一般是满人,满重汉轻,内重外轻。在此之后,地方汉族地主官僚崛起,绅权扩张,并成为维护满清贵族统治的中坚力量。(张之洞则隐隐有恢复汉人天下之心)但最终辛亥革命后,各地督抚纷纷宣布独立,最终推倒了清朝统治。




胜天半子鹏少


清代总督官制是由明代继承而来,只不过明代总督属于因事而设的临时官职,而清代改为常设官职,统辖一省或者数省的军政事务。为了方便节制辖区绿营军队和监察地方官员,清代总督一般都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清代各总督辖地在前期变化较多,题主所问九大总督其实应为八大总督,东三省总督是清晚期才设立的,此前为将军辖区。下面为大家逐一介绍这八大总督和东三省总督最后一任的情况。

⒈直隶总督(地位最高)

直隶总督辖区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是护卫京师的屏障,所以地位居于各督之首。第一任总督为苗澄,最后一任为张镇芳(代署)。张镇芳(1863–1933)为袁世凯兄嫂之弟,代署直隶总督仅十天清朝就灭亡了,民国后任河南都督,后因支持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被捕入狱,出狱后从商任天津盐业银行董事长。做过直隶总督的历史名人很多,如李卫、刘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等。

▲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镇芳

⒉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辖区包括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大部分地区,因清初安徽、江苏属于江南省,所以称为两江总督。两江地区因经济发达是清朝的财赋重地,因此两江总督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第一任总督为马国柱,历史上任过两江总督的名人也很多,如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最后一任总督为张勋,张勋(1854–1923)在清朝灭亡后为表示效忠清朝,所属军队继续留着辫子,著名的“辫帅”即因此得名。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带兵入京并支持溥仪复辟,不过仅仅十几天后就被讨逆军击败,史称张勋复辟,复辟失败后躲入天津德国租界,最后病死于天津。


▲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勋

⒊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辖区为广东、广西两省。两广总督历史由来已久,最早为明景泰年间即设立,清初时为广东总督,雍正12年正式兼管广西政务,改称两广总督,第一任总督为鄂弥达。任过两广总督的名人也很多,如福康安、林则徐、张之洞、岑春煊等。最后一任总督为张鸣岐,张鸣岐(1875–1945)曾残酷镇压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后潜逃日本,后回国拥护袁世凯复辟,失败后逃入天津,九一八事变以后勾结日本特务成为汉奸。


⒋陕甘总督

陕甘总督辖区包括陕西、甘肃地区,清前期还一度兼管过四川和山西,曾用过陕西三边总督、陕西总督、川陕总督、山陕总督的名称,乾隆25年正式改称为陕甘总督。第一位总督为未实际到职的王文奎。任职过的历史上名人有尹继善、福康安、左宗棠、曾国荃等。最后一任总督为长庚,长庚(1843–1914)做过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清帝退位后即交印离开,四年后病逝。
▲最后一任陕甘总督长庚

⒌四川总督

四川总督辖区就是现在四川、重庆两地,清初曾兼管过湖北、湖南两省,称川湖总督,也曾兼管过陕西称川陕总督,乾隆25年后只辖四川一省正式称为四川总督。担任过总督的名人有骆秉章、李翰章、丁宝桢等,最后一任总督为端方。端方(1861–1911)做过直隶总督,期间因为拍摄慈禧太后入葬东陵的过程被弹劾免职,他还作为著名的五大臣出洋考察成员之一出访过西洋。1911年任川汉铁路督办,后署理四川总督,在率领新军入川时因新军哗变在资州被杀。
▲最后一任四川总督端方

⒍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所辖地区为福建、浙江、台湾地区,乾隆之前,闽浙两地经常分设总督,乾隆三年正式将两省督合并为闽浙总督。历史上姚启圣、李卫、左宗棠等均任过闽浙总督一职,最后一任总督为松寿,1911年11月8日福建新军发动起义,松寿率领旗兵镇压,最后见大势已去遂吞金自尽。
▲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松寿

⒎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所辖地区为湖北、湖南两省,因两省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所以统称为湖广总督。清前期曾短暂兼管四川,康熙19年更名为湖广总督。第一任总督为蔡毓荣,历史上任过职的名人有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王士珍等最后一任为段祺瑞。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袁世凯命段祺瑞统领北洋第一军兼湖广总督前去讨伐革命军,民国后作为北洋军阀实力派,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等,1926年下台后居住在天津,期间拒绝与日本合作颇有民族气节,后离开天津移居上海,1936年病逝。



⒏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辖区包括云南、贵州两省,清初时两省分设总督,雍正12年正式合并为云贵总督。第一任总督为洪承畴,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任职过云贵总督,如鄂尔泰、阿桂、福康安等最后一任为李经羲。李经羲(1860–1925)为李鸿章侄子,1909年2月任云贵总督,创办了云南讲武堂,辛亥革命时被蔡锷驱逐出省,民国后曾支持过袁世凯称帝,1917年5月黎元洪罢免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后,李经羲被任命为国务总理,可惜不到一周就因张勋复辟即被去职。



▲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李经羲

⒐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总督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才设立的,管辖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区。此前三省因为是清朝龙兴之地所以实施封禁,在盛京设立陪都并设置盛京将军管理,吉林、黑龙江设置驻防将军。改制行省设立总督后第一任总督为徐世昌,第二任为锡良,最后一任为赵尔巽,赵尔巽(1844–1927)曾任过湖南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宣统三年任东三省总督,辛亥革命时因反对共和,残酷镇压革命党,民国后前往青岛居住,后被袁世凯召为清史馆馆长编修清史。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以上就是清代八大总督和东三省总督最后一任的大概情况介绍,其实清代还有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因不在题主所问之内故不在介绍。清代各地总督在初期辖地变化较多,名称也多有改变,基本上在乾隆时期固定下来形成定制,官衔为正二品,加衔后为从一品或正一品,有的还兼巡抚事,而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在清晚期还兼北洋大臣与南洋大臣职,可谓显赫至极。

参考文献:魏秀梅编《清代职官表》附人物录,百度百科。


孤竹公子


清朝时期一共设有11位总督,除了九位封疆总督外,还有漕运、河道总督。

清朝所设立的总督制度,实际上总揽军政大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提高权重。级别上,总督一般是正二品,但是也可以加从一品兵部尚书衔,也可以加正一品大学士衔,所以上下浮动比较大。

晚清时期的很多名臣,都做过总督,比如比较出名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做过一省总督,并且主持了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的少见的几股清流。

晚清时期最后的九位总督到底做过什么呢?

1912年2月清朝被推翻以后,宣统宣布退位,这些总督就从总督的职位上退了下来,成为了清朝的遗老。

一、最后一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总督顾名思义,负责奉天、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的军政大权,东三省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地位最高。

清朝灭亡后,这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勾结大家非常熟悉的张作霖,在东北三省对革命烈士和无辜的平民百姓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在袁世凯窃位以后,接受了袁世凯的拉拢,主持编篡清史,任清史馆馆长,大肆跪舔清朝的功绩,最后这位蛀虫得以安详晚年,83岁时去世。

二、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张镇芳

直隶包括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的一部分地区,地处京畿要地,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这位可怜的直隶总督张镇芳,刚刚上位10天,清朝就灭亡了。但是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与袁世凯还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所以清朝灭亡以后,受到了袁世凯的重用,并且死心塌地的为袁世凯卖命,镇压革命烈士毫不留情。

也许他唯一做过的几件好事,就是支持教育,多次捐钱捐款兴建学堂,救灾。

三、最后一位两江总督张勋

两江总督管辖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并且负责与西方列强沟通通商事宜,非常的重要。

两江总督张勋一心一意的追随清朝,清朝灭亡以后对清朝的大辫子眷恋不舍,竟然严令自己的部下留辫子,此被称为“辫子军”。并且还亲自主持了“张勋复辟”,将溥仪又扶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不久就被通辑,只能逃到天津租界,死后被溥仪赠与谥号“忠武”,贻笑大方。

四、最后一位两广总督张鸣岐

两广总督,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广东和广西两个省的军政大事。

这位两广总督张鸣岐,靠着贿赂庆亲王奕劻还当上了两广总督。这样一个人在两广总督的高位上,能够做出怎样的事情,可想而知。并且还对革命烈士进行大肆的屠杀,清朝灭亡以后,胆战心惊逃往日本,袁世凯复辟以后才回国。

可恶的是竟然在918事变后,投降日本成为汉奸,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人民的声讨中去世。

五、最后一位湖广总督博尔济吉特·瑞澄

湖广总督,又被称为两湖总督,总揽湖南、湖北两省军政大权。

清朝最后一位湖广总督博尔济吉特·瑞澄,在任上其实也干了一些实事,并且提出修建川汉铁路,但是对于革命党人一直是仇视的态度。武昌起义爆发后就逃往日本,之后,袁世凯曾任命多位湖广总督都没有到任。

六、最后一位闽浙总督松寿

闽浙总督主管福建、浙江的军民政务,后来还包括台湾军民政务。

闽浙总督松寿,是清政府的一位死忠,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依然非常仇视革命党。福州起义时,松寿组织旗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激战一天一夜后被打败,最终吞金自杀与清政府陪葬。

七、最后一位陕甘总督伊尔根觉罗·长庚

陕甘总督总管陕西、甘肃,包括伊犁在内的三省军政要务。

清朝最后一位陕甘总督伊尔根觉罗·长庚,武昌起义爆发后,曾经起兵镇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给革命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清朝灭亡以后,就交出印信、黯然退位,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八、最后一位四川总督赵尔丰

四川总督毫无疑问是总管四川地区的军政要务,并且驻地比较固定,就是成都。

清朝最后一位四川总督赵尔丰,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是兄弟。正是这位四川总督赵尔丰在镇压保路运动的时候,导致了湖北地区兵力空虚,被革命党人抓住机会发动了武昌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被活捉,公审后枪毙。

九、最后一位云贵总督李经羲

云贵总督总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民政务,一直到清朝末年,共有77位总督。

清朝最后一位云贵总督李经羲,身份比较特殊,是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非常有趣,曾经担任云南讲武堂的总办,我国很多重要的军事将领甚至元帅,都曾在云南讲武堂学习,并且在日后成为了国家的栋梁。朱德元帅曾经因为耽误了报名时间,差点儿无法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就是李经羲特事特办,才得以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深造。

李京熙担任云贵总督期间,认识到明朝,清朝将要灭亡的事实,对于革命党人发展壮大是若罔闻,甚至是有意的纵容。清朝灭亡时,革命党人想要说服他参加革命,但是被拒绝,后来曾担任民国的总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满清的总督是地方行政长官。执掌所辖地区的军事、行政大权。一般是正二品,如果加授兵部尚书就是从一品,但后期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基本上都从一品。总督是管辖两至三省。唯独四川是管辖一省。九大总督最尊贵是两江总督。权力最大的是 直隶总督。最贫瘠的是云贵总督。满清总督一般任期二至三年。但晚清以后地方失控。李鸿章前后担任 直隶总督二十五年。晚清地方实力派的崛起也是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东三省总督晚清改制以后设立的,就一任总督,也就是日后民国总统徐世昌。

直隶总督府衙在最初保定,后来在天津。管辖今天的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一部分(不包括北京)。从雍正到满清覆灭187年总共经历直隶总督74人,99任,其中实授38人,署理30人。第一任是李维钧。李鸿章,袁世凯,荣禄,曾国藩,王文韶。最后一任是陈夔龙。陈夔龙满清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陈夔龙为人好官,为了当直隶总督送给奕劻财宝无数,以至于奕劻都说你送的太多了,少送点,陈夔龙拍马屁说:“区区之忱,尚烦大人过虑。堪称无耻之尤。何以自安满清覆灭以后,以遗老自居。1948去世,是所有满清总督里最后一去世的。

两江总督是满清财富重地,历任两江总督无不是朝中重臣。所谓两江是指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晚清后期兼任南洋通商事大臣。总督衙门在南京。满清自顺治年间一共是124任两江总督。范文程祖孙三代都担任过两江总督。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陶澍、左宗棠,马新怡。张之洞,刘坤一都担任过两江总督。不少人都是回锅肉,不少人都是二度三度担任两江总督。第一任是马国柱。最后一任是张勋。就是复辟那位人称辫帅。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在两江最著名的就是马新怡遇刺案,这个案件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此事也证明了满清对地方失控的证明。

两广总督是管辖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最初分别是广东总督和广西总督,在雍正合并为两广总督。总督府衙在广州。自雍正到满清覆灭一共73任总督。李侍尧,尹继善,福康安,邓廷桢,林则徐,岑春煊,曾国荃,刘坤一都担任过两广总督,第一任是鄂弥达。最后一任张鸣岐。此人是清末九大总督里唯一一个当汉奸 ,在1945年日本战败一个月病死。

湖广总督是管辖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民政务。总督府衙在武昌(武汉)。从康熙年间到满清覆灭以一共47位湖广总督,林则徐,李鸿章李翰章兄弟二人,张之洞,赵尔巽,端方都担任过湖广总督。第一任是蔡毓荣。最后一任是段祺瑞。这里值得一提是张之洞。可以说两湖尤其是武汉的开发张之洞居功至伟。

闽浙总督是福建、浙江的军民政务。台湾建省以后,就管辖三省,总督衙门在福州。从康熙年间到满清覆灭以一共48闽浙位总督。李卫,端方,周馥 ,左宗棠,马新贻 ,吴棠,谭钟麟都担任过闽浙总督。第一任是范承谟(范文程之子),最后一任是松寿。这里最值得一提是左宗棠。左宗棠病逝于闽浙总督任上。

陕甘总督是管辖陕西、甘肃和伊犁(新疆)三省的军民政务。以前包括四川。四川有时候归陕甘,有时候单独立总督,总督府衙在西安,从顺治到满清覆灭一共103任总督,杨遇春,琦善,杨岳斌,曾国荃,左宗棠都担任过陕甘总督,第一任总督王文奎 。最后一任长庚。

云贵总督是管辖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民政务。历经77位总督。总督衙门在曲靖。三藩之乱后总督衙门迁往昆明。甘文焜,赵良栋,范承勋(范文程之子)阿桂,福康安,林则徐,王文韶,魏光焘都担任过云贵总督。第一任是赵廷臣。最后一任是李经羲,李鸿章弟李鹤章之子。

四川总督是唯独一省设立总督的。有时候划归陕甘总督。有时候单独基本单独也是设巡抚不设总督,总督府衙在成都。从康熙到满清覆灭担任总督是27位,李瀚章,骆秉璋,丁宝桢,岑春煊,赵尔巽,鹿传霖都担任过四川总督,第一任是刘兆麒。最后一任是赵尔丰。这里最有名的就杀安德海的丁宝桢了。

满清在地方级别分别是制台(总督),抚台(巡抚),道台,府台。县台。但总体来说,满清地方管辖还是比较合理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别的长官,一般总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大事,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

在清朝,先后共设置过十一个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以及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

其中,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并不掌管某个具体省份的军政事务,它们主要是负责江南地区的河道和漕运事务,保证江南地区的赋税能够顺利运送到京师。不过后来漕运总督和两江总督的事务重叠,所以在光绪三十一年将其裁掉,其事务并入两江总督。



剩余的九大总督,就是清朝真正意义山的封疆大吏。其中,东三省总督主要管辖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因为满族的发祥地就在东北,所以东三省总督也就成为所有总督中地位最高的一个。

不过,东三省总督设立的时间却是最晚的,它在公元1907年才正式设立,以前都叫做盛京将军,徐世昌为清朝第一任东三省总督,后来徐世昌还担任过民国大总统。在徐世昌之后,锡良和赵尔巽先后担任东三省总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尔巽被免去东三省总督,东三省总督这个职务就此寿终正寝。至于赵尔巽,他先是投靠袁世凯,担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后在段祺瑞执政期间,任临时参议院议长,1927年在完成《清史稿》的编撰后因病去世。

虽然东三省总督的地位最高,但要说最有权势的总督,却是直隶总督。

因为,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是地处京畿要地的直隶省,大致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两市,加上河北全省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到晚清时期,直隶总督往往还兼北洋大臣,相当于半个外交部,位高权重,像晚清重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都曾担任过直隶总督一职。

大清的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叫做张镇芳,他是在1907年袁世凯被明升暗降为军机大臣后,暂时代理直隶总督一职。

清朝灭亡后,张镇芳先是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又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1928年弃政从商,任盐业银行董事长。1933年病卒,葬天津东南郊吴窑村,享年70岁。



在九大总督中,最富裕的是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总管江南、江西两省军政,其中这个江南省,就是我们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以及上海市。两江地区从宋朝开始,就是繁华富庶之地,等到明清时期,更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所以有人曾说,两江总督掌管着清朝的“钱袋子”。

等到了晚清时期,两江总督还往往兼管两淮盐政和南洋通商大臣,管五口通商事务,有钱又有权,无比显赫。正是因为如此,担任两江总督的人,往往都是非常显赫的人物,比如我们熟悉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还有复辟的张勋,他是清朝最后一任两江总督。

在九大总督宗,管辖范围最大的是陕甘总督。最初,它只负责总管陕西、甘肃两省的军务,但在1884年,新疆建省后,陕甘总督兼辖新疆。这样一来,它所管理的范围,就远远超其它的总督。

不过,陕甘总督的地位并不高,在九大总督排名倒数第二,只比云贵总督高那么一点,还不及闽浙总督和四川总督。唯一的例外是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期间,由于左宗棠的影响,陕甘总督的地位急剧上升,在九大总督中仅次于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

剩余的五个总督,其排名是两广总督(广东、广西、海南)、闽浙总督(福建、浙江、台湾)、湖广总督(湖南、湖北)、四川总督(四川)、云贵总督(云南、贵州)。


我是赵帅锅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和东三省总督是清朝的九大封疆大吏,无不是手握重权之人。

不过,东三省总督是在1907年才设立,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是袁世凯的好友及幕僚徐世昌,别看东三省所辖之地乃是清朝的所谓“龙兴之地”,但当时东三省的政治地位在九大总督当中并不算高。

东三省毕竟被“闲置”了那么久,到了晚清更是远远落后于东南诸省,所以东三省对于晚清政府的重要性实际上也不如东南诸省。

所以,不可因东三省是“龙兴之地”,便误以为东三省总督是疆臣之首,清政府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为何这么痛快地答应割让辽东半岛?倘若换成东南一省的话,清政府还会这么爽快?

东三省总督,显然他的地盘便是黑、吉、奉三省,第一任总督徐世昌在冯国璋辞去临时总统一职之后曾经担任过4年的总统,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后来担任清史馆总裁,《清史稿》即是在赵尔巽的主编之下完成。

直隶总督才是疆臣之首,这个总督所管辖的地盘自然便是直隶省了,直隶是京畿重地,是清政府的中枢和心脏,可想而知直隶总督地位之重要、权力之大了。

凡是能够坐上直隶总督这个位置的人,非皇帝宠信之臣不能当,近代之时,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人都曾当过直隶总督。

曾国藩自不必言,此人号称“曾剃头”,以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著称。

李鸿章更不用说了,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曾国藩让出一头之地推他上位,而后功成名就,人人称一声“李中堂”。不过,他也因为给慈禧“擦屁股”,代表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声名狼藉,《马关条约》之后曾被下放为两广总督,一直到奉命北上向八国联军乞和之时才重任直隶总督一职,签完《辛丑条约》之后又被沙俄气得吐血,然后一命呜呼。

袁世凯是李鸿章死了之后以山东巡抚而升任直隶总督,袁公之事不必说,本可以流芳万世,却因称帝而背负骂名。

两江总督在九大总督当中可排第二,辖江南、江西两省,后来江南被一分为二而成安徽、江苏,所以两江总督统辖安徽、江苏和江西三省军政。

两江总督为什么能排第二呢?两个字,有钱!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人都曾出任过两江总督,左宗棠在收复新疆之后身居中枢要职,无奈因政争而被外放为两江总督,后来更因在中法战争之中主战而和李鸿章闹翻脸,忍不住痛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抵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乃至抱憾而终。

刘坤一在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之后,曾和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发起“东南互保”,坐视慈禧被列强吊打,事后慈禧也没敢找他麻烦,反倒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两广总督可排在两江总督之后,所辖之地盘为广东、广西两省,当时的海南属广东管辖,近代之广东有多重要自不必言。

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也都当过两广总督,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也曾署理过两广总督一职。

林公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以虎门销烟而闻名,亦因虎门销烟而遭懦弱的道光皇帝贬谪,以致于被发配新疆。后来虽然被清政府召回,并且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清剿太平军,但却死在了赴任途中。

湖广总督统辖湖北、湖南两省军政,张之洞作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将湖广变成了近代的实业中心之一。

张之洞当了十几年的湖广总督,在湖广势力很大,也在湖广创办了不少实业,很多人对“汉阳造”这三个字仍然耳熟能详,汉阳兵工厂即为张之洞创办。

张之洞也是“东南互保”的发起人和参与人之一,慈禧在事后一样没敢动张之洞,还得加封他为太子少保,慈禧死了之后,载沣等人虽然排斥汉臣,可见了张之洞也得退三分。

闽浙总督统管福建、浙江两省之军政,台湾亦归属于闽浙总督管辖,左公宗棠便曾由浙江巡抚而升任闽浙总督。

四川总督总管四川省之军政,晚清之时,刘秉璋、岑春煊、赵尔丰、赵尔巽等人皆曾任过此职,处决了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的丁宝桢也曾署理过四川总督。

陕甘总督总管陕西、甘肃两省之军政,左宗棠和曾国荃等人曾担任过陕甘总督一职。

云贵总督则总管云南、贵州两省军政,明朝降将洪承畴即是首任云贵总督,晚清时刘长佑、岑春煊、王文韶等人皆任过此职,最后一任云贵总督还是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李经羲后来还曾在黎元洪手底下当过国务总理和财务总长。

四川、陕甘以及云贵三督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至近代之时实际上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弱,论重要性和影响力,东三省总督应当在此三督之上。


宁糊涂


满清一朝,共九大总督:

东三省总督、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九大总督中,以地位论,最高者却并非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而是东三省总督,后者设立虽晚,却因其管辖范围为“龙兴之地”,而地位显赫,有疆臣之首称号。

若以权势论,则首推直隶总督,管辖范围是地处京畿要地的直隶省,大致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两市,加上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是为帝都中心区域,重要性可见一斑。

晚清时,直隶总督一般还兼任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可谓权倾朝野,一时之贵,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皆做过直隶总督之位。

而说到管辖范围之最,则数陕甘总督了,统陕西、甘肃二省。1884年新疆建省后,亦兼管新疆之地,辖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

一般来说,陕甘总督地位不高,仅高于位阶最低的云贵总督。当然凡事都有意外,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影响力骤赠,一跃坐上了仅次于直隶和两江总督的第三把交椅。

名,权,地盘,剩下还有钱。

如果说最有钱的总督,则非两江总督莫属,两江辖江南(今江苏、安徽)、江西二省,统今上海地区,是满清最倚重的财政来源。

义和拳乱时,李鸿章与张之洞等自与洋人签订《东南互保》,脱离北京政府拒不执行同时开战十一国的命令,才使得中国最为富庶的东南半壁江山免遭屠戮,未造成经济的大崩盘。

至满清末期,两江总督还往往兼管两淮盐政,还兼任南洋通商大臣,管五口通商事务,也是位高权重。

——闲畔落花



闲畔落花


除去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清朝共有9位总督,也是9名最高级的封疆大吏。

直隶总督

其中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隶总督也被称为疆臣之首,直隶总督按例兼任兵部右尚书右都御史,可直接上奏皇帝。

直隶总督的前身是设于顺治五年的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年间屡经升降裁撤,到了同治九年,清廷将北洋通商大臣一衔一并授予直隶总督,从此直隶总督多驻天津,冬天回到保定,原因是冬季是外贸淡季。

直隶总督管辖的范围是直隶省,包括今天的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既然作为疆臣之首,直隶总督人选当然非常重要,在顺治到乾隆年间,基本都是在满八旗或汉八旗中选择,比如首位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张存仁,就是明朝宁远副将,崇祯四年投降皇太极,被编入汉军镶蓝旗,随清军入关,表现得忠心耿耿,击破南明鲁王朱以海部属,擒杀马士英,因此得以官居一品,深得清廷信任。雍正年间,人选稍有放宽,开始出现了汉人总督,比如首位汉人直隶总督,江西临川人李绂。

清朝最有名的几位直隶总督,大概是乾隆朝的刘墉、道光朝的穆彰阿、同治朝的曾国藩、李鸿章,光绪朝的荣禄、袁世凯等,这与他们所处年代的时局分不开。

最后一位直隶总督,是袁世凯的表弟张镇芳,张镇芳当然是始终忠于袁世凯,大清灭亡后,张镇芳仍然在袁世凯手下担任要职,袁世凯去世张镇芳投靠张勋,在张勋复辟之后被任命为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复辟失败后被逮捕,随后保外就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张镇芳病逝。享年71岁。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是在当时全国所设总督中,唯一掌管三省,是管辖省份最多的总督,政治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

首任两江总督是汉军正白旗的马国柱,当时名称是江南江西河南总督,也就是两江总督的前身。两江总督人选直到嘉庆年间,都基本由八旗把持,只有寥寥几位汉人,道光年间,汉人总督开始增加,直到清末。最出名的两江总督,有康熙朝的于成龙,道光朝的陶澍、耆英,咸丰朝的何桂清、曾国藩,同治朝的李鸿章、马新贻,光绪朝的沈葆桢、彭玉麟、左宗棠、曾国荃、张之洞、端方。

最后一任两江总督是张勋,此君以复辟留名史册,复辟失败后避居天津租界,1923年病逝,终年68岁,前清宣统帝谥之为忠武。

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闽浙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总管闽浙的军政、民务。

顺治二年,设浙闽总督,总督府驻福州。首任浙闽总督还是张存仁,就是上文那位首任直隶总督,他在浙闽总督的位子上坐了两年调任直隶总督。从顺治到乾隆三年之间,浙江福建的管辖权时分时合,有时设福建总督,有时设浙江总督,到乾隆三年,闽浙总督乃定直到清末。

较有名的闽浙总督有范承谟、朱昌祚、福康安、马新贻、端方等,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是松寿,满洲正白旗人,辛亥革命爆发后,闽军举事,松寿兵败,吞金殉国。

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总管云南和贵州的军民政务。顺治十六年,设立经略,然后改设总督,首任总督是洪承畴,当时的职位是湖广两广云贵总督。

比较有名的云贵总督有洪承畴、赵良栋、福康安、林则徐、魏光焘,末代总督是安徽庐州人李经羲,是李鸿章三弟李鹤章之子。李经羲算是比较开明的人士,蔡锷、唐继尧等留学日本的学生都是他起用的,还创设了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他对镇压革命派也并不积极,所以革命军也没有为难他,昆明起义时李经羲被抓,但被蔡锷释放,逃往上海,随后活跃在民国政坛,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9岁。

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又称两湖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正式简称为湖北湖南总督,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民政务。因为湖北、湖南两省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因此通称为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的前身是顺治元年所设置的湖广总督,总督府驻武昌,康熙七年被废,康熙十三年把川湖总督改称为湖广总督,光绪三十年裁撤湖北巡抚,由湖广总督兼理湖北巡抚事。

洪承畴、林则徐、周天爵、官文、李鸿章、李瀚章、张之洞等都担任过湖广总督。末任总督是正黄旗人瑞澄,为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这是个悲剧人物,年少时就纨绔成性,与劳子乔、岑春煊并称“京城三恶少”。1910年升任湖广总督后,在武昌起义中的表现堪称大清猪队友,起义爆发后瑞澄弃城而走,乘坐军舰从汉口,经过芜湖、九江、逃到上海,随后又远远地逃到日本,到了宣统退位后才敢回到上海,1915年在上海病逝。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总管两广(即后世广东,包括今海南省,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清朝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

清朝的首任两广总督是汉军八旗的佟养甲,佟养甲与李成栋一起灭亡了南明绍武政权,值得一提的是,佟养甲镇压南明手腕非常残酷,在双门底,佟养甲把绍武帝一家二十余口全部砍头,在四牌楼,他腰锯死了陈子壮,活剐了陈邦彦,号令了阵亡的张家玉的首级。不过没多久,佟养甲就与李成栋发生矛盾,李成栋发动兵变,宣布反正,处死了佟养甲。

末代两广总督是张鸣岐,辛亥革命后曾被广东革命军立为广东都督,后逃到日本,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合作成为汉奸,1945年9月15日病逝。

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在清末总管奉天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前身是康熙元年所置的辽东将军,后改为奉天将军、盛京将军。光绪二年加总督、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头衔。

末代东三省总督是汉军正蓝旗人赵尔巽,在他任内,张作霖得到重用,逐渐发迹,辛亥革命后息隐青岛,民国三年被袁世凯委任为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由他主编,民国十六年(1927年),《清史稿》完稿,旋即逝世于北京。

陕甘总督

陕甘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始设于中国明朝时期,总管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军民政务。

年羹尧、岳钟琪、傅尔丹、福康安、杨遇春、曾国荃等都担任过陕甘总督,末代总督是满洲正黄旗人长庚。武昌起义爆发后,西安等地继而响应。长庚与伊犁将军志锐、陕西巡抚升允等谋划迎宣统帝溥仪西迁,并占据潼关以西为根据地谋求恢复。升允率领甘军反扑,连下十余城,然而这是宣统却退位了。旨意传至兰州后,长庚只得将总督印交付布政使赵惟熙后回到北京。袁世凯曾希望其担任北洋政府的边省将军,但长庚没有接受。民国三年(1914年),长庚病逝。

四川总督

四川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总管四川省的军民政务。首任四川总督是汉军正红旗人李国英,原来是左良玉部下总兵,顺治二年降清后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张献忠立功。

末任四川总督许多人认为是赵尔丰,其实应该是端方,赵尔丰于1911年4月被任命为四川总督,8月2日到任,9月10日就被免职,由端方署理。当然端方的结局和赵尔丰类似,最终都被斩首,成为了起义的投名状。端方倡导新式教育,颇有建树,赵尔丰更是抵抗住了英国对川藏的强力渗透,展现了卓越的经营边疆的才干,两人都罪不至死,不过在当时的乱世之下,有谁会在乎这一切呢?

以上列举的这些总督代表,人人都有本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考虑到篇幅,就不一一详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