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人為何厭惡清朝?

teloon


我想之所以厭惡清朝首先和晚清時期被列強欺侮的屈辱苦難分不開。

看著這一個個屈辱的不平等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

中英《虎門條約》1843年;

中美《望廈條約》1844年;

中法《黃埔條約》1844年;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

中法、中英、中美、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

中俄、中法、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

中法《中法新約》1885年;

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

《辛丑條約》1901年。

《辛丑條約》的簽訂方實在是創了記錄的,因為這次與清政府簽訂合約的外國列強,總計有11國。這個條約出臺後,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們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也從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其次就是滿人對於漢人的歧視和不信任。

儘管在朝廷的公開政策中,宣稱滿漢不分畛域,在官府機構中任職時兼用滿漢,但是,事實上,滿人 以征服者自居,而漢人只被當成『外來人』。在太平天國革命之前,軍政要職均由滿人擔任,即使那些分配給漢人的職位亦可由 滿人充任,反之漢人則無此權力。太平天國革命之後,這些慣例松馳了,但滿人對漢人的猜疑卻未減弱,李鴻章的一生便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範例。

在清朝統治的最後十年中,滿人遏制漢人影響的努 力不斷強化,如軍機大臣剛毅便聲言:『漢強則滿滅,漢衰則滿 盛。』滿人認為改革與憲政會削弱他們的權力, 因而滿漢間的種 族敵視便阻礙了真正的現代化。無疑,滿漢間的分歧遏止了旨在 復興民族的有效合作事業的產生。

再次就是統治階層的愚昧無知和自大狂妄。

在 1898 年改革之前,大多數的 士人與官員依據中國歷史的經驗, 認為夷人的入侵均是曇花一 現,因此,十九世紀西方的擴張也被歸入此類,僅被當作轉眼即 逝的暫時的不幸。甚至中國屢敗於西人的事實也被解釋為偶然事 件。西方衝擊的真實本質、程度及範圍就這樣被誤解了,甚至那 些進步的自強運動措施的提倡者也是如此。例如李鴻章,他雖認 識到當時『誠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但對西方潛力的認識也是 井底之蛙。他的現代化方案主要集中於改進軍事與外交;至於清 王室,也只是採用防禦姿態從事自強運動。當外部壓力衰減時, 行動便遲緩下來,闡明內政外務政策的全面綱領也就無從產生。 清廷的努力是隨遇而安的,猶如用新布補舊衣、舊瓶裝新酒一般。 他們付出的零零碎碎的努力, 沒有實現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性突 破。顯而易見,在陳舊的儒家基礎之上,無法成功地移植近代資 本主義輿政治革新。

第四,就是對於頑固不化的以慈禧為代表的守舊派的厭惡。

慈禧太后,她作為最高 統治者,執政近半個世紀。雖然慈禧遠非天生愚鈍、優柔寡斷之 人,但基本上淺陋、保守、唯利是圖,而且自私自利,常將個人 利益置於國家與王朝利益之上。她支持自強運動,但並非旨在把 中國轉變為一個現代化國家,而是為了維護舊秩序及她個人的地 位。她從自強運動中所追求的是鎮壓國內反叛和抵制外部的帝國 主義;她只允許枝節的修補而非全面的革新,部分原因在於她害 怕那些負責現代化的漢人會謀反。因此,很大程度上,慈禧應為 無力提供建設性的領導而承擔責任。

第五,統治階層的腐化墮落與無能。

從乾隆朝後期開始,無論在京內或外省,無論是文臣或武將,也無論官階高低,一時間貪汙成風。旗人變得放蕩不羈,玩物喪志,完全不能再充任行軍打仗之職。漢軍綠營兵也剋扣軍餉、吃空餉的比比皆是,從而大大喪失了以往的銳氣,邊關軍務被漠然置之。追求享樂和揮霍浪費的習性導致了道德淪落和王朝的普遍衰敗。在晚清,買官賣官、買賣士紳頭銜一時蔚然成風,文武百官、大地主、大商人,無不過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尤其是滿族親貴,沾染的奢侈淫靡的習氣最嚴重。

第六,王朝初期的一些罪惡回憶。

清軍在入關之時,推行圈地投充、剃髮易服、遷海令、文字獄等,軍事上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並大規模屠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成為人們心中無法釋懷的塊壘。


常棣tandy


我記得以前看鹿鼎記時,天地會反清復明時,我會非常不理解,為什麼這些人一直要反清復明,主角韋小寶也不理解,當時就覺得清朝不是很好麼,後來我來知道,金庸這個老畜生,是滿清的包心奴,寫的小說都是抬高清朝的,還有什麼多爾袞之類的,都是小時候經常看的,種種電視劇都是抬高滿清的,所以當我知道真正歷史後,我有種被嚴重欺騙了的感覺,我從小到大居然一直視強盜入侵者的滿人為救世主英雄,這讓我感到受到了奇恥大辱,我這輩子都不能原諒這種欺騙的文化宣傳,滿人陰險狡詐,可恨的名族。


1393616722


少數民族政權侷限性太大,特別是清朝,奴化教育達到了巔峰。整個清朝,也就是雍正值得肯定。康熙,在接觸了自然科學後,不是讓子民學習,卻告訴子女,千萬別讓漢人和蒙古人學去,最後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人去學,中國唯一一次與世界脫鉤的時代就是清朝,是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源,到現在我們都在為滿清的無能還賬,康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說起對清朝的反感,主要來源於某些少數民族所謂專家對滿清的吹捧,把康乾說成是了不起的盛世,講起滿清對漢人的屠殺缺眉飛色舞,對滿清的無能卻一筆帶過。對歷史的研究帶上了有色眼鏡,這已經不是一個歷史學家了,說白了,這些所謂的專家就是破壞民族團結的罪魁禍首。


虞夏


當代國人為啥厭惡清朝?

有人歸結為對少數民族的偏見,也有人責之於晚清的屈辱歷史,更有人歸之於大漢族主義,好像不和民族扯上關係,清朝就是宇宙萬物的救世主,稱之為中華民族的大幸之事,而它的“黑暗”彷彿是被民族主義給低估了。

但事實上,說一千,道一萬,厭惡清朝其實很簡單,就是四個字,一根辮子。


所以,你看,網絡上吵得不可開交,爭得面紅耳赤,急赤白咧,氣衝斗牛,儼然勢不兩立,其實,都離不開它!

所以,我說,別爭了,有人喜歡清朝也好,有人厭惡討厭清朝也罷,都是辮子惹的禍!

喜歡辮子的,當然熱愛喜歡清朝,討厭辮子的,從此都對清朝避而遠之!

你看,這個和民族主義有一毛錢關係沒有?

沒有!

它的本質是,一根辮子帶來的對中華文化傳統的改變問題。

辜鴻銘說,我的辮子在腦後,你的辮子在心裡,以此表達他對辮子滋生的奴性思想的鄙夷。

為什麼這麼說?

一根簡簡單單的辮子,飽含著令人心酸的歷史和屈辱,他已經不是簡單的民族主義可以概括的了。

清軍入關,在初期推行的六大弊政中,臭名昭著、排在首位的就是“剃髮易服”。

為了改變中原人的傳統和特徵,把中國人崇尚的“束髮傳統”一刀剪掉,“旬日完成”。

從此,有清一朝,清人的“辮子”在西方人的眼裡成了“野蠻愚昧落後”的象徵,在國外傳教士的眼裡,這是韃靼人征服的結果。他們把這一觀點無比清晰地記錄在《韃靼征服戰記》裡,從不諱言曾經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自信、優雅”的明朝人怎麼會變得如此不堪?

也難怪英國公使馬嘎爾尼會把中國“大清之旅”,本以為是夢想之旅,一路上卻因清人民生窮困潦倒,而美夢破裂,留著辮子的清人被他憤怒地斥為“半野蠻人”。

清軍入關後,把關外的部落制度帶入關內,強行推行“剃髮易服”留辮子,作為歸順的標識。


歷史上,不乏以愛民思想貫穿始終的各種起義。但努爾哈赤及其後金,大清,卻逆潮流而動。以剃髮易服為標誌,以六大弊政伊始,不順民意。破壞了中原文明的同時,強調無比順從,把奴性貫穿國人心中,從此,國人變得與世無爭,麻木,順從,木訥,“萬馬齊喑”,百業凋零,思想嚴重倒退。

思想的倒退,伴隨著清朝皇帝的盲目自大,成了歐洲文明進步時代的井底之蛙,當華盛頓成為世界“自由民主”文明的奠基人的時候,清朝同時代的乾隆卻是閉關鎖國,拒絕國外的先進科技的傳入和推廣。馬嘎爾尼使團敬獻的高科技賀禮——先進的槍炮被束之高閣,棄之如敝屣。

在這些愚昧無知的背後,他們渾然不覺。還在為英國使團不行三拜九叩大禮而傷透腦筋,還要你來我往,討價還價一兩個月,而喋喋不休。

表面上清朝皇帝放不下面子,實質上,他們是被一根辮子束縛住了思想。這也是國人至今耿耿於懷的根本所在。

這個皇帝是不是滿人,我們根本不關心。我們更關心的是,他的所作所為,“天道”之下,他的文化秩序和道統,有沒有讓我們走向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這才是根本。

但這一切對我們清國人而言,都是奢望。一個窮困的虛假盛世,如何讓國人不厭惡清朝?

事實上,清軍入關後,清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半殖民的封建國家。

唯一一個封建集權制度高度集中卻帶有深深奴隸制色彩的國家。

它把這個國家的國民高度愚弄,奴役,壓迫,以至於今天史學界把它打上了“侵略”的烙印。

這就難怪今天很多國人,一提起那根辮子,開口就罵。無它!

無論是初期的金錢鼠尾辮,還是中期的豬尾巴,末期的牛尾巴,都離不開“老鼠,豬牛”的屈辱歷史聯想,這樣的歷史,怎麼能不讓當代國人厭惡清朝呢?

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清朝入關,沒有順應民心,違背了民意,強行推行關外的部落傳統,把最能體現中國人精神的衣冠服飾傳統毀滅了,頭髮也剔除了,逆潮流而動,這樣的朝廷,如何能讓當代國人不厭惡清朝呢?

清粉們最喜歡說,明朝有多黑暗,清朝代替明朝,是順天意。可你倒是拿出比明朝更得人心的制度政策來呢?!

它沒有!

都說,清承明制,可它徒有其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罷了!

我們評價清朝,離不開它對中國版圖的貢獻,整合有功,鞏固有效。但功是功,過是過。


清軍入關,離不開它成功的統戰思想,把明朝的官僚仕紳團結起來,用野蠻的殺戮入主中原的事實。

但,這和民心真的沒有關係。

當1840年,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鴉片戰爭沒能阻止鴉片在清國的蔓延,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吞噬者中國健康的軀體,又如同毒瘤一般,毀滅了國人的軀體。從此,“東亞病夫”的帽子,如同夢魘一般成為那個時代國人揮之不去的心魔。

這樣的時代,你如何讓國人去喜歡呢?

以至於,連當時的一個外國人都對這根辮子忍無可忍了。

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很多人幸運而成功地“解放”了這根辮子。

那個被中國人至今親切地稱呼為“洋兄弟”的國際戰士,呤唎,他作為戰爭的親歷者,在從清政府治理區進入太平軍治理區後,親眼目睹了太平軍及其治下百姓們因為“辮子”被釋放出來,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精神面貌,與清廷區簡直是,天壤之別,煥然一新。他把這些變化用書籍記錄下來,成就了蜚聲世界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以其真實、詳盡的第一手資料深受史學界青睞與厚愛。

他把沒有辮子的中國人稱之為“自由人”,對他們由此而帶來的精神狀態的變化發出了由衷的讚歎。認為他們身上已經沒有了“愚昧落後的思想束縛”,而變得幸福指數爆棚了。這就是太平天國應該得到肯定的,最具有進步精神的地方之一。

同樣是外國人,當代著名的美國曆史學家,史景遷,在深入研究明清兩代歷史後,就毫不掩飾地讚美明朝人的精神生活是多麼富足,而對清朝人的精神世界,表達了極度的不屑。他甚至嚮往明朝人“活力驚人,社會平等,沒有奴隸”的生活,豔羨當時的人們,“飽讀詩書,飲食豐富,沒有鴉片,令人敬仰”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知,作為著名學者,他厭惡清朝和我們一樣,厭惡的是清朝的愚昧落後的思想特徵。無它!

無獨有偶。清朝晚期,法國駐中國理事,方舒雅,也曾經因為拍攝了大量晚清時代的照片和視頻而名噪一時。

他們成了晚清時代極度腐朽貧窮落後的見證。

這些“一百年前的老照片,曾經沉睡在法國一個小鎮的地窖裡不斷褪色、發黃、黴變。昆明熱血青年殷曉俊,傾其家財,斥資百萬,帶著重達80餘公斤的照相器材數次赴法,幾經周折,終於讓600餘幅雲南邊陲先輩們的老照片迴歸故里”。


透過這些老照片,我們除了為祖先們的苦難歷史感到心酸和痛心,還能有什麼?只能是對清朝愈加厭惡!

總之,清朝作為東方大國,把自己國民的形象毀滅了,精神毀滅了。伴隨著百年落後捱打的屈辱歷史,這才是導致今天國人厭惡它的最深層的根源所在。

而那些清粉清吹們,卻把不喜歡清朝的人一概貶低為,大漢主義者,這是極端狹隘的心態作祟。因為,喜歡或者不喜歡一個朝代,這是個人的事,無關乎民族主義。


卓爾艾米


說起這個問題,我們就看一看清朝幹了些啥事,心理答案不都有了嗎?

但凡一個國家強盛,就會受到尊敬,落後就會捱打。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強盛的國家直到清朝。在我國的清朝,中國從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以下淪落成為了東亞病夫。

清朝和明朝不同,明朝的對外政策是開明的,是自信的

明朝對於西方的先進科技採取的是積極引進的態度,甚至在明末登萊巡撫孫元化的帳下,還有許多葡萄牙炮兵,在指導大明軍隊如何放炮。

作為明朝百僚之首的內閣大佬徐光啟更是一個精通西學之人,在他的身邊有許多瞭解西方科技動態等情況的知識分子,當時已形成了一個圈子,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

而大清朝完全不同,康熙皇帝在學習了西方的先進科技文化知識之後,他第一反應不是將之傳播到全國,提升國家的生產力,而是下旨,不許讓漢人和蒙古族人學習,以維護滿人的統治。

而到了乾隆時期,他的小舅子傅恆在緬甸作戰,吃了西方火器的大虧之後,上遺表進言姐夫一定要重視火器的運用與研發,而乾隆皇帝十感然拒,幻想依靠著冷兵器打天下。

所以說晚清時期我國簽訂的那些喪權辱國的協議,都是在為這兩個皇帝的短視而買單。最終這兩個皇帝也算是求仁得仁,在他們的一系列愚民教育下,中國迅速的淪落成了東亞病夫。

其次清朝另外一個讓人所不齒的點,就在於屈膝求和割讓國土

清朝割讓國土,不是從晚清開始的,是從被那些清粉們歌頌了500遍,還想再活500年的康熙皇帝開始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中國出賣了大量的領土。應該說晚清的幾位皇帝,他們所作所為都是在向這位了不起的祖宗致敬。

在晚清時期,滿清統治者對內是貴族,對外是跪族。滿清統治者的口號就是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不管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還是一衣帶水的日本,不管是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還是鎮南關打敗了法國人,但凡只要打上門來,洋鬼子們就會賊不走空,鉅額賠款是標配。

到了慈禧太后時期,更是鬧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也算是在喪權辱國方面的頂級配置了。其實慈禧太后這句不要臉est(英語最高級表達方式)的話一出口,我想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民國時期慈禧太后的墳被挖了,我想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因為被盜墓而喜大普奔的事情了。

當然,清朝做的噁心事還不止這些,滿清政府作為異族統治者,他們始終缺乏自信,為了削減漢人的抵抗意志,最大程度的奴役羞辱漢人。他們推出了反人類的剃髮令,提出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要知道漢人的文化一向推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中華孝道的一部分。滿清統治者的這一舉動,赤裸裸的在打擊摧毀漢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這激起了漢人更加猛烈的反抗。

滿清朝廷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南方漢人反抗,他們撕下了自己偽善的假面具,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一代江南名城血流漂杵,哀鴻遍地,就衝著這些事情哪來的好感!

不僅如此,清朝還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極大的摧殘,乾隆皇帝藉助修四庫全書,以編書之名,行毀書之實。將所有根據他那小學不及格的中心思想總結能力,把所有他認為指責滿清政府,指責女真人,不利於滿清統治的各種書籍全部銷燬。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中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斷層。

正是因為滿清政府有如此多的豐功偉績,所以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對清朝充滿了厭惡。


歷史評說


其實,歷史上的漢族是非常有血性的!當初抗日的時候,就有“寧叫白山黑水盡化赤血之軀,不願華胄倭奴共立黃河之岸!”古代也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有崖山跳海的壯舉!但是經過清朝的統治,一些奴性逐漸侵蝕了中華民族的血性!直至中國共產黨之後,這種血性才被進一步喚醒!加之滿清導致中國割土陪款,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因此統治階級被中華民族所痛恨!但考慮到當時的歷史情況,中華民族依舊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民族!因為在最危機的關頭,中華民族也沒有完全被外國統治!不像印度,非洲美洲!想一想,在面對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進行降維打擊的情況下,中國依舊屹立不倒,絕對是絕無僅有!而當今社會,中國的民族融合,各民族平等相處,融入中華文化,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


杭漂小鄉


中國封建王朝統治的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最終獲得統治權的,分別是元朝和清朝。奪取天下,免不了刀光相見,為了能夠穩固統治,在入主中原的前期,少數民族政權殺了不少漢人。

從歷史上看,元朝人的統治方式更為野蠻一些,而且對漢人壓榨得尤其厲害。就拿朱元璋來說,促使他造反的直接理由,就是元人對漢人野蠻的統治方式。有人曾經拿大元和大清做過比較,按道理說大元統治粗暴,這樣一個朝代更容易讓人反感,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相比較大元,人們更討厭大清要多一些。總結起來,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從形式上來說,滿人統治的時候的“儀式感”的要求非常強烈。比如漢人男人千年不變的髮型,在滿人入關之後就徹底被改了。根據中國傳統儒學,身體髮膚都是爹媽給的,不能輕易折損,但是滿人一來就改變了千古的習慣。其實清朝統治時期這麼做,還有其他的理由,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讓漢人屈服,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成了滿人被統治的對象。與此相對,元朝人這方面沒有做得這麼絕。如此看來,漢人恨透關外來的大清,不是沒有理由的。

第二,對前朝態度不同,導致人們接受統治的心理情感不同,人們內心接受大元,但是厭惡大清對明朝痛下殺手。大清曾經的國號是後金,是金國的延續。當年大金政權和北宋一起滅掉了大遼國,但是大金看準北宋戰備不足,直接撕毀協議南下滅了北宋,讓靖康之難讓中原的各民族漢人飽受恥辱。歷史的劇情極其相似,蒙古聯合南宋滅掉大金,儘管後來也滅掉了南宋,但在人們心中是大元幫助中原各民族雪恥。而且大元建立後,積極拉攏中原有識之士,承認前朝的歷史功績。後來後金崛起,改國號為清,入主中原之後對中原各民族痛下殺手。為了能夠證明大清統治的合理性,大清不惜篡改歷史典籍,在修訂明史中大肆否定前朝。

再有就是滿清政府做了太多讓人們感到屈辱的事情了。蒙古人雖然對漢人不好,但是在對外擴張這件事上是一點也不含糊。不要說是亞洲,就連歐洲蒙古鐵騎直接攻打過。連年的征戰沒有讓蒙古人感到身心疲憊,甚至仍然充滿熱血,這在後來人的眼裡,甚至成為歷史上稱雄世界的鐵證。而滿清政府則不一樣,畢竟在這個朝代國民遭遇了太多的屈辱。老舍先生在《茶館》中有一句刻骨銘心的臺詞:大清國亡了。這句話幾乎就是當時所有中國人由衷的哀嘆。清朝的治國之策,外交策略,直接導致了多國來華侵略,此後的中國遭遇了百年戰亂。簽訂的一系列的條約,徹底讓中國人失去了尊嚴。

滿清政府的滅亡離現代實在是太近了,中外相關的歷史文獻又十分豐富,人們在各種各樣的鐵證面前,對清朝的厭惡程度高於元朝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烏拉雜談


北洋海軍炮手胡鬧人的,他是個滿人的滿獨分子。

滿清滿人根本沒用儒家,也不看看他們玩了多少年文字獄?說得好像一有滿人鬧的直接責任壞事,就怪到別人頭上了,這是滿人推脫責任的特性。

早在康熙時,來中國的外國技術人才非常多,中國也有自己出來的技術人才。而康熙只是看看就放下了,還刻意鬧死漢人技術人才,由此可見他是非常清楚的。從康熙開始一直到咸豐都玩大規模文字獄,儒家命都保不住怎麼會出來用儒家和儒家天生落後的說法?滿人根本不給漢人那機會持續發展,當然會隨著時間推移落後的。所以說滿清滿人導致的落後卻怪到除了滿人之外人的頭上是非常不對的。

最後來說,滿人滿獨分子居然用當時李鴻章不知道漢人在滿清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和打壓,不瞭解漢人在滿清這段歷史下說出千年前所未見之局這句話非常無恥的。

因為滿清滿人愛推脫直接責任的特性,甩鍋到別人頭上誰會喜歡?況且他們還愛吹噓自己,搞得歷史好像責任都是別人的,功績卻只有滿人自己的。


看你的小蠻腰


這個問題十分可笑。

說真的,除了民族主義蛋白質,誰又會去厭惡清朝呢?畢竟大多數人都對歷史都是並不關心的態度,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在主意自己能否能創造出對得起自己勞動的價值,又有誰會去看歷史呢,所以又有誰真正厭惡清朝呢。要不然民族主義蛋白質幹嘛可著勁編有關清朝的謠言,就是因為大家都不關心歷史,所以造成了人們在歷史方面的認知空白,自然就會被謠言洗腦。

實際上,蛋白質那些抹黑、汙衊清朝的謠言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不過是什麼殺戮、剃髮易服、火器、文字獄、防漢、閉關鎖國什麼的,以及清朝在近代蹩腳的表現。說實話,蛋白質可謂是形象的演繹了啥叫祥林嫂。

實際上呢,清初殺戮純粹是誇大的結果,十幾萬滿洲人要真能殺那麼多漢人,除非是用了原子彈,畢竟蛋白質嘴裡不少所謂的殺戮要麼是張冠李戴,要麼是子虛烏有,要麼就是誇大事實。


至於剃髮易服更搞笑,第一當時沒人反對易服,因為易服只易官服,不針對平民;第二剃髮令很難完全執行,而且到了天下太平後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百姓不給朝廷幹活也不剃髮,要不然下面幾張圖片是怎麼回事?

乾隆初期的廣州,《羊城夜市圖》

大清遺民牛兆廉

大清遺民夏震武,如果清初的剃髮易服完全執行,怎麼又有牛兆廉、夏震武給清朝戴發效忠?呵呵。


火器這方面更搞笑,這玩意只要看圖片就可以了,還可以和前朝對比。簡單點說,清朝時期中國火器徹底告別中世紀進入近代,因為清朝用重型火繩槍、前裝滑膛炮和臼炮替換了明朝那一堆花裡胡哨的中世紀破爛。

清軍廣泛裝備的土耳其重型火繩槍

屬於滑膛炮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臼炮

而且,清軍也因為火器的換裝而實現了全火器。


文字獄這個謠言也是十分可笑,清朝文字獄只針對反清思想和政治鬥爭,以及那些漢化過頭的滿洲人,而且整個清朝加一塊也不過用文字獄迫害了三千多人,這其中還沒算那些被快速平反和赦免的。

否則梁任公先生也不會稱讚清朝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清代學術概論》),當然,胡適之先生也有相同的觀點。


至於閉關鎖國,這就是一個早就被證偽的謠言。

《中國航海史》

而且,根據《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看乾隆時期官方對西方科學技術的態度》一文,清朝編撰的《四庫全書》收錄了大量西學著作供人學習閱讀。

而且還大方的承認中國在自然科學方面不如洋人,要學習追趕。

這特麼的能叫閉關鎖國!


至於防漢更搞笑,如果清朝防漢,那麼怎麼清朝老百姓能合法持槍你解釋一下吧。而且我們可以看一下順治、康熙兩位對平民持槍的態度,先是順治:

近聞民無兵器,不能禦侮,賊反得利,良民受其荼毒。今思炮與甲冑兩者原非民間宜有,仍照舊嚴禁。其三眼槍、鳥槍、

弓箭、刀、槍、馬匹等項,悉聽民間存留,不得禁止。

再看看康熙是怎麼說的:

朕思治天下之道,在政事之得失,於火器何與?夫火器孰有多於吳三桂者乎,因其所行悖逆,即致滅亡。觀此,則火器之不足恃可知矣。所奏不必行。

順治出於良民自保的角度,允許民間持有兵器,這已經是少見了,而且允許民間持槍自保;康熙則認為,如果不能政通人和,再怎麼禁槍也會不長命。話說歷史上有康熙這種氣度的皇帝有幾個,你先給我看看。

根據《禁書與文字獄》一書,雍正朝的錢以塏,主張將除政治、經濟以外的書全部禁燬,可以看一下雍正是怎麼回的:此奏識見卑鄙,似此彌謗之舉,朕不以為也!國家如有可謗之處,即此嚴禁,可能消滅天下後世之議論乎?如無可謗之處,如呂留良、嚴鴻逵、曾靜輩極捏妖妄,抑自取誅戮而已,天下後世豈無公論而盡昧天良皆被其蠱惑乎?又何必禁也?朕大笑而覽之。話說歷史上能有清代康雍兩帝這種氣度的皇帝能有幾個!你給我找一找!

所以你只要不宣傳反清思想就可以了,而且異端之一戴震還被賞賜了功名和官職。

所以清朝堪稱思想解放的前夜。《近代的初曙》

所以,清朝一不禁止老百姓持有兵器,二不打擊知識分子獨立的思想,這要是叫防漢,那麼歷史上那些所謂的漢人王朝比清朝還要防漢,因為禁止民間持有兵器和禁止知識分子有獨立思想,漢人王朝乾的最歡。

而所謂的清朝防漢,不過是滿洲在利益分配上比漢族多點優勢而已,這不過是打天下坐天下這一傳統觀念,因為清朝打天下滿洲人出力最多犧牲最大,所以人家享受點紅利再正常不過。因為劉邦的豐沛勳卿、劉秀的南陽豪強、隋唐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元朝的跟腳貴族、明朝的淮西集團和朱棣的靖難勳貴都在利益分配上有優先,為何清朝給滿洲人一點紅利就是防漢!呵呵。


更何況,清朝大量底層旗民並沒有因為清朝而獲得榮華富貴,反而更加貧窮。因為清朝底層旗民沒有人身自由,而朝廷每年的缺額又不多,所以絕大多數底層旗民失去了生活來源,用清朝漢官的話說,底層旗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和乞丐無異。看到了底層旗民都想哭。

相比之下,清朝廢除了相當多的弊政給老百姓讓利,比如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等政策,降低了漢民的經濟負擔,合理了朝廷稅收,並不再限制人口流動。這也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如果說清朝對漢民讓利如何,我們可以看一下清末民初一個雲南老農的評價。

清代田賦,徵率極輕,名雖本諸古代什一之徵,實則不及百分之五。全國田賦徵率,在比較上,三江、兩湖較重,若西南各省,實只徵至二十分之一也。雲南田賦更輕而又輕,吾家有田十畝,年僅納一兩二三錢銀,尚是包括一切附徵款項及平色票費種種陋規在內。與今之徵實、徵購、徵借等項合併其數而相較,實有霄壤之殊。

更何況,清朝蠲免賦稅的力度堪稱歷代之最,不完全統計,康熙和乾隆蠲免賦稅的數量就達到了四億兩白銀,古今罕見。

畢竟黃遵憲說過:上稽百世以上,旁考四海以外,未有如我大清之輕賦者。


與此同時,大清又通過長達百年的戰爭打下了一千多萬平方公里遼闊的疆域,而且控制著古典時代最為穩固的版圖。

即便是在近代以後大清無力應對列強的衝擊,但是其控制的疆域依然遠超絕大多數古典王朝,並且今日我國依然在享受清朝留下的領土紅利。

而且,用內部讀物《清史鏡鑑——部級領導幹部的清史讀本》來說是這樣的:

今日中國的版圖疆域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數奠定於清朝,即使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民族關係等諸多方面問題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來的。這還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權威戴逸說:如果沒有康雍乾盛世期間的統一大業,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一。而且那時候不統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後勢必分崩離析。

正是因為大清開疆拓土的戰爭以及通過政治、經濟的手段對戰爭的成果進行鞏固,中國才能在近代列強全球殖民的浪潮中維持主權獨立,並且將列強侵華的時間遲滯了至少兩百年。


所以,清朝怎麼看怎麼都是中國之大幸,也正是所謂的天不生大清,萬古如長夜難明。而那些對清朝的指責,不過是現在近代甚至現代文明的立場,以近代工業化文明去看待清朝這個東亞傳統農業帝國,清朝自然土的掉渣。但是從東亞農業文明的角度來看待清朝,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大清都是無與倫比的完美。

這也是為什麼清朝前中期,洋人對清朝的評價會充滿了讚美,甚至專門為清朝開發了一個名詞,開明專制。而且,歐洲思想家萊布尼茨、魁奈和伏爾泰都曾經稱讚清朝的行政管理更為合理。

《康乾盛世歷史報告》

所以,說清朝是最完美的古典王朝沒有任何問題,完全沒毛病。因為大清的歷史成就別的王朝做不到,大清做不到的別的王朝更別想做到。


而針對大清的種種誇大事實甚至是子虛烏有的負面言論,不過是清末“革命黨”為了搞所謂的革命而炮製的話語權,雖然一度登堂入室但是也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而逐漸歸於沉寂。反而今天的民族主義蛋白質反而重新撿起了這個話語權併為其張目,而且關於清朝的謠言以及抹黑清朝的言論比他們的祖師爺更為無恥。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達到為大漢族主義張目的罪惡目的。

其實我本來並不喜歡清朝,因為我對古典王朝並不感興趣,而且最開始我對清朝的認知也不過停留在教科書階段。只不過,由於蛋白質們太猖狂,逼得我鑽進歷史的故紙堆裡去尋找真相來闢謠。

所以,我為清朝辯誣闢謠並不代表我就是單純的喜歡清朝,只不過我反對的是大漢族主義。

在我看來,不管是什麼民族主義,本質上都是禍國殃民。

所以,這個問題實在是搞笑!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說到清朝,也能找到輝煌,比較著名的是“康乾盛世”,但很多人將其看作國運敗轉的起點。

康乾盛世主要得益於國家沒有對外軍事壓力。滿清入關,過往朝代要警惕的北方壓力不存在了,百業興旺再加風調雨順,國力很是強盛。

康乾盛世用不著懷疑,國運隨之而下也是事實,由盛轉衰背後的邏輯,閉關自守拒絕學習。

自古至今,東西方交往一直都沒有中斷,東方給西方送去了精神文明,同時西方也學到了許多先進技術。

在對待技術的態度上,滿清統治者犯下了認知錯誤。

乾隆本人有好幾位外國老師。

學什麼?

數理化。

乾隆的聰明,外國老師是肯定的,可惜只是自己欣賞把玩甚至炫耀,如果悟出一點點新科技與國力的關係,大清朝也不至於讓後人詬病。

大清被列強羞辱,割地賠銀,主要就是農耕文明打不過工業文明,給國人留下抹不去消不掉難以忘懷的慘痛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