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十二哥
所谓的成功学。大部分都是打着成功学的幌子为自己谋福利。他们只有成功学的理论。而没有去实践。并不知道做一个企业有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原来也比较钟情于成功学。甚至还买了很多关于成功学的书。看其中的一些经典的案例,更多的是在打鸡血。告诉你怎么样会成功。先于理论层面。这几年相对于陈安之成功学大师的消息少一点。记得前几年最疯狂的时候,有很多大学请陈安之去演讲,讲成功学。有幸听过一次,感觉更多的像是一个传销大会场。你用场馆内的音乐特效,和一些语言能让你听得热血澎湃。恨不得马上就去创业,明天就可以坐在家里数钱。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成功学可以做成一个产业,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他现阶段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光靠成功学就能做成企业的话,现在的生意也不会这么难做。
成功学更多的是在戴高帽子,成功学的泛滥,也严重地阻碍了文化强国的建设步伐。成功学的理念更注重于唯心主义。也就导致了我们现在轻视精神生活价值。偏执的的成功学不会长久。
鸡汤偶尔可以喝一喝,喝多了就成毒药了。
慧智道
在培训界有一个比较出名的词语,叫做感觉有效。意思就是听起来很对,很美妙,但是在过后似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就是感觉有效的意思。
而且感觉有效其实有一个陷阱,就是如果你没有做好,那么一切都是你的问题,其根源在你自己,而非你接受的培训。培训本身是有效的,但是就是你没有做好。
这是不是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逻辑?小时候老师经常对你说的话就是如此吧?
确实内因是推动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培训界其实还有一句话,如果学生没有掌握,那么就是老师没有指导好。
当然题目有效夸大的成分,也并非听过刘一秒的培训企业都做倒了,这个问题其实分两个层面看。
刘的培训本身
对于思八达的培训其实网上很多文章都做过分析,也有比较著名的杂志做过深度解读,最后的结论就是上文所提的感觉有效。但是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企业家去听呢?
这与思八达的定位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开始的运作是当时营销界比较著名的一个人物帮助其运作,但是其设计的方案本身就缺乏落地的系统,也导致思八达的系统先天不足。
而且其定位于中小企业家,在国内更多的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有些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有些正是家里第二代接班,等等,有很多的困扰。
这个时候思八达应运而生,针对的问题都是这些企业遇到的问题,与其说是他们的问题,不如说是企业的普遍问题。
这一下子就触碰到企业家的内心。
但是由于思八达系统本身是缺乏运营层面的落地系统以及刘一秒本身的综合能力受限,所以根本不可能就企业的问题进行解决。
也就导致听课后的企业如果执行起来,可能越来越乱
企业家本身的反思
正如现在知识付费针对的是中产阶级的焦虑一样,刘的培训正是贩卖给中小企业家的一场焦虑盛宴。
周围的企业都来了,你不来听,那么你会焦虑。这其实是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压力。
其实,这也反映出企业家们在苦苦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而非一场培训可以解决。
如果说这本身与企业家本身有关,也无可厚非,因为老师们也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上清华,努力还是自己才行。
但是目前来看,得到历史证明的以及被很多企业验证的就是《精益的传说》中所提到的精益管理。例如,丰田,丹纳赫,GE,西门子等,国内的海尔,格力,美的等都采取了精益管理的方式。
精益管理其实本身,即可以应用在大型企业,也可以应用在小型企业,甚至是服务业,等等其他行业上。
简单说精益所提倡的是消除浪费,优化运营,人才育成,注重激励,同时在战略的执行上都有给予方法指导。这一切都是有落地方法指导的,而非是简单的培训层面,这就保证了企业不仅可以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有输入,也保证了执行落地方面也是可以完成的。
所以企业家们的反思在于拓展认知,以选取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从而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营,而非江湖术士的一面之词。
精益工作法
20016年的某一天,我在百度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陈安之。记得10年前,我在一家书店看到这个人的演讲视频,当时懵懵懂懂的我,觉这个人很棒!再度好奇之下,在优酷上搜了一下陈安之的视频。但十年前的那种感觉不但没有,而且感觉陈安之净在忽悠,什么成功学,什么法则,什么理论,净是胡扯,总之他没什么能说服我的,并且老感觉他是在给别人洗脑,在骗钱。也许我是个人偏见吧,最近十年我都在读美国人的著作,思维相对美式!再说,人家阿里巴巴也曾邀请陈安之去他们公司演讲,马云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后来,我查看陈安之的资料,感觉有点不对:陈安之,12岁就去美国读书,又在美国工作,论思维美式,他应该比我更美式,没理由他说的话总不能说服者我。细查之下发现,陈安之原来是一个靠嘴巴吃饭的人,就像那种没有任何大企业高管工作经验又自称管理专家和成功大师的家伙:陈安之,21岁前在美国找了18份工作,没有一份是工作是干好的,净失败。后来,他跟一名美国所谓的成功学“大师”学习,25岁时回到中国讲授成功学。毫无疑问,在此之前,陈安之本人并任何成功经验,他所讲授的成功学都是从别人那么捡来的,而且他后来所经营的企业,除培训机构外,无一例外地破产失败。一个没有任何大企业管理管理经验,又什么说自己是大师呢,这不是在忽悠和胡扯吗?但这仍不是我产生排斥的真正原因。过去10年间,我一直在读美国企业界亲历性经验著作,与实干家一脉相承,接触世界经管界的风口和前沿,是有点会排斥那种没有任何实际经验而自称是专家的家伙,但更重要的是:号称成功学,而细听之下,仍没什么大的实用价值。这难免让人感觉是在骗钱和忽悠。这也许是我对陈安之类演讲产生反感的原因吧。
纵横史事
成功学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嘴炮文化带火了!!!直销的内核,庞氏骗局的玩法。。。虽然说的内容本身没错,但是,仅仅用说几句话就搞钱显然错误!!!
成功一定没有捷径!!!都是摸索出来的,吃苦出来的。。。你不是富二代,就别想一夜暴富啥的。。。
陈安之我也听过他现场的课!!宁波这边几个所谓的高人我也都见过,聊过。。。最初还让我做讲师来着,我拒绝了,不是不会说,是我不愿意做这种没良心的事情!!!
精彩宁波
20年前的陈安之,10年前的刘一秒,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并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
陈安之的成功学,是不是一无是处呢,刘一秒的三玄智慧,到底有什么魔力,让那个时代的企业家丧失了理智,蜂拥而至呢?
难道他们都是大傻瓜,这些企业家还不如这些普通的打工一族?
好好想想,事情的本质是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
陈安之时代,是执行力第一的时代。
成功学的本质:只要心态好,朝一个固定的目标努力,就会成功!那个时代是一个中心化的时代,目标,方式,方法几乎是固定的,掌握了就能成功,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这是陈安之时代成功学的本质。
你以为,大家都是傻子,花钱买书,买光碟,听讲座,凭什么啊,学习一种心态,调动主观能动性,掌握方法,努力就会成功,这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情。
这就是陈安之成功学的逻辑,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前几年,进入了刘一秒时代。
刘一秒,深圳思八达的创始人,传奇经历,江湖人称秒哥。
刘一秒原来在成功梦工场销售陈安之的课程,据说有一客户非常难搞定,秒哥一天打了100多个电话,搞定了这个客户,也因此一战成名。
成功是原因的,绝非偶然,你能说,人家全部靠蛮力吗?绝对是有智慧和方法的人才能成功。
后来的事情比较复杂, 不详细展开了。
秒哥此后向成功梦工场的老板王阳要求去做讲师,没有获得同意,王阳认为他做不了。秒哥一怒之下,离开了成功梦工场,几年之后,出来已经是大师了。
中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估计是遇到高人了吧,或许是闭门苦练······
但可以看出,刘一秒是有天赋的,否则怎能成为一代培训大咖?
秒哥的课程结合了管理和领导力,打鸡血也有,另类鸡汤吧!
但也正暗合了那个时代的战略、品牌、管理和领导力。
太详细和专业的不想在这里讲了,估计也没人看。
我想说的是,你去听成功学也好,管理学,领导力课程也罢,但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的框架系统,否则,学得越多,就像题主说的:学乱了,学砸了,学疯了。
在碎片化学习之前,先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然后再不断地用碎片化知识进行原有知识的填充和更新,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之道!
人总是有痛点、痒点的,也是有局限的,东哥,马总,大明星,大v都一样,有在这个世界上的认知局限,要不那些道长,隐士,王林怎么会有市场,但你能说马总和东哥很愚昧吗?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分布式的世界,需要另外的一套方法了。
为什么学过陈安之成功学的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听了刘一秒的培训后企业都做倒掉,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切源于自己!!神经兮兮也好,企业垮了也罢,怪不得别人,因为你自己不会独立思考和变通,人云亦云,即使你不去听这些,也会垮掉。
观点: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
互联网营销课程招募年度会员,每周分享,报名请私信。
蒋军
11月2日人民日报在今日头条发布了《成功学骗局:那是一碗喝不起的毒鸡汤》,揭露了陈安之成功学骗局:
中年妇女牛芳芳和秦雪被陈安之的毒鸡汤成功洗脑,被骗108万、41万分别成为“终极弟子”、“入门弟子”,却没能换得成功,反而落得家破人亡。
教人成功的老师是成功了(赚了大把的钱),却没能让学生成功,这也是挺讽刺的!
别跟我抬杠,或许也有个别学员成功了,但那是概率问题,并不是因为听了他的课才成功的,如果你的成功学有效果,应该是让大部分学员都能成功。如果只是概率问题,那换谁来当老师也是一样的!
还是先看看人民日报的发文吧!
事实上,理性分析之下,陈安之等人的培训也不是一无是处,单纯从培训技巧来看,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善于讲故事、举例子、善于提炼金句、善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
但是他们的培训内容和初心却出了大大的问题,这两部分的背后是师德的缺失。
我们常说“为人师表”,“为人师”就要成为别人的“表率”,除了学识、技能、经验等成为表率,德行更要成为表率,正所谓“德行天下”,有“德”才能“行天下”。
培训师不是一个可以暴富的职业,没有正念,来了只会误人子弟、祸害百姓,所以作为金牌讲师孵化(专注于讲师培训、培养、输送)的我们,一直在提倡和呼吁讲师的“人品”比“课品”更重要,在我们的国家版权课程《培训师九段》每一期开课前都会严肃地宣导培训师师德(培训师九段班训):真材实学做研究、不昧良心搞忽悠、相授倾囊别保留、同学情深要念旧。
其中第二条“不昧良心搞忽悠”,说的就是:讲师会掌握有效的激励、激发、引导、说服的技巧,但起心动念一定要正,不要掉进钱眼、总盯着学员口袋里的钱、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一切忽悠、传销、捞钱、割韭菜的事统统不能干!做人要堂堂正正,赚钱要干干净净,正如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写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当晚上躺在床上,没有掌声、鲜花,没有功名利禄,只有赤裸裸的自己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我心安吗?
庆幸的是,培训师队伍中还是有很多的正统之师,我们也很愿意为此付出一些努力。
同时我们也要谨防(事实上已有)成功学骗局变体(披着其他外衣)的培训。
林教头教您当讲师
陈安之慢慢消停了,杜安之又来了,明天还会出来李安之。
这种成功学培训,20多年来套路就没变过,本人有幸被同事拉去参加了一场:
现场劲爆的音乐;
会场周围一堆雇来的着职业装的托,从头到尾跟打了鸡血似的激动欢呼狂舞;
音乐转换成山呼万岁般的欢呼;
女神隆重登场;
大屏幕上宝马、鲜花、人群依次出现;
女神开始演讲,周围的各种托开始配合;
中间穿插各种听完女神演讲后焕然一新然后就成功了的各路小老板;
最后,重点来了:现场销售成功学课程,谁要谁上台,5折。
然后一群人上台,不用说,全是托。
今天,同样的一群人在各大酒店度假村里开大会骗老年人买理财买保健品,套路从来没有改变过。
这种套路靠的是内循环,基本是台湾人发明的,最有名的企业就是阶梯英语,有一阵在大陆也特别风行,直到其创始人在台湾被判刑才逐渐销声匿迹。听课的人才是真正的顾客,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一些小老板入局之后变成吹鼓手,无心经营自己的企业,你的企业不倒谁的倒?
只要这世上还有人相信成功可以有捷径,就会不断有人出来满足这种“刚需”,手法一定会与时俱进。类似的事情也层出不穷,躺着可以减肥,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治糖尿病,借出去1万1年能收1万5……总之他们解决的都是世界级的难题,但不用付出代价或只付很低的代价,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只要有人想让你进入疯狂的氛围,你就要多个心眼,那后面一定有无数相似的套路,目的是掏空你的口袋而不是让你成功。
职场简史
陈安之,刘一秒,都是洗脑的骗子,几十万学费骗了不说,关键这些老板学完回去把公司搞倒闭了,老婆跟人跑了,这对社会影响很大。
还有《教练技术》很多去上课,上课完了,基本上都搞成神经病或是神经质,说话都是不正常。
铖文文化
我们做基层和中层管理时,学ISO9000/14000,TS16949,学QC7大手法,学MRP-II/ERP,学供应链管理,学5S,学现场管理,精益生产,JIT、IE、学人力资源规划,学工作分析,学岗位价值评估,学薪酬设计,股份期权,学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学平衡记分卡,学360度评估,学培训体系搭建,HRBP。学分析财务报表。学特劳特心智定位,学市场调研,学分析顾客有效需求,学渠道建设,5W2H,SMART原则,SWOT分析法……
做高层管理时,学发展战略,学迈克波特竞争战略,学蓝海战略,学市场与产品战略,学制定战略规划,学制定年度经营计划与预算以及分解落地,学IPD,学渐进式与颠覆式组织管理变革,学集团管控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生命周期,学识人,研究各种案例,研究先秦诸子百家,研究各种逻辑学,研究中西方各种哲学和宗教……
一步一个脚印,有自学的(看书和视频),有培训,培训的老师大都是有比较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的中高层管理者或有实战经验的管理顾问。
所学的课程,有思想、有理念、有方法、甚至有实操落地的表格。学的这些,大多数因地制宜在企业实践一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不生搬硬套,自然业绩越来越好。所以,实战经验非常丰富,就像在少林寺苦练了10年功夫一样,功底非常扎实,因为大多是自己亲自实践过的,一个硬骨头一个硬骨头啃下的。基本上美国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都学了一遍,很多又实践了一遍甚至几遍。
有了这些扎实的功底,所以对战略的预测就非常准,比如2007年中国出国人数还在3000来万时,我们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就预测出未来5-10年出国人数破亿。2006年还预测出未来10 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会井喷。还预测如果不提升产品附加值(升级到中高端),未来中低端制造印度和越南会和中国竞争……
华为也是从ISO9000开始的,从人力资源建设开始的,其所实践的管理方法,除华为基本法外,其几十种管理方法,全部是美国德国日本引进来的,其研发流程,就是从IBM引进的IPD(集成产品开发)。
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人的快速发育也就青春期这一两年,基础打好,才能变强变大。我们在年轻时功底就非常扎实,不像现在很多人,连ISO9000都不太了解。
在网上看过一些成功学的短视频,觉得这就是忽悠骗钱的,基本上是空对空,因为他们没系统的理论知识,实战经验也少的可怜,既不是学院派,也不是实战派,纯属忽悠派。这种忽悠的情绪感染式培训,就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难以行动。我见过有的中小老板,生搬硬套学过来,感觉像个精神病一样。
成功学在创业初期可能有点用,或做销售有点用,但迷信这个就完了!
珠陵江畔层溪田园情
培训行业或者叫成人继续再教育行业的,需要不断的进步一样,陈安之或者是秒哥时代是1.0、2.0的版本,现在已经进入4.0版本,但中国庞大人口基数这些人这些过时的东西都还能生存。只不过越来越恶名昭著。网络上陈安之徐鹤宁已经成为骗子的代名词。如果你想加,可以加到几百个他们的私人微信。
培训行业有一个独特的现象,一家培训企业从无名到有名,主讲老师慢慢成长,如果活了下来,企业将在八年以后出现爆发式发展,收钱非常容易,一场会下来三五千上万都不是问题。然后很快盛极而衰,最后销声匿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中国的培训公司都是因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而起,在形成一套自己的培训体系后,也就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后,随着平台慢慢做大,当收钱变得很容易之后,往往问题出在最后的交付价值。钱越收越高,越收越多,但是却给不到别人真正的价值。
这时候公司越大,反而创始人自我的成长开始停滞,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节奏,越是站在山顶,越不能进行知识的迭代。同时企业收到的钱,不知道如何去管理,有的乱投资亏损掉,炒股卖掉,甚至有的赌博输掉。毕竟教别人很容易,真正实操进入其他行业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商业技术进化实在太快。当后来挣钱变得不那么容易,落伍或被淘汰就是自然的事情。
培训行业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卖课模式是否已经过时,答案是肯定的。所有卖课模式都是制造场的力量,通过一套洗脑的会销流程,让人瞬间冲动,最后刷卡买单。如果你实在犹豫,就会有小伙伴不断地游说,甚至拖拉拽扯,不会给你理性思考的时间。
卖课模式的好处,就是让学员一开始就付出巨大的金钱代价。因为付出代价,就需要自己来证明当初做出付款决策的正确性。在不断地复训中强化对讲师的崇拜,于是会出现一群拥趸。
任何培训一定会对一部分人产生积极的效果,于是就有客户见证。由于这些人的感召,就能帮助培训企业不断地输入新鲜的血液,即使这些人几年后消失,仍然不影响培训企业的收入和扩张。于是,大多数培训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成了“忽悠”二字,无法给予学员、客户超过所付金钱的交付价值,当然就无法建立真正的信任。而信任,是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价值。
能够建立真正信任价值的培训企业,未来将成为行业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