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认识徐浩峰是从《逝去的武林》这本书开始的,自幼出身于武林世家的他,对于武林的理解,要比其他人要深刻得多。所以,抛去了以往传统武侠电影的浪漫化,当他的电影

《倭寇的踪迹》诞生时,我庆幸终于有人将最为真实的武林展示出来了。

在《倭寇的踪迹》中,没有以往武侠的飞檐走壁和刀光剑影,整部电影你甚至看不到一滴鲜血,正的对抗的是故步自封的规矩和标新立异的创新,这种内在矛盾的冲突,远比外在的对抗要残酷的多。因为不管在那个时候,创新永远是属于少数真正清醒的人,而大多数人只是随波逐流甚至抵制这种创新,最后个体的力量往往被群体的麻木所拖至最后直到唯命是从。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于是,对于武林和电影始终保持清醒的徐浩峰偏偏打破了这个局面,他用了写实的手法,并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了这场没有鲜血的对抗中。因为武林早已不是那个武林,而如今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也缺乏独立创新的意识。


《倭寇的踪迹》上映于2012年,虽然影片在剪辑和配乐中存在瑕疵,但这不影响它在电影中"武林地位",作为一部冲击主流的武打片,使得它的出现过于的尴尬,这大概也是《倭寇的踪迹》的命运,因为挑战以往的武侠主流所付出的代价要远比想象中的要高得多。不过,在这之中,让人牢记的不是因为它的叛逆,而是它要传递的思想。

墨守成规的武林规矩让那个江湖缺少生机而显得到处死气沉沉,而一旦出现新鲜的血肉,又瞬间的成为众矢之的。在那个武林之中,各大派的掌门都带着利己主义的思想要那个武林保留最为原始的面貌,实际上却是借此沽名钓誉和铲除异己。一旦将这种恶性循环走到极端,毁灭自我的同时也给武林未来的走向镀上了一层迷雾。

于是《倭寇的踪迹》带着创新的同时,同样带着思考,试图将能够满目疮痍的武林拉向正轨。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影片故事发生在明朝的万历年间,戚继光用他改良的倭寇刀法打败了当时横行霸道的倭寇,戚继光去世后,倭寇的刀法逐渐失传,戚家军营两个深得倭寇刀法的高手,为了能够将改制的倭刀流传民间,却遭到了控制武林的四大门派的反对,最后被逼无奈,只能去挑战四大门派的高手。因为任何人想要开宗立派传授武艺。只能先征求四大派的意见。

在电影里,徐浩峰特意将改良的倭刀和四大门派的武艺做出了比较。四大派同门的互相比试中,刀法软弱无力,招式拖泥带水。而改良的倭刀却远远的胜过于这些雕虫小技,特别是当影片中两个表面上弱不禁风的女子,仅仅是简单掌握了改良倭刀的刀法,就重创了四大门派数十个高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徐浩峰对于规矩的挑战和讽刺,当武林中有创新之风出现时,势必会遭到抵制和打击,但是徐浩峰为的就是突围这种局面。就像在门里面的弱女子打倒在门外追捕的四大派。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披着要稳固的传统的外衣下,实际上却是对外来的事物进行排斥和打击。本来武林的大门的敞开的,应该接纳所有能力,这样才会有进步。但是当权力过度的集中在四大门派的主体上时,这时的武林已经成为了他们控制的群体,而不在是向任何人都敞开的公平。

抵制倭刀的同时,实际上是否定一切的创新和排除异己,而在这种种行动的背后却是自以为是的武林规则,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可伶的自尊,本来应该是约束自我操守的准则,到头来却成为他们肆虐横行的武器。甚至不惜落井下石,将戚家军营的两个高手强行加以倭寇的身份进行捕杀,而对于手下的行为不检,却视而不见。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当四大门派没有人能够在那艘船里打败来自倭刀变化而来的棍法时,四大派的代表人不得不妥协让戚家军的两位高手参加乌衣巷的比武,而在之中,我想起了鲁迅在《无声的中国》的一句话:

如果屋子很暗,有人提出要开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是如果有人又提出把房顶拆掉,那么开窗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中国人喜欢在两个极致中间选取折中的做法。

在这,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徐浩峰对于传统规矩的批判,但事实并非如此,站在辩证的角度上看,徐浩峰对于传统的武林规矩还是有着基本的承认的。影片中,作为四大门派辈分最高的裘冬月,可以说他是四大门派的缩影。看着四大派的高手被重创,本来隐居在深山的他不得不下山维护所谓的规矩,但是在这种规矩中也繁衍出了武林人士德和善的一面,裘冬月施恩不图女人的回报,在最后的比武中,承认了倭刀的改良。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作为徐浩峰的处女作,当徐浩峰拿着《倭寇的踪迹》出现在观众的视野时,我们可以试想他的内心该有多大的压力。从中国的第一部动作片《定军山》开始,一直到《倭寇的踪迹》出现之前,人们早已习惯了武林那种腥风血雨和恩怨情仇的快感。但是,徐浩峰尝试着打破武侠片的俗套,极力的融入自己的新式武侠风格。挑战原有的潮流就意味着极大的风险甚至失败,但即便如此,徐浩峰还是极力的想将人们的视野,试图拉回那个真真正正的武林,而在这个武林的规矩里面,寻找一种新的突破。

从徐克的《笑傲江湖》到李安的《卧虎藏龙》再放眼到到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中国电影人对于武侠的探索和反思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每一次的突破都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因为在立规矩的同时也在破坏规矩。而大部分国人思维一直都认为是只要原来的就是好的,而不去思考,去创新。就如鲁迅所说的: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这不仅仅存在影片中的那个武林,在现实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所以,这也是中国电影难以有新突破的原因,当电影只是追求一直追求固定利益的模式时,自然谈不上突破,更谈不上深度。所以,当下的电影也急需一种创新,而这种创新,既要在原本的规矩里面立足,更要跳出规矩的障碍,让自己能够有正确的思维。

虽然,在电影的最后,戚家军营的两个高手比武失败了,但是却得到了四大派元老裘冬月的认可,自此倭刀自成一派,得到了传授的资格。这也可以看出,徐浩峰对于电影创新的信心,从刚开始的排斥到最后的融入,这也算的上是一种成功吧。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像那把倭刀那样,有新的改良和突破

武林是一个江湖,电影也是一个江湖,当太多的人的思维停留在一隅之地,而不追求进步时,总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进行创新从而寻找一种新的突破,这样的武林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这样的电影才更加有深度和价值。

电影结束了,裘冬月再次退隐远离了红尘,而倭刀在四大派的兵器上也有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至于倭刀的技艺还没有继续改良的空间,这就需要后人继续去思考创新,而当下的电影市场,也需要这样的敢于创新的人才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