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能實現托克馬克(人造太陽)能源自給自足嗎?

魁子科技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不久將來,人來一定能夠實現核聚變的。我們的East超導項目已經取得很大進步未來在實現核聚變方面會一直保持領先,我們相信一定會實現人類能源的自給自足。


小蜜蜂花叢飛


2006年5月,中國政府正式參與國際“人造天陽”計劃。什麼是“人造太陽”計劃?簡單說來,所謂“人造天陽”計劃就是建造“可控熱核聚變反應堆”的國際大科學合作計劃。什麼是核聚變?

在超高溫環境中,原子外層的電子與原子核相互分離,各自獨立運動。裸體原子核的聚合物稱為“等離子體”。人造太陽就是超高溫“等離子體”發生核聚變,釋放出核能。

問題在於,地球上沒有一種物理容器能夠容納上萬攝氏度的“等離子體‘。也就是說,用什麼容器容納”人造太陽“?假定有辦法包容”人造太陽“,那麼,在這個容器外面就可以無限地採集熱能進行發電,造福人類。

上世紀50年代,原蘇聯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托克馬克“(Tokamak)裝置,把”人造太陽“關在”電磁籠子“裡面,其原理是:等離子體只能沿著電磁場運動,托克馬克裝置實質上就是一個電磁場封閉環路,讓等離子在這個閉環中高速運動,相互碰撞,產生超高溫實現核聚變。

”人造太陽“計劃打算在2016年把”人造太陽“的溫度提高到一億攝氏度,維持100秒,產生50萬千瓦的功率。人造太陽計劃,讓我們看到了人類清潔能源的光明未來。

2019年6月5號的時候,國環流器二號M總體安裝工作在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啟動,裝置的主機線圈系統完成交付,環流器二號M裝置工程正式拉開序幕。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我國最大的超導托克馬克裝置,即是通過核聚變釋放能量,使其成為新的能源的裝備,而這個裝置也被稱之為“人造太陽”。

此次新交付的主機線圈系統,是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主機的核心部件之一,這證明了我國在核能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對於“人造太陽”的打造也是物理學最前沿的技術之一,我國科學家曾為此花費了半個多世紀來研究,如今終於有了重大的成果。我國的能源需求量巨大,“人造太陽”將對國家建設來說,非常有必要。


DreamCatcher



神農頂


目前要實現可能性不大


菏澤深喉


如果沒有新的地球,那麼人造太陽是必須也是唯一要實現的!


天才作坊


能。但是不保證初期會是幾個太陽,和未來的具體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