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求奇险之变化,皆本乎规矩,出于法度

篆刻章法经营之--险夷

(1)险绝平正相反相成

篆刻艺术向来以险绝为上,“险绝”与“平正”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具有相辅相成功效的矛盾因素。“平正”而无“险绝”,则机械呆板,平淡无味;“险绝”而无“平正”,又会失掉平衡,势若危楼让人望而生畏。二者若辩证地组合起来,使之相依相克,则奇妙险绝,引人入胜。


(2)处理险夷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以险取势以正辅之

大自然是处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所形成的“平衡”之中。这种平衡虽然是相对的,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正常的、“平稳”的。一旦发生剧烈的变化,旧的相对平衡被突破,人们则会觉得“新奇”、“险绝”。这一客观规律既形成了人们审美视觉的平衡心理,也启发了艺术家对险绝之美的追求。

篆刻艺术求奇险之变化,皆本乎规矩,出于法度

菑川侯印


纵观古今以险绝取胜的名印,多是篆刻家别出心裁地、采用异乎常规的手法,把多种对立的矛盾因素(如欹正、曲直、....等等),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矛盾因素的差距愈显著,对比愈鲜明,作品愈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因此,向有“印贵能极”之说。但“极”也有“度"的限制,若变化、险绝过度,就会破坏协调与平衡。人的视觉平衡心理就会受到损伤,觉得是处于“失常”的混乱与不安之中,进而觉得眼花缭乱。所以有造诣的篆刻家在以险绝取势的同时,总是利用“险”、“正”相依相克的作用,在相应的位置上安排一些平正之笔,从而形成一定形式的平衡。于是便险而不危, 奇而不怪,取得形式新颖,意境深邃,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战国古玺“左邑余子啬夫”,每行皆上大、下小,并向右倾斜,大有危楼将倾之势,但“子”字下部有两短横与厚重垂直的右边相连,形成对抗之势,“余”的竖笔基本上垂直立于正中,遂化险为夷。加之上下左右相互呼应,使全印险绝而不失平衡。

篆刻艺术求奇险之变化,皆本乎规矩,出于法度

左邑余子啬夫

②立意新颖奇绝乃生

要追求新奇、险绝,先要立意新奇,即常说的“意在笔先”。意奇则篆法、章法、刀法随之,不计一点一画之得失,而险绝之趣天成。著名画家潘天寿认为“治印重点在于空白之处理”(《治印丛谈》),所以他喜在“空白”上下功夫。如他的“天壽”印,“壽”字篆书一般的写法特繁,此印不但采用了异体字“是”,并将它拉长、横卧,笔画集中于上方,下部留了大片空白。“天”字特简,让它瘦而长,并与寿字靠近。与右边之间留出一-定空白。还参照甲骨文的写法,把“天”字的最上横,改成“口”字形,使之与“圆”的两个“口”形相呼应。全印大空小空相互呼应,奇妙无比。

篆刻艺术求奇险之变化,皆本乎规矩,出于法度

天壽


③求异之变本乎规矩

为求险绝奇趣,在章法经营时,往往要对印文的结体、部件,作变形处理。有造诣的篆刻家,所作的这些“处理”,既是别出心裁、异乎常规的措施,又不违背理法规矩。不可“任意乱变”,而是对古印的某些尚未被人注意的特点加以提炼、综合、强化,使之成为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的新因素。如此处理,挥酒自如,法度内蕴,作品形奇而理正。奇而不怪,险而不危,意昧醇浓,耐人寻味。


另外,名家的“别出心裁”、“打破常规”,有时是对章法一般规律的灵活运用。如屈曲之法一般多用于填补空处,以求平稳之美。但篆刻大师吴昌硕在“鹤舞”印中却反其道而用之,以“伸缩”之法,求空灵之美。把“隺"右边之垂笔缩短,“鸟爪”上提。并把“舞”字最下两竖笔伸长,使印面下部留出大片空地,并配以宽厚的底边。给人“鹤”正在翩翩起舞之感,使意境更加深邃。

篆刻艺术求奇险之变化,皆本乎规矩,出于法度


④平正险绝螺旋升华

在章法变化中,对险夷关系的处理最难。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指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此论反映了学习书法、篆刻艺术,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辩证过程。对险夷关系的处理,应持慎重态度,西冷八家之的陈豫钟认为: “既得平正者,方可趋之”(“素门”印跋)。但有的初学者尚不甚了解,篆刻艺术求奇险之变化,皆本乎规矩,出于法度。往往是“因奇以求奇,奇未必得,而牛鬼蛇神之状必呈”(沈宗骞《芥舟学画》)。明代朱简亦指出:“今人不怪不谓之奇,不扭妮不谓之委曲,不做作不谓之古拙,学无渊源耳

篆刻艺术求奇险之变化,皆本乎规矩,出于法度

留余堂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