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萬科股價“晴雨表”

抗疫影像 | 新城、萬科股價“晴雨表”

觀點地產網有道是“金風未到蟬先覺”,股市被稱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有時指數和股價的波動能直接地體現出市場對於板塊和企業的態度。

早前華泰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陸股通已連續兩個季度增配地產,2019年Q4北上資金的地產股持倉總市值達到 488.30 億元,環比增加 36.06%,配置比例連續4個季度位於 3%以上,為 2017 年以來的最高點。

其中,新城控股、萬科A增持力度最大,持倉市值佔比分別提升 2.03、1.78個百分點。

令人意外的是,僅在2月3日A股開市後的三個交易日內,北上資金對房地產企業的態度較2019年似乎有了不同,新城控股淨買入額最多,而往日的“心頭好”萬科卻呈現出淨流出。

北上資金“情有獨鍾”

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從2020年1月下旬開始,地產界基本上處於從開發到銷售全方位的停滯。多家機構預計,冰凍期將可能持續至2月底乃至3月,房企期盼的開年 “小陽春”或許就此泡湯。

根據觀點指數發佈的2020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榜單,1月房企合約銷售總規模為5787.13億元,與去年同期6647億元的規模相比,同比下降12.94%。前30名中,有超過半數以上房企1月份銷售較去年同期出現了下滑。

而疫情籠罩下的A股,春節後首個交易日房地產板塊方面領跌,板塊指數下跌9.72%,個股普遍跌停。此後兩日,雖然經歷恐慌情緒的釋放,但反彈有限,3日總跌幅為10.02%,跌幅居於行業板塊前列。

具體來看,2月2日至2月5日三個交易日內,招商蛇口、綠地控股、榮盛發展下跌幅度超8個點;華夏幸福、光明地產、迪馬股份跌幅超過10個點。

不過,即使是在下跌環境中,市場和投資者對於房企的偏好程度也有所不同。萬科A、新城控股、保利地產下跌幅度相對小,分別下跌4.62%、4.8%、5.54%。

根據觀點指數發佈的數據顯示,萬科1月銷售金額567.3億元,較去年增加99.1億,排在第一;新城控股銷售金額113.1億,較去年增加0.1億,排在第九,同比提前了四名。

數據顯示,2月3日,萬科收跌8.11%、保利收跌8.81%、新城跌停。但從陸股通數據來看:當日萬科淨買入額為-1.38億、保利淨買入額0.99億、新城卻是當日A股房企中陸股通淨買入最多的房企,淨買入額2.45億。

而2月4日,新城收漲7.35%、萬科收漲3.72%、保利收漲2.36%,陸股通淨買入額分別為6114.74萬、4861.38萬、3578.72萬。2月5日,新城收跌1.52%、萬科收漲0.07%、保利收漲1.19%,陸股通淨買入額為-1514.34萬元、-1.67億、-1.58億。

從上述數據可以觀察出,在三個交易日內,新城控股出現陸股通累計淨流入,且淨買入額排在A股房企第一,而萬科和保利均為淨流出。相比之下,北上資金似乎對新城更為“情有獨鍾”。

“看一下萬科和保利的股價,都已經創下來近一年以來的新高了。”有財經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北向資金買入新城可能是因為其基本面較好,而且估值修復的空間較大。

股價迎來估值修復?

2019年7月,將新城控股的股價劃分為兩個涇渭分明的階段。

上半年備受資本追捧,股價在4月份達到歷史最高的44.9元,較年初翻倍;下半年“黑天鵝”事件的爆發,創始人入獄,股價又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降至22.99元,跌回年初水平。

融資端受限的情況下,新任董事長王曉松在最短時間內做出了賣地回血的決定。2019年7月至今,新城完成出售21個項目,交易對價合計101.5億元,分別為7月24日41.5億元出售10項目、7月26日27.07億元出售5個項目,以及8月29日32.9億出售6個項目。隨後,新城再無公開的出售動作。

不過,隨著新城的銷售仍然保持連續增長、融資的保障恢復、核心團隊的穩定及各項應對管理動作,部分信用評級機構也逐漸解除新城負面觀察,陰霾籠罩下的天空透出了一絲曙光。

2019年12月16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宣佈,解除新城兩家上市主體負面觀察程序,並將評級重新調回“BB穩定”。

有分析認為,實際控制人事件發生後,新城短期內轉讓了部分項目股權以迴流現金,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未經審計)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情況良好,目前融資渠道有所恢復,流動性壓力有所減輕,實際控制人事件對公司經營影響暫時有限。

此外,新城於2019年12月完成了2019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授予登記工作,以穩定公司管理團隊和人員結構。

而在二級市場,新城的表現似乎也得到了認可。1月13日,新城股價達到2019年7月來的最高點39.88元,基本回到“黑天鵝”事件前的水平。

另悉,華泰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持倉市值高於5億元的地產股共有10支,與三季度持平,其中萬科A、保利地產、中南建設持倉市值位居前三。而在持倉市值增幅方面,新城控股以 454.80%的增幅高居首位。

抗疫影像 |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疫情下的地產行業,一分努力,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