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康震?

越神通


我喜欢康震老师

第一 经典咏流传 之前曾宝仪评委的时候请的老师不是康震老师 那个老师的点评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后来康震老师来了之后节目的影响力 诗词的传唱度大大增加 仅仅看结果的话 康震老师是有贡献的

第二 关于名和利的问题 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 如果康震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才气解说丰富大家对于中国古诗词的理解 能够为下一代好好研究古诗词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的话 只要为社会发展起到正面积极导向作用 那就是应该被肯定的 名只是捎带着而来的东西 可有可无 我相信以他现在的知名度 对于名和利他已经看的很淡了 何况央视给的薪酬应该远没有各大地方卫视的薪酬高

第三 我们的孩子对于古诗词的一部分了解来源于央视康震老师参与的节目 我觉得挺好 应该感谢他 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 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 他做到了 我觉得这样一个人应该被推崇 而不是简单用名和利两个字来衡量


80后的虾米


精通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弘扬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师。康震是文学大师霍松林的弟子,名师出高徒,康震36岁就开始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年轻有为。很快他走上央视的舞台,先后在《百家讲坛》等多个节目担任嘉宾。于是,观众更多的认识了这个饱读诗书、风趣幽默的康教授。尤其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康震精彩的解说和儒雅的气质,不但将中国古代诗词成功的推广,自己更是成了一位明星教授。

康震非常成功,因为不是哪个学者都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出肚子里的墨水,而且能够让别人都听得懂,进而引起共鸣。康震做到了,看看有多少人是因为康震的点评爱上了古典诗词就知道,中国需要这样的老师,不但自己有学问,更能把这学问传出去,这才是最难得的。应该说,央视的文案也确实不错,节目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被推出来,挺好的,对青少年多读书、多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比总是醉心于那些吹拉弹唱跳演的才艺强太多了。(D)


捕鱼小分队


康震,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其实有博士教授名头的人在中国几十万还是随便有吧,但是一方面是博士教授,一方面又是网红的就没几个了。


康震在《百家讲坛》其实并没有火起来,同样在百家讲坛开讲的易中天,纪连海,蒙曼曾经都比康震更有知名度,但是现在都不如康震有名气,各类文化综艺节目尤其是在央视康震基本上就像是节目主持人一样不可或缺,像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等都是嘉宾评委。

康震虽然是标准的70后,但是在各类节目中综艺感还是蛮强的,其实他从2008年就开始了文化综艺之路,能够有这样的知名度当然主要得益于央视这两年弘扬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同时也是他自己渊博的知识征服的众人。



不用去怀疑一个学者上节目的初心,就像没有人怀疑央视弘扬国学是因为利益一样,我很相信康震是一个真正的高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国学大师不会是驱名逐利的俗人。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喜欢康震,因为他知识渊博,也因为他有这样隐士的风范!


醉眼看篮球


去年年底策划康震的选题,和同事去北师大听过康震给本科生讲的诗词课,开课前半小时两百人的大教室差不多就坐得满满当当,不少都是校外人。开课前康震一身唐装进入教室,俨然一副“大教授”的姿态。

那几堂课,他具体讲的内容不记得了,但记得他几次讲过自己最近一直开党会非常忙,但他确实口才很好,能将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讲得有趣,起码从课堂效果上看,他是一个不错的老师。

《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带火了康震,但康震在专业领域的认可度并不高。

霍松林的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康震这样的专业背景应该在学术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但康震的专业学术水平并没有得到知识圈的认可。他更多是因为作为《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央视节目的评委,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同时,康震参与了很多社会事务,以及北师的行政事务,似乎他的个人发展也不在学术领域,可能大众文化明星和行政高位才是他的诉求。这也决定了他最终在学术上不会有多少成绩。

你看过康震的节目吗?你觉得他的水平如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提到康震,首先浮现在眼前的几个字就是“文化人”,现在活跃在大众面前的文化人其实不多了,更何况康震可以说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康震是陕西绥德人,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读了大学,后来就专攻文学,并且师从霍松林先生,这位先生是中国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在这位老师的帮助下,康震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


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诗词,这就更是文化人所做的事了,他也曾多次登上《百家讲坛》,对于唐宋八大家这些人物和知识背景都很熟悉,他曾专门研究了王维、李白等人的诗篇。也担任过央视台的《汉语桥》、《中国诗词大会》等知名节目的点评嘉宾。

但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只要在网上搜索康震,就能看到词条“康震诗词大会出丑”这种字样。事情源于他在第二届《诗词大会》结束时,作了一首诗献给这个节目和各位观众,他也在节目中朗诵了这首诗。

可是后来被网友指出他所作的诗平仄不对,语句不通,大家就开始觉得,他这样的专家,写出的诗居然都没有格律基础,实际上这个“文学专家”只是一个“假大空”。

这首诗的好坏可能我们普通人都评判不了,可能也还是印证了那句“一万个人心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而且很多人都看过他的《百家讲坛》,他的文学素养除了他的学位证可以证明,更多的是大家心里的评判,喜欢他的人可不在少数。


而且他出版的著作有23册,不仅高产,质量也挺高,获奖记录就更多了,我更偏向于他真的很有学识,也许会有错,但人无完人不是吗?

你又如何评价康震呢?


爱豆伴酱


康震,《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点评嘉宾,《百家讲坛》讲师,师从当代诗词大家霍松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不断为大家讲解诗词,能够将凝练的诗词徐徐展开,让大家听得懂,进而引起共鸣,了解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读诗、学诗的热潮,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普及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康震老师说:诗可以燃。他不仅自己被诗“点燃”了,也“点燃”了大家。他的点评就是节目的点睛之笔。每一次听康老师讲故事都很过瘾,好像真的回到古代那种感觉。

他用真性情赋予了经典以情感和温度,用“有血有肉”的点评,用带着“市井气息”的语言,十分接地气地拉近了经典和我们的距离,让经典和我们每个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诗词大会上康震老师的点评,激情四射、深触灵魂、引人入胜、琴瑟共鸣,把诗人、诗词的境界意向点评的酣畅淋漓!

康老师点评诗词充满激情,每句点评之言层层递进,尤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让你激动不已,我每次看到他激动点评,有时候非得莱一口老酒才能释怀;

对诗词的理解、诗人的遭遇背景了如指掌,那些诗人就像他的朋友一样,可以信手拈来,把诗词的豪迈、婉转、美丽、奢华、凄美之感能够触及到观众的灵魂;

康老师在点评时,能够把诗意、诗人、自己、观众融合到一起,强烈的引起共鸣,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诗词之美、作者之心、现场之烈,可以到达和诗人对话聊天喝酒的意境。


娱乐冲冲冲


作为早期《百家讲坛》的粉丝,在2006年左右,康震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火得一塌糊涂,他还是一位年轻,微胖,又有些帅的青年老师。那个时候,我们还管他叫“康师傅”。

第一次被康震讲苏轼震撼到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康震是2006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还在上高中,暑假的时候特意到现场去听了《百家讲坛》的讲座。那个时候,康震正在讲“苏轼”。

应该说,第一次去听康师傅的课,带给我的是惊奇。原来,诗词还可以那么讲。作为高中生的我来说,诗词理解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但是,因为学校老师讲课过于呆板,知识面比较窄,根本无法体会诗人背后的经历的人生往事,也无法了解他们做诗词时的心境。犹记得当时我再现场听的是他讲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做《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段历史故事。


那个时候,康师傅还很胖(不知道为啥,后来瘦了,更精神了)

康师傅在分析完苏轼遭遇之后,背诵了一遍这首词。当时真是被震撼到了(虽然康师傅当时背不下来,是照着稿子读的)。这也导致我再上高二语文课之前,也已经会背这首词了。

我一直觉得,康师傅的讲课方式,才是真正了解、理解诗词的方式。(我还记得他在讲杜甫的时候,分析杜甫《月夜》这首诗。将诗词里面的意象化成场景,至今想来仍记忆犹新。)<strong>

后来录制结束之后,我还跑过去跟康师傅闲聊,他的烟瘾很大,每次讲完课必出去抽烟(当时还有人用相机偷拍)。我开玩笑说,您什么时候讲李煜。他微微一笑,说你们跟编导去提,要是听得人多,我就讲(当时我对李煜的词如痴如狂)。当时觉得康师傅非常评议近人。

后来,我还要了他的手机号,发过几次短信,跟他请教问题。那个时候,他还没特别有人气,还是比较心平气和的解答一个中学生幼稚的困惑(现在发估计他很难回了。毕竟人气那么高,时间也有限)。印象最深的是,他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也不打肿脸充胖子,就说这个太深了,我不太清楚。所以,很多年,我都一如既往的喜爱康师傅,他的课和书也都仔细看了。

康震的学术研究虽不算一流 但他在普及文化方面功莫大焉

我虽然很喜欢康师傅,也认同他的表达方式很引人入胜,但是也不得不说,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乏善可陈。

前两天,我答了一道题,论述为什呢《百家讲坛》的学者大都是二流的。遭到了一群人的板砖,一群网友说,你算几流?我承认,我未入流,也根本不是做学术研究的。但是,这不能因此就不能臧否别人,毕竟我也勉强读了一些相关的书。这就如同你去饭店吃饭,你也许不会做菜,但你仍旧有权利去品评厨师的饭菜是否可口。

我曾经搜索过康师傅的著作,除了《百家讲坛》的书籍之外,只出版过《〈邵氏闻见录〉校注》、《长安文化与唐代诗歌》几种,也没有太多的反响。

不过,我觉得,学者也要分两种,一种是专心搞研究的人,一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给大众普及文化知识的人。康师傅属于后者,而且也做得非常出色。

后来,他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不断为大众讲解诗词,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读诗的热潮,康震功莫大焉。在这一点上,康师傅也足够令人敬佩。


兮兮说事儿


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我们都看到了康震的身影,那么康震的学术水平究竟怎么样?



看到有人的回答明显在酸康震,比如这位吉大的学生,看头像应该是个博士了,其中提到他的导师也是批评康震。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认识康震呢?


首先,康震与于丹不一样,于丹属于在中国人知识蒙昧时代的暴发户,赚足了眼球,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职务、名头、身份。


而康震呢?从他的简历可以看出,康震2000年陕师大博士毕业,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同年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200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在这里大家要注意了,康震也是在2006年起,开始参加百家讲坛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

康震并不是因为有了名气,才担任了行政职务。而是先有了行政职务,才有资格登上百家讲坛。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当代高校里面,特别是知名的高校里,想要担任行政职务,学术方面至少过得去,康震用了4年时间,从普通讲师提拔到副院长,至少说明了他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再加上一些行政能力,所以才会提拔。


说到这里,有的人应该还是不服,那么我们看一下康震早年的著作在此简单列举一下:


《唐诗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思维》,载《唐都学刊》1992年第4期

《李白矛盾心态初探》,载《唐都学刊》1994年第1期

《隋代诗歌的文化渊源》,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

《李白儒家文化人格探索》,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隋代诗歌的文化阐释》,载《唐都学刊》1997年第2期

《王维研究》,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5、1996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白仙侠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这都是康震早年的著作,可以说是扎实的学术路子。


至于成名之后,康震成了大忙人,自然没什么时间研究学术,也就出现了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的现象,但是他的借用对于传播是个好事,对于学术生态却不是一件好事,你说呢?



东方国学


清一色的褒扬,相信我,夸他的都是门外汉。真正潜心学术的人是不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你问如何评价康震。以我的经历来看吧,不同的人评价不一。把他批评的一无是处的是我的导师,说他是扒手,败类,懂吧,就是剽窃!这个在学术上是性质最为严重的。

但是这些文化名人,毕竟还是有点作用的吧。在普及大众的文化知识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让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能够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尽管他们普及的不一定是正确的知识。或者说,他们的确学识不够,会教给大众很多错误的东西。

我对康震的评价: 对普通人(中国文化的门外汉)来说,文化名人确实起到了指引我们入门的作用,我就是听康震讲李清照喜欢上李清照的。但是在我一步步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真心发现了康震就不是学者,别看他挂着博导的名头,屁都不是,我从进入本科就不屑看他的书了,纯科普没有一点学术含量,是一点没有。去知网查他的论文,一篇正经文章没有。我导师的学术论文已经六七十篇了。所以他就是“文化”名人,但是亵渎了文化。


禪月嘚瑟



康震,江湖人称康师傅,或康博导,大文化人,头衔一大堆,都快压歪脖子了,绝对是70后中的佼佼者。

近两年康博导火得一塌糊涂,这主要得益于央视几款热播的诗词类综艺节目,作为点评嘉宾,康博导通过丰富的表情、优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吸粉无数。

对于康博导,值得评说的事有许多,例如,说他是个学者,他更像个网红;说他是个教授,他又更像个政客。

刚搜索了一下康博导的微博,粉丝九万多,还有自己的粉丝团,绝对的大V。康博导师出名门,几十年如一日的匍匐在古典文学的道路上,对诗词研究颇深,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其实,康博导2008年就开始了他的文化综艺之路,甚至还上过《百家讲坛》,但一直不温不火。但近十年丰富的荧屏经验,充分的磨练了康博导的表现力,让他综艺感十足。

康博导点评诗词风趣幽默,谈吐间眉飞色舞,说起话来抑扬顿挫,特别对毛诗饱含激情,口若悬河,唾沫横飞,大有指点江山之势。

所以说康博导评诗论诗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毕竟有那么多资料可查,只要记性够好、反应够快、嘴巴会说,在台上挥斥方遒并不是难事。

康博导是一个乐于表现自己的人,在《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的现场,他临发挥,写了一首七绝,具体细节如下图:

对于这首诗,在前期某篇问答里我是做过评价的,有五处平仄谬误暂且不说,其文采和意境也比较便宜,属于娱乐大众的作品。

从上面这首典型的“老干体”来看,康博导在诗词创作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照上面截图这首诗,有喜欢诗词的朋友,可以留言一起探讨评说一二。

正因为康博导自信的露了这一手,不料,却让广大观众朋友们为之一“震”,随即招来了全国各界诗词达人们的强烈问候。

从翻阅康博导最近更新的微博来看,也许他已意识到诗文创作是他的弱项,现已将艺术表现手法转向了绘画和硬笔书法。

从他摘抄的几句诗词来看,康博导的字写得还是非常漂亮的,隽秀有力,比较符合他文化人的特质。

总体来说,康博导儒雅风趣、生动活泼、口才流利、坦然自信,对得起文化人这个称谓。正是由于他自带的综艺范与表现力,才让诗词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流行元素,走进大众的视野。

可以说《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与康震、郦波等明星评委是相互成全,相得益彰。

幕后做学问,台前搞表演。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只有静下心来,诚心钻研业务,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做大学问家。如果心高气傲、追求表现、夸夸其谈,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

康博导每次津津乐道、口若悬河的时候,总能让人联想到著名少将张召忠,只能说表现得有点过了,就像个演员。舞台是个名利场,对于做学问的,出名不一定是好事。希望康博导能看清名利的本质,不为名利所羁绊,不骄不躁,遵从内心,为中华诗词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