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有没有原型?

何事男儿不读书


林黛玉是有原型的,红楼梦书中对此曾经有过暗示:

第一处暗示:贾元春省亲。

贾元春省亲的当晚见了许多家族内部的人,这些都应该符合规矩和情理之中。除此之外,她还见了一些不是贾府里的人。比如,薛姨妈、薛宝钗、林黛玉等。而这些人中有一个是她不想见的人,见了之后则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她人生悲剧的序幕。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身份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作为贾敏的女儿,母亲去世后,贾母心疼林黛玉,所以将她接进贾府,当做自己的亲孙女儿一样抚养。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也把自己当做贾府中的一份子。在这种情况下贾元春接见林黛玉有什么问题吗?

红楼梦书中对此有一处暗笔写了出来。省亲的当晚,贾元春让大家吟诗作赋,其中单独让贾宝玉作了四首。临场之际,贾宝玉抓耳挠腮,在作“怡红院”一首诗时,写了一句“绿玉春犹卷”,被薛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注意,提醒他说:

“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

后来在薛宝钗帮助下,把绿玉改成绿蜡,并提示他说贾元春不喜欢香玉。薛宝钗才华出众,见多识广,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准确的猜出贾元春的心思。

贾元春之所以把“红香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目的是想改换其中两个字,而这两个字合起来便是“香玉”。香玉有什么问题吗?有!红楼梦书中专门对此讲过一个故事。

第二处暗示:贾宝玉的故事

红楼梦第十九回,黛玉正在床上歇午,恰好宝玉过来探望。他怕黛玉睡出病来,便说笑替她解闷,然后编造一个耗子精偷香芋的典故。大意几只耗子打算去偷果品,最小的耗子请命偷香芋。它给大家演示如何去偷:自己变作香芋,滚入香芋堆里,然后使用分身法搬运。众耗子称赞,并让它先变个瞧瞧。小耗子竟然变成一个最标致美貌的小姐,然后解释道:“你们只认得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林黛玉听到这里,知道宝玉在打趣自己,翻身爬起来拧他。

在这个故事里贾宝玉说的很清楚。盐政林老爷家里的香玉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其实是暗示出了林黛玉的真实身份。

林黛玉的原型是真实人物李香玉,康熙年间苏州织造李煦的孙女,其父是任两淮盐课的李鼎。李煦是曹雪芹嫡亲祖母的胞弟,李曹两家感情深厚,曹雪芹和李香玉从小相伴共读,耳鬓厮磨,感情日深。红楼梦七十二回中如此描述:“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看,我也不敢怠慢了你。”但可惜的是李香玉命运不顺,父母先后病故(如同红楼梦描述的一样),李煦又受宫廷斗争牵连,被革职抄家后病故。李香玉孑然一身,只好长期寄居曹家。红楼梦书中江南甄家被抄之事就是以此为原型。

这两处暗示都说明了林黛玉的原型是李香玉。

贾元春身为贵妃,省亲之际,接见一个被抄家的而且她并不想见的林黛玉,实属无奈。虽然她将宝玉所写的“香玉”之名,巧妙除掉加以掩饰,结果只能是越描越黑。尤其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的行为,对于贾元春来说,这种行为是要担着极大风险的。因为这不仅不符合皇家规矩,而且有逆反的倾向。曹家最终也被抄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李家的牵联。同样,贾府被抄家,贾元春失宠,都与林黛玉有着重大的关联。

不过,贾府最终没落,并非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而是多因一果。林黛玉或者是李香玉的出现,仅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小涵读书


原型这个很难断定,我们只能从史料中去推断。

像贾宝玉可能是以自己和纳兰性德为原型一样,虽然能列举很多相似论证,不过终归是后开人的推测。

红学界部分学者考证,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可能就是康熙年间任两淮盐课的李鼎的女儿,名字叫李香玉。

据考证,李香玉与曹雪芹二人从孩提时代玩起,如林黛玉与贾宝玉一般,两家还是世姻,李香玉的爷爷与曹雪芹的奶奶是兄妹。后李家遭逢变故,曹雪芹的祖母将李香玉接至曹家生活,这与黛玉的经历也多有相符。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里,贾宝玉给林黛玉讲了一个故事,说叔一个耗子成精了要变成个香芋去偷瓜果,谁曾想着小耗子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了标致美丽的小姐。其他耗子说你变错了,变错了,这小耗子不紧不慢的说“我说你们没有见过世面,只识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道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这就很明显了,借这个故事暗喻:林黛玉的原型应该就是这李香玉。



历小史说历史


可能是有原型的,名曰:李香玉,因为两家人是世交,李香玉的爷爷和曹雪芹的奶奶是兄妹,后在李家突遭变故的情况下,曹雪芹的祖母才将李香玉接到家中扶养,俩个人从小就在一起,曹雪芹是一个爱好写作的人,才有了文学巨著《红楼梦》留世。


商友圈拂晓晨曦



高广福204高广福204


林黛玉是曹雪芹见识了无数红粉佳人,心目中雕塑出的理想女子。生活要饱满,不枉来世间。保住心中一方净土,无愧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